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回到古代积功德 > 第96章 工作计划2

回到古代积功德 第96章 工作计划2

作者:遇挫折不后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5 19:06:06 来源:小说旗

第九十六章 工作计划(二)

宣布完水泥厂后续的第一项事务后,张华又提出第二项事务。

张华郑重提出了无偿修复县内垮塌河堤的计划。他展开一张精心绘制的河堤示意图,手指点在标记红线的位置:\"就是这段位于八山乡附近的河堤,数月前洪水冲垮了近四十丈,至今只用些木桩沙袋草草应付。\"

罗强闻言猛地抬头,黝黑的脸上浮现激动的神色,双手不自觉地攥紧了膝头的衣料,他终于明白,前几天公子要他详细画出家乡那段河堤地型是什么回事了,公子之前说过要用研制水泥修河堤,真的言出必行呀!

阳光透过窗纸,在图纸上投下斑驳光影。张华的目光扫过在座众人,最后停在满脸激动的罗强身上:\"记得当初正是听大强说起这段河堤的事,我才起了研制水泥的念头。\"

\"这工程虽无银钱收益,\"张华继续说道,手指轻轻敲击图纸,\"但有三重好处:其一,是验证水泥性能的绝佳机会;其二,兑现我当初对罗强的承诺;其三...\"他抬眼看向窗外忙碌的工坊,\"让全县百姓亲眼见识水泥的神效,胜过千两银子的宣传。\"

\"修复河堤,最要紧的是县衙同意,然后,其中费耗的钱粮恐怕无数!\"张安提醒道。

张华成竹在胸:\"后面我会去拜会陈县令。有之前赈灾的情分在,加上这是无偿修缮,应当不难。至于钱粮,我们初期无偿阶段,负责的范围自然不能太大,所以我只是选择了八山乡这一段来做实践,这段的缺口只有几十丈,材料用我们提供的,人手也不需太多,因此投入的金钱应该可以负担得起。\"

张华说完,又忽然想起什么,对张越嘱咐:\"准备些水泥样品,我来做个小型堤坝模型,届时给县尊演示。\"

张华卷起图纸,目光扫过在座众人,最后郑重叮嘱:\"此事关乎水泥厂的声誉,各环节务必精益求精。\"众人齐声应诺,声音在简陋的议事厅内回荡。

罗强再也无法抑制情绪,他离座对着张华深深一拜,他五体投地,前伸的双手因用力而微微发抖。他喉头滚动了几下,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张华见状,上前扶了罗强。轻轻拍了拍他结实的肩膀:\"等修好河堤,你和你娘就可以回家重建家园了。而且,再不用年年汛期都担惊受怕。\"

罗强猛地抬头,这个平日里刚强的汉子此刻眼眶通红,粗糙的大手紧紧攥着衣角,声音哽咽:\"俺...俺这条命都是公子给的!就算以后家乡再也不发洪水,俺也不回去,这辈子就跟定公子了!\"

张华见他这般模样,不禁失笑摇头,伸手替他整了整有些歪斜的衣领:\"此言差矣。\"语气温和却不容置疑:\"你且听我说,纵使你后面要跟着我做事,也要把家乡的房子建好。待你日后娶妻生子,那里就是你的根,是你罗家的祖宅,岂能轻言放弃?\"

张越第一个反应过来,拍着大腿笑道:\"大强啊,跟着华哥儿做事,出人头地还不是易如反掌?到时候光宗耀祖,可把你娘高兴坏了!\"

陈有金也凑过来,捋着胡子说:\"老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咱们这些跟着华哥儿的,都有福气呀!大强你就等着吧,华哥儿说的准没错!\"

众人纷纷哄笑起来,七嘴八舌地向罗强道贺,说他光大门楣指日可待。

张华等众人哄笑完,又提出第三项事务,就是在吴城县找个繁华的街道筹办水泥展销会。张华展开一张县城地图:\"待河堤工程完工后,百姓亲眼见到水泥的功效,我们再在城南集市举办展销。\"他计划搭建多个实物展区:水泥砖房模型、水泥家用物品、硬化路面样本、排水管道构件等,甚至准备现场演示水泥浇筑过程。

\"最关键的是应用展示。\"张华用铅笔圈出几处,\"这里展示民宅地坪,这里做家具模型,那边陈列家用构件。要让百姓明白,水泥不仅能修河堤,更能改善他们的日常生活。\"

张安仔细参详张华的方案后,想了一下后提议:\"是否可印制使用说明册?在下可负责撰写。\"张华眼前一亮:\"极好的主意!要配上图示,写明配比、用法和注意事项。\"他又补充:\"展销期间可接受预定,前百名订购者可赠送砌筑工具。\"

会议至此已过午后。众人分工明确:张越负责增产筹备并安排制作展品模型,负责采石的张黑子和负责碎石的陈有金都要加招人手,张安除了继续负责县里的筹办点事务及收集原料外,还要着手宣传文案。

