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山外吹来的风 > 第11章 残阳照古村,倦意满柴门。众议兴村策,希望暗夜存。

夕阳西下,天边仿佛打翻了一个巨大无比的颜料盘,赤橙黄绿青蓝紫各种色彩肆意地在天空中晕染开来,交织成一幅如梦如幻的画卷。那暖烘烘的余晖,恰似一件金色的披风,轻柔又小心翼翼地披在整个村子的肩头,给村子披上了一层如梦似幻的色彩。每一寸土地都被这余晖温柔抚摸,仿佛在诉说着一天的故事。村口那棵老槐树,犹如一位饱经沧桑的百岁老人,稳稳地扎根在这片土地上,见证了无数个日出日落,历经了岁月的风风雨雨。它的影子被拉得老长老长,在地上肆意伸展,仿佛正在绘声绘色地跟大伙唠着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岁月故事。每一道树皮的褶皱里,都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或甜蜜,或苦涩;每一片随风摇曳的树叶,都在诉说着村子的变迁,从曾经的宁静质朴到如今面临的种种挑战。

李振国站在老槐树下,身姿挺拔如松,那身洗得有些发白的衬衫和泛着补丁的裤子,在这金色余晖下,却显得格外精神。此刻的他,不再是平日里那个穿着朴素、笑起来带着几分憨厚的村长,而是大伙心中的超级英雄,是带领村庄走出困境、重焕生机的精神顶梁柱。他的目光坚定而深邃,恰似黑夜里那盏最亮的探照灯,穿透重重迷雾,照亮了大家前行的道路。他说的每一个字,都像是手艺精湛的木匠手中的刻刀,深深地刻在每个人的心上,时刻提醒着大伙:在这片既古老又充满朝气,承载着祖祖辈辈希望的土地上,唯有齐心协力,像拧成一股绳的麻花那般紧紧团结,勇往直前,才能迎来那穿透云层、洒向大地的新曙光。

然而,眼前的困局却像一团怎么也甩不掉的乌云,沉甸甸地压在村子上空,紧迫得让人喘不过气。李振国抬眼望去,不远处的小广场上,孩子们正聚在那里。那个破旧的篮球架,曾经是他们的欢乐天地,承载着无数欢声笑语。每逢夏日傍晚,孩子们便会像一群欢快的小鸟,叽叽喳喳地冲向这里,你争我抢地打着篮球,那此起彼伏的呼喊声和笑声,仿佛还在耳边回荡。可如今,孩子们眼中曾经如星星般闪烁的光芒,那对未来满满的憧憬和期待,早已被生活的阴霾所遮蔽,变得黯淡无光。他们就像在大雾中迷失方向的小兔子,在生活这片广袤的沙漠里,彷徨地徘徊着,不知道该何去何从。在那些寂静得可怕的夜晚,孩子们躺在床上,望着黑漆漆的天花板,脑袋里不停地思索着生命的意义、自身的价值这些深奥的问题,这些问题就像讨厌的苍蝇,在耳边嗡嗡叫个不停,却没人能给出答案。他们的心中充满了迷茫和困惑,却又无处诉说,只能在黑暗中独自辗转反侧。

再把目光转向村子的小河边,几个年轻人正无精打采地坐在那里,望着潺潺的河水发呆。河水依旧不紧不慢地流淌着,可年轻人的心里却满是波澜。经济的洪流如同凶猛的怪兽,无情地冲击着一切,让原本宁静的乡村也变得动荡不安。婚姻这座本该是温暖港湾的小船,在这股洪流的冲击下,变得遥不可及,成了多数年轻人心中一个怎么也够不着的梦。他们每天为了生计忙忙碌碌,四处奔波,脸上曾经无忧无虑的笑容,早已被忧虑的乌云所掩盖,眉头皱得紧紧的,眼睛里满是忧愁,仿佛被生活这把大锁牢牢锁住。这份重担,不仅压弯了他们的肩膀,让他们走起路来都摇摇晃晃,更像一把锋利的刀,深深刺痛了每一位父母的心,那疼痛,就像有人在胸口撒了一把盐,每呼吸一下都难受得要命。父母们看着孩子们如此辛苦,却又无能为力,只能暗自叹息,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心里琢磨着怎么才能帮孩子们一把。

