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山外吹来的风 > 第77章 援物至涡村 情温众庶心? 学资燃希望 忧议亦留存

说着,我下意识地伸出那双布满厚茧的手,轻轻摩挲着几本封面略显磨损的书。这双手,平日里摸惯了锄头、镰刀,干的都是粗重农活,此刻却小心翼翼,像捧着稀世珍宝一般,生怕弄疼了这些承载着知识的书本。我的眼神里满是温柔与期待,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村里那些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脸,仿佛已经清晰地看到了他们日后因知识而熠熠生辉的未来。身旁的赵大爷重重地吸了一口旱烟,吐出的烟雾在空中缓缓飘散,他感慨万千地说道:“咱村的娃们有了这些书,那可真是等于握住了开启新生活的钥匙啊,往后的日子有盼头咯!” 周围的乡亲们,有的微微低头,眉头轻皱,陷入了沉思,像是在回味往昔的艰辛,又像是在畅想未来的希望;有的眼中泪光闪烁,那是被触动了心底最柔软之处的真情流露。大家都心知肚明,这不仅仅是几本普通书本所蕴含的力量,更是希望的火种,悄然在每个人心间种下,生根发芽。

我微微抬起下巴,轻轻点了点头,眼神中闪烁的坚定与温暖,仿佛一道能穿透人心的光,既能洞悉每个人心中隐藏的柔软,又能映照出那份与生俱来的坚韧。此时,阳光奋力穿透云层,宛如丝丝缕缕的金线,轻柔地洒落在我年轻且充满朝气的脸上,每一道光线都仿佛被赋予了神奇的魔力,为我的话语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我缓缓伸出手,掌心轻轻抚过身旁堆积如山的捐赠物资,指尖触碰到衣物的瞬间,能真切感受到那份崭新布料特有的柔软与温暖,每一件物品都如同远方亲人寄来的家书,承载着沉甸甸的爱意,仿佛能隔空触摸到那些未曾谋面的好心人传递过来的温情。

“乡亲们,你们都过来瞅瞅这些。” 我微微提高音量,声音低沉却富有磁性,仿佛具有一种神奇的穿透力,直直地钻进每个人的心房深处。“瞧瞧这衣物,有的还带着新衣刚做好时特有的折痕呢,看着就暖洋洋的,就像是冬日里冰天雪地中突然燃起的一把火,那火苗直往人的心窝里烧,暖得人浑身都有了劲儿。” 我边说边拿起一件厚实的棉袄,展开双臂向大伙展示着,手指着那细密均匀的针脚,继续说道:“你们看这做工,多精细呐,这一针一线缝进去的都是人家满满的心意啊。” 我轻轻放下棉袄,又拿起一本封面有些泛黄的书,轻轻翻开,“再看看这些书籍,虽说封面旧了些,可字里行间跳跃着的,那都是能改变咱娃们命运的知识光芒啊,它们将会像引路人一样,带着咱们的孩子们走出大山,走向更广阔、更精彩的天地。还有这些学习用品,铅笔、橡皮、本子,每一样都承载着对孩子们未来的殷切期许,它们会像忠实的伙伴一样,陪伴着孩子们在求知的漫漫长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说着,我撸起袖子,露出那被岁月无情雕刻、布满青筋的粗糙手臂,手臂上的肌肉微微紧绷,透着一股不服输、不屈挠的韧劲儿。我的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抑制的激动光芒,提高声调说道:“咱们农民啊,祖祖辈辈都扎根在这片土地上,泥土的脾性咱们最熟悉不过,邻里乡亲的心性咱们也最了解。平日里,哪家要盖房子,不用招呼,大伙都自发地跑去帮忙搬砖递瓦,累得满头大汗也不喊停;哪家收成不好,粮食不够吃,左邻右舍都纷纷打开自家粮仓,你送一瓢我送一碗,帮衬着共度难关。咱们就是这样,你帮我一把,我扶你一下,相互扶持着,这日子啊,就算过得平淡,也能过得热火朝天,比那地里长得最旺实的庄稼还要有精气神儿!就像那 “将相和” 的故事,蔺相如和廉颇,一文一武,本有嫌隙,却能为了国家大义,放下成见,携手并肩。咱们茅山涡的乡亲们,也有着这般顾全大局、互帮互助的胸怀。”

说到这儿,我的眼眶忍不住微微泛红,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哽住了,我停顿了一下,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情绪,继续说道:“咱们今天干的这些事儿,可不单单是搬运搬运物资这么简单,咱们这是在传递一种力量,一种比钢铁还坚硬、比火焰还炽热的信念呐!它明明白白地告诉咱们,不管外面的世界变得多么风雨飘摇、动荡不安,只要咱们茅山涡的人心紧紧连在一起,就像握紧的拳头一样,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咱们前进的脚步。就如同这土地上的庄稼,哪怕遭遇百年不遇的大干旱,叶子都被晒得打了卷儿,或是碰上发大水,被淹得只剩个尖儿,可只要根深深地扎在土里,顽强不屈,等到风雨过去,总有一天能破土而出,重新焕发生机,茁壮成长!可现实呢,咱们的孩子上学依然艰难,村里的壮劳力为了生计不得不背井离乡,留下老人和孩子守着这日渐荒芜的土地。这大山,困住了咱们的脚步,也困住了孩子们的未来,这就是咱们不得不面对的社会矛盾啊。”

