很明显的,许老夫人是把看到女儿的事情,当成了幻觉。
说着说着,她竟然笑了。
“没想到,我们母女会在另一个世界相见……这样也很好,有母亲陪着你,你什么都不用怕……”
许氏紧紧握着母亲的手,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母亲,是我回到尚书府了,我们都还活着……以后,女儿天天都在您身边伺候您……呜呜呜……”
许洛尘也感觉出许老夫人的不对劲儿,连忙凑到床边解释道:“母亲,您好好看看,是月茹回来了,回到咱们尚书府。
月茹的儿媳妇儿,拿出了聚魂草,救了您的性命,您的身体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许尚书也在一旁跟着附和:“夫人,洛尘说得没错,你看看,咱们一家四口都在的,这不是你盼望了无数个日夜的一家团聚么?”
起初,只有许氏一个人在她面前晃荡的时候,许老夫人的确以为自己死了,在另一个世界看到自己日思夜想的女儿。
现在,她又看到了自己的儿子和丈夫,许老夫人怔愣了那么一瞬后,忽然想明白了。
她努力感受了一下自己身体,还有手上那真实的触感,有些不敢相信的问:“我真的没死?月茹也回来了?”
许洛尘用力点头:“母亲,您还活着,您面前就是月茹,她回来看您了……”
许老夫人听了儿子的话,浑浊的双眼忽然有了些光亮。
她仍旧不敢相信的看着眼前这个比印象中,沧桑了很多的女儿。
许氏双膝跪在床前:“母亲,我真的是月茹,我回来看您老人家了……呜呜呜……”
也许是喝了灵泉水的缘故,许老夫人身上这会儿丝毫没有不舒服的感觉。
她撑着双臂,缓缓坐起身,紧紧盯着跪在床前之人。
“月茹……你真的是月茹?”
许氏用力点头:“母亲,我是月茹啊……”
许老夫人再也控制不住,一把抱住许氏的上身,嚎啕大哭起来。
“呜呜呜……我可怜的女儿啊……你终于回来了……呜呜呜……”
母女俩抱头痛哭,许老夫人的手还不忘轻轻捶打许氏的后背,以此来宣泄压抑在心中已久的思念情绪。
许尚书和许洛尘站在房间一侧,看着这一幕,默默流泪。
两人甚至都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不单单是女儿(妹妹)回来了,许夫人的病情也瞬间好转,这一切仿佛都是一场梦。
一场让人不愿意醒来的梦!
苏韵婉也看不了这样的场面,眼泪根本不受控制。
但她知道,接下来,许家人可能有话要说,虽说她是许氏的儿媳妇,但毕竟和这个家的人还不熟悉,索性找了个借口,离开房间。
苏韵婉离开房间,没有特定的去处,就坐在院子里的小石凳上休息。
她学习了武功,又经常喝灵泉水,耳力远超常人很多。
因此,苏韵婉在院子里,不但可以听到许老夫人房间中隐隐传出的哭声,还能听到偏房里,两个太医的对话。
最先映入苏韵婉耳中的就是,那两个太医提起了聚魂草。
她本来没有偷听人家讲话的癖好,但聚魂草和自己有关,苏韵婉觉得自己有必要听一听那两个太医如何说。
于是,她换到了距离偏房近一些的石凳上坐下,这样,可以更加清楚的听到两人对话。
“李太医,我刚刚听到正房那边有哭声,不会是许老夫人服用了用聚魂草入引的药,也无济于事吧?”刘太医有些担心的问。
李太医习惯性捋了捋八字胡:“按道理,像聚魂草这种神仙芝草,可以治疗百病,但许老夫人身子状况实在太糟糕,也有可能吃了药后,病情仍旧无法好转。”
听李太医如此说,刘太医就有些急了。
“刚刚许尚书的外孙媳妇已经说了,她那里还有聚魂草,万一她见许老夫人病情没有好转,将剩下的再给她服用,皇上那里咱们要如何交代?”
李太医也有这样的担忧,顺着刘太医的话说道:
“皇上那里如何交代倒是小事,我就怕,贵妃娘娘一旦知晓咱们见到聚魂草的情况下,还保持无动于衷,定然会怪罪。”
听到这里,苏韵婉就有些怀疑。
需要用聚魂草治病的是皇上,这两个太医为何不担心皇上那里不好交代,而是害怕一个贵妃怪罪?
就在苏韵婉心中狐疑之际,刘太医再次开口了。
这一次,他的口吻听上去给人一种阴恻恻的感觉。
“不行,我现在就进宫,将许尚书外孙媳妇手中有聚魂草的事情,上报给贵妃娘娘知晓。
我们毕竟只是小小的太医,即便是许尚书拦着,不将聚魂草给他们也情有可原。
咱们起码没有知情不报,也不至于因此得罪贵妃娘娘。”
李太医颔首:“嗯,你的提议不错,尚书府这里我来守着,你立刻进宫面见贵妃娘娘。”
紧接着,苏韵婉就看到偏房的门被人从里面推开,刘太医一脸焦急的从里面走了出来。
他没有去正房跟许尚书打招呼,而是行色匆匆的朝着念茹院外面走。
念茹院的下人们,不知道刘太医离开这里的目的,自然不会阻拦。
但苏韵婉知道了。
她虽然还不知道这两个太医对话中,究竟包含了多少猫腻,但直觉告诉她,她拥有聚魂草的事情,被贵妃娘娘知晓后,对她并不是一件好事。
想到这里,苏韵婉站起身,挡住了刘太医的去路。
“这位太医,我外祖母现在还不知道什么情况,你怎么这个时候离开?”
刘太医离开,本就心中有鬼,突然被人拦住,他就是心头一紧。
抬头一看,竟是许尚书的外孙媳妇,聚魂草的拥有者。
刘太医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恢复了镇定,勉强挤出一丝笑容:
“这位夫人,许老夫人的病情暂时稳定,我有些急事需要回太医院处理,稍后再回来。”
苏韵婉目光锐利,直视着刘太医的眼睛,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冷意:
“刘太医,我外祖母的病情尚未好转,您作为主治太医,此时离开恐怕不妥吧?
况且,您刚刚与李太医的对话,我多少听到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