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山外吹来的风 > 第29章 烈日砸荒村,癫魂裂乾坤。 众志铸金阙,狂涛葬穷根。

破晓时分,天边泛起鱼肚白,纯净得像老天爷刚铺好的一张大画布,静谧又柔和,仿佛在轻声哼着小曲儿,告诉大伙新的一天来喽。那缕阳光跟个调皮鬼似的,憋了一晚上,实在按捺不住,一头扎进轻薄的云层里。刹那间,就像被施了神奇魔法,变成一片片耀眼的金色纱幔,热热闹闹地洒落在蜿蜒的乡间小道上。每一道光线都带着清晨的朝气,给整个村庄温柔地披上一层梦幻外衣,让这片古老的土地在晨曦轻抚下,渐渐苏醒,焕发出别样生机。光影在斑驳树影间欢快跳跃,像是大自然在演奏一场无声音乐会,把沉睡的鸟儿都唤醒了,它们在枝头欢快啼鸣,给这宁静清晨增添了几分活力。

我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探家访户的路上,心里被各种事儿塞得满满当当,沉甸甸的,就像背上驮着一座小山,压得肩膀生疼,每走一步都费劲。脚下的泥土软绵绵的,还带着昨夜露水的湿润,每一步落下,都像踩在蓬松香甜的上,可这 “” 太调皮,时不时紧紧黏住我的鞋底,跟个撒娇耍赖的小孩似的,扯着我的裤脚嘟囔:“别走嘛,再陪我玩会儿。” 这乡间小路,弯弯曲曲,像大地蜿蜒的脉络,连接着村里家家户户,也承载着我对村子未来的憧憬与期待。我回想起小时候在这条路上奔跑嬉戏的场景,那时的村子充满欢声笑语,而如今,看着略显萧条的景象,我更加坚定了要让村子重新繁荣起来的决心。

路边的小草挂着晶莹剔透的露珠,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一群穿着绿裙子的舞者,正跟着微风的旋律翩翩起舞,那优美姿态,又像是在向我点头问好。草丛里,偶尔能看到几朵不知名的小花,在晨光中怯生生地绽放着,星星点点,为这片翠绿草地增添了几分俏皮与灵动。几只早起的鸟儿叽叽喳喳地从头顶飞过,它们清脆的叫声,活脱脱就像村里大喇叭传出的广播:“嘿,都别睡懒觉啦,快起来干活!” 它们欢快地穿梭在树林间,就像我专属的小监工,一路不停地催促着我赶紧前行,让我丝毫不敢懈怠。走着走着,前方出现了两个熟悉的身影,我定睛一瞧,原来是小花和她那满头银发的奶奶。小花的笑声如银铃般清脆,在这宁静的清晨格外动听,而奶奶则是一脸慈祥,静静地看着小花玩耍。

小花就是昨天在自家院坝里遇见的那个古灵精怪的小丫头,这会儿正蹲在门边上,小手紧紧握着一根树枝,在地上认真地涂涂画画。她那专注的模样,仿佛眼前这片黄土地是她独一无二的专属画布,她要在上面精心描绘出一个五彩斑斓、充满奇幻色彩的梦幻世界。她时而歪着头,思考着下一笔该落在哪里;时而又抿着嘴,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似乎对自己的 “杰作” 十分得意。小花的奶奶坐在一旁的小板凳上,手里拿着针线,正一丝不苟地缝补着一件旧衣裳,那细密的针脚里,藏着岁月的痕迹和生活的质朴。奶奶嘴里还念念有词,时不时抬起头,目光温柔地看看小花,眼神里满是无尽的慈爱,那眼神仿佛在说,小花就是她生活里最珍贵的宝贝。奶奶的眼神中透露出对生活的无奈,也有着对未来的期许,她希望小花能有一个更好的生活。

