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山外吹来的风 > 第26章 炎日洒茅村,残学待善恩。? 众心凝富路,祈梦绽乾坤。

第二日,天还只是蒙蒙亮,公鸡扯着嗓子打鸣的声音在村子上空回荡,好似吹响了新一天的号角。我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简单洗漱完毕,连早饭都顾不上吃,脚步匆匆却又带着几分急切地迈向村部。这一路上,微风轻轻拂过脸颊,带着丝丝凉意,天边才刚刚抹开一抹淡淡的蓝,像是被哪位画师用最轻柔的笔触晕染开来,太阳还像个没睡醒的娃娃,羞答答地躲在山坳后头,只探出个小脑袋,洒下几缕微光,整个村子就像是被一层轻柔的薄纱笼罩着,静谧得很,静到我都能清晰听见自己 “砰砰” 的心跳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子田间特有的凉丝丝的水汽,混合着泥土那股子踏实、厚重的味儿,还有青草刚被晨露打湿后散发出来的新鲜气,这熟悉的味道直往鼻子里钻,让我心里头踏实,又勾出几分对过往日子的怀念,那些回忆啊,感觉远在天边,可又近在眼前,仿佛一伸手就能触碰得到。

我一边走一边在心里琢磨着,村子的事儿千头万绪,得找村支书好好合计合计接下来到底该咋干。刚到村部,就瞅见支书皱着眉头,在屋里来回踱步,脚下的地面都快被他踏出一条小道来了,地上的烟头扔得到处都是,都快堆成小山了。见我来了,支书像是捞着根救命稻草,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一个箭步冲过来,一把拉住我:“哎呀,你可算来了!昨晚那外地老板说了些想法,可有些条件咱拿捏不准,正愁得我头发都快薅秃噜皮了。你脑子活泛,快帮我瞅瞅。”

我心里 “咯噔” 一下,赶忙接过那份计划书,找了个凳子坐下,仔细看起来。计划书上的字密密麻麻,我逐行逐句研读,眉头越皱越紧。这计划里确实藏着商机,利用咱们村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搞生态旅游,建民宿、开发农家乐、打造徒步路线,吸引游客纷至沓来,想想都让人激动。咱村后头那片山林,四季景色各异,春天野花烂漫,如五彩斑斓的织锦铺陈在大地上,夏天绿树成荫,仿若一把把巨大的绿伞,为山林撑起一片清凉世界,秋天枫叶似火,漫山遍野红得醉人,冬天银装素裹,整个山林宛如童话中的冰雪王国,这要是开发出来,保准能让游客们流连忘返。还有村前那条清澈的小溪,溪水潺潺,鱼翔浅底,沿着溪边打造一条休闲步道,让游客们漫步其间,感受大自然的惬意,多有吸引力啊。

可这其中的难题也不少,像是一道道难以跨越的沟壑横在村子发展的道路上。且不说前期那巨额的投资改造费用,光是想想都让人头疼。就说建民宿吧,从房屋的设计、建造,到内部的装修、布置,哪一项不需要大把的资金投入?万一游客不来,投进去的钱不就打了水漂?还有村民们大多一辈子和土地打交道,没接触过旅游行业,培训得花多少精力、物力?让他们从只会侍弄庄稼,转变为能热情周到地服务游客,这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儿。这外地老板到底打的啥算盘?咱能借着这股东风,让村子改头换面吗?我陷入了沉思,而村子的未来,依旧迷雾重重……

此时,天边才抹开一抹淡淡的蓝,太阳还羞答答地躲在山坳后头,不肯全露脸,村子就像是被轻纱笼着,静谧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这空气中啊,透着一股子田间的凉丝丝,又混着泥土那股子踏实劲儿和青草的新鲜气,是咱庄稼人最熟悉不过的味儿,闻着就让人心里头踏实,又带着几分对过往日子的怀念,远得很,又近得很。

