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山外吹来的风 > 第1章 引子

山外吹来的风 第1章 引子

作者:天涯88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5 19:06:24 来源:小说旗

这年头,日子就像施了猛料的庄稼,在阳光雨露的溺爱下,跟打了鸡血似的,噌噌往上蹿,一茬接一茬,郁郁葱葱,收成更是芝麻开花 —— 节节高,一年比一年滋润。肥沃的土地,在村民们的精耕细作下,从不会亏待大伙,年年都慷慨地给予丰厚回报。可这人呐,心里却像旱了十年的地,干巴巴的,裂着大口子,缺了那份能渗到心窝子里的滋润。

天还没亮透,东方才泛起鱼肚白,村里的大公鸡还在嘟囔着 “再睡会儿” 呢,老张头就扛着锄头,迈着稳健的步伐下地了。他那略微佝偻的身影,在朦胧晨光中,坚毅得像一棵饱经风雨却依然挺立的老松树。直到太阳像个大火球挂在西边,把村子染成橙红色,他才拖着一身疲惫,缓缓往家走,那模样,就像打了一场艰苦战役归来。

村头那棵古老的大槐树下,几个老伙计正悠闲地唠嗑。老张头吧嗒一口旱烟袋,吐出一团浓浓的烟雾,那烟雾在夕阳余晖中缓缓飘散,仿佛带着他的忧愁。他长叹一声:“以前啊,咱村里穷得叮当响,兜里掏不出几个子儿,可邻里间的心,热乎得就像刚出锅的馒头,咬一口,香味能在嘴里绕一整天。哪家做点好吃的,香味就像长了翅膀的小精灵,一家传一家,一碗饭能传遍好几家人的嘴。那时候,哪家有点难处,根本不用招呼,大伙一听说,二话不说,挽起袖子就帮忙。那热乎劲儿,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现在想想都暖心。可现在倒好,家家户户住上了气派小洋楼,门口停着锃亮小汽车,车来车往,看着热闹。但一到晚上,家家户户大门一关,电视一开,手机一抱,一家人对着个亮堂堂的大屏幕,各看各的,各玩各的,心呐,却像隔着十万八千里远,话都没几句,冷冷清清的。”

王婶子在一旁听着,眼眶一下子就红了,她用手抹了一把眼角,声音有些哽咽地搭腔道:“可不是嘛,老张头说得在理呀。以前虽说穷得只能喝西北风,但心里头暖和啊。逢年过节的时候,那才叫热闹。女人们早早聚在一块儿,嘻嘻哈哈地包饺子,那饺子馅剁得‘咚咚’响,跟敲鼓似的,边剁还边拉家常,谁家的小子考上大学了,谁家的闺女找了个好婆家呀,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院子里。男人们则在一旁忙着做年糕,揉面团的,烧火的,忙得不亦乐乎,还时不时开个玩笑,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孩子们在边上你追我赶,放鞭炮,那鞭炮声噼里啪啦的,和着孩子们的笑声、呼喊声,能顺着风,一直传到山那头去。现在日子好过了,啥都不缺了,咋就觉得心里头空落落的呢,总像少了点啥,怪不是滋味的。”

村里的老王,实诚了一辈子,和土地亲得就像一家人,打交道打了大半辈子。有一天,他站在自家田边,望着地里那一片绿油油的庄稼,像是在跟庄稼说话,又像是自言自语:“你看这地,咱对它有多真心,它就对咱有多实在,你给它多少汗水,它就还你多少粮食,从不亏待咱。可人心呢?咋就填不满呢?现在的人啊,都想着往那高楼大厦里头挤,一门心思地挣钱,都忘了咱祖祖辈辈守着的,是那份邻里间能暖人心窝子的热乎气,是晚上能坐一块儿,摇着蒲扇,拉拉家常,唠唠嗑的温馨。没有了这些,就算住上再大的房子,兜里揣再多的钱,又有啥意思呢?”

张家大婶,双手巧得像仙女下凡,织的布花样又多又好看,做的鞋结实又舒服,邻里间谁见了不夸一句好。有一回,村里的几个年轻媳妇围着她,想跟她学学手艺。大婶一边手把手地教,一边语重心长地说:“姑娘们呐,你们记住,人心啊,可比啥都金贵。钱这东西,是能买到绸缎衣裳,让你穿得漂漂亮亮的,可它买不来真心相待啊;地位再高,要是没了人情味,身边没个能说知心话的人,那还不是孤家寡人一个,有啥滋味呢?”

再看看孩子们,那变化更是让人揪心。以前放学,孩子们就像一群脱缰的小野马,撒欢地满山跑。山上的果子熟了,他们便像小猴子一样爬上树,摘果子吃,吃得嘴角沾满果汁,还不忘互相分享。捉迷藏的时候,他们东躲西藏,藏得严严实实的,找的人急得满头大汗,那笑声、呼喊声,能把整个村子都闹翻了,村头的大槐树下,整天都回荡着他们咯咯的笑声。可现在呢,小柱子他娘,每次看到孩子放学回家,就忍不住眼眶发红。有一天,她瞅着小柱子又抱着手机窝在沙发里,饭菜热了好几回都不吃,就过去劝:“柱子啊,你看你,整天就盯着这玩意儿,饭也不吃,地也不种,你小时候可不是这样啊。咱们小时候,几个小伙伴能满山跑,摘果子、捉迷藏,那才叫一个乐呵。现在的孩子,咋就找不到以前那种快乐了呢?这手机咋就跟个勾魂儿的东西似的,把你们都给迷住了。” 小柱子不耐烦地抬起头,嘟囔道:“哎呀,妈,你不懂,现在大家都这样。”

