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的屁股刚刚碰到水池边缘,就发现了这里的与众不同。
外观上看,这位置坐上去应该是硬邦邦的感觉,然而,非但没有硬邦邦,反而软绵绵的。
苏韵婉下意识伸手去触碰水池的边缘,手感也是软的。
看到她的举动,宋老大笑道:“哈哈哈……你们没见识了吧?
这是老头子我亲自设计的座椅,外表看上去是泥土砌成,实则是包了棉花的棉布,外面涂了一层漆。”
苏韵婉活了两世,还真算得上开眼界了。
“宋老高明。”她由衷的称赞。
貌似这种称赞宋老听得多了,面上倒是没有什么反应。
何项北觉得,自己图纸也给人家看了,酒也给了,就没必要在这里耽误更多时间,直接进入正题。
“不知宋老是否愿意帮我家建房子?”
宋老再次看了一眼那坛酒,又掂量掂量手中的图纸。
“可以,不过工人要你们自己安排,老夫只负责指导。”
“这个没有问题,不知宋老的工钱如何收取?”何项北问道。
宋老挑了挑眉:“介绍你们来找老夫的人没有说吗?老夫帮人建房收取工钱全凭心情。”
“全凭心情?”这几个字太过于有深意,何项北无法猜测。
宋老满脸的自信:“不错,就是凭心情,老夫若是心情好,可以分文不取,心情不好,那至少每天要给老夫五两银子的工钱。”
五两银子?
而且前提还是至少!!!
何项北还是第一次听说工匠收取如此高的工钱。
苏韵婉倒是没觉得有什么。
前世她在京城的时候,一些官员想要建宅子,会私底下在工部请人帮忙,每天就要付出十两银子的报酬。
因此,宋老说每天至少五两银子的工钱,倒是没有吓到她。
只不过,自家目前的财力,可没有奢侈到花每天五两银子请工匠的水平。
她与何项北初步计算过,他们要建的三进院子,完工至少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
这样一来,给宋老的工钱至少就要几百两。
而且人家已经说了,是至少五两。
农家建一处普通的砖瓦房,都用不了这么多。
苏韵婉有些不认可:“宋老,怎么样才能让您心情好呢?”
宋老被问笑了:“哈哈哈……只要是建造老夫喜欢的建筑,自然就会心情好,若是有好酒好菜招待,老夫心情就更好了。”
苏韵婉心下了然。
“那宋老看过我家房子的图纸,您可喜欢?”
宋老实话实说:“房屋构造嘛,也就那样,就是普通得不能在普通的三进院子。
你这图纸唯一让老夫感兴趣的,就是这地龙,若是没有这个,即便你们带了好酒过来,这活计老夫也不会接。”
“那宋老觉得什么样的东西才算得上美食呢?”
对于苏韵婉来说,做一些美食还是不在话下的。
先不说她手艺如何,只要有足够的食材,按照空间藏书楼里面那些菜谱制作菜肴,根本不担心宋老会不喜欢。
“美食嘛。自然是好吃又新奇的咯!”宋老回答的时候,眼中已经有了期许之色。
不知道为什么,他就觉得眼前这对年轻的小夫妻,有点儿不简单。
苏韵婉了然,看向何项北:“相公,咱们就请宋老吧?”
这话看似是在询问何项北,实际上何项北知道,媳妇儿已经有了不付高昂工钱的把握。
他起身,朝着宋老抱拳:“那就要辛苦宋老了。”
“这没什么,只要是老夫愿意的事情,不存在辛不辛苦的问题。
话说,你小子家应该不在县城内吧?”
看着那图纸,建造的三进院不小,在县城内想找这么大的宅基地建房可不容易。
“宋老,我家住在落日镇的麦禾村。”何项北恭敬道。
“啧啧……这路程可不近啊,如此的话,你得给老夫准备好住的地方才行。”
“这个没有问题,我尽量安排得让宋老舒服。”何项北给了宋老一个安心的眼神。
宋老再次捋了捋花白的胡须:“如此,就给你五天的时间准备材料和人手,老夫五天后到麦禾村。”
“好,我这就回去准备。”何项北再次拱了拱手,带着苏韵婉离开。
这是苏韵婉第二次跟着何项北一起来县城。
上一次是去衙门打官司,回去的时候天都黑了。
这一次,时候还早,苏韵婉打算在县城买些东西带回去。
前世她和李子安在县城住过一段时间,对这里并不陌生。
但当着何项北的面儿,她还是要藏拙,免得后者起疑。
何项北来县城的次数也不多,跟路人打听到商铺最多的地方后,就拉着苏韵婉的手一起过去。
这一次,苏韵婉除了购买一些食物以外,还去了布庄。
手里不缺银子,她打算给家人都做两身新衣服。
她的空间内也有布料,只不过料子太过名贵,不适合乡下人穿着。
更何况,那么好的布料拿出来,也不好解释。
苏韵婉嫁入何家后,从婆婆的一举一动就能够看得出,其出身绝对不一般。
具体如何,何项北不清楚,她就更是不得而知了。
这一次,苏韵婉可以说是大采购。
除了自家四口人,每人够做两身的衣服料子,连何月月和小妞妞,她也每人给买了两套。
还有苏老太,以及何家老宅的那些长辈,人人有份。
布料买了那么多,掌柜的主动提出免费送货。
说起送货,苏韵婉与何项北临时起意,自家要建房,购买材料跑个腿什么,家里没有个牲口车还真是不方便。
于是,两人决定,去牲口市场看一看,买头牛回去。
按照苏韵婉的想法,她是喜欢马车的。
但夏华国对马匹的管制特别严格,不准商人私下售卖马匹。
因此,想要买马,就必须到官府报备和预约,交了银子后,就是回去等。
这个“等”的学问就很大了,一年甚至三五年都有可能。
何家现在急着用车,不可能等着官府的马。
至于骡子和驴,没有牛的力气大。
拉货物和耕地,还是用牛比较实惠。
因此,夫妻俩才决定买一头牛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