我站在村口,就像那棵守了村子多少年的老槐树,稳稳地扎根于此,两眼穿透了早晨那层薄雾,望着眼前熟悉又陌生的景致,心里头那个滋味儿啊,复杂得跟刚被犁铧翻过的土地似的,乱糟糟的。我望着那蜿蜒向远方、望不到尽头的小路,心里头对这片生我养我的地儿,那眷恋就像老槐树根一样,深深地扎进土里,拔都拔不出来。可再瞅瞅村子现在这副破败、萧条的模样,心里头又跟压了块大石头似的,沉甸甸的。

昨晚那场村民大会,嘿,就跟开春头一遭犁地似的,把大伙儿心里头的想法、期盼、担忧,都一股脑儿地给翻了出来。我在会上讲的那些话,都是掏心窝子的,也是看到村子的现状,真心觉得不能再这么下去了,得想办法改变。我是真心想让咱村子换个样儿,过上那书本里描绘的好日子,有宽敞的路、崭新的房,孩子们能有学上,老人们能安享晚年。可话说回来,这地里的庄稼要长好,还得靠人一天天精心侍弄,这村子要想变个大样儿,哪是那么容易的事儿?那得是一锄头一锄头地刨,一滴滴汗水使劲儿往下砸,踏踏实实地干啊。

我这人,村里人都看在眼里,我就像那田埂上的老黄牛,平日里不使声响的,但心里头有股子倔强劲儿,一旦认准的事儿,就是八头牛都拉不回来。我这回啊,是铁了心要带着咱大伙儿,一块儿蹚过这条布满荆棘的河,去对岸瞅瞅那不一样的风景,过上不一样的日子。咱知道,这一路上少不了风吹雨打,少不了坎坎坷坷,可也正因为这样,才更显出咱庄稼人的韧性和骨气来。

“我就不信了,咱这双手,能种出好庄稼,就不能把村子建得漂漂亮亮的!” 我暗自给自己打气,攥紧了拳头,眼神愈发坚定。

就在这时,天刚擦亮,一串串沉稳的脚步声,就像是老榆树下的风铃,轻轻摇响了村头的宁静。只见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大爷,手里攥着根磨得光亮的拐杖,一步一步,慢悠悠地踱进了大家的视线。大爷的脸上,沟壑纵横,那是岁月这把无情的犁,年复一年在上面耕耘留下的痕迹,可那双眼睛,却像是秋天里清澈的溪水,透亮又深邃,透着一股子不服老的倔强和看透世事的淡然。

他啊,就是我打小就熟识的隔壁老王伯,村里头数一数二的老把式,种了一辈子地,经验丰富得很,说话那是相当有分量,办事儿也公道,大伙儿都敬他三分。老王伯不光是年纪大,更是村里的一棵常青树,心里头装着整个村子的好,谁家有个啥难事,他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用他那双布满老茧的大手,暖了一个又一个寒冬,帮着大伙熬过了不少难关。

“瞧,老王伯又出来遛弯儿了,身子骨还是这么硬朗!” 村民们见了,无不投去敬佩又亲切的目光,就像是冬日里瞧见了暖阳,心里头暖洋洋的,又像是喝上了一碗热腾腾的玉米糊糊,暖胃又暖心。

“[你的名字] 哟,天还没亮透就忙活上了嘞。” 大爷的声音里透着岁月的痕迹,暖洋洋的,就像老屋里的柴火灶。

我赶忙迎上去,笑着说:“王伯,您起得也早啊。我想着村子的事儿,心里着急,就想早点来和支书商量商量。”

老王伯点点头,目光落在我手中的计划书上,“听说昨晚那老板的事儿了,咋样,有啥想法?”

还没等我回答,突然听到一阵 “噼里啪啦” 的鞭炮声从不远处传来。大家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声响吓了一跳,纷纷转头望去。只见二愣子手里拿着一串鞭炮,正兴高采烈地跑过来,一边跑一边喊:“大伙快来看啊,我又想到一个让村子发达的好主意!” 他跑得气喘吁吁,脸上的汗水直往下淌,衣服也被汗水湿透了,贴在身上,活像个落汤鸡。

村支书皱着眉头喊道:“二愣子,你又在搞啥名堂,一大早放鞭炮,吓死人了!”

