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山外吹来的风 > 第33章 夜话诉危愁 心忧祸事留 众谋祈稳路 共护故园丘

夜深了,万籁俱寂,整个村子仿佛被一层静谧的黑纱笼罩着,只有村头那盏昏黄的灯,在微风中孤独地摇曳,光影晃晃悠悠,恰似一个疲惫老人在艰难地坚守。老槐树下,几个汉子的身影若隐若现,煤油灯闪烁的微光,犹如一只不安分的手,在他们脸上肆意勾勒,使得那一道道皱纹愈发深刻,宛如岁月留下的沟壑,藏满了生活的沧桑。他们的眼里闪烁着或是担忧,或是愤懑的光芒,在夜色的映衬下,仿若点点寒星,诉说着内心的不平静。

这时,一个低沉而略带沙哑的声音,仿若从地缝深处艰难挤出,在清冷的空气中悄然传开:“哎,你们听说了吗?那茅山涡地界儿,近来事儿多着嘞,跟老天爷发脾气似的,一天一个不消停。” 说话的是刘大伯,他缩了缩脖子,把身上那件破旧且打着补丁的棉袄又紧了紧,仿佛这夜晚的凉意能直直地渗进骨子里,冻得他瑟瑟发抖,声音也跟着有些发颤。

话音未落,张老汉吧嗒吧嗒抽着旱烟,烟锅里的火星随着他的抽吸明明灭灭,映照着他那拧成了死疙瘩的眉头,粗犷的嗓音透着股子直愣愣的劲儿,好似要冲破这压抑的夜色:“可不是嘛,咱庄稼人心里头那个急啊,地里的活计本就像在石头缝里刨食,难上加难,再碰上这档子事,真是愁得人心肝儿颤。就说前两天,我天不亮就扛着锄头去地里除草,一路上心里头就跟压了块大石头似的,光寻思着这日子咋就过得这么不省心呢?这地里的庄稼,可都是咱的命根子,要是再这么折腾下去,可咋整哟!” 张老汉越说越激动,狠狠地磕了磕烟锅,火星四溅,似是要把满心的烦闷都随着这一磕,磕出体外。

李大婶坐在一旁的矮凳上,手里攥着针线,正在缝补一件旧衣裳,那针在她颤抖的手指间,怎么也不听使唤,线老是穿不进针眼。她叹了口气,声音里满是慈母般的忧虑,眼眶也微微泛红:“俺家娃儿每天上学都得路过那儿,我这心哪,就跟那悬在半空的秤砣,七上八下的。今儿早上送娃出门,我还千叮咛万嘱咐,让他走快点,别磨蹭,眼睛放亮点儿。可这哪能放心啊,我这一整天在地里干活,魂儿都丢了大半,就盼着娃能平平安安回来。这万一要是有个闪失,我可咋活哟……” 李大婶说着,用衣角轻轻抹了抹眼角,手中的针线活也停了下来。

王二叔平日里总是嘻嘻哈哈,三言两语就能逗得大伙哈哈大笑,是村里的 “开心果”,这会儿却像换了个人,收敛了笑容,一脸严肃,紧绷着脸,腮帮子上的肌肉都鼓了起来。他猛地一拍大腿,恨恨地说:“这事儿,得有人站出来说道说道,不能让咱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这么提心吊胆的!” 他的眼神里,既有愤怒也有不屈,仿佛下一秒就要卷起袖子,去找那 “罪魁祸首” 理论一番,那股子劲头,像极了一只被惹怒的公牛,随时准备冲锋陷阵。“咱交税纳粮,不就盼着能过上安稳日子嘛,咋能这样呢?咱老百姓的要求也不高啊,就图个平平安安,咋就这么难呢!” 王二叔越说声音越大,脖子上的青筋都根根暴起。

一句句朴实无华却句句戳心的话,在夜色中回荡,撞在老槐树粗壮的树干上,又弹回众人的心里,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对家乡未来的深切关怀与无奈,也展现了他们坚韧不拔、勇于面对困难的性格特征。

我独自坐在自家昏暗的屋子里,只有一盏豆大的油灯在角落里散发着微弱的光。我佝偻着背,手指在手机屏幕上缓慢地敲打着,每敲一个字,都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夜深了,村里静悄悄的,俺这心里头啊,就跟压了块大石头似的,沉甸甸的。一想到茅山涡那儿,那些个让人心惊肉跳的事儿,俺这心里头就翻江倒海的不是滋味。发展啊,咋就能跟割自家心头肉似的,非得搭上安全这碗饭呢?咱庄稼人讲究的是脚踏实地,平平安安,可这世道,咋就让人这么不省心呢?说来说去,还是盼着能有好法子,让发展跟安全手拉手,别再让咱这些个老少爷们儿,一到晚上就睡不着觉,心里头不是个滋味儿。” 发送完这条评论,我长叹了一口气,望着窗外漆黑如墨的夜色,久久出神,那无尽的黑暗仿佛要将我吞噬。