一看到我,小花就像一只欢快撒欢的小兔子,“嗖” 地一下蹦到我跟前,两条小辫在脑后欢快地甩动着,速度快得都快甩出呼呼的风声了。“哎呀,哥哥来啦!” 小花那清脆悦耳的嗓子,就像山间清澈见底、潺潺流淌的泉水,叮叮咚咚,听起来格外动听,身上的疲惫瞬间被这声音驱散得无影无踪,就像一阵强劲的大风把我心里积压许久的乌云全都吹得干干净净。她的笑容如同春日里盛开的花朵,灿烂而纯真,让我原本沉重的心情也跟着轻松了许多。小花拉住我的手,不停地问我关于外面世界的事情,她的眼中闪烁着好奇和向往,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我弯下腰,脸上挂着和蔼可亲的笑容,轻轻伸出手,摸了摸小花的脑袋,那触感软软的,就像摸着村里刚采摘下来的雪白棉花。“嗯,哥哥说话算话,这不来了嘛。昨天答应你的事儿,哥哥肯定给你办到。” 我故意把声音放得又轻又柔,生怕稍微大声一点,就会把这个可爱的小丫头吓跑,感觉她就像一只胆小的受惊小鹿,随时可能撒腿跑得没了踪影。我深知,对于小花来说,我的承诺就像黑暗里的一丝光亮,她满心期待着能实现。我想起自己小时候对外面世界的憧憬,那时的我也渴望着能有更多的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如今,我希望能为小花和村里的孩子们创造这样的机会。

小花的眼睛像两颗黑亮的葡萄,一下子亮了起来,眸子里闪烁着满满的惊喜与期待。她紧紧攥住我的手,小手热乎乎的,还带着泥土的湿气,仿佛生怕我突然消失不见似的,那股子力气大得好像要把我的手捏成面饼。“真的呀?那咱们啥时候能去学校念书嘞?” 她的声音里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对外面世界的向往,这简单的话语,却像一把重锤,狠狠地撞击着我的内心。小花的问题让我陷入了沉思,我深知教育对于村子的重要性,只有让孩子们接受良好的教育,村子才有未来。

我看着小花那双满含期待的眼睛,心里像被什么重重地撞了一下,一阵酸涩涌上心头。我微微蹲下身,和她平视,目光坚定地看着她,认真说道:“快了快了,哥哥正满村跑着张罗呢。信哥哥一回,行不?” 我心里清楚,这事儿急不得,得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慢慢来,但也绝不能让小花失望,得让她一直怀揣着这份希望,就像守护着一颗珍贵无比的小种子,满心期待它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最终开花结果。这不仅是对小花的承诺,更是我对整个村子孩子们的责任。我向小花描绘着未来学校的样子,告诉她那里会有很多有趣的书籍和好玩的玩具,小花听得入神,眼中闪烁着光芒。

这些天,我可真是把咱村的角角落落、旮旮旯旯都踏了个遍,家家户户的门槛都快被我踩平了。我不光用脚丈量着村子的每一寸土地,更是用心去倾听每一户人家的心声。走进李大爷家,他正坐在门口,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说起自家儿子外出打工,家里的几亩地没人照料,满脸都是无奈与惆怅。他望着那片荒芜的田地,眼神里满是失落,曾经肥沃的土地,如今却因为缺少劳动力而渐渐荒废。王婶拉着我的手,眼里泛着泪花,念叨着家里孩子上学费用的难处,话语中满是心酸与无奈。她为了孩子的学费,省吃俭用,却依旧难以凑齐那笔费用,生活的重担压得她有些喘不过气来。还有村头的赵大哥,一心想发展养殖,却苦于没有技术和资金,那紧锁的眉头里藏着满满的焦虑与渴望。他看着村里闲置的空地,满心都是对未来的规划,却因为缺乏资源而无法实现。每家每户的难处、盼头,还有那些藏在心底深处的想法,我都一一记在了心上,就像在心里精心绘制了一幅详细无比、事无巨细的 “村情地图”,每一个细节都铭记于心,成为我思考村子发展方向的重要依据。我和李大爷一起探讨如何重新开垦土地,帮助王婶想办法解决孩子的学费问题,还和赵大哥一起研究养殖技术和资金筹集的方案。

