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回到古代积功德 > 第100章 财阀的支持

回到古代积功德 第100章 财阀的支持

作者:遇挫折不后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5 19:06:06 来源:小说旗

第一百章 财阀的支持

张华仔细听完黄荣等人的讲述,得知县里赈灾的事宜一切顺利后,一直记挂着的心终于放下来。果然在升迁的诱惑面前,陈志不敢怠慢赈灾事宜,也不肯放任手下贪污赈灾善款。或者说,纵然免不了还是有人中饱私囊,但县衙终究是办了实事。至少四处逃难过来的灾民切切实实得的得到县衙的救助,他们返乡的灾民也确实领到了县衙发放的粮种和些许盘缠。

主客寒暄过后,时间已近正午,黄府的下人们已悄然在偏厅备好接风宴席,黄荣便让诸人进席用膳。

偏厅正中,一张紫檀木雕花圆桌格外醒目。桌面打磨得光可鉴人,上面铺着大红锦缎桌布,金线绣制的富贵牡丹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八张同材质的圆凳环绕摆放,凳面都垫着崭新的绣花坐垫。

为免打扰主桌贵客,偏厅只设一桌主席,招待罗强等随行人员的几桌次席特意在偏厅外廊设下。

\"贤侄,这边请。\"黄荣挽着夫人的手臂,亲自引着张华入席,特意让他坐在自己右手边的尊位。黄盈则挨着母亲坐在左侧,不时偷瞄张华。

侍女们鱼贯而入,端上十数道精致的菜肴,每一道都色香俱全。

酒过三巡,张华见黄荣也吃得差不多了,便放下象牙筷子,向黄荣拱手正色的说:\"伯父,小侄有个计划想请您指点。\"

黄荣捋着胡须,眼中精光一闪:\"哦?贤侄但说无妨。\"

张华便将自己在大良乡定下的计划和盘托出。当说到要免费为县里修筑一段被洪水冲毁的河堤时,侍立在旁的丫鬟小厮们不禁面面相觑。一个年轻小厮更是惊得手一抖,差点打翻酒壶。

黄荣手中的青瓷酒杯微微一顿,酒液在杯中荡起涟漪。他眯起眼睛,缓缓道:\"有意思。老夫经商三十余载,见过挥金如土的纨绔,也见过一掷千金的豪客,却没见过像贤侄这般...\"他忽然提高声调,\"把数万两银子往河里扔的!好气魄!\"

待张华说到要办展销会时,黄荣突然\"啪\"地一拍桌子,震得碗碟叮当作响:\"妙!太妙了!\"他激动地站起身,锦缎衣袖带翻了酒杯也浑然不觉,\"让百姓亲眼看看水泥的神奇,比咱们说破大天都管用!这展销会,确是很有作用。不过这展销会要办得讲究,场地怎么选,怎么布置,都得仔细思量一番……\"

话说到一半,黄荣看着张华也是饭饱酒足了,便大手一挥:\"贤侄既已用罢,咱们到书房详谈!\"又转头对黄仁道:\"仁弟,你也过来。你平日经手庶务多,认识的人客也多,正好给贤侄出出主意。\"

黄仁闻言立即起身,他三步并作两步跟上,嘴里应着:\"大哥说得是。\"路过厅门时还不忘吩咐下人:\"快把书房收拾清楚,再备些醒酒茶水!\"

虽是日间,但书房内光线不足,黄荣让下人点起油灯,四盏青铜油灯将三人身影投在墙上。黄荣坐在黄花梨木书案后,手指轻叩桌面:\"贤侄,这修的河堤选址,其实靠近县城是最好的,靠近县城每日来往的人多,最是显眼,对推广水泥最是利好。\"

张华解释了选择河堤修筑选择八乡山的缘故,是因为之前对罗强的承诺,虽然对推广不利,但是也不想变换。

黄荣遗憾的摇头说:“既然贤侄决心如此,那么我们变换一下思路,八山乡那偏僻,没有人注意那边,那么我们想个办法,让人过去看着。”

虽是日间,但书房内光线不足,不过已有下人点好油灯,四盏青铜油灯将三人身影投在墙上。黄荣坐在黄花梨木书案后,手指有节奏地轻叩着案面,发出\"笃笃\"的闷响。

\"贤侄啊,\"黄荣眼中闪着精光,\"这河堤选址,老夫以为还是靠近县城最好。\"他伸手在案上比划着,\"靠近县城每日来往人多,最是显眼,若是选在近县城,不用咱们吆喝,自然有千百双眼睛看着。\"

张华微微欠身,油灯的光亮映照出他坚定的神色:\"伯父明鉴,小侄选择八乡山,实因先前已对罗强有过承诺。\"他详细解释了当初的约定,声音虽轻却字字清晰。

黄荣闻言,手指停在半空,半晌才重重叹了口气。\"罢了罢了,\"黄荣摇摇头,\"既然贤侄重诺守信,老夫也不多说。\"他突然直起身子,案上的文房四宝被震得轻轻作响,\"不过八乡山那地方实在偏僻,实在没人会注意那边的,咱们得想个法子,把人引过去瞧瞧!\"

