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山外吹来的风 > 第9章 康辉殇命路,村众叹哀情。 议创寻新径,车临意未明。

大伙正沉浸在这既无奈又带着点期待的氛围里,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突然,村口那边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像是有人踩着村里那坑洼不平的土路走过来了。众人下意识地扭头望去,好家伙,一个神秘的陌生人就这么毫无征兆地冒了出来。

这人可太扎眼了,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那面料在村里的阳光下泛着光,瞧着就不便宜,走哪儿都像自带光环,活脱脱一个从电视里走出来的大老板。手里还拎着个公文包,那包方方正正的,皮质看着就高档,不知道的还以为装着啥价值连城的宝贝呢。他那模样,浑身都透着一股子神秘劲儿,就差没举个牌子写上 “我有秘密” 了。刚一出现,他的眼睛就跟探照灯似的,滴溜乱转,在村子里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地扫来扫去,那眼神里透着好奇,又带着点让人捉摸不透的东西。村民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里都在犯嘀咕,不知道这位不速之客的到来,会给平静的茅山窝带来什么样意想不到的 “惊喜”。这村子的未来,就像此刻被风吹得摇摇晃晃的稻草人,充满了未知,不知道会走向何方。

还没等大家从这突然出现的神秘人带来的惊讶中缓过神,村子另一头就传来了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声。“这咋可能呢?康辉那孩子多好啊,咋就走上这条绝路了呢?” 原来是李大娘,她哭得那叫一个惨,眼泪跟开了闸的水龙头似的,“哗哗” 地往外涌,根本停不下来。她的声音抖得厉害,就像深秋里挂在枝头被风使劲儿吹着的树叶,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带着哭腔,颤颤巍巍地在空气中散开。她那满是褶子的手,忙不迭地在脸上抹着,可眼泪就像故意作对似的,一个劲儿地往外冒,胸前的衣襟早就被泪水湿透了,都能拧出一大碗水来,不知情的人还以为她刚从河里捞上来呢。

“唉,我早听说前些日子这娃一直把自己关在屋里,谁都不见。平日里最要好的哥们儿去找他,连门都进不去,全吃了闭门羹。这孩子肯定是碰上啥天大的难事,心里不知道藏了多少苦水,咋就一个人憋着呢,苦成这样……” 王叔一边不停地摇头,一边唉声叹气,脑袋晃得跟拨浪鼓似的。他的眼睛里满是惋惜,就像一潭深不见底的悲伤湖水,眉头紧紧地皱着,都能夹死苍蝇了。脸上的皱纹愈发明显,那些皱纹就像村里蜿蜒曲折的小道,藏着数不清的故事。

“这孩子,心里到底装了多少苦啊,咋就不跟大伙唠唠呢?” 张婶说着,泪水已经糊满了脸,像个大花脸。她用手背胡乱地抹了一把,可新的眼泪又像接力似的,一股脑儿地涌出来。她微微仰起头,脖子上的青筋都暴起来了,使劲儿想把眼泪憋回去,可那止不住的抽泣声,还是把她内心的悲痛暴露得彻彻底底。她仿佛能透过康辉家那扇紧闭的大门,看到那孩子独自在黑暗里像只受伤的小兽,孤独又无助地挣扎着,心都快碎成一地渣子,跟饺子馅没啥两样了。

就在这时,康辉的妹妹晓晓,脚步沉重得像拖着两座大山,一步一步缓缓地从屋内挪了出来。她的双眼红肿得像熟透了的大桃子,脸上还挂着一道道没干的泪痕,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格外凄凉,就像寒风中一朵即将凋零的小花。她使劲儿咬着下唇,嘴唇都快被咬出了血印子,努力克制着自己那即将决堤的情绪,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才对围观的乡亲们挤出一句话:“谢谢大家的关心,我哥他…… 他只是太累了。请大家给他一些空间,让他安静地走吧……” 说到最后几个字,晓晓的声音已经哽咽得不成样子,跟被掐住脖子的小鸡似的。她的肩膀微微颤抖,双手紧紧攥着衣角,指关节都因为用力变得惨白惨白的,仿佛在紧紧抓住最后一丝坚强,那坚强就像风中摇曳的烛火,摇摇欲坠。