片刻沉默后,匿名评论缓缓打出:“哎,这片地界儿,本该是咱老百姓心里头那抹亮堂堂的希望,可这一桩桩事儿啊,就像那暴雨夜里的雷,轰隆隆的,把多少家的安宁和盼头给震得稀碎。咱们说的那个发展啊,不是账本子上冷冰冰的数字往上涨,得是咱庄稼人脸上能乐出花儿来的光景,是娃娃们在田埂上撒欢儿跑,笑声脆生生的,能飘到云头上去。可你看看现在,事儿一桩接一桩,跟割韭菜似的,那哪是数儿在变,那是咱心里头被一把把刀子剜得生疼啊。茅山涡那些管事的,您几位夜深了,闭上眼,能不能觉得耳边有风在呜呜地哭?那风里头,全是咱老百姓心里头没说出来的话,一声声,都是求安生的呼唤。责任啊,比那山还沉,它不能光是门楣上挂着的好看话,得是真金白银地护住咱脚下的这片土,让咱能睡个安稳觉,心里头踏实。” 我仿佛看到网友 A 蹲在自家清冷的院子里,借着惨白的月光,手机屏幕的光映在他满是沧桑的脸上,眼神里透着无尽的落寞与痛心,仿佛亲眼目睹了美好家园的破碎。

“这话真是说到咱心坎里去了!” 网友 c 正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看到评论,激动得一下子从凳子上弹了起来,手机差点甩飞出去,他涨红了脸,额头上的青筋都微微凸起,“过日子啊,啥都能慢,安全这档子事可慢不得!咱庄稼人讲究的是,地里的收成再好,也不能让家里头担惊受怕。管理层的大哥们,得实打实地睁开眼瞧瞧,咱老百姓盼的啥?不就是个安稳觉,一个能放心敞开门迎客的家嘛!得拿出真家伙,把安全这事儿给咱办得妥妥的,让咱心里头那块石头落了地,这才叫真章!” 网友 c 边说边在院子里来回疾走,脚步匆匆,带起一阵微风,说完,又一屁股坐回到石凳上,手指不停地在手机上滑动,似乎在期待着更多人的回应,眼神中满是急切与期待。

“哎,说起来,这阵子事故多得跟秋天的蚂蚱似的,蹦跶得人心慌,明摆着是管理上出了岔子。” 网友 d 靠在床头,戴着副老花镜,老花镜的镜片在灯光下闪烁着微光,他仔细地斟酌着每一个字,仿佛每一个字都承载着全村人的命运,“可话说回来,咱老百姓心里头还是热乎的,信得过只要大伙儿心往一处使,劲儿往一块拧,特别是那些当家的能真刀真枪地干起来,茅山涡这块地界儿,定能翻过这页,走上那条既踏实又安稳的发展大道,让日子红火起来,安全也紧紧跟上,这才算是真格的!” 网友 d 摘下老花镜,揉了揉眼睛,眼神里透着坚定与期许,尽管疲惫,但眼中的光芒从未熄灭。

我看着这些评论,心里像被千万根针扎着一样难受,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紧紧揪住我的心脏。我站起身来,屋里的凳子被我碰倒,发出 “哐当” 一声响,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我快步走到院子里,仰头望着天上稀疏且黯淡的星星,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内心的波澜,打开手机,屏幕的光照亮了我满是愁容的脸。在评论区写道:“各位乡亲们,大家说得都在理,咱不能就这么干等着。我想着,咱们能不能先从自身做起,各家各户互相提醒,多留意身边的安全隐患。另外,我打算明天一早就去趟村里的大队部,找干部们反映反映情况,看看能不能一起商量出个全面的解决办法。咱茅山涡是咱们的根,只要咱们齐心协力,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发送完这条评论,我握紧了拳头,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仿佛已经看到了茅山涡未来美好的样子,那是一片充满希望与安宁的景象,在我眼前熠熠生辉。

这时,村里有名的 “机灵鬼” 赵四不知从哪儿冒了出来,他平日里鬼点子多,可在大事上却常常摇摆不定。赵四笑嘻嘻地凑过来,说道:“我说大伙,别这么愁眉苦脸的。茅山涡那事儿,说不定没咱们想得那么糟。说不定啊,过阵子就风平浪静了,咱们该干啥还干啥。”

王二叔一听,火冒三丈,“噌” 地一下站起来,指着赵四的鼻子骂道:“你这小子,就知道耍嘴皮子!这都火烧眉毛了,你还在这儿说风凉话。你家没孩子路过那儿啊?你就不担心?”

赵四吓得往后退了两步,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结结巴巴地说:“我…… 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就是觉得,咱们干着急也没啥用,说不定上面自有安排呢。”

刘大伯在一旁摇了摇头,叹气道:“赵四啊,你这想法可不对。咱老百姓不能光等着别人来救咱们,自己得先行动起来。就像那《愚公移山》里的愚公,人家都那么大年纪了,还想着靠自己的力量移走大山,咱们咋能这么窝囊呢?”

赵四听了,低着头不说话,可眼神里还是透着一丝犹豫。

我看着赵四,语重心长地说:“赵四,咱都是茅山涡的人,这地方的好坏跟咱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你想想,要是村子一直这么不安生,咱们的日子能好过吗?咱们得像先辈们那样,讲诚信,有担当。就说咱村以前那个老邮差,他答应了帮乡亲们送信,不管刮风下雨,几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过。咱也得有这股子劲儿,守护好咱们的家。”

赵四抬起头,眼神里闪过一丝光亮,“我…… 我明白了。那我也跟大伙一起,明天去大队部,看看能帮上啥忙。”

众人听了,都纷纷点头,原本压抑的气氛,似乎也因为这小小的插曲,有了一丝缓和。可大家心里都清楚,摆在面前的困难,依旧像一座大山,横亘在每个人的心头,不知何时才能真正翻越过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