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山外吹来的风 > 第32章 足迹遍村台,情牵故土哀。蓝图初绘就,政策起阴霾。

自那之后,我怀揣着一颗细腻又坚韧的心,恰似一只永不停歇的飞鸟,穿梭于茅山涡村的每一寸土地,将村子的每一处角落都踏了个遍。脚下的土地,或是柔软的泥地,踩上去便能感受到泥土的温润与亲和,仿佛大地在温柔地回应着我的到来,每一步落下,都能感受到泥土的细腻触感,就像在与大地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或是布满石子的小路,每一步的行走都伴随着石子与鞋底的摩擦声,演奏出一曲质朴的乡间乐章,那声音或清脆、或沉闷,恰似这片土地独特的心跳节奏,每一步都承载着我对这片土地炽热的爱。我的脚步轻快得如同山间肆意奔跑的风,可每一步落下,都带着千钧之力,踏得结结实实,仿佛要把这份爱一股脑儿地镌刻进泥土之中,让它生根发芽,长成守护这片土地的参天大树,庇佑着茅山涡村的每一个人。

天刚破晓,第一缕阳光还在努力驱散山间那如轻纱般的薄雾,薄雾在阳光的轻抚下,缓缓飘动,如梦如幻。我便已踏上行程,露水打湿了我的裤脚,带来丝丝凉意,那凉意从脚踝处蔓延开来,却丝毫没有减退我内心的热忱。挨家挨户地敲门,轻轻叩响那扇扇陈旧却熟悉的门板,每一声回响,都像是村子在对我发出热切的呼唤,那声音仿佛穿越了岁月的长河,带着无尽的期许,从遥远的过去传来,又向充满希望的未来奔去。门开了,我带着一双仿佛能看穿人心的眼睛,嘴角上扬,露出真诚的微笑,望向乡亲们,张嘴便是暖如春日暖阳的话语,和他们唠起家常:“张伯,您老最近身子骨咋样?听说您那老寒腿一到阴雨天就跟您闹别扭,我寻了个土方子,是隔壁村一位老中医给的,用新鲜的艾草加上几种草药熬煮,泡脚能缓解不少,您回头试试,说不定比那些进口的特效药还管用呢!而且啊,这方子都是纯天然的,没啥副作用,您就放心用。我还专门跟老中医请教了使用方法,您要是有啥不懂的,随时问我。”“李婶,您家那几头猪可养得太肥实了,上次瞅着就跟小山似的,这膘情,到时候在集市上,那些买家肯定得抢着要,可得狠狠赚上一笔,到时候可得请大伙吃顿好的,可别藏着掖着啊!我都想好啦,咱就去镇上那家最热闹的馆子,大伙好好聚聚!那家馆子的招牌菜可好吃了,咱们一起去尝尝,好好庆祝庆祝!” 就这么你一言我一语,起初乡亲们还有些拘谨,眼神里带着一丝防备,毕竟对于外来的我,他们还心存疑虑,不知道我这个外乡人到底能为村子带来什么。但没聊几句,我的真诚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他们话匣子的锁,大家开始毫无保留地唠起来,从家长里短到村里的陈年旧事,无话不谈。说起村里以前的趣事,大家笑得前仰后合,那些尘封的记忆仿佛被重新唤醒,仿佛又回到了那段无忧无虑的美好时光。

在张大爷家,昏暗的屋内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旱烟味,混合着陈旧木头的气息,还有那丝丝缕缕的生活烟火气,那是岁月沉淀下来的独特味道。大爷坐在那张有着些许年头的竹椅上,竹椅时不时发出 “嘎吱” 的声响,仿佛也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每一声 “嘎吱” 都像是在回忆往昔的点点滴滴。大爷吧嗒着旱烟袋,脸上的皱纹在烟雾缭绕中显得愈发深刻,像一道道被岁月刻下的沟壑,每一道沟壑里都藏着一段难以忘怀的过往。他缓缓开口:“孩子啊,咱这村子以前可不是这样的。那时候,山上的果子又大又甜,咬一口甜到心坎里,熟透的果子风一吹,就噼里啪啦地往下掉,那时候的我们,随便在树下一站,就能接到这大自然的馈赠。每到丰收季,漫山遍野都是欢声笑语,大人小孩都忙着采摘,那场面别提多热闹了。河里的鱼啊,随便一网下去就能捞半桶,活蹦乱跳的,拿回家清水一煮,那鱼汤鲜得能把舌头都吞下去,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得那叫一个香。村里热闹得很,哪家有个事儿,大伙都抢着帮忙,不分你我。农忙的时候,男人们在田里挥汗如雨,女人们就在家里烧水做饭,孩子们也不闲着,帮忙递个工具,那场面,热火朝天。可现在…… 唉!年轻人都出去了,村子越来越冷清,好多老手艺都要失传喽。像你李大爷家的竹编手艺,那可是传了好几代的,现在他年纪大了,也没人愿意学,说不定以后就没这手艺了。还有村头王奶奶家的剪纸,以前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贴着她剪的窗花,可喜庆了,现在也没人传承,真让人痛心。” 大爷的眼眶微微泛红,声音也带着几分哽咽,那声叹息,像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我心上,砸出了我对村子现状的忧虑和对未来的使命感,让我更加坚定了要为村子做点什么的决心。

