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山外吹来的风 > 第138章 涡村谋变起,众志绘新图。矛盾齐心解,乡村展锦途 。

他们每个人,都是这村里的一道风景,各有各的脾性,各有各的故事。但此刻,我们的心紧紧相连,那份温暖而坚定的力量,恰似春日里第一场细雨,悄无声息地滋润着这片土地,也润泽着每个人的心房。

“咱们这村子啊,是时候动动筋骨,换个新鲜样儿活了。” 李大爷率先扯开嗓子,那声音不大,却仿若石头扔进深潭,激起一圈圈涟漪,字字句句都砸在人心坎上。他正坐在村口那块被磨得溜光的大石头上,石头旁边还放着他不离手的旱烟袋。“瞧瞧这满眼的青山绿水,老天爷赐给咱的金饭碗,咋能让它就这么搁浅在泥里头,不见天日呢?”

李大爷说着,手里的旱烟袋轻轻磕了磕鞋底,火星子一闪一闪的,映着他那张被岁月雕刻得沟壑纵横的脸,显得格外坚毅。他微微眯起眼睛,眼神里,既有对过往的怀念,恰似那陶潜笔下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的闲适,回忆起年轻时在这山水间劳作的日日夜夜;也有对未来的期许,那是一种不服老、不认命的倔强,仿佛已经看到村子在绿水青山间焕发出别样光彩。

我坐在自家门口的矮凳上,听到李大爷的话,停下了手中的针线活,抬起头,望向远方起伏的山峦和蜿蜒的溪流,眼里闪烁着温柔而坚定的光芒:“是啊,咱们得让这山这水活起来,让它们唱出咱村子的新歌儿。” 我手中的针线还没落,线在微风中轻轻晃动,我的声音柔和,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力量,就像我手中的针线,虽细却能缝补出一个家的温暖,此刻也想缝补出村子的美好未来。

王叔正在一旁和几个年轻人唠嗑,听到这话,“啪” 的一声,一拍大腿,站了起来,那架势就像是要去田里挥汗如雨。他身上穿着件洗得发白的布衫,衣角还随风飘动着,卷起的裤腿露出被太阳晒得黝黑的小腿:“咱们得干点实事儿,不能光等着天上掉馅饼。我王某人第一个响应,带着大伙儿开山辟路,引水灌溉,让咱村子的每一寸土地都长出金子来!” 他的话语里充满了干劲,仿佛已经看到了丰收的景象,那张被阳光晒得黑红的脸庞上,洋溢着自信与希望,周围的年轻人也被他的热情感染,纷纷摩拳擦掌。

赵婆婆坐在老槐树下的阴凉处,也放下了手中的蒲扇,笑眯眯地望着众人,眼里满是慈爱与鼓励:“孩子们啊,咱们村子的根在这儿,魂也在这儿。只要咱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啥是不可能的。让这山这水,成为咱们村子腾飞的翅膀吧!” 她的声音虽轻,却如同春风化雨,温暖了每个人的心房。旁边几个小孩子正围着她玩耍,听到这话,也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眼中透着纯真。

王婶接过话头,她刚从地里干完活回来,肩上还扛着锄头,把锄头靠在墙边,走过来。那双布满岁月痕迹却依旧明亮的眼睛,仿佛能照亮前路的希望,闪烁着热切的光:“对头,乡亲们啊,咱们得动起手来,先从这村里头的环境拾掇起,让咱村儿整得跟新媳妇儿过门似的,清清爽爽,干干净净地迎接每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

她边说边卷起衣袖,露出因长年劳作而显得结实有力的手臂,那双手上布满了厚厚的茧子,每一道纹路都像是记录着土地的故事。王婶的脸庞被日头晒得微微泛红,额头上几道深深的皱纹,藏着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与责任。她性格直爽,说话间带着一股子不容置疑的坚定,让人一听就心生信服。

周围的村民们闻言纷纷响应,李大叔是个憨厚的汉子,他刚从家里出来,头发还乱糟糟的,抬手摸了摸自己乱糟糟却透着几分质朴的短发,嘿嘿一笑,露出两排整齐的牙齿:“王婶说得对,咱们村子就是咱的脸面,得好好捯饬捯饬,让外人一来,就夸咱村好!” 说完,他便拿起一旁的扫帚,率先干了起来,动作虽不敏捷,却异常认真,一下一下,把村道扫得干干净净。

张婶则是村子里出了名的细心人,她系着围裙,正在家门口择菜,听到动静,一边系着围裙的带子,一边轻声细语地对旁边的小孙子说:“看看,咱们也要出一份力,让村子变得更美,以后你小伙伴来玩,都夸咱们村好,你也跟着有面子不是?” 她的话语温柔而充满力量,小孙子立马放下手中的玩具,跑过去帮李大叔捡垃圾,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要跟着行动起来。

赵大爷则是村里的智者,他拄着拐杖,慢悠悠地从巷子那头走过来,拐杖每一下都稳稳地戳在地上。眼神中透露出几分慈祥与睿智:“整治环境,不仅仅是面子工程,更是为了咱们自己住得舒心,为了子孙后代能有个好环境。大家伙儿,都加把劲,让咱村成为真正的世外桃源!”