晓晓的这番话,就像一颗重磅炸弹,“轰” 的一声,狠狠地砸在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上。大家瞬间像被施了定身咒,全都僵在那儿,大气都不敢出,陷入了一片死寂般的沉默。他们仿佛透过晓晓那满是哀伤的眼神,看到了康辉那颗早已千疮百孔、破碎不堪的心,那是怎样的一种痛啊,让人揪心揪肺的,感觉心都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揪住,还不停地揉搓。

夜幕,像一块巨大的黑色幕布,缓缓落了下来,把茅山窝罩了个严实。平日里这个时候,村子里早就炊烟袅袅,饭菜的香气飘得到处都是,偶尔还能听到几声狗吠和孩子们的嬉闹声,那叫一个温馨祥和。可今天,却安静得可怕,只有微风轻轻拂过树梢,发出沙沙的声响,就像在为康辉的离去而叹息。

茅山窝的街道两旁,昏黄的路灯一盏盏亮起,那微弱的灯光努力驱散着黑暗,给这寒冷的冬夜添了几分暖意。但在康辉家门前,气氛却凝重得像三九寒冬里的冰窖,让人喘不过气来。村民们或站或坐,姿势各异,可脸上都写满了悲痛。

有的村民低着头,眉头紧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们或许在想,康辉这孩子平日里的点点滴滴,那些曾经灿烂的笑容,咋就突然没了呢?到底是哪一步走错了,才酿成了这样的悲剧;有的村民抬头望向星空,眼神里满是迷茫与祈愿,仿佛在那浩瀚的星河里,能找到属于康辉的那颗星,希望他在另一个世界能过得好一点,不再受苦。

晓晓依旧站在家门口,她那瘦弱的身影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格外单薄,仿佛一阵风就能把她吹倒。她不时地抬手,用手背轻轻擦拭着眼角不断涌出的泪水,可那泪水就像断了线的珠子,怎么擦也擦不干。她的双手紧紧交握着,指甲都快嵌入掌心了,那是她在和内心的崩溃做着最后的抗争,她不能倒,她知道,自己要是垮了,哥哥走得更不安心。

李大娘和王叔站在一旁,像两尊被悲伤定格的雕像。李大娘手里紧紧攥着一块手帕,那手帕早就被泪水湿透了,她却浑然不觉,还时不时地抬手擦一擦眼睛,可眼睛早已红肿得像两个熟透的桃子;王叔双手背在身后,在原地来回踱步,脚步急促而沉重,每一步都像是踩在大家的心上。他的脸上写满了哀伤与不解,嘴里还不停地嘟囔着:“咋会这样呢?咋就没能帮帮这孩子……” 那声音就像低沉的闷雷,在寂静的夜里回荡。

张婶则像一只受伤的小动物,蹲在地上,双手环抱着膝盖,把头深深埋在臂弯里。她的身体微微颤抖着,那是在无声地哭泣,肩膀一耸一耸的,似乎想把所有的悲痛都通过这种方式发泄出去。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只有她压抑的抽泣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整个场景就像一幅色调灰暗的油画,充满了悲伤与无奈,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向这位年轻的逝者致以最后的敬意与悼念。而康辉的故事,像一股无形却又刺骨的寒风,穿透了每个人的心房,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深印记。

读完日记,所有人都沉默了,那是一种让人窒息的沉默。他们开始意识到,康辉的自杀,可不只是个人的悲剧,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这个社会角落里藏着的诸多问题。在这个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有多少像康辉这样怀揣梦想、满腔热血的年轻人,背井离乡,一头扎进城市的滚滚洪流,想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他们起早贪黑,拼命努力,可现实却像一堵冰冷坚硬的墙,一次次把他们撞得头破血流。找工作四处碰壁,生活压力大得让人喘不过气,还要面对旁人冷漠的眼光和无形的歧视,最终,在身心俱疲之下,选择了放弃,选择了这条让人痛心疾首的绝路。

