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系统在手,不享受岂不是浪费? > 第29章 实现可控核聚变,进入一级文明(01)

华夏已正式开启全民系统时代。

职业辅助系统(统称)宛如一座精准的灯塔,为每个人的职业发展照亮前行的道路,让天赋与职业完美契合。

老华站在办公室里,和煦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他凝重的脸上。

“该严肃的时候就严肃,核部长你别太顽皮了,即使有系统,该有的困难一个也不会少。”

“放心。”

他和核部长的目光紧盯着墙上一幅巨大的世界能源地图,上面标记着各种传统能源的分布和消耗速度,以及对环境造成的日益严重的影响。

可控核聚变,这个被视为解决能源危机终极方案的技术,在他们心中占据着无比重要的位置。

核部长深知,现代核聚变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距离实现可控、高效、持续的核聚变能源利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ItER(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项目的推进虽然为全球核聚变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和经验,但仍有诸多关键问题亟待解决。

他转过身,走到办公桌前,按下了内部通讯按钮:“小王,通知相关部门,一个小时后在会议室召开紧急会议,务必确保核聚变领域以及相关学科的核心人员都能参加。”

会议室里,气氛凝重而充满期待。

来自物理、工程、材料、能源等多个领域的顶尖人才齐聚一堂。

核部长站在会议桌的前端,目光坚定而锐利,老华坐在桌旁,静听专业人士的各种意见。

“诸位,”核部长的声音打破了沉默,“我们今天聚集在这里,是为了承担一项关乎国家未来,甚至是全人类未来的伟大使命——实现可控核聚变,

其实最主要的外部推动因素是外星人大人给我们华夏下发了这个任务。”

“这外星人大人可真是会出难题啊,核聚变哪是这么容易能攻克的?”众人疑惑。

核部长不理会其他人的好奇,而是打开了大屏幕,上面展示着最新的核聚变研究数据和图表。

“目前,国际上的核聚变研究正如火如荼。

托卡马克装置在约束等离子体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面临着诸如等离子体的稳定性控制、能量输出与输入的平衡、材料在高温高辐射环境下的耐受性等难题。”

年轻的物理学家李明推了推眼镜,说道:“核部长,从理论上讲,我们需要更精确的磁场控制算法来优化等离子体的约束,同时还得深入研究等离子体的微观不稳定性机制。”

资深的核工程师张华紧接着说:“工程实践中,大型导电磁体的制造和维护是个关键。目前的导电材料在强磁场和高温环境下的性能还有待提高,冷却系统的效率也需要进一步优化。”

能源领域的专家王强补充道:“而且,核聚变产生的能量如何高效转化和传输也是个重要环节。我们不能只关注反应堆本身,还要考虑整个能源系统的整合。”

“没错,”核部长点了点头,“除此之外,还有燃料供应的问题。氘和氚的获取、储存和加注都需要建立一套可靠的体系。”

电力系统的骨干赵婷发言道:“部长,电力供应方面,我们不仅要保障实验装置的稳定运行,还得考虑未来核聚变电站接入电网的兼容性和稳定性。”

核部长双手撑在桌上,目光扫过众人:“大家都很清楚我们面临的挑战。但我们也有优势,职业辅助系统让我们能够迅速集结最优秀的人才。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个优势,打破学科壁垒,协同创新。”

“从现在起,我们成立专项研究小组。李明,你带领理论研究小组,深入探索核聚变的物理机制,为工程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罗华材,你的材料团队负责材料的研发,为工程装置提供安全可靠有效的材料;

张华,你的工程团队负责优化反应堆的设计和制造工艺;

王强,你的团队负责能源系统的规划和市场调研;

赵婷,你的团队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和高效。

……”

会议在热烈的讨论中持续了数小时,各项任务被明确分配,研究计划初步成形。

当众人离开会议室时,他们的步伐坚定,眼神中充满了决心。

老华望着他们的背影,心中深知,这是一场艰苦的战斗,但为了可控核聚变的梦想,他们将勇往直前,无惧挑战。

当然了,如果不完成外星人大人的任务,谁知道蓝星是否还会存在?

……

会议结束后,理论研究团队立刻行动起来。

李明和团队成员全身心投入到新磁场模型的构建中,他们的办公室灯光常常彻夜通明。

李明在黑板上写满密密麻麻的公式,其他研究员有的对着电脑不断进行模拟计算,有的在皱眉苦思,时不时舒展,继而又皱眉。

……

材料团队研究过大量相关实验数据资料,理论等等,决定摒弃常规导电材料,铝铜钼钨。

转将目光聚焦在了超导材料上。他们深知,要实现高效稳定的等离子体约束,优质的超导材料是关键。

研究团队中的材料专家们日夜奋战,对各种超导材料进行分析和实验。

然而,进展却并不顺利。

现有的超导材料在面对核聚变产生的极端环境时,性能迅速下降,无法满足需求。

“这些传统的超导材料根本无法承受如此高的温度和磁场!”一位材料专家沮丧地说道。

就在大家陷入困境之时,一位名叫陈宇的年轻新人加入了团队。

陈宇在大学期间就对超导材料有着深入的研究,并且有着独特的想法。

“我认为我们不能局限于现有的材料体系,或许可以尝试一些新型的化合物。”

陈宇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团队成员们对陈宇的想法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有人表示怀疑,认为这种冒险的尝试可能会浪费更多的时间和资源;但也有人认为值得一试。

最终,团队决定支持陈宇的想法,开始对他所提出的新型化合物进行研究和实验。

然而,新的道路充满了更多的未知和困难。合成这些化合物的工艺复杂,而且性能的测试也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调整,团队逐渐找到了一些有潜力的材料配方。

但就在他们准备进行大规模实验时,却发现制造这些材料的成本极高,远远超出了预算。

“难道我们就要因为成本问题而放弃吗?”陈宇不甘心地问道。

团队再次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们必须在性能、成本和可行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