就这样,在王婶的带领下,村民们各展所长,有的扫地,有的清理沟渠,有的种花植树,整个村子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与自豪的笑容,仿佛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诉说着对这片土地最深沉的爱。

“咱小张这后生,眼睛里头那光,跟星星似的,亮堂得很,一心想着往前奔呐。‘乡村旅游这股风,吹得热火朝天,咱也不能落后,得学几手绝活!’他这么一说,嘿,大伙儿心里那个热乎劲儿,就跟夏日里喝了口井拔凉水,透心凉,心飞扬!” 正说着,小张从人群外挤了进来,他穿着件干净的短袖衬衫,胸前的口袋里还插着一支笔,看着就精神抖擞。

“小张说得在理!” 老村长李叔,一脸沟壑藏着岁月的智慧,嘴角一咧,露出几颗被岁月打磨过的黄牙,笑得格外亲切。他正站在村头,望着忙碌的村民们,双手背在身后,那双布满老茧的手一挥,就像是指挥千军万马,瞬间点燃了全村的希望之火。

此时,村里的会计老王匆匆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个账本,神色有些凝重:“大伙先停停,我刚算了笔账,咱要搞乡村旅游,前期投入可不少,咱村里现在手头紧,这钱从哪儿来,得好好合计合计。” 这一问,让热闹的场面瞬间安静了下来,大家面面相觑,开始琢磨起办法来。

突然,人群中响起了一阵嘈杂声。原来,村里的二狗子跳了出来,他平日里游手好闲,此刻却一脸不屑地说道:“搞啥乡村旅游,这不是瞎折腾嘛!就咱们这穷乡僻壤,谁会来啊?还不如老老实实在地里刨食呢。” 这话一出,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波澜。王叔一听,顿时火冒三丈,冲上前去指着二狗子的鼻子骂道:“你个没出息的东西,就知道守着那几亩薄田,咱们村子要发展,就得有新路子,你懂个屁!” 二狗子也不甘示弱,梗着脖子回道:“发展?说得好听,钱呢?到时候竹篮打水一场空,大家都得喝西北风!”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

我赶忙上前,试图劝解:“大家都别吵了,二狗子,咱们村子的现状你也清楚,光靠种地,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乡村旅游说不定就是咱们的出路,咱们得试试啊。” 二狗子却扭过头去,冷哼一声:“哼,你说得轻巧,要是赔了,谁负责?” 这时,赵大爷拄着拐杖走了过来,缓缓说道:“孩子啊,你可知道,当年愚公移山,面对太行、王屋两座大山,他没有退缩,带着子孙后代一点点挖,最终感动了天帝,得以移山。咱们村子要发展,也得有这股子劲头,不能怕困难。” 二狗子听了,脸上露出一丝犹豫,但还是没有完全服气。

老村长李叔见状,叹了口气说道:“二狗子,我知道你担心失败,其实大家都担心。可咱们不能因为害怕就放弃啊。我给大家讲个故事,曾经有个村子,和咱们一样贫困,大家都想改变,可就是凑不齐钱。后来,有个年轻人提议,大家把家里闲置的物品拿出来,办了个乡村集市,吸引了周边村子的人来。慢慢的,他们有了资金,又搞起了农家乐,日子越过越好。咱们为啥不能试试呢?”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二狗子也低下了头,不再言语。

就在大家陷入沉思时,小张突然眼睛一亮,说道:“我有个主意,咱们可以把村子里那些废弃的老房子利用起来,改造成民宿。前期资金不够,咱们就先自己动手,能省一点是一点。然后,咱们再组织村民去学一些特色手艺,像编织、剪纸啥的,到时候游客来了,既能住得舒服,又能带走些有纪念意义的东西。” 大家听了,都觉得这个主意不错,纷纷表示赞同。

可问题又来了,那些老房子大多都有主,让大家无偿拿出来,似乎不太现实。这时,一直沉默的李大爷站了起来,他抽了口旱烟,缓缓说道:“我那老房子,一直空着,我愿意拿出来。咱不能因为这点私利,耽误了村子的发展。” 说完,他看向众人,目光坚定。在李大爷的带动下,一些村民也纷纷表示愿意贡献出自己的老房子。

然而,还是有部分村民犹豫不决,他们担心房子改造后收不回成本,自己的利益受损。一时间,村子里又陷入了僵局。我看着这一切,心里五味杂陈。人性的复杂在此刻暴露无遗,大家都渴望村子变好,可又都在为自己的利益考量。

为了打破僵局,我组织了一场村民大会。会上,我说道:“乡亲们,咱们都想让村子富裕起来,这没错。可如果每个人都只想着自己,那咱们永远也走不出这一步。就像一根筷子,轻轻一折就断了,可一把筷子,怎么折也折不断。咱们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把乡村旅游搞起来。那些老房子,现在闲置着也是浪费,等村子发展起来了,它们的价值就会不一样。咱们不能只看眼前的小利,得把目光放长远啊。” 我的话,让一些村民陷入了沉思。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最终,大家达成了共识。愿意拿出老房子的村民和其他村民签订了协议,约定在乡村旅游项目盈利后,按照一定比例分红。就这样,村子的乡村旅游项目终于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村民们齐心协力,开山辟路,改造房子,学习手艺。村子里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每个人都在为了村子的未来努力着。而那曾经因为利益产生的矛盾,也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中渐渐消散。村子在蜕变,村民们的关系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那份因为利益而产生的隔阂逐渐被团结和希望所取代。这片土地,正孕育着新的生机,就像那破土而出的春笋,势不可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