黄荣轻抚着下巴上的胡须,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他端起青瓷茶盏抿了一口,缓缓开口道:\"贤侄啊,老夫有个主意,你且向县衙递个呈子,就说愿献水泥修筑河堤,但需县里调派民夫协助。这其一嘛,能省去我们招募人手的麻烦;其二...\"

黄荣眼中精光一闪,压低声音道:\"更要紧的是,要让县里那些大户人家都派个管事来'监督'工程。\"他特意在\"监督\"二字上加重了语气,嘴角泛起意味深长的笑意。

\"这些人回去一说,可比咱们磨破嘴皮子都管用。\"黄荣捋须笑道,\"让他们亲眼看着水泥如何速干,如何坚固,比什么说辞都强。到时候,那些大户自然会抢着来买。\"

他说着从袖中掏出一份名单:\"这是县城里有头有脸的二十余家,让他们每家都须派人来。特别是做建材生意的吴家、钱家,更要重点'关照'。至于赵氏商行那边,也不能放过他们。\"

黄仁在一旁补充道:\"大哥说得是。这些人亲眼所见后,保管连做梦都想着水泥。到时候展销会还没开,订单怕是就要堆成山了。\"

黄荣满意地点点头,又叮嘱道:\"记住,这些'监督'的管事,每日都要好生招待。茶水点心不可少,更要安排专人给他们讲解水泥的好处。\"他眯起眼睛,\"等他们回去一传十、十传百,咱们的水泥想不火都难。\"

张华听完黄荣的主意后眼睛一亮:\"妙!伯父这建议真是妙呀!让这些富户的人亲眼见证水泥的威力,真比跟他们说上百遍还有用!\"

\"展销会就更要讲究了。\"黄荣从案头取出一张白纸铺开,然后用之前张华给他献上的铅笔草拟:\"要分三个区域:样品区、体验区、洽谈区。最好再搭个高台,请工匠当场演示。\"

黄仁插话道:\"地点就选在我们商行后头的空场,那里临近集市,人流最旺。\"

\"还有最关键的一点。\"黄荣突然压低声音,示意二人凑近,\"修河堤这事必须让陈县令牵头。咱们就做个'热心乡绅',就像之前的赈灾会一样,明白吗?\"

张华会意,嘴角扬起一抹了然的微笑:\"伯父高明。陈县令得了政绩,咱们的批文自然容易拿到了。\"

\"正是此理!\"黄荣抚掌大笑,烛光下他的眼中闪烁着老谋深算的光芒。

张华佩服的拱手赞道:\"伯父,小侄这计划经您和仁叔父的完善,可谓是天衣无缝!\"黄仁接话道:“那是自然,我大哥几十年的纵横商界,可不是你能比拟的!”他适时的吹捧让黄荣很是高兴,张华也很认可黄仁的话,三人相视而笑。

几人笑完,黄荣又沉吟片刻,突然拍了拍手,朝门外唤道:\"来人,去账房取我的紫檀匣子来!\"

不多时,管家捧着一个雕工精美的紫檀木匣快步进来。黄荣接过匣子,从怀中取出一把精巧的黄铜钥匙,\"咔嗒\"一声打开锁扣。匣中整整齐齐码着一叠银票,在油灯下泛着淡淡的光泽。

\"贤侄啊,\"黄荣从中取出一沓银票,轻轻推到张华面前,\"这是之前你让我开办的炼铁厂的分红,先给你一万两,你且收着。\"

张华微微一怔:\"伯父,炼铁厂给我分红?这厂目前还没有盈利吧...\"

黄荣摆摆手打断他:\"炼铁厂目前运作顺利,盈利也就是指日可待的事。之前你提供的炼铁技术,还有那些高炉设备图纸,就当是技术入股了。\"他捋着胡须,眼中精光闪烁,\"再说你接下来的计划,处处都要用银子。修河堤、办展销,哪样不是烧钱的买卖?我知你目前手头上的钱也不多了,就提前给你这份分红吧。\"

油灯的火苗\"噼啪\"轻响,映照着银票上\"壹仟两\"的字样。黄荣继续道:\"这只是先支取一部分,等炼铁厂正式投产,再按股分红。\"

张华看着桌上厚厚一叠银票,又望望黄荣诚恳的神色,终于郑重地拱手道:\"既然如此,小侄就却之不恭了。\"他恭敬的从黄荣手中接下银票,然后小心地将银票收入怀中,贴身放好。

黄荣见状,满意地点点头,顺手合上紫檀匣子。匣盖落下时发出\"啪\"的一声轻响,在静谧的书房内格外清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