这日子啊,就跟那地里的庄稼一样,不光得施肥浇水,还得时不时松松土,让心田里的那份纯真和温情,也能像庄稼一样茁壮成长。不然啊,就算外面看着再光鲜亮丽,里头也是干巴巴的,不顶用,就像个空心萝卜似的。

自打那钱袋子口子一开,人心啊,就像开了闸的洪水,“哗哗” 地往外淌,啥自私啊、心眼小啊、骗人把戏啊、坏心眼儿,跟那田里的野草似的,见风就长,一个劲儿地往心里钻,把人心啃得千疮百孔。眼睛里头,绿油油一片,全是贪心那小鬼的影子在晃悠。

爱嘛,本该是暖洋洋的火苗子,能把人的心窝子都给烘热乎了,现在倒好,给关进了那冷冰冰的铁疙瘩林子里,也就是这满是钢筋水泥的城市里头,找不着影儿了。瞧瞧那些嫩生生的小苗苗,也就是人与人之间最初的那份善意和关怀,愣是让风给吹到了悬崖边上,眼瞅着就要掉下去了,心里头那个慌哟,比冬天没柴烧还难受。

他们啊,就跟做梦似的,在那云里雾里的世界里头晃悠,想找点人间烟火气儿,比登天还难。明儿个的太阳咋个升起来,心里头没个谱儿,就跟抓瞎似的。更别提了,还被那些个神神鬼鬼(玄幻小说)、穿来穿去 (穿越小说)、吓人的故事(悬疑小说)(虚拟游戏)给缠上了,就跟被鬼压床一样,动弹不得,整天在那黑不溜秋的地界儿里打转儿。

哎!瞧瞧那些孩儿们,一个个跟让老辈人说的那鸦片勾了魂儿似的。现今儿这世道,人们的心都被那些花花哨哨的高科技小玩意儿给拽得死死的,想撒手都撒不开。就说那些短视频吧,一闪一闪的,跟会变戏法儿一样,一会儿是搞笑的段子,逗得人哈哈大笑;一会儿是各种奇奇怪怪的技能展示,让人看得目瞪口呆,还有那些个自称专家的,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头发梳得油光水滑,站在那亮堂堂的演播室里,说的话儿跟唱戏似的,抑扬顿挫,真假难辨,直把人往**阵里领。再加上那些个游戏,画面做得精美绝伦,跟勾魂儿的妖精似的,让人一沾上就再也舍不得放手。

你瞅瞅村东头的小柱子,以前那是个多精神的小伙子啊,脸蛋红扑扑的,一笑还有俩酒窝,走起路来虎虎生风。可现在呢,整天低着头,眼睛就跟长在手机上似的,饭不吃,地不种,就连跟他娘说话都没个好气儿。有一回,他娘让他帮忙去地里干点活儿,他不耐烦地一甩手:“我忙着呢,没空!” 他娘一听,火冒三丈,抄起扫帚就往他屁股上招呼:“你个小兔崽子,眼里就只有那破手机,咱庄稼人的根都快被你忘了!” 小柱子一边躲一边喊:“妈,你别闹了,我在和朋友谈大生意呢!” 这 “大生意”,不过是在游戏里组队打怪。

再看村西头的二妮儿,原本是个水灵灵的姑娘,眼睛亮晶晶的,像两颗黑葡萄,笑起来跟银铃似的。现在整天抱着手机傻笑,跟失了魂儿一样,学也不上了,活儿也不干了,整天就跟那手机成了亲家。她爹妈急得直跺脚,二妮儿她爹忍不住大声呵斥道:“妮儿啊,你这整天抱着个手机有啥用啊,咱庄稼人的本分都忘啦!” 二妮儿却不以为然地说:“哎呀,爹,你别管我,我这是在学习新东西呢。” 她爹气得吹胡子瞪眼:“学习?你学的啥?学怎么在手机里当网红吗?”

这些个玩意儿,就跟那黑夜里的黑洞似的,把人往里吸,吸得人的心肝肺都黑了,身子骨也弱了,学问也给耽误了,连亲戚朋友的情分都给吸没了。人们就像是被关在那黑洞里头,找不着北,出不来了。

你说这事儿,咋能不让人心里头堵得慌呢?更别提那些个新媒体技术,天天变着法儿地往人眼里钻,什么直播、短视频、虚拟社交,跟开了闸的洪水似的,一股脑儿地涌来,让人眼花缭乱,辨不清东南西北。你说这些技术吧,本身是好事儿,能帮人长见识,可一不留神,就成了害人的玩意儿,把人往那虚拟世界里拽,跟现实脱了节,这可咋整啊?

那天,村里几个有见识的年轻人聚在一块儿,讨论着这些事儿。小李皱着眉头说:“咱不能就这么看着村子变了味儿啊,得想想办法。” 小王一拍大腿:“对,我听说隔壁村搞了个传统文化传承活动,大家一起学手艺、讲故事,可热闹了,咱们要不也试试?” 正说着,村外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声,像是有人在争吵,又像是机器的轰鸣。大家面面相觑,不知道又出了什么事儿。

这时,村里的老教师缓缓走来,听着年轻人的讨论,若有所思。他清了清嗓子,正准备说些什么,却又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断。只见他脸色一变,匆匆接起电话,低声说道:“啥?出啥事啦?好,我这就来。” 然后便急匆匆地转身离去,留下一群年轻人面面相觑,大家都在猜测到底是什么消息让老教师如此失态。难道是村里的那块古老祠堂要被拆除?还是有村民因为土地纠纷闹得不可开交?又或者是那片承载着儿时回忆的老树林,要被开发商看中,即将面临砍伐的命运?这一连串的疑问,像一团迷雾,笼罩在村子上空,让每个人的心里都沉甸甸的,而村子的未来,也在这未知中,变得愈发扑朔迷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