周围的乡亲们被我的一番话深深打动,他们有的静静地低头沉思,像是在咀嚼话语中的深意;有的缓缓抬起头,目光望向远方连绵的山峦,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光芒。小孩子们像一群欢快的小雀儿,围在我身边,瞪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那些琳琅满目的捐赠物资,眼中满是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虎头虎脑的小辉扯了扯我的衣角,仰着红扑扑的小脸,奶声奶气地问:“叔叔,这些东西都是神仙变出来给咱们的吗?” 我忍不住笑出声,轻轻摸了摸他的头,耐心解释道:“乖孩子,这可不是神仙变的,是山外面那些心地善良的好心人,知道咱们这儿生活不容易,特意给咱们送来的,盼着咱们能过得好呢。” 女人们则手脚麻利地开始动手整理物资,她们的动作轻柔又熟练,眼神专注而温柔,仿佛是在为远行归来的家人精心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餐。翠兰嫂一边仔细地叠着衣服,一边跟旁边的秀梅婶小声念叨:“咱们可得仔细着点儿,这些可都是人家的一片心意,不能有半点马虎。”

这时,村里的老光棍儿二狗子却突然冷哼了一声,阴阳怪气地说道:“哼,这些东西能顶啥用?就算有了书,咱们的娃就能走出大山啦?这外面的世界,可不是咱们这些泥腿子能想象的,说不定人家就是可怜咱们,施舍点东西罢了。” 这话一出,人群中顿时一阵骚动,一些人脸上露出了犹豫和迷茫的神色。我皱了皱眉头,盯着二狗子说道:“二狗子,你咋能这么说呢?这些物资背后,是人家对咱们的信任和期待。就拿匡衡凿壁偷光来说,条件那么艰苦,可他凭借着对知识的渴望,最终成就了一番事业。咱们的孩子,也有这样的潜力,只要有了知识的火种,就能燃起希望的火焰。” 二狗子听了,撇了撇嘴,还想再说什么,却被旁边的赵大爷狠狠瞪了一眼,只好闭上了嘴。

整个活动现场充满了温馨与和谐,阳光洒在人们身上,微风轻轻拂过脸颊,空气中弥漫着欢声笑语,偶尔还能看到有人抬手擦去额头的汗水…… 这一切的一切,交织汇聚成了茅山涡这片土地上最最宝贵、最最动人的财富。

我话音刚落,场子里顿时响起 “啪啪” 的掌声,那掌声如同炸响的鞭炮,一阵接着一阵,震得人耳朵嗡嗡作响,却又让人心头热乎乎的,仿佛有一股暖流在身体里流淌。大伙儿眼眶子都红通通的,泪珠子在眼眶里直打转,可谁也憋着劲儿,硬是没让眼泪掉下来,那股子倔强和对未来的期盼都写在脸上。大伙儿一个接一个,缓缓走上前,伸出手轻轻地、颤巍巍地触碰着那些物资,手指微微颤抖,那小心翼翼的模样,就像是抚摸着自家刚出生不久、娇嫩无比的娃子的小脸蛋,既心疼又满是感激。这哪里是什么普通的物资啊,这分明是外头那些好心人心里最炽热的暖阳,跨越千山万水,照进了咱们这偏僻的山沟沟,直直地暖到了咱们的心窝子里。

老李头儿,那张被岁月刻满深深皱纹的脸笑得如同深秋盛开的菊花,灿烂无比。他伸出粗糙得像老树皮一样的大手,轻轻抚摸着包裹上的布,嘴里不停地念叨着:“这下可好咯,咱家那小子冬天再也不愁没棉袄穿了,冻不着啦,多谢好心人呐,这份恩情咱得记一辈子!”

张婶子,眼眶里蓄满了泪水,却倔强地咬着嘴唇,嘴角努力挤出一抹笑容。她双手微微颤抖着接过一袋米,那手劲儿,轻得像是生怕稍微用点力,就会碰坏了这袋珍贵无比的米,嘴里喃喃说道:“这米,真香啊,光闻着味儿,就能闻见那远方人的好心肠,咱这心里头暖烘烘的。”

小柱子,村里出了名最皮实的小子,平时上蹿下跳没个消停,这会儿却像变了个人似的,安安静静地站在一旁。他慢慢拿起一本旧书,先是轻轻吹去封面上的灰尘,然后小心翼翼地翻开,眼睛瞪得大大的,死死盯着书页,里面的插画和文字仿佛具有魔力一般,吸引着他,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小声嘀咕道:“这书里到底藏着啥好玩的,能带我去看看外头的天吗?我好想知道……”

妇女们围坐在一起,边整理衣物边低声交谈,声音里满是感激与期待。她们你一言我一语,时而感慨,时而畅想,眼神里既有对当下艰辛生活的坚韧不屈,又有对未来幸福日子的无限憧憬。

就在这时,村支书大步流星地走了过来,手里紧紧攥着一张纸,他站到一个稍高的土坡上,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大伙都先静一静,听我说几句。咱收到这些宝贵的物资,可不能乱了阵脚,得好好合计合计,规划规划怎么用,务必让每一样东西都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帮到最需要的人。另外,我这儿还有个天大的好消息要告诉大伙,有几位爱心人士听说咱们村孩子读书难,二话不说,愿意资助几个娃子上学,这可是咱村娃改变命运的好机会啊!大伙现在就商量商量人选,一定要公平公正,选出最有潜力、最渴望知识的孩子。” 大伙一听,顿时炸开了锅,你一言我一语地热烈讨论起来,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希望与喜悦。新的希望,如同初升的朝阳,在这热烈的讨论声中,缓缓升腾而起,照亮了茅山涡的每一个角落。但在这热闹背后,也有一些窃窃私语,有人小声嘟囔着:“这资助名额,会不会被那些有关系的人占了去?” 这话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人们的眼神中又多了一丝忧虑,这便是现实中难以避免的对公平公正的质疑,也反映出社会关系在资源分配面前的微妙与复杂。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