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山外吹来的风 > 第57章 万难拦不住,众志破艰途。共筑乡村景,同耕幸福图。

夜幕像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轻柔地覆盖着整个村子。收工的铃声悠悠回荡在村子上空,大伙陆陆续续从地里、景区回来了。不一会儿,就都围坐在村子中央那棵老槐树下,男人们从腰间抽出旱烟袋,吧嗒吧嗒抽上几口,烟圈缓缓升腾,在月色下氤氲开来;女人们则从屋里端出粗茶,一碗一碗递到大家手上。大伙一边喝着,一边热络地聊着白天的活儿,你一言我一语,脸上那个笑啊,比秋天沉甸甸、饱满得快要炸开的稻穗还灿烂。

“咱这一天天的,可不光是干活儿,这是在给咱村儿挣脸面,给子孙后代铺路呢!” 王大爷磕了磕烟袋锅子,满脸欣慰地说。可不是嘛,就这么一天天,一月月,咱们村儿像个慢慢蜕变的蛹,在悄无声息地变,人心也越聚越齐,那股子劲儿,比啥都金贵,仿佛是凝聚了全村希望的火种,熊熊燃烧。

然而,现实的发展之路却布满荆棘。地头儿上的风,跟个愣头青似的,硬邦邦地直往人怀里撞,吹得人脸生疼。资金呢,就像那旱天的雨,金贵又难盼,大家伙儿为了凑钱,把家里的老物件都翻了出来,这个拿个手镯,那个捧出个旧箱子,盘算着能换几个钱。村里的年轻人小李还开玩笑说:“咱这都快成古董拍卖会了,就差个拍卖师敲锤子喊成交咯!” 引得大伙一阵哄笑,可这笑声里,又藏着多少无奈。

技术难题,比田里的大石头还硬,硌得人心慌,村里几个有文化的年轻人,整天抱着书本,对着图纸,眉头紧锁,绞尽脑汁。有一次,为了研究一个景区步道的设计问题,几个年轻人争得面红耳赤。“我觉得就得这么设计,既美观又实用!” 小张拍着图纸大声说道。“你这不行,从游客体验角度考虑,得重新规划!” 小王也不甘示弱。两人差点没打起来,最后还是村支书出面,让大家冷静下来,一起想办法解决。

市场上那竞争,激烈得跟夏日午后的雷阵雨似的,说来就来,叫人心里没底儿,大伙时不时就凑在一起,商量着咋能让咱村的特色更亮眼。村里的电商小能手小赵苦恼地说:“隔壁村都开始直播带货了,咱们得赶紧跟上,不然游客都被他们抢走啦!” 于是,一场关于直播带货的讨论就此展开,有人担心不会操作,有人害怕出丑,各种问题接踵而至。

可咱村里的我,还有这满村的乡亲们,心比那石头还硬,志比天高。咱不躲,不闪,肩并肩,手挽手,就像那老槐树根,盘根错节,紧紧相连。汗水滴进土里,滋养了希望;眼泪咽进肚里,化作了力量。

“难?难咱就一块儿啃!” 我清了清嗓子,声音粗犷,透着股子不服输的劲儿,“咱农民嘛,啥风浪没见过?土里刨食的日子都过来了,这点坎儿,算个啥!”

村里的老张,皱纹里藏着故事,听了我的话,笑眯眯地接茬:“对喽,咱有的是力气,缺的是法子。法子是人想的,路是人走出来的。咱心齐,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李大婶正擦着汗呢,她手上的茧子厚实得像她的性格,一听这话,把毛巾往肩上一搭,粗声粗气地说:“俺虽是个妇道人家,但也知道,只要咱团结,一根筷子易折,一把筷子难断。咱一起使劲儿,就没有咱干不成的事儿!”

孩子们放学回来,也像一群欢快的小鸟,叽叽喳喳加入进来,小手拉大手,眼里闪着光:“我们也要帮忙,让村子变得更好!”

就这样,我带着大伙儿,用汗水浇灌希望,用坚韧铺就道路。夜深了,灯火阑珊处,是大家忙碌的身影,有人还在借着微弱的灯光,修补白天游客步道坏了的地方;天亮了,第一缕阳光照进的是大家坚定的脸庞,新一天的劳作又开始了。我们的故事,就像这片土地一样,朴实无华,却又深深扎根,触动人心。

忙活了大半年,咱那十八巅和奶奶洞啊,就像从画儿里蹦出来似的,亮堂堂、水灵灵地站在了大伙儿眼前。溪水清得能照见人心底儿,大伙路过的时候,都忍不住蹲下来,看着水中自己的倒影,啧啧称奇;林子绿得跟翡翠似的,风一吹,沙沙作响,仿佛在演奏一曲欢快的乐章;瀑布轰隆隆地响,跟咱村的好日子一个调儿 —— 响亮又带劲儿!那洞子,嘿,走进去就像进了仙家府邸,神秘得让人心里头直痒痒,村里几个调皮的孩子,总想着偷偷溜进去探险。