黄盈轻声对张华说:\"父亲在附近的县甚至邻近的府都有些人脉,或许可邀些外地客商来参观。\"张华笑着点头:\"那再好不过,麻烦盈盈你帮忙跟伯父提议一下。待展销会成功,咱们的水泥就能走出吴城了。\"

会议确定的三项工作,其中又以第一项最为紧迫,后面二项则等要第一项顺利进行后才可安排,毕竟要积累施工经验才好向外展示。张安将张华的指示一一记录,至此会议圆满结束。

会议结束后,已近正午时分。张越担心厂里的伙食不够档次,婉约提出让张华回家用膳。张华拒绝这个提议,执意要留在厂里与工人们一同用餐。食堂内,长条木桌排得整整齐齐,工人们陆续入座,见张华也来了,纷纷热情地招呼他坐到中间。

张华接过粗瓷大碗,只见里面盛着满满的糙米饭,上面盖着翠绿的青菜,还有几片油亮的肥肉。虽然菜式简单,但分量十足。

\"不错,这才是正常的吃食!\"张华由衷赞叹,又忆起当初:\"像之前我们在县城做劳役时,那吃的真是猪食。\"

旁边的张越等人听了,纷纷忆苦思甜起来,黄盈在一边听了,对张华的过往更添了解。

食堂里洋溢着欢快的气氛,张华看在眼里,心中十分欣慰。这种同甘共苦的氛围,正是他想要在厂里营造的。

然而转头看向身旁的黄盈,却发现这位千金小姐正对着饭菜发愁。她小心翼翼地用筷子拨弄着碗里的饭菜,眉头微蹙,良久才吃一小口。至于小荷和小莲,虽然平时也不吃这些糙米饭,但是并不抗拒。

张华会意,看到旁边的人都专心的吃饭,便悄悄从系统中取出一份精致的食物。里面装着香喷喷的美食。

\"尝尝这个。\"张华轻声对黄盈说,将食盒推到她面前。

黄盈眼睛一亮,夹起一块美食尝了尝,顿时眉开眼笑,轻声笑道:\"好吃!\"小荷和小莲也分到了一些,两人吃得眼睛都眯了起来。

这一幕其实被邻桌的人都看见了,但出乎意料的是,他们非但没有不满,反而会心地笑了。大家都装作看不见,也不再望向这边了,个个端起大碗,故意把视线遮住。

用完午餐,张华亲自带人回到家中,划出施工的范围。午后的阳光洒在张华家的院落里,工人们已经拿着工具待命。张华展开精心绘制的图纸,用石灰粉在地上划出清晰的施工界线。白色的线条在泥地上格外醒目,勾勒出未来房屋的轮廓。

\"从这里到那里,全部要拆除干净。\"张华指着被火烧毁的西厢房残骸说道,\"但东边这堵墙要保留,注意施工时别碰坏了。\"

张越等人带了个工头过来,名叫老吴,老吴立刻领会了张华的意思,招呼着十几个壮劳力上前。铁锹、镐头齐上阵,破碎的砖瓦被一块块小心拆除。张华手持角尺站在一旁,不时出声指导,他的声音不大,却让每个工人都听得清清楚楚。黄盈站在不远处的梧桐树下,目不转睛地看着这一切。她从未见过工人施工,现在却看得津津有味。

\"小姐,您要不要到阴凉处歇着?\"小荷撑着油纸伞问道。

黄盈轻轻摇头:\"再等等,我想看看。\"她的目光追随着张华的身影,看他如何用一根细绳和角尺精确测量每一处细节。

随着最后一块残墙被推倒,张华亲自拿起铁锹,在划定的地基线上铲下了第一锹土。这个动作仿佛是一个信号,工人们立刻各就各位,开挖工作正式开始。

\"按照标记,基槽要挖三尺深。\"张华蹲下身,用手比划着,\"遇到松软土层要再加深,务必见到硬底子。\"

黄盈忍不住走近几步,好奇地问道:\"为何要挖这么深?\"

张华抬头,阳光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地基深才能稳固。就像做人一样,根基要扎实。\"说着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来,我带你看看仔细图纸上的设计。\"

他引着黄盈来到院子完好那半边阴凉处,铺开一卷图纸。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各种尺寸和符号,黄盈虽然看不太懂,却被这种精细的规划所震撼。

\"这里将是客厅,那边是卧室。\"张华的手指在图纸上移动,\"楼梯设在这里,三楼还要做个露台。这就是我们以后的家!“张华的话意味深长,黄盈听了,虽然不是很懂,但是却迷醉在其中!

工地上,锄头铲子与泥土的碰撞声、工人们吆喝配合的号子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建设的交响乐。黄盈看着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等房子建好,我一定会喜欢的。到时候我们在露台上喝茶赏月,看整个大良乡的风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