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大伯今日刚好在家,正在给两个儿子准备去城里卖豆腐用的木板车。
看到何项北过来,他就笑着问:“项北啊,今日怎么有空过来?”
何项北也不兜圈子:“大伯,昨晚画了新房的图纸,想让你看看是否能建成。”
何大伯接过图纸认真查看,最后他唏嘘道:“项北啊,大伯虽然没少做瓦工,可你这图纸上的东西太过新奇,我怕是不成啊。”
他不是推辞,而是真的有些看不懂,尤其是房子底下挖出来的那一层,整个构造他都理解不上去。
紧接着,何大伯又说:“你如果想建这样的房子,就必须到县城找那种专业的瓦工师傅,只要有懂行的人指挥,大伯干活肯定没有问题。”
何项北画这样图纸的时候,就想到大伯可能不会建。
他早有心理准备,今日过来也就是想试试,大伯能建最好,不能的话,也可以问问后者,去什么地方寻个懂行的工匠。
“大伯,县城哪里有厉害的瓦工师傅,你还得给我推荐一二。”
何大伯想了想,说道:“我去年听一位老师傅说,县城来了一位姓宋的工匠,大家都称呼他为宋老,据说是从京城那边退下来的。
宋老对建造方面颇有研究,只不过为人比较古怪,并不是花钱就能请到的。”
说到这里,何大伯觉得有些不靠谱,又接着说:“你也别将宋老这种不好请的人太过于放在心上,咱们镇上也有很多能人,你可以抽空去打听打听。”
何项北颔首:“我知道了大伯。”
回到家,何项北就将何大伯的话转述给苏韵婉知晓。
苏韵婉就知道,他们这新房的图纸,没点工匠底子的人肯定做不到,何大伯不会也在常理之中。
“相公,你打算去县城找那位宋老吗?”
“嗯,我想先去试试,若是不行,咱们再另寻他人。”何项北觉得,就凭这位宋老是从京城退下来这一点,就可以说明其技艺十分高超。
他们家新房子设计这个地龙,一般人怕是不会弄。
“好,明日咱们就去县城试试。”苏韵婉话音刚落,就听到门外豆腐摊位处有人问许氏。
“请问,这是何项北的家吗?”
苏韵婉与何项北对这个声音都不陌生,正是旭日书局的孙掌柜。
夫妻俩起身,迎了出去。
“孙掌柜今日怎么得空来寒舍?”何项北客气的问。
然后又给孙掌柜和自家老娘做了介绍,才将人请进院子。
何家房子小,没有什么客厅一类的专门房间。
何项北便想着,请孙掌柜去他和苏韵婉的房间里说话。
孙掌柜拒绝了,在院子里直接进入正题。
“项北啊,大公子的腿伤好得很快,大夫来检查时候都震惊,一度以为自己当时诊断错误,说大公子的脚筋根本没有断。
大公子知道,这一切都要感谢你们夫妻二人,今日便差我过来送些薄礼作为报答。”
说完,孙掌柜就起身,让人将马车里的东西全部搬进来。
孙掌柜看着那些东西介绍:“这是上好的猪肋条,还有一百斤的精米……”
除此之外,还有好几包点心,最后,孙掌柜交给何项北一个精致的木盒。
“项北,这是大公子珍藏的紫云砚,感谢你与何娘子的赠药之恩。”
何项北连忙拒绝:“孙掌柜这使不得,大公子的礼物太贵重了。”
他心中清楚,紫云砚的价值极高,单看这包装,价格就至少要千两以上。
“使得使得,大公子要送的东西,定然都是值得的。”
两人在这里客套,门外排队买豆腐的人可都不淡定了。
看着何家门前停着一辆气派的大马车,竟然还是来送礼的。
再看院子里,那么一大块肥瘦相间的猪肉,还有一大袋子白米,这……这也太馋人了。
人们忍不住议论起来。
“项北这是结交到有钱人了,瞧瞧人家送礼物的手笔,咱们连想都不敢想。”
“一看项北就是个有出息的,他们家日子肯定越来越好。”
“你们没听说吗?项北家把隔壁院子买下来,要建新房呢!”
“啊?他们家建新房雇不雇人啊,我们家爷们儿可以来做工。”
“……”
何项北直接忽略了外面的议论声,他也知道这些礼物拒绝不了,索性也不再客套。
他正拉着孙掌柜问起其他事情:“不知孙掌柜有没有听说县城里有一位被人称宋老的人物?”
“你说的宋老可是工部退下来的那位?”孙掌柜问。
何大伯跟何项北说,那位宋老是从京城退下来的,想想应该和孙掌柜说的是同一人。
何项北颔首:“正是此人。”
孙掌柜下意识看了一眼何家的院子,然后问:“项北是打算建房子吗?”
“是的,我家房子太小了,打算翻建一下。”何项北答。
孙掌柜摆了摆手:“你建房,在镇上找个差不多的工匠师傅就好了,何必要去宋老那碰钉子?”
他以为何项北要建的就是普通房屋,觉得没有必要去请宋老出手。
而且他也根本请不来。
何项北解释:“孙掌柜有所不知,我家新房设计加了一些新鲜的东西在里面,普通工匠怕是不成。”
孙掌柜颔首:“原来如此。”
顿了顿他继续说:“这个宋老我倒是知道他在县城的住处,只不过此人比较古怪,帮人建房不为赚钱,完全看他心情。
不过我倒是知道他的一些偏好。”
何项北挑眉,追问道:“什么偏好?”
“听说宋老喜欢美酒,你若是能弄到美酒,可以去试一试。
另外,我还听人说,没有新意的设计,他也不会接,你只要满足这两点要求,倒是可以去尝试一下。”
何项北再次朝着孙掌柜抱拳:“还请孙掌柜将宋老的地址告知。”
“这个没有问题。”孙掌柜将宋老家的地址告知。
苏韵婉会来事儿,见孙掌柜有要离开的架势,连忙送去几斤豆腐作为回礼。
“孙掌柜,这是我娘做的豆腐,红烧、清炒、凉拌都很好吃,你带回去给大公子尝尝。”
苏韵婉相信,只要付恒信尝过这豆腐以后,婆婆那里定然会再次多出很多进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