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山外吹来的风 > 第159章 乡景焕新光,攻坚逐梦长。齐心克万阻,旧貌绽辉煌 。

说到底,还是咱们心里那股子团结劲儿,拧成了一股绳,劲往一处使。我站在新建的观景台上,这观景台可是村里的 “智慧结晶” 之一,由大家齐心协力,利用新型环保材料搭建而成,既能将村子的美景尽收眼底,又配备了太阳能充电装置,方便村民随时为电子设备续航。我身着一身整洁的蓝色工装,那工装的面料不仅结实耐磨,还自带防污功能,是村里统一采购,专为劳作时穿着设计的。头上戴着的智能防晒帽,更是我的得力助手,帽檐下的传感器能实时监测紫外线强度,自动调节遮阳面积,让我在田间地头忙活时,免受烈日的过度侵袭。我脸上刻着岁月和勤劳的痕迹,那一道道皱纹,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艰辛与奋斗,可那双眼睛却闪烁着新时代农民特有的睿智和自信,宛如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着村子前行的路。

我目光扫视台下,眼神里满是欣慰与自豪,台下的村民们,也是各有各的风采。

大壮,那个皮肤晒得跟巧克力一样黑的壮汉,壮得像头牛,浑身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儿。此时,他正站在田边,穿着自动调温的田间作业服,这衣服可是高科技的产物,能根据人体体温和外界环境温度自动调节冷暖,让劳作的人时刻处于舒适状态。大壮满心欢喜地摆弄着新买的无人机,这无人机是他前些日子专门跑到城里,参加了好几场产品推介会,对比了无数品牌后才选中的。他双手小心翼翼地捧着无人机,嘴里嘟囔着:“宝贝儿,今天可得给咱村里的稻田好好施施肥,让庄稼长得旺旺的。” 眼神里藏着对新技术的痴迷和对丰收的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金秋时节,稻穗沉甸甸、颗粒饱满的喜人景象。

我走过去,拍了拍大壮的肩膀,笑着说:“大壮,这无人机可花了你不少心思吧?” 大壮抬起头,嘿嘿一笑:“是啊,我就想着,这玩意儿要是用好了,咱村的收成肯定能上一个大台阶。你还记得咱小时候,为了施肥,在田里弯腰弓背一整天,那滋味可不好受。现在有了这高科技,可就轻松多了。” 我点点头,心中感慨,时代确实变了。

翠花,村里出了名的 “科技小能手”,一头短发干净利落,走起路来风风火火,透着股子干练劲儿。她身上穿着印有 “绿色农业” 字样的防晒衣,那防晒衣轻薄透气,图案醒目,在阳光下格外耀眼。此刻,她手里拿着智能土壤检测仪,正和几个妇女围坐在田埂上,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姐妹们,你们看,这数据显示咱这块地的氮磷钾比例有点失衡,得调整调整肥料配方。” 翠花边说边用手指着检测仪的屏幕,眼神里既有对知识的渴望,也有对家乡未来的无限憧憬,“咱们要是把种植结构优化好了,村里的收成肯定能再上一个台阶,到时候咱日子过得更红火!”

我走到她们身边,问道:“翠花,这检测仪靠谱不?” 翠花自信满满地说:“那肯定靠谱啊!以前咱种地,全靠经验,有时候忙活半天,还没个好收成。现在有了这东西,咱就能精准施肥,科学种植,这就好比打仗有了精准地图,肯定能打胜仗!” 旁边的王婶却皱起了眉头:“翠花啊,这高科技玩意儿是好,可咱年纪大了,学起来费劲呐。” 翠花连忙安慰:“王婶,别怕,我慢慢教您,这就跟学骑自行车一样,一开始难,学会了就简单啦。”