二愣子跑到大家面前,满脸得意地说:“支书,我这可不是瞎闹。我昨晚做梦,梦到一个白胡子老头,他说只要咱在村子里多放鞭炮,就能把财神爷给招来。财神爷一来,咱村子不就有钱啦,啥旅游项目都能搞起来!” 他说得唾沫横飞,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小虎子在一旁捂着嘴偷笑:“二愣子,你就别吹牛了,哪有这么荒唐的事儿。”

二愣子眼睛一瞪,说:“你懂啥,这叫吉人自有天相。我二愣子出马,肯定能行!” 说着,他又点燃了一串鞭炮,鞭炮声震得大家耳朵都快聋了。

老王伯笑着摇摇头说:“这二愣子,还是这么不靠谱。”

就在大家被二愣子逗得哭笑不得的时候,远处一辆黑色轿车缓缓驶来,稳稳地停在了村口。这轿车在满是土路和鸡鸭的村子里,显得格外突兀,就像一只高贵的黑天鹅掉进了杂乱的鸭群里。车门打开,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男人从车上走了下来。他身板挺得笔直,皮鞋擦得锃亮,和这质朴的乡村环境格格不入。他就是那个外地老板,今天来和我们进一步商讨合作的事儿。只见他目光扫视着村子,脸上没有什么表情,也不知道他心里在想啥,是不是嫌弃咱这村子太土气了呢?

我赶忙迎上去,同时留意到身旁的大爷,他年事已高,腰背有些佝偻 ,于是我顺势扶住大爷,笑着说道:“大爷,俺想着早点行动,看能不能为咱村子做点实实在在的事儿。您瞧咱村子现在这状况,俺心里着急得很,晚上都睡不踏实。” 大爷眯缝着眼,嘴角浮现出一丝赞许的微笑,眼角的皱纹更深了,好似老树皮上的裂纹,那是岁月镌刻的痕迹。他缓缓说道:“你这娃子,心眼好,咱们村就指望你们这些后生了。不过啊,这地里的活儿,还有村里的大小事儿,都不是容易解决的难题,你可得有股子坚韧不拔的劲头,可不能半途而废。” 我听了,胸膛一挺,拍了拍胸脯,眼神里透着坚定的光芒:“大爷,俺心里明白着呢。看着乡亲们日子过得这么艰难,俺这心里就像被针扎一样。俺回来,就是打算拼尽全力,把咱这苦日子彻底翻个样。” 大爷听了我的话,眼眶微微泛红,他用力拍了拍我的肩膀,那手劲十足,声音里满是感慨:“好孩子,有你这句话,大爷我这心里就踏实了。咱们村里人,虽然都是靠种地为生的粗人,但大家心是热的,劲儿也能往一处使。你带头干,咱们大伙都跟着你,一起把这穷根儿拔掉!”

大爷的脚步声刚落,村口就仿佛被晨露唤醒,渐渐活络起来。几位早起的乡亲,有的肩扛扁担,桶儿叮当响着往井边晃悠,扁担压在肩上,随着脚步有节奏地上下晃动,嘴里还哼着不成调的小曲儿,“哼哼哈嘿,咱去打水嘞”,看样子心情不错;有的背上竹篓沉甸甸的,里面装着农具和种子,脚步轻快地迈向田间地头,准备趁着这大好晨光,把地给翻一翻,播下希望的种子。一见着我,大伙儿都不由自主地放缓了步,脸上洋溢着淳朴的笑容,那笑容就像清晨绽放的向日葵,灿烂得很。

“哟,这不是咱 [你的名字] 嘛,可算是回来了,心里头那个高兴啊!” 张婶的声音,就像她手里袅袅升起的炊烟,轻柔又暖洋洋的,透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她手里还拿着个热乎乎的烤红薯,塞到我手里,“孩子,吃点热乎的,一大早就忙活着,别饿着。”“听说你要给咱村建学堂,这可是祖坟冒青烟的大好事嘞!” 李大伯边说边拍打着身上的尘土,眼里闪烁着希望的光芒,那光芒比清晨的露珠还要晶莹,“俺家那几个孙子,天天盼着能上学,这下可算是有盼头了。”“就是就是,咱们村的小崽子们,都眼巴巴瞅着呢,就等着能捧起书本,走出这大山沟沟,跟城里娃一样出息。” 王婶接过话茬,手里还攥着刚摘下的青菜,菜叶上的水珠在晨光下闪闪发光,那份期待,就像这水珠一样,沉甸甸的,晃人眼睛。