咱们村里的孩子,一个个个性鲜明,犹如不同颜色的花朵,可在这艰难时刻,都显得格外脆弱。学校里,课间休息时,有的孩子总是偷偷地躲在教室的角落里,看着其他孩子玩耍。他们性格内向,平日里就不爱说话,他们的沉默背后,藏着对这个复杂世界深深的不解和不安,像一只受惊的小鹌鹑,稍微有点动静就吓得直哆嗦。他们害怕与人交流,总是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内心充满了孤独和无助。操场上,有的孩子和同学们一起打球,外表看似坚强,仿佛穿了一层厚厚的铠甲,可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们会独自舔舐着那些不为人知的伤口,那伤口或许是求职失败的挫败感,也可能是被朋友误解的委屈,疼得他们翻来覆去难以入眠。他们在人前强颜欢笑,背后却默默承受着痛苦,不愿让别人看到自己的脆弱。图书馆里,还有的孩子正认真地翻看各种书籍,依然保持着对世界的好奇和探索欲,眼睛里闪烁着灵动的光,宛如勇敢的探险家,想要揭开世界的神秘面纱,可也难免在现实一次次无情的碰壁中,慢慢学会了妥协和沉默,那眼睛里的光也随之渐渐黯淡下去。他们渴望知识,渴望改变命运,却在现实的困境中感到力不从心,只能无奈地合上书本,望向窗外那片熟悉又陌生的田野。

这一切,让人看了心疼不已,就像眼睁睁看着自己精心种的庄稼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毁得一干二净,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惋惜。可同时,又像一把把燃烧的大火,激励着大家去寻找破局的办法。“咱可不能眼睁睁看着孩子们这么消沉下去!” 村里的王大妈急得直跺脚,大声说道,她的脸上满是焦急和担忧,双手不停地在围裙上擦着,仿佛这样就能擦去心中的烦恼,“咱们得赶紧想想办法,帮帮这些可怜的娃。”“就是就是,” 李大叔在一旁附和道,他皱着眉头,眼神中透露出关切,手里的旱烟袋也忘了抽,就那么静静地夹在手指间,“孩子们是咱村子的希望,可不能让他们的未来就这么毁了。” 大伙你一言我一语,都在为孩子们的事操心着,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忧虑,大家都在思考着如何才能帮助孩子们走出困境。

“咱们怎么能袖手旁观,任由这股绝望的阴霾像瘟疫一样,到处扩散,把孩子们的未来给吞掉呢?每一次的犹豫和等待,都是在给民族的灵魂下毒,是在亲手把未来的希望给掐灭啊。咱们的孩子们,这些既稚嫩又无比坚强的生命,可不能在这无尽的迷茫和苦苦挣扎中,把青春最宝贵的时光给耗尽了。他们的眼睛里,应该永远闪烁着梦想和希望的火花,那火花得亮得像天上的太阳,不能被现实的冷漠轻易给熄灭了。”

“大伙都听好了!” 李振国提高了音量,眼神里透着坚决和果敢,他的声音坚定有力,仿佛有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从明天起,咱们村就搞个‘暖心帮扶计划’,每家每户都出份力。年轻力壮的,就多帮着孩子们找找工作路子,介绍介绍;心灵手巧的,就给孩子们做做心理疏导,让他们把心里的委屈、困惑都倒出来;见多识广的,就给孩子们讲讲外面的世界,开阔开阔他们的眼界。咱们齐心协力,就不信闯不过这道难关!”