小明,村里的年轻程序员,戴着一副圆框眼镜,斯斯文文的,看起来颇有几分书卷气。他穿着简约的 t 恤和牛仔裤,脚上是最新款的智能运动鞋,这鞋子能记录他每天的步数、运动轨迹,还能分析他的身体状况,为他的健康保驾护航。小明正坐在一棵老槐树下,通过手中的平板电脑远程监控村里的智能灌溉系统。他手指在屏幕上轻快地滑动着,眼睛紧紧盯着数据变化,时不时皱皱眉头,又微微点头。他话不多,但每句话都透着对高科技改变乡村的坚定信念,偶尔抬头望向远方,眼中闪烁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仿佛在思考着还有哪些新技术能为村子带来更大的发展。

我在小明旁边坐下,问他:“小明,这灌溉系统用着咋样?” 小明推了推眼镜,认真地说:“效果挺好的,能根据土壤湿度和作物需水情况精准灌溉,既节约水资源,又能保证庄稼喝饱水。您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吧,他用疏导的方法成功治理了水患。咱们这智能灌溉系统,就像是现代版的治水智慧,用科技的力量合理调配水资源。” 我听着,心中暗暗佩服这年轻人的见识。

还有老王,那个总是笑眯眯的,戴着老式草帽却手握最新款农业机器人的老农民,那草帽已经有些年头了,帽檐都磨破了几处,可老王舍不得扔,说这是他种地的 “老伙计”。此刻,他正蹲在自家的果园里,一边调试着机器人的路径规划,一边跟旁边的小孙子讲解着其中的原理。“乖孙儿,你看这个机器人,它能按照咱设定好的路线,给果树浇水、施肥、除虫,可厉害啦!” 老王脸上洋溢着对传承与创新的双重自豪,小孙子睁大眼睛,好奇地看着机器人,时不时伸手摸摸,嘴里问个不停,老王都耐心地一一解答。

我走上前,对老王说:“王叔,您这可真是与时俱进啊!” 老王笑着说:“时代变了,咱农民也不能落后。我虽然年纪大了,但这心可不能老。你知道吗,就像那廉颇,年纪虽大,可还是能上阵杀敌。我也得像他一样,在这土地上继续发光发热。” 小孙子拉着我的手,兴奋地说:“爷爷可厉害啦,他什么都懂!”

这一刻,咱们流的每一滴汗,熬的每一个夜,都像是被高科技的魔法棒一挥,变成了眼前这绚烂如画的场景,心里头那个激动啊,比中了大奖还带劲!瞧瞧咱茅山涡村,那可是用上了无人机、智能温室、物联网这些高科技玩意儿,正以一种潮到不行的方式,向全世界炫耀着它的美、它的富、还有那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骄傲。这村子,就像咱们手机上的高清壁纸,成了每个人心头那幅最炫、最动人的画面。

走在村里,你瞧那位李大爷,头戴智能防晒帽,身穿一件印有 “智慧农业” 字样的 t 恤,皮肤晒得跟古铜似的,笑起来眼角堆满了岁月的痕迹,但那股子对新技术的好奇劲儿,比年轻人还足。他正慢悠悠地走在自家田边,手里摆弄着手机,这手机是村里统一发放,专门安装了农业智能管控 App 的。李大爷熟练地打开 App,手指点了几下,嘴里念叨着:“这高科技,真是让咱老农民也过上了‘指点江山’的日子!看,我这轻轻一点,水就喷出去了,浇得匀匀的,可比以前方便太多啦。”

这时,旁边的赵大叔却冷哼一声:“哼,这有啥好的,以前咱靠天吃饭,虽然辛苦点,但心里踏实。现在全靠这些机器,要是哪天机器坏了,咱可咋办?” 李大爷不高兴了,反驳道:“你这思想可太落后了,时代在进步,咱就得跟着进步。你没听说过‘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吗?”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争得面红耳赤。

