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山外吹来的风 > 第49章 村途科技引,希望始萌芽。障碍难阻挡,同描锦绣霞。

天刚蒙蒙亮,晨曦如同一位羞涩的少女,轻轻撩开了笼罩在村子上空的薄雾纱帐。第一缕阳光,恰似一把金色的利剑,直直穿透薄纱,悄然洒进宁静的茅山涡村,给大地温柔地披上一层金色的衣裳。整个村子仿若从沉睡中渐渐苏醒,泛起点点金色的微光。

村口那棵老槐树底下,乡亲们如同约好了一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他们形态各异,有的背靠着树干,微微仰头,若有所思;有的蹲在地上,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眼睛时不时瞅瞅周围;还有的双手抱在胸前,跟旁边的人小声议论着,热闹得就像树上叽叽喳喳的麻雀。他们的眼神中,既有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又藏着几分不安。毕竟,今天是村里的一尘说要给村子换个活法的第一天。大家心里都在琢磨,这年轻人到底有什么打算,能不能让茅山涡村焕然一新。

“大家伙儿,都聚一聚,听我说两句!” 一尘站在那块略显沧桑的老木板上,身姿挺拔,声音不高,却字字有力,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咱们这村子,这些年就像老树没了新芽,越来越没生气。年轻人都往外跑,村里的地都快荒得认不出模样了,杂草长得比人还高。但是,我跟大家说,科技就是咱们的救星!它就像一场及时雨,能让咱们村子重新焕发生机!” 一尘说得慷慨激昂,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科技?那玩意儿能有咱手里的锄头管用?能填饱肚子吗?” 老倔头吧嗒了一口旱烟,烟圈缓缓上升,在他头顶缭绕。他微微抬起头,透过烟雾看向一尘,眉头一挑,嘴角挂着几分不屑,“咱们庄稼人,靠天吃饭,靠地生金,祖祖辈辈都是这么过来的。那些新奇玩意儿,听起来挺新鲜,可到最后,还不是得靠咱这双手,一锄头一锄头地刨出个好年景!我这把老骨头,可不敢轻易相信那些没影的事儿。” 老倔头边说边用烟杆子轻轻敲了敲地面,强调着自己的观点。

“是啊,咱们老一辈都是看老天爷脸色过日子的,那些高科技的东西,咱们以前想都不敢想。” 张婶边说边点头,脸上的皱纹里满是岁月的痕迹,“可如今世道变了,咱们也得跟着变,不是?咱心里还是盼着,能有一天用上那些好东西,让咱茅山涡村的日子过得更红火,就像冬天能住上暖烘烘的屋子,吃上热乎乎的饭菜。” 张婶的话里带着感慨,也有着对未来的期待。周围的乡亲们听了,纷纷点头,陷入了沉思。

一尘听了这些质疑,心里明白大家的担忧。他深吸一口田间吹来的清新空气,缓缓说道:“科技不是什么高高在上的东西,它就是咱庄稼人的好帮手。咱们可以先从小事做起,比如弄块地试试新方法。就像给孩子尝新食物,得慢慢来。现在有一种智能农业,就是给地里安装一些设备,这些设备能像贴心保姆一样,告诉咱们什么时候该浇水,什么时候该施肥,让庄稼长得更壮实,收成更好。还有,咱们可以修条路,把村子和外面的世界连通起来,就像给闭塞的屋子开扇窗,让城里人能走进来,看看咱们这儿的山清水秀。到时候,咱们用手机就能招呼客人来玩儿,多方便啊!这样一来,咱们的钱袋子不就鼓起来了吗?” 一尘说得绘声绘色,边说边用手比划着,仿佛那些美好的场景就在眼前。乡亲们听着,眼神里的疑虑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若有所思。

一尘说干就干,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收拾行囊,怀揣着对村子的期望,跑去城里。城里的车水马龙、高楼大厦,他都无心欣赏,一门心思扑在找农业科技公司合作上。他跟人家磨破了嘴皮子,说得口干舌燥,终于为村子争取来了技术指导和一笔启动资金。

回来后,一尘连口气都没歇,就卷起袖子,带着几个热心的乡亲,一头扎进了那片多年无人问津的荒地。那地杂草丛生,石头遍地,人走进去都快找不着北。可一尘他们毫不气馁,拿着镰刀割杂草,挥着锄头刨石头,汗水湿透了衣衫,手掌磨出了水泡,也没人喊累。就这样,他们把地盘活了,建起了一个智能农业试验田。这事儿干得漂亮,村里人看了都眼馋,站在田边指指点点:“嘿,这小子,真有股子闯劲儿!”

“瞧瞧这,乡亲们,这是咱们的智能浇地神器!” 一尘蹲在田边,小心翼翼地抚摸着那亮闪闪的机器,就像抚摸着自家刚出生的孩子,“它能像读懂庄稼心思一样,知道什么时候该浇水,水量还能自动调节,不多不少,刚刚好。这些设备就像地里的眼睛,时刻关注着作物的需求,让咱们的庄稼长得又壮又好。” 一尘边说边站起身,向乡亲们比划着,话语里透着自豪。

“这玩意儿真有那么神?” 王大爷半眯着眼,手轻轻在那些 “高科技” 玩意儿上摩挲着,脸上写满了好奇与怀疑,“咱们庄稼人,一辈子土里刨食,这突然冒出来的新东西,让人心里既好奇又忐忑。不过,只要能让咱地里的收成翻个番,让村子热闹起来,我老王头第一个举双手赞成!试试就试试,看看这科技到底能不能给咱带来个金娃娃!” 王大爷的话逗得周围的乡亲们哈哈大笑,笑声在田间回荡。

试验田里的庄稼,在智能技术的悉心照料下,茁壮成长,绿油油的一片,叶片肥厚,茎秆粗壮,比往年用老方法种出来的好太多了。一开始,大家还半信半疑,时不时跑到田边瞅瞅。结果一瞧,眼睛都瞪圆了,惊喜得合不拢嘴,连声叫好。一尘的名声也渐渐在村里响亮起来,大家都夸他:“这孩子,脑子活络,真有能耐,给咱村里带来了这么大的变化!”

然而,科技兴农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随着庄稼的茁壮成长,新的问题接踵而至。智能设备偶尔会出故障,维修成本还挺高,这可让大家有些发愁;农产品产量上去了,销售渠道却不够畅通,丰收的果实堆在仓库里,怎么快速卖出去换成钱,成了摆在眼前的难题;村里的年轻人虽然看到了科技的力量,愿意回来参与建设,但缺乏专业的技术培训,操作智能设备时常常手忙脚乱。这些问题,如同前进路上的绊脚石,横在一尘和乡亲们面前。

这天晚上,一尘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久久无法入眠。他心里清楚,村子的发展才刚刚起步,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些难题该怎么解决?科技兴农的梦想还能实现吗?茅山涡村的明天又会怎样呢?一尘的脑海里充满了疑问,也满是对未来的期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