“村长说得对!” 人群中有人大声附和,“我家那口子手巧,织的毛衣可好看了,我让她多给孩子们织几件,让他们暖和暖和,心里头也能热乎点。” 说话的是赵大哥,他憨厚地笑着,脸上洋溢着真诚,露出那一口被烟熏得有些发黄的牙齿,“俺家那口子说了,织毛衣的时候还能在上面绣点小花小草啥的,保准孩子们喜欢。”

“我也出份力!” 另一个声音紧接着响起,“我在城里还有些熟人,虽说不是啥大人物,但打听打听工作机会还是行的,我这就去联系联系。” 钱大叔拍着胸脯保证道,眼神中充满了干劲,“俺那几个熟人虽说都是些小角色,但他们认识的人多,说不定能给孩子们找到个好差事。”

就在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热火朝天,仿佛已经看到村子未来光明前景的时候,一直蹲在角落里、好像被大家遗忘的二狗子,慢慢站起身来。他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平时总是微微弓着的背这会儿挺得直直的,脸上没有了往日的随和,取而代之的是从未见过的严肃表情,双眼满是担忧,紧紧盯着大伙,开口说道:“乡亲们,我知道大伙现在积极性都很高,都盼着能赶紧帮村里的娃们把日子过好,可创业这事儿,真不是咱们想得那么简单。咱不能光凭着一股热血就往前冲,那可是要真金白银往里投的,钱从哪儿来?就算凑够了启动资金,技术咋解决?咱不能让娃们拿着老本,去瞎摸索,到最后一场空吧。还有市场,咱在这山沟沟里待久了,外面的行情摸不透,种的养的、做的产品,卖不出去,那不都得砸手里?咱村有几个是懂这些门道的?别到时候折腾半天,赔得底儿掉,本都收不回来,还得让娃们跟着背一屁股债,那可就真把他们害苦了……” 二狗子这一番话,就像一记响雷,在众人头顶炸开,刚刚还热热闹闹的场面,一下子像被冻住了一样,陷入了短暂的安静,只有微风轻轻吹过,撩动着人们的衣角,好像在无声地衬托着此刻的凝重气氛。大家都陷入了沉思,二狗子说的话确实很有道理,创业之路困难重重,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

众人听了二狗子的话,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刚刚的热情好像被一盆冷水浇灭了不少。这时,村里的老教师张大爷慢慢走上前,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不紧不慢地说:“二狗子说的也有道理啊,咱不能盲目地干。不过嘛,咱也不能别困难吓倒,大伙可以一起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想出个周全的办法来。” 张大爷的话如同一剂镇定剂,让大家的情绪渐渐稳定下来。人群中开始响起一阵小声的讨论,有人点头表示赞同,有人则皱着眉头在思考。李振国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后,坚定地说:“张大爷说得对,二狗子提出的问题确实很关键,咱们得好好合计合计,不能让这些问题阻碍了咱村的发展。大伙都别灰心,只要咱们团结一心,办法总比困难多。” 大伙听了李振国的话,又重新燃起了希望,继续热烈地讨论起来,那场面,就像村子里过年时一样热闹,而村子的未来,也在这热烈的讨论声中,渐渐有了新的方向和希望…… 大家纷纷出谋划策,提出各种想法和建议,虽然问题依然存在,但大家的信心却越来越足。有的说可以搞特色农产品种植,有的说可以发展乡村旅游,你一言我一语,争论得面红耳赤,却又充满了希望。

突然,村里的 “活宝” 铁蛋骑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风风火火地冲了过来,车后还绑着几个歪歪扭扭的稻草人,那些稻草人就像被折腾得东倒西歪的杂牌军。他一边骑一边大喊:“都别吵吵啦,我有个超级厉害的主意!” 说着,他一个急刹车,差点连人带车翻倒在地,逗得众人哈哈大笑。铁蛋也不在乎,跳下车,手舞足蹈地比划着:“咱村不是要创业嘛,咱可以搞个‘乡村稻草人节’!把这些稻草人打扮得花里胡哨的,什么孙悟空、猪八戒都弄上,再摆个稻草人迷宫,城里人肯定觉得新鲜,到时候门票钱就能赚不少!” 说着,他还从兜里掏出一个破锣,“哐哐” 地敲了起来,那声音震得人耳朵都快聋了。村里的鸡啊鸭啊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吓得四处乱窜,有只鸭子慌不择路,一头扎进了旁边的泥坑里,逗得大伙笑得前仰后合。