这一下子,游客们跟赶集似的,一波接一波往咱村涌。老少爷们儿一看,嘿,机会来了!有的张罗起了农家乐,锅碗瓢盆响当当,做的都是地道的农家味,香飘十里。老王家的媳妇,天不亮就起床杀鸡宰鸭,在厨房里忙得热火朝天,嘴里还念叨着:“可得把这些城里来的客人伺候好了。” 有的呢,把自家的土鸡蛋、山野菜、还有那晒得金黄金黄的柿饼子,一股脑儿摆出来,吆喝声里透着股子朴实劲儿,就像是在说:“尝尝咱山里的甜,包你心里头甜丝丝的。”

村里头,老李家的大婶,脸上笑成了朵花,眼角儿都挤出了细纹儿,逢人就说:“这日子啊,比咱地里的庄稼还滋润!” 小王家的二小子,以前总愁着往外头跑,现在自家门口就能挣钱,整天乐呵呵的,见人就点头哈腰,那份儿自信,比山还高嘞!

大伙儿都说,这变化啊,就像春风吹过荒地,一眨眼,绿油油的一片,心里头那个美,咋说都说不完。咱们农民啊,就是图个实在,现在这日子,比蜜还甜,甜到了心窝子里,暖洋洋的,美得很!

“我简直就是咱村头那盏最亮的灯,照得咱心里头亮堂堂的!” 老李头几步跨到我面前,紧紧拽着我的手,激动得嗓子眼儿都冒烟儿了,话儿到嘴边儿,咋都吐不利索了,“你瞧瞧,你一来,咱村子就跟换了天地似的,这变化,比春雨还滋润人心呐!你可是咱全村老少的大恩人,真真的救星,咱们心里头那个感激哟,比田里的庄稼还长得茂盛!”

“说到底啊,咱村能有这光景,全靠了你叔那小子!” 张婶眼眶子都热乎了,那是高兴的泪,也是感激的泪啊,她拉过身边的小孙子,用粗糙却温暖的手轻轻抚摸着孩子的头,眼里满是温柔与骄傲,仿佛那不仅仅是对一个孩子的疼爱,更是对整个村子未来的期许,“来,乖孙儿,奶奶领你看看,那边儿,高高的,云雾缭绕的,那就是你叔给咱村变出来的宝贝 —— 十八巅!他啊,就像那山上的神仙,一挥手,就给咱带来了好日子,你说神不神?”

小李啊,那张脸笑得跟秋收时节的向日葵似的,金灿灿的,眼角都眯成了两条缝,透着股子淳朴和实诚劲儿。他身穿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袖子挽得高高的,露出晒得微微发黑的小臂,肌肉线条分明,一看就是能干活的料。站在自家新建的、用竹子和木头精心搭建的农家乐前,小李忙得脚不沾地,一会儿端菜上桌,一会儿又忙着招呼新来的游客。

“哎呀,各位远道而来的朋友,还有咱们乡里乡亲的兄弟姐妹们,快请进快请进!来来来,先尝尝咱这地道的农家菜,这可是我娘亲手传授的独门秘籍哦!” 小李边说边用肩上搭着的白毛巾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那动作麻利又带着几分腼腆,逗得一旁的游客们忍俊不禁。

“您瞧这盘清炖土鸡,用的可是咱后山自家养的走地鸡,每天在林子里撒欢儿跑,肉质鲜美紧实,汤头那个鲜啊,简直能鲜掉眉毛!” 小李边说边夸张地做了个表情,引得周围人一阵哄笑。

“还有这道野菜煎饼,用的都是咱地里新鲜摘的野菜,纯天然无污染,配上自家磨的麦粉,外酥里嫩,咬一口满嘴留香,保证您吃了还想吃!” 说着,小李还亲自拿起一块煎饼,递给了一位看起来有些犹豫的游客,那热情劲儿,就像是在邀请老朋友品尝自家的私藏美味。

游客们被小李的热情和真诚所感染,纷纷围坐在桌旁,品尝起这些看似简单却饱含心意的农家菜肴。一时间,农家乐的院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空气中弥漫着食物的香气和幸福的味道。小李看着这一幕,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看着村子如今的热闹景象,我心里满是欣慰,但也清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接下来,得想着怎么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培训村民的服务意识;还要规划更多的文化体验活动,让游客不仅能欣赏美景,还能深入感受咱村的传统文化底蕴。可就在这时,突然传来消息,隔壁村为了竞争,居然打起了价格战,这让我们原本的计划受到了冲击。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挑战,我们又该如何应对,村子的未来还能继续光彩夺目吗?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