每天从早到晚,我的影子就像个不知疲倦的陀螺,在村里不停地转啊转,忙得像个被上了发条的闹钟,一刻都停不下来。无论是烈日炎炎的晌午,太阳像个大火球,炙烤着大地,我在田间地头与村民们商讨农事;还是月色如水的夜晚,整个村子都沉浸在静谧之中,我还在灯光下翻阅着各种资料,思考着村子的发展方案,都能看到我奔波的身影。可我的眼神却无比坚定,就像是要给咱村挖出一个实实在在、令人羡慕的金窝窝来,让大伙儿都能过上富足美满、衣食无忧的好日子,这信念如同熊熊燃烧在我心间的火焰,无论遇到什么狂风暴雨、电闪雷鸣都无法将它浇灭。这信念,支撑着我在艰难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不畏任何困难与挑战。我知道,村子的发展需要付出很多努力,但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实现目标。

“哎哟,一尘 娃子!你可算是回来了!” 村口的老张叔一眼就从人堆里把我给揪了出来,笑得脸上的皱纹都挤成了一团,活像一朵盛开得无比灿烂、热情洋溢的大菊花,热情得就像见到了失散多年的亲儿子。他那张饱经岁月沧桑的脸,就像一块刻满故事的老树皮,每一道皱纹里都藏着岁月的痕迹和生活的酸甜苦辣,可那双眼睛,却亮堂得像夜空中最耀眼的星星,透着一股矍铄的精气神,感觉啥事儿都别想瞒过他那双锐利的眼睛。老张叔在村里是个德高望重的长辈,他的每一句话都饱含着对村子的深厚情感。老张叔拉着我的手,问我这些年在外面的经历,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关切。

“张叔,好一阵子没见了嘞!” 我笑着回应道,手自然而然地握住了老张叔那双像老树根似的大手,粗糙、有力,掌心还带着劳作后的温热,一股暖流瞬间涌上心头,心里头那个暖啊,就像冬天里喝了一大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热汤,从脚底一直暖到了头顶。这一握,仿佛握住了村子的过去与现在,也握住了我对村子的深厚情感。老张叔的手让我感受到了村子的温度,他的话语让我想起了小时候他对我的照顾和教导。

“瞧瞧,这一转眼,你都长成个顶天立地的汉子了。外头都传着你好事呢,说是混得风生水起的?” 老张叔的话里,透着一股浓浓的骄傲,还有那么一丝自家娃出息了的羡慕,那眼神就像看着自家地里茁壮成长、丰收在望的庄稼,满满的都是欣慰与自豪,仿佛我已经成了全村的骄傲。他的话语,让我感受到了村子对我的期待,也让我更加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老张叔的话让我有些不好意思,我告诉他,我回来就是为了让村子变得更好,让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

“哪儿的话,张叔,我就是瞎忙活。可心里头啊,老惦记着咱村,想着能咋给咱村添点光,让大伙儿日子好过些。” 我说得诚恳而坚定,眼睛里那股认真劲儿,就像咱地里最结实、最顽强的庄稼,扎扎实实,没有半点虚浮。这都是我的肺腑之言,咱村的事儿,一天不解决,我这心里就一天不踏实,感觉像有一块沉甸甸的大石头压着,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村子的发展,就像一块沉甸甸的巨石,压在我的心头,让我一刻都不敢放松。我向老张叔讲述着我的想法和计划,他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表示赞同。

老张叔一听这话,脸上的笑容慢慢淡了些,深深地叹了口气,那气儿长得就像村后连绵起伏、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大山:“难啊,一尘。咱这村子,穷根子扎得太深了,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拔干净的。你这心意啊,比金子还贵重,可这条路,不好走啊...” 老张叔的话,字字句句都像一把重锤,狠狠地砸在我的心坎上,让人听了心里头五味杂陈,不是滋味。我心里又何尝不清楚这些难处呢,但开弓没有回头箭,我既然回来了,就一定要干出个名堂,就算前面是刀山火海,荆棘密布,我也得咬着牙闯一闯。老张叔的话,让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村子发展的艰难,但也更加坚定了我勇往直前的决心。老张叔的担忧让我明白,村子的发展需要一步一个脚印,不能急于求成,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