“铁蛋,你这都啥跟啥呀!” 有人笑着吐槽,“稻草人还能过节?” 说话的是孙婶,她笑得前仰后合,眼里满是对铁蛋的无奈,“你这娃,净想些稀奇古怪的点子。”

“咋不能?” 铁蛋不服气地说,“现在城里人就喜欢这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咱要是搞起来,说不定能上电视呢!” 他说得唾沫星子乱飞,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村子里人山人海的热闹场景。他一边说,一边比划着稻草人节的各种场景,仿佛那一切已经近在眼前,“到时候,咱再搞个稻草人评选,让游客投票,选出最受欢迎的稻草人,给做稻草人的人发个大奖,多有意思!”

就在大家被铁蛋的奇思妙想逗得哭笑不得,又忍不住讨论起这个疯狂计划的可行性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汽车的轰鸣声。众人纷纷转头望去,只见一辆黑色的小轿车缓缓驶进村子,扬起一路尘土。这是谁家的车?是来谈合作的商人,还是有什么新的变故?村子的未来,在这未知的访客到来之际,又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一切都等待着进一步揭晓…… 这时,村里的大黄狗不知从哪儿窜了出来,冲着那辆轿车疯狂地叫着,一边叫还一边围着车子打转,像是在给车子下 “逐客令”。车上的人似乎被这突如其来的 “欢迎仪式” 吓了一跳,车窗缓缓摇下,露出一张陌生而又略显慌张的脸,这人到底是谁?他的到来又会给村子带来什么样意想不到的变化呢?村子里的人都屏住了呼吸,目光紧紧地盯着那辆车,一场新的故事似乎即将拉开帷幕。而此时,铁蛋还在一旁嘟囔着:“说不定是哪个大老板听说了咱的稻草人节,专门来投资的呢!” 众人听了,又是一阵哭笑不得,可心里也都隐隐期待着这个不速之客能给村子带来新的转机。

就在众人满心疑惑、翘首以盼的时候,只见那辆轿车缓缓停下,车门缓缓打开,从车上下来一个戴着墨镜、穿着西装革履的年轻人。他一下车,就被村里的环境惊到了,下意识地皱了皱眉头,还没等他开口说话,铁蛋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一下子冲了过去,嘴里还喊着:“哎呀妈呀,这不是电影明星嘛,咋跑到咱这小村子来啦!” 众人一听,都哄笑起来,有人喊道:“铁蛋,你可别瞎咧咧,人家咋可能是电影明星。” 铁蛋却不管不顾,围着那年轻人直转圈,还伸手去摸人家的西装,一边摸一边说:“这衣服料子可真好,肯定老贵了。” 那年轻人被铁蛋这突如其来的热情弄得不知所措,赶紧摘下墨镜,结结巴巴地说:“大家好,我…… 我是来考察项目的。” 这话一出口,众人都愣住了,紧接着,人群中爆发出一阵热烈的讨论,大家都在猜测这个年轻人到底要考察什么项目,这对村子来说,到底是福是祸呢?李振国赶紧走上前,热情地握住年轻人的手说:“欢迎欢迎,快到屋里坐,咱慢慢聊。” 年轻人点了点头,跟着李振国往村里走去,而村民们则像一群好奇的小鸭子,跟在后面,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村子里一下子变得更加热闹起来,而这个年轻人的到来,究竟会给村子带来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呢,一切都还是个未知数…… 一路上,村民们不停地向年轻人打听他的来意,年轻人只是微笑着,没有透露太多信息,这让大家的好奇心更加强烈了 。有人猜他是来考察农业项目的,有人猜他是来开发旅游的,大家的猜测五花八门,可谁也不知道真相到底是什么。 随着年轻人的脚步越来越近,村子里的气氛也越来越紧张,仿佛有一场风暴即将来临,而这场风暴,或许将彻底改变村子的命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