我赶忙握住大爷粗糙的手,那双手布满老茧,像砂纸一样粗糙,却有着无尽的力量,那是岁月和劳作赋予的力量。我安慰道:“大爷,您可别灰心,咱们这不正想法子呢嘛。您瞧咱村这山水,那可都是老天爷赏赐的宝贝。只要咱齐心协力,肯定能让村子变回以前的模样,不,是变得更好!到时候,山上的果子甜得能把牙给粘掉,我们办个水果采摘节,让城里人都来尝尝,感受感受咱这纯天然的美味。还能搞个果树认养活动,让游客们认养一棵果树,平时我们帮忙照料,到了收获的季节,他们就能来亲自采摘,多有意思。我们可以给每棵认养的果树挂上牌子,写上认养人的名字,让他们有一种归属感。河里的鱼肥得自己往岸上蹦,我们开发水上垂钓项目,肯定受欢迎,拦都拦不住!再弄个河鲜美食节,把咱们的河鲜做出各种花样,让游客吃得流连忘返。可以举办河鲜烹饪大赛,邀请游客和村民一起参与,评选出最美味的河鲜菜肴,这样既能增加趣味性,又能推广我们的河鲜美食。” 大爷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光亮,用力点了点头,那眼神里,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待,仿佛看到了村子重新焕发生机的那一天。

路过村口时,一群娃娃正在那儿撒欢儿,笑声脆生生的,如同清晨欢快的鸟鸣,无忧无虑、毫无烦恼,直直钻进人心里。他们在泥地里你追我赶,小脸蛋红扑扑的,像熟透的苹果,身上的衣裳虽说破旧,却沾满了快乐的尘土。我笑着走过去,招呼道:“小家伙们,玩啥呢这么开心,也给哥哥讲讲呗,好东西可不能独享哟!” 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跑过来,手里攥着一把小野花,奶声奶气地说:“哥哥,我们在玩过家家,这些花是给咱‘家’布置用的,好看不?” 我接过花,轻轻嗅了嗅,花香混合着泥土的气息,让人心旷神怡。我笑着说:“好看,真好看,咱村子以后肯定也像这花一样,越来越美,说不定能美成童话里的梦幻城堡!到时候,你们就在这城堡里快乐地长大,还能带着你们的小伙伴来参观,让他们都羡慕你们。我们可以把村子打造成一个童话世界,到处都是鲜花和绿树,还有各种有趣的游乐设施,让你们每天都能开开心心的。” 孩子们听了,都开心地笑了起来,笑声在村子上空回荡,那笑声仿佛是世界上最纯净的音符,奏响了村子未来的希望之歌,让我对村子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再瞧瞧那老巷子里,青石板路在岁月的打磨下变得光滑,走在上面,硌得脚底生暖,仿佛能触摸到先辈们留下的温度。每一块青石板都有着独特的纹理,像是先辈们生活的印记,有的石板上还刻着一些模糊的符号,或许是曾经的人们留下的祝福,又或许是对生活的期许。这些符号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等待着后人去解读。两旁的土坯房,墙壁上岁月刻下的痕迹深一道浅一道,像是在低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看得我心里暖烘烘的。我轻轻抚摸着那些斑驳的墙面,指尖划过粗糙的泥土,思绪飘远,不由自主地想象着曾经在这里发生过的点点滴滴:曾经热闹的集市,人们熙熙攘攘地交易,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夜晚的谷场上,大人们谈天说地,讲述着生活的酸甜苦辣,孩子们嬉笑玩耍,有的在捉迷藏,有的在丢手绢;农忙时节,大伙齐心协力收割庄稼,汗水在阳光下闪烁,那一颗颗汗珠里,都饱含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曾经的集市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农产品和手工艺品,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是生活最真实的写照。

就这样,我一路走着、听着、看着,仿佛被这村子紧紧吸附,成为了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每一次交流,每一个画面,都如同一笔一划,精心勾勒出一幅农家生活的绝美长卷,深深地烙印在我的骨子里,怎么也忘不掉。从那些洒满阳光的日子里积累的经验,还有心里反复琢磨的那些道理,汇聚成了我心头的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为茅山涡村谋划发展之路的方向。