我的话音刚落,旁边就 “嗤嗤” 地响起了几声冷笑,像秋夜里的凉风,透着股子让人心里发寒的凉意。几个年轻后生围拢过来,脸上挂着怀疑不信的神色,对我的想法,他们是打心眼儿里犯嘀咕。

“一尘 哥儿,你这心思啊,比那天上的云还飘呢!咱们这村里,地薄人穷,就那点山山水水,能招来个啥旅游的人啊?” 一个年轻人开口了,语气里带着几分戏谑调侃,几分无奈叹息,双手抱在胸前,微微摇头,眼神里满是怀疑,好像我在说天方夜谭,痴人说梦。他的话语,代表了一部分村民的想法,他们对村子的发展缺乏信心,习惯了过去的生活方式,对新的改变充满了担忧。我理解他们的担忧,于是耐心地向他们解释发展乡村旅游的前景和可行性,告诉他们我们拥有的自然资源和文化特色。

“可不是嘛,别到头来,银子没捞着半文,倒把咱这祖祖辈辈守着的清净地儿给搅和乱了套。” 另一个人也搭了腔,眉头紧紧地锁在一起,一脸的担忧和不满,仿佛我刚刚的提议已经给村子带来了什么不可挽回的灾难似的。他们的话语,虽然句句扎心,却也句句都是村里人最朴实无华、直截了当的心声,我能理解他们的担忧,毕竟大家都被穷怕了,不敢轻易冒险,谁也不想竹篮打水一场空,最后落得个一场空欢喜。这些质疑声,让我明白,想要改变村子,不仅要解决实际问题,还要转变村民的观念。我向他们承诺,会充分考虑大家的意见,在发展的过程中保护好村子的环境和传统。

“哟,你们几个就知道瞎咧咧,一尘 娃子那可是在外面见过大世面的,能没点真本事?” 李大爷不知什么时候从人群里钻了出来,他一边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一边大声说道,“你们要是啥都不敢试,咱村可就一直穷下去咯!” 李大爷的话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了千层浪。

“李大爷,您老就别跟着瞎起哄了,他这想法就是不切实际,咱村啥情况您还不清楚吗?” 一个年轻后生不服气地反驳道。

“就是,咱村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人家凭啥来旅游?” 另一个附和着。

我挺直腰板,像村口那棵历经风雨却依然傲然挺立、坚韧不拔的老槐树,稳稳地站在那儿,眼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就跟那夜空中最亮的启明星似的,大声说道:“乡亲们啊,咱们只要心往一处使,劲往一处拧,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没有干不成的事儿!我呀,心里头早就有了一本明账,怎么让咱茅山涡村从土里拔出金条子来,让村子重新焕发生机活力,我那是胸有成竹,就等着咱大伙儿一块儿齐心协力,大干一场嘞!” 这话一出口,仿佛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说得人心头热乎乎的,直往人心里钻,让人不由自主地信服,也让人看到了未来的希望曙光。我相信,只要我带头冲在前,以身作则,就一定能慢慢打消大家的顾虑,就像温暖的阳光能驱散浓浓的大雾一样。我要用实际行动,让村民们看到村子发展的可能性,让他们相信,我们的努力不会白费。我组织了一次村民大会,详细地向大家介绍了我的发展规划,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让大家参与到村子的发展中来。

正说着,村支书急匆匆地朝这边走来,神色显得有些焦急,脚步快得都带起了一阵风。“一尘啊,刚接到通知,上头派了个专家团下来,说是要实地考察咱们村,看看能不能纳入一个什么乡村振兴重点扶持项目。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大机会,但是时间紧迫,得赶紧准备准备,你点子多,快跟我合计合计。”

一听这话,我的心猛地一紧,既兴奋又紧张,感觉心都快跳到嗓子眼儿了。这专家团会看中咱们村什么呢?咱们又该怎么准备才能牢牢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要是错过了,村子的发展又得耽搁好一阵子了。我来不及多想,赶紧和支书往村部走去,一路上,各种想法在脑海里飞速转动,就像一群受惊的小鸟在慌乱地乱飞。

“支书,咱可得把村里最拿得出手的东西都亮出来。” 我一边快走,一边急切地说道。

支书喘着粗气,点头应和:“那肯定,可咱到底有啥能一下子抓住专家眼球的?”