再看那边,小王婶子,一头利落的短发,脸上总是挂着温暖的笑容,她可是村里的电商达人,穿着自己设计的带有乡村元素的时尚连衣裙,那裙子上绣着村里的标志性花卉,既美观又有特色。此刻,她正坐在自家院子里,院子被布置成了一个简易直播间,摆满了村里的各种特产。小王婶子忙着在直播间里推销村里的有机蔬菜,她对着镜头热情地挥手,声音温柔又有力:“朋友们,看这绿油油的蔬菜,每一颗都是咱们用心呵护,用科技灌溉出来的,保证让你吃得健康,吃得放心!咱这村里的环境好,空气清新,种出来的菜味道那叫一个鲜美,大家下单尝尝,绝对不亏!” 直播间里,网友们的留言不断滚动,点赞数蹭蹭上涨,小王婶子笑得更灿烂了。

突然,村里的老会计老张走了过来,一脸担忧地说:“小王啊,你这直播是搞得挺热闹,可这销量上去了,咱们的产量能跟得上吗?还有这物流,能不能按时把货送到人家手里?” 小王婶子皱了皱眉头,说:“张叔,您说的这些我也担心,可咱不能因为怕困难就不往前冲啊。咱得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总不能一直守着老一套。”

还有那赵小哥,一个标准的阳光型男,戴着黑框眼镜,穿着科技感十足的户外装备,那装备上的各种口袋、挂钩设计巧妙,方便携带各种检测工具。他正操作着无人机在田间地头进行病虫害监测,无人机在空中嗡嗡作响,赵小哥眼神专注,动作娴熟,如同一位操控战机的飞行员。每当无人机带回精准的数据,他都会兴奋地跟同伴分享:“看,这就是咱们农业的未来,精准、高效、环保,咱们农民也能成为高科技的弄潮儿!有了这些数据,咱们就能提前防治病虫害,保证庄稼茁壮成长。”

这时,村里的二柱子却不屑地说:“哼,说得好听,这玩意儿能有多大用?还不是瞎折腾。” 赵小哥一听,急了:“二柱子,你可别小瞧这无人机,它能发现咱们肉眼看不到的病虫害迹象,提前预防,能减少多少损失你知道吗?你就像那井底之蛙,只看到眼前这点东西。” 两人差点吵起来,周围的人赶忙把他们拉开。

每个人,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用各自的方式,讲述着茅山涡村的故事,那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比任何时候都要强烈,都要真实。在这里,科技不再是冷冰冰的词汇,而是温暖人心、改变生活的力量,让每个农民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与自豪的光芒。

然而,发展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随着村子越来越出名,游客越来越多,新的问题也接踵而至。村里的住宿设施逐渐供不应求,如何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建设更多既舒适又有乡村特色的民宿,成了亟待解决的难题;农产品的产量虽然大幅提升,但品牌知名度仍有待提高,怎样打造出具有茅山涡村特色的农产品品牌,让更多人记住并认可,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还有,科技设备的维护成本较高,村里现有的技术人员有限,培养更多专业技术人才,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也是当务之急。这些问题,如同前进路上的绊脚石,等待着我们用智慧和汗水去一一搬开,续写属于我们的传奇新篇……

有一次,村里召开全体村民大会,专门讨论这些问题。会上,大家各抒己见,争论得不可开交。有人主张大规模开发土地,建更多民宿;有人则担心这样会破坏生态环境。有人提议加大广告宣传,打造品牌;有人却觉得资金有限,风险太大。关于技术人才培养,更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应该送年轻人去外面学习,有人则觉得成本太高,不如请专家来村里培训。

我站在台上,看着大家,心中五味杂陈。我说:“乡亲们,咱们走到今天这一步不容易,现在遇到困难了,更不能退缩。大家想想,咱们当初齐心协力搭建观景台,不也是克服了重重困难吗?只要咱们团结一心,办法总比困难多。就像那愚公移山,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为了移走挡在门前的大山,带着子孙后代坚持不懈地努力,最终感动了上天。咱们也有这股子劲儿,一定能解决这些问题。”

台下的村民们听了,纷纷点头,眼神中又燃起了希望的火花。我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只要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茅山涡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