我眼眶有些湿润,心里头热乎乎的,感动地说道:“大伙放心,我一定尽我所能,咱一起把学堂建起来,让孩子们有学上。不光是学堂,咱还要想法子把村里的路修修,引进些项目,让年轻人不用再出去打工,在家门口就能挣钱。”“好嘞,俺们就跟着你干!” 乡亲们纷纷响应,声音响亮而坚定,在村子上空回荡,惊得树上的鸟儿都扑棱棱地飞起来了。

正说着,村支书匆匆忙忙地跑了过来,神色有些焦急:“[你的名字] 啊,昨晚那外地老板又来电话了,说今天上午就要过来详谈合作的事儿,有些条件得咱提前商量好。这事儿急啊,咱赶紧去村部合计合计。” 我心里 “咯噔” 一下,知道这事儿关乎村子的未来,马虎不得。我看了看周围热情高涨的乡亲,暗暗发誓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我向大伙挥了挥手:“大伙先忙,我和支书去去就回,咱们一定能把这事儿办好!”

跟着支书往村部走去,一路上我心里直打鼓,这外地老板到底打的啥算盘?合作条件会不会太苛刻?咱能借着这股东风,让村子改头换面吗?我陷入了沉思,而村子的未来,依旧迷雾重重……

到了村部,还没等我坐稳,支书就把那份计划书塞到我手里:“快看看,昨晚我琢磨了一宿,还是有些地方拿不准。这老板想搞生态旅游,看中咱这儿的自然风光,可投资改造得花不少钱,以后收益咋分,还有村民就业这些事儿,都得好好谈谈。” 我翻开计划书,仔细看起来,眉头越皱越紧。计划书里确实描绘了一幅美好的蓝图,利用村里的山水资源,建民宿、开发农家乐、打造徒步路线,吸引游客。可这前期投入巨大,万一游客不来,钱不就打了水漂?而且村民们大多没接触过旅游行业,培训也是个大问题。

“支书,这事儿得慎重。咱得先评估下风险,再看看村民们的意愿。要不,咱召集个村民代表大会,大家一起商量商量?” 我抬起头,看着支书说道。支书点了点头:“也只能这样了,咱不能瞎干,得对大伙负责。”

就在这时,村部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那铃声在安静的村部里显得格外刺耳。支书接起电话,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他颤抖着声音说道:“啥?老板那边临时有变,今天来不了了?这…… 这可咋整啊!” 我的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原本燃起的希望之火,像是被一盆冷水浇灭。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村子的未来再次陷入了迷茫。这老板为啥变卦?还会不会再来?我们下一步该咋办?一个个问题像热锅上的蚂蚁,在我脑海里乱转。

我和支书相对无言,沉默了好一会儿,我咬咬牙,开口打破僵局:“支书,咱不能就这么干等着,得主动出击。我听说隔壁村搞电商,把农产品卖得风生水起,咱是不是也能借鉴借鉴?先把村里的特产整理整理,找几个懂电脑的年轻人试试,说不定能蹚出条新路子。” 支书眼睛一亮,像是抓住了一丝曙光:“这主意不错,可咱村懂电脑的没几个,上哪找去?而且电商运营也不简单,咱得从头学起啊。”

正当我们犯愁的时候,村部的门 “吱呀” 一声被推开,一个年轻的身影闪了进来,大声说道:“支书,[你的名字] 哥,我听说你们在发愁电商的事儿,我在城里打工的时候学过一点,我愿意试试!” 我和支书惊喜地转过头,来人正是村里的高中毕业生小李,他一脸坚定,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他的出现,会给村子带来转机吗?我们又该如何利用好这个新契机?一切仍是未知数,而村子的未来,依旧在这希望与迷茫的交织中,等待着新的篇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