突然,我一拍脑门:“咱村后山那片老树林,还有村里逢年过节才有的舞龙舞狮,这些别处可不多见。”

支书眼睛一亮:“对呀,还有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手工造纸术,虽说现在没几个人会了,但绝对是个稀罕玩意儿。”

说话间,我们已经到了村部。一进门,就看到二愣子正坐在那儿,手里还捧着个刚从自家地里掰来的大玉米棒子,吃得那叫一个香,嘴角沾满了玉米粒,腮帮子一鼓一鼓的,活脱脱像个贪吃的胖小子。“俺听说专家要来,俺有主意!” 他一边嚼,一边含糊不清地说。

我和支书对视一眼,眼中都闪过一丝希望。“二愣子,你快说说,有啥好主意?” 我急切地问道。

二愣子抹了抹嘴,一脸得意地说:“俺琢磨着,咱这村子可以搞个‘泥巴狂欢节’。到时候,把城里那些俊男靓女都吸引过来,让他们在泥巴里撒欢儿、打滚、摔跤,玩得浑身都是泥,跟泥猴子似的。他们肯定觉得新鲜得不得了,到时候咱这村子想不火都难!”

这话一出口,原本安静的村部瞬间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像被施了定身咒一样,愣了足足一秒钟。紧接着,哄堂大笑声响彻整个房间,支书笑得眼泪都止不住,捂着肚子,手指着二愣子,笑得直不起腰:“你个二愣子哟,一天到晚净琢磨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人家城里人放着宽敞明亮的高楼大厦不住,吹着空调吃着冰淇淋,谁会跑到咱这乡下玩泥巴呀?你可别逗大伙笑啦!”

我却没有笑,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二愣子的想法虽然听起来荒诞不经,但换个角度想,说不定真能成为村子发展的契机。“等等,二愣子这主意说不定真行得通!” 我一拍桌子,激动地站了起来。

支书和二愣子都惊讶地看着我,满脸疑惑。“咱们可以把泥巴狂欢节和乡村体验游结合起来,让游客不仅能玩泥巴,还能体验农耕、采摘,感受咱们乡村的生活。” 我越说越激动,眼中闪烁着光芒。

支书听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好像有点道理,不过光有这些还不够,咱得把村子的环境好好整治一下,路也得修一修,不然游客来了也留不住。”

就在我们热烈讨论的时候,窗外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我和支书赶紧出去查看,只见一群村民正围在村口,议论纷纷。原来,村里的一些老人听说要搞旅游开发,担心会破坏村子的宁静和传统,坚决反对。

“这可不行,咱村子祖祖辈辈都这么过,不能为了几个钱就把老祖宗留下的东西给毁了!”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拄着拐杖,大声说道。

“就是,要是来一堆外人,咱这村子还不得乱套了!” 其他村民也纷纷附和。

面对村民的反对,我和支书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边是难得的发展机遇,一边是村民的担忧和反对,我们该如何抉择?又该如何说服村民,让他们相信旅游开发能给村子带来真正的改变? 这场关乎村子命运的博弈,才刚刚拉开帷幕......

此时,天边的晚霞如同一团燃烧的火焰,把半边天染得通红,可我的心情却如同这渐渐暗下去的天色,愈发沉重。我知道,接下来的路不好走,每一步都可能充满荆棘,但为了村子的未来,我绝不能退缩。而那即将到来的专家团,到底是村子的救星,还是只是一场空欢喜?这一切,都还是未知数,像一团浓重的迷雾,笼罩在村子的上空,让人看不清前路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