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山外吹来的风 > 第23章 涡遭滑坡忧 援救众心纠 共克艰危日 情凝暖故丘

天还未破晓,东边的日头宛如娇羞的新妇,藏在云层之后,未能将茅山涡的雾霭全然驱散。村子仿若陷入沉睡,静谧得如同太古之初。偶有几声公鸡啼鸣,却似被湿冷雾气扼住咽喉,有气无力,恰似迟暮老者的叹息。

我于晨曦未露时起身,满心盘算着乡村旅游规划图,试图为这穷乡僻壤寻得致富的通途。村委会内,白炽灯泡散发着昏黄光晕,光影摇曳,如烛火般微弱。我坐在那张斑驳陆离的旧桌前,桌上堆满资料,手中紧攥着画满乡村旅游构想的纸张,双目熠熠生辉,仿若藏着漫天星辰,满是对未来的殷切期许。为了这些构思,前些日子我与几位经验丰富的村民翻山越岭,探寻每一处山谷溪流,思忖何处适合搭建观景台,哪条溪边可设露营点,一心只想将村子的绝美风光展现于世,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

恰在此时,电话铃声突然响起,如平地惊雷,瞬间将我的思绪拉回现实。我如弹簧般从板凳上跳起,手机紧紧贴在脸颊,几乎嵌入耳中:“啥?!山体滑坡了?快告诉我,是哪个地方受灾?现在情况如何?有没有人员伤亡?” 我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颤抖,可转瞬之间,那股子倔强劲儿又如山岩般坚毅,透着百折不挠的气魄。

郑叔,那位刚卸任的老支书,正在家中用早餐,听闻声响,饭碗一撂,脚底生风般跑来。他身着洗得发白的军绿色布褂,头发略显凌乱,脸上的皱纹犹如岁月镌刻的沟壑,愈发深邃。他气喘吁吁,一把拉住我的手,眼神中满是焦灼与疼惜:“尘儿啊,这可如何是好?咱村好不容易盼来旅游的好时机,日子刚有起色,怎会突发这般变故……” 他的声音里,满是无奈与隐隐的慌张,恰似眼看着即将丰收的庄稼突遭虫害,令人揪心不已。

我的思绪如飞转的车轮,迅速对郑叔说道:“郑叔,您赶紧去召集村里的壮劳力,此刻他们有的或许还在睡梦中,有的刚到田间劳作。挨家挨户通知,告诉大家切不可自乱阵脚,要安抚好村民的情绪,尤其是那些家中有亲人在十八巅的,更要多加关照。把村里的大喇叭利用起来,虽说它已有些年头,但声音依旧洪亮。让广播员反复播放安全提示,告知大家手机不要离身,等待下一步指示,切勿乱跑,务必待在安全区域。最重要的是,立刻向镇上的救援队和外界媒体报信,咱们既缺人手,又急需外界信息,得让他们知晓,大家齐心协力共渡难关!您去我办公桌抽屉拿通讯录,上面有联系方式,方便联系。” 我边说边比划,眼神中透着坚定与急切,俨然一副在困境中挺身而出的模样。

“另外,赶紧通知村里的医疗队,让他们备好医疗设备,如同待命出征的战士,时刻准备救援,救人要紧!他们的医疗室在村东头,药箱、担架等一应俱全,切不可耽误。” 我言辞恳切,每个字都饱含着沉甸甸的责任,让人感受到我的担当与远见。

郑叔听罢,转身如疾风般忙活去了。我迅速摘下墙上挂着的救援装备,平日里我定期检查、整理,就怕关键时刻掉链子。眨眼间,我已穿戴整齐,顺手将手电筒别在腰间,手持电话,声音坚定而急切:“喂,救援队的兄弟们,听好了!咱茅山涡,就是那风景如画的十八巅一带,出事了!山体滑坡,人命关天!赶紧带上装备,火速赶来,我们急需救援!我是村里的书记,叫 [你的名字],到时我在村口接应你们,务必争分夺秒!” 言罢,我的眼神愈发坚毅,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直击人心,尽显对生命的敬重与守护的决心。