我不慌不忙,如同老牛耕地一般,一步一个脚印,把村里的大小事儿,一桩桩一件件,都放在心尖上反复思量。我常常独自坐在村头那棵老槐树下,老槐树粗壮的枝干像一把大伞,为我遮挡烈日,枝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在为我加油鼓劲。望着远方的山峦,我思索着:村里的地该如何规划,种什么作物既能增加收入又不破坏生态,比如引进一些适合本地生长的特色水果,既能打造采摘产业,又能美化环境。可以种一些红心猕猴桃,这种果子营养价值高,市场需求大,而且猕猴桃树的藤蔓爬满架子,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我们还可以在果园周围种上一些花卉,吸引蜜蜂和蝴蝶,形成一个生态循环。旅游路线该怎么设计,才能让游客既能欣赏到美景,又能深度体验乡村生活,像设置徒步古道,串联起村里的古宅、溪流和田野。在古宅里,可以设置民俗展示区,让游客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沿着溪流,可以打造一些亲水平台,让游客感受水的清凉与灵动。我们可以在古宅里举办传统的民俗活动,如舞龙舞狮、戏曲表演等,让游客亲身参与,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还有怎样提升村民的技能,让大伙在发展中都能有一技之长,组织烹饪培训,让村民能做出地道的农家菜,吸引游客品尝。除了烹饪,还可以开展手工编织、传统陶艺制作等培训,让村民们多一门手艺,多一份收入。我们可以邀请专业的老师来村里授课,让村民们系统地学习这些技能,提高他们的竞争力。

终于,我硬是把那些零碎的想法,像手艺人精心雕琢稀世珍宝一样,反复揉搓、整合,编成了一幅宏伟的蓝图。这蓝图里,有茅山涡村未来的无限风光,山更青了,水更绿了,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漫山遍野的果树硕果累累,游客们穿梭其间,欢声笑语在山谷中久久回荡;村里的民宿错落有致,窗明几净,游客们品尝着地道的农家美食,尽情感受着乡村的温馨与惬意。民宿的装修可以采用传统的乡村风格,用当地的木材和石材打造,让游客仿佛回到了过去。房间里可以摆放一些村民自己制作的手工艺品,增加文化氛围。我们还可以在民宿周围种上一些花草,打造一个美丽的庭院,让游客在休息的时候也能欣赏到美景。而在这蓝图深处,藏着的是我对这片黄土地深厚无比的眷恋,比那田埂上的泥巴还要黏人,比那老槐树下的阴凉还要让人心安。

这开发的蓝图,不仅看着新颖,充满了干劲,还透着一股暖人心窝的劲儿。它就像咱自家地里茁壮成长的庄稼,根深深地扎在这片土地里,叶子向着阳光努力伸展,心里想的全是怎么让大伙的日子过得更加滋润。我这份心思,那可真是掏心掏肺的真诚。村里的婶子大娘们知道后,拉着我的手直抹眼泪,说:“孩子啊,多亏有你,咱村子可有盼头了!以后跟着你,咱也能过上顿顿有肉、天天开心的好日子喽!” 年轻的后生们也围过来,拍着胸脯保证:“哥,你指到哪儿,我们就打到哪儿,绝对不含糊!要是掉链子,我就把自己的脑袋拧下来当球踢,给大伙赔罪!”

正当大家摩拳擦掌、干劲十足,准备甩开膀子大干一场的时候,村支书火急火燎地跑过来,神色凝重得仿佛暴风雨即将来临,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停地滚落,他焦急地喊道:“[你的名字] 啊,刚接到通知,上头的政策有了调整,对乡村旅游开发的扶持重点和方向都变了,咱们之前做的那些规划,恐怕得推倒重来,这可咋整啊?这不是要了咱们的命嘛,辛辛苦苦做的规划,这下全泡汤了!”

一听这话,我的心猛地一沉,刚刚还热血沸腾的心瞬间像被一盆冷水浇灭。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原本清晰明朗的前路再次变得模糊不清。政策变了,我们的计划该如何调整适应?还能不能按照既定目标,实现茅山涡村的振兴梦想?我陷入了沉思,而村子的未来,又一次被笼罩在重重迷雾之中。这时,村里出了名的倔老头王大爷气冲冲地走过来,大声嚷嚷道:“这说变就变,我们的心血都白费了?不行,咱得去找上头说道说道!不能就这么算了!” 一时间,大伙你一言我一语,有人赞同王大爷去讨说法,觉得不能就这么轻易咽下这口气,他们挥舞着拳头,情绪激动;有人则担心得罪上头,以后日子更不好过,面露难色,小声地劝着大家冷静。场面一下子乱成了一锅粥。而我深知,此刻必须保持冷静,尽快想出应对之策,不然这振兴茅山涡村的计划,真就只能化为泡影了。我深吸一口气,站出来大声说道:“大伙先别慌,政策变了,咱们就重新研究,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咱们团结一心,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我们可以先了解清楚政策的具体变化,看看哪些地方还能调整利用,说不定能找到新的机会。我们可以组织一个政策研究小组,大家一起分析政策,集思广益,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大伙听了,渐渐安静下来,目光都投向了我,眼神里有期待,也有信任。我知道,接下来的路还很长,但只要我们不放弃,就一定能找到新的方向,让茅山涡村重新焕发生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