这时,村长老李缓缓地站了出来,他的脸色同样凝重,眼神里透着深深的思索与决心。他清了清嗓子,打破了这压抑的沉默:“大伙,康辉这孩子走了,咱们痛心,可光痛心没用啊,得想想办法,不能让这样的悲剧再在咱们村上演。咱们得给村里的娃们指条明路,让他们以后出去闯荡,心里有底,知道咋应对困难……”

话还没说完,人群里突然传出一个年轻的声音:“听说隔壁村搞了个返乡创业扶持计划,好多年轻人都回去干出了名堂,咱们要不也学学?说不定能给孩子们多一个选择,让他们不用都挤破头往城里钻。” 众人闻言,纷纷转头望去,只见说话的是村里刚大学毕业回来不久的小孙,此刻他目光炯炯,像在黑暗里找到了一盏明灯,脸上带着几分期待,那眼神就像发现了新大陆。

这提议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浪,村民们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热烈讨论起来:“这主意行啊,咱们村也有不少特色,搞点农产品加工啥的,说不定能成!”“就是,还能把咱村的传统文化发扬发扬,搞点特色旅游,肯定有人来!”…… 大家七嘴八舌,像一群热闹的小麻雀,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就在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一直蹲在角落里的二狗子却站了起来,他平日里沉默寡言,可这会儿却一脸严肃地说:“大伙先别急,创业可不是闹着玩的,得有资金、技术,还得懂市场,咱们村有几个懂这些的?别到时候赔得底儿掉,又给娃们添负担……” 二狗子的话像一盆冷水,瞬间把大家刚刚燃起的热情浇灭了,场面又陷入了短暂的沉默。这时候,只见一向爱耍宝的三胖跳了出来,笑嘻嘻地说:“哎呀二狗子,你就别乌鸦嘴啦!咱可以一边干一边学嘛,说不定咱村的人都是创业天才,一上手就赚得盆满钵满,到时候你可别眼红哦!” 大家听了,忍不住笑了起来,气氛稍微缓和了一些。

这时,一直没吭声的老支书缓缓开口了,他的声音低沉却有力:“二狗子说的在理,可咱也不能因为怕就不干了。隔壁村能行,咱为啥不行?咱们可以先组织人去学习,再请专家来指导,慢慢摸索。” 老支书的话让大家又燃起了一丝希望,大家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那谁去学习呢?这事儿可得好好商量商量。” 有人问道。

“要不先让村里年轻有文化的去试试,他们学东西快。” 一位大妈提议道。

“可他们都没经验,能行吗?” 又有人提出了质疑。

茅山窝的未来究竟该何去何从?是大胆尝试返乡创业,开启新的希望之门,还是继续在传统的道路上摸索前行,寻找别的出路?村民们面面相觑,心中满是迷茫,而这个问题,也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了每一个人的心头上,故事似乎又陷入了新的僵局,等待着被打破…… 此时,一阵寒风吹过,吹得村口的老槐树沙沙作响,仿佛在为这场艰难的抉择而叹息,而那棵老槐树,就像一位沉默的见证者,静静伫立在那里,见证着茅山窝的变迁,也见证着村民们在困境中挣扎与寻找希望的过程。突然,一辆锃亮的小汽车缓缓驶进了村子,扬起一阵尘土。大家都好奇地望向那辆车,不知道从车上下来的会是什么人,又会给这个正在迷茫中摸索的村子带来怎样的变数呢?只见那辆车缓缓停下,车门缓缓打开,一只锃亮的皮鞋率先伸了出来,紧接着,一个戴着墨镜、穿着花哨衬衫的神秘人从车上走了下来,他嘴角挂着一抹神秘的微笑,打量着周围的村民,就在大家都在猜测他身份的时候,他突然摘下墨镜,大声喊道:“乡亲们,我回来啦!” 这一嗓子,就像一颗炸弹,再次在村子里炸开了锅,村民们都傻眼了,这人到底是谁?他的归来,又会给茅山窝带来怎样意想不到的变化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