十八巅山脚下,已然乱成一锅粥。游客们如同惊弓之鸟,有的呆立原地,目光呆滞地望着滑坡的山体,似在怀疑眼前的一切;有的蹲在地上,双手抱头,脸色惨白如纸,眼神中满是恐惧与无助。工作人员也急得焦头烂额,往日的笑容早已消失不见,面容紧绷如干裂的土地。四周树木倾倒,巨石滚落,那条曾经令人心旷神怡的山路,此刻宛如战场,一片狼藉,惨不忍睹,让人心中如刀绞般难受。

再看那些游客,有的紧紧拉住身边人的手,手指冰凉,心跳如鼓,仿若被猛兽追逐的小鹿,惶恐不安。他们的眼神中,既有对未知的恐惧,也有对安全的渴望,每一刻都在祈祷这场灾难尽快结束。

游客甲,手中的手机攥得如同铁块,声音颤抖如风中残烛:“哎呀妈呀,这电话都打了好几通了,咋还不见人来呢?”

游客乙虽心急如焚,但仍强作镇定,宽慰道:“兄弟,别急,这山里的事儿急不得。咱们得沉住气,互相帮衬,总能熬过去的。” 说着,他轻轻拍了拍游客甲的肩膀,眼神中满是对困境的不屈和对同伴的关怀,恰似风雨中相互扶持的两棵树,不离不弃。

此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如骤雨敲击瓦片,令人心头一紧又一松。抬眼望去,几个身着鲜亮橙色救援服的汉子大步流星赶来。他们胸前挂着对讲机,不时查看,眼神坚定如磐石,仿佛即将奔赴丰收战场的农夫,任何困难都无法阻挡他们。一到现场,目光如炬,迅速扫视四周,沉稳而干练。

人群中,一位老者看着救援人员忙碌的身影,不禁长叹一声,缓缓说道:“想当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为的就是拯救苍生。如今这些救援人员,不也如大禹一般,舍小家为大家,只为救咱们于危难之中。” 旁边的年轻人听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是啊,咱在这危难时刻,更得团结一心,不能给他们添乱。”

这时,一个年轻的妈妈紧紧搂着年幼的孩子,孩子吓得瑟瑟发抖,哭着问:“妈妈,我们会没事吗?” 妈妈强忍着泪水,温柔地说:“宝贝别怕,那些叔叔阿姨都是大英雄,他们会保护我们的。就像女娲补天一样,再大的困难都能克服。” 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眼中的恐惧渐渐被一丝希望取代。

在这场灾难面前,人性的善恶美丑也逐渐显现。有个别村民为了自家的财物,不顾危险跑回屋内抢夺,全然不顾他人的安危;而更多的人则自发组织起来,帮助救援人员搬运物资,安抚游客的情绪。

一位中年男子看到有人只顾自己,愤怒地喊道:“都这时候了,还只想着自家那点东西,咱们是一个村的,得一起渡过难关啊!” 然而,那个自私的村民却不为所动,依旧我行我素。这一幕,让周围的人纷纷摇头叹息,人性的自私在这一刻暴露无遗。

救援工作紧张有序地进行着,可困难重重。道路被巨石堵塞,大型救援设备无法进入,只能依靠人力一点点清理。救援人员们汗流浃背,却一刻也不停歇,他们的双手磨出了血泡,却依旧咬牙坚持。

与此同时,外界的援助也陆续到来。媒体记者们纷纷赶到,用镜头记录下这一切,希望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志愿者们带着物资和爱心,加入到救援队伍中来。

在这艰难的时刻,茅山涡的村民们、游客们、救援人员们,都在为了生存和希望而努力。这场山体滑坡,不仅考验着人们的身体,更考验着人们的心灵。它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弱点;它让我们感受到了团结的力量,也让我们反思社会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而我,作为这个村子的书记,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我穿梭在人群中,指挥着救援工作,安抚着大家的情绪,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让每一个人都平安无事,一定要让茅山涡重新焕发生机。

随着时间的推移,救援工作取得了进展,被困的游客和村民陆续被救出。当最后一个人被安全转移时,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那一刻,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和欣慰,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这场灾难,虽然给茅山涡带来了巨大的创伤,但也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和人性的复杂。它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社会的种种问题,也映照出人们在困境中的坚韧与希望。

在未来的日子里,茅山涡将重新崛起。我们会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安宁,也会更加努力地去解决社会中存在的矛盾,让人性的光辉在这片土地上永远闪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