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山外吹来的风 > 第174章 往昔农途困,今朝旅业兴。 齐心迎挑战,涡村梦正腾 。

数月之前,我还是个地地道道、朴实无华的乡土农妇。古铜色皮肤像是被岁月反复涂抹了一层又一层的阳光色彩,那是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的勋章。双手布满厚厚的老茧,每一道纹理都铭刻着与大地亲密相拥、摸爬滚打的过往。那时的日子,恰似我脚下这片再熟悉不过的土地,虽说没到荒芜的境地,可也总是被生活的琐碎繁杂与经济上的拮据紧紧束缚。手头的每一分钱,我都恨不得掰成两半来花,只为了能多撑过一段艰难时日。在这片土地上,贫穷就像一场挥之不去的大雾,模糊了未来的方向,而我如同在大雾中摸索前行的行者,满心疲惫,却又找不到出路。

谁也没想到,十八巅与奶奶洞的旅游开发项目,宛如一道划破夜空的璀璨曙光,直直地穿透了我平凡普通且略显黯淡无光的生活。刚开始,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机遇,我心里就像揣了只小兔子,七上八下的。一边是对未知的恐惧,一边是对改变的渴望,两种情绪在我心里激烈交锋。但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头,就像一把火在我胸腔里熊熊燃烧,让我咬咬牙,毅然决定放手一搏。我把家中那几间闲置已久、略显陈旧的空房当成了梦想起航的港湾,参照着时下流行的简约乡村风,凭着自己对生活的细腻感知和对美的独特理解,开始了一场别出心裁的改造之旅。我小心翼翼地保留着乡土的原汁原味,像是那扇斑驳却透着岁月韵味的旧木门,又巧妙地融入现代的小清新元素,像窗边挂着的淡蓝色碎花窗帘。就这样,一家独具特色、散发着别样魅力的农家乐,如同春日里悄悄绽放的野花,在乡间小道旁悄然盛开。

我彻底变了个样,换上了干净整洁、透着利落劲儿的衣裳,头发也不再是随意一挽,而是精心梳理、微微卷曲,虽比不上城里人的时尚洋气,却有着乡村女性独有的温婉与质朴。我脸上的笑容,也比从前多了几分自信与期待,嘴角上扬的弧度仿佛藏着对未来满满的憧憬。那双曾经只会紧紧握住锄头、与泥土打交道的手,如今竟也能熟练地操作起收银机,用带着乡音却异常热情洋溢的普通话,笑盈盈地迎接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

走进农家乐,每一处细微之处都彰显着我的用心良苦。院子里,我亲手栽种的各色野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是一群欢快跳舞的小精灵,与那些摆放得错落有致、散发着木香的木质桌椅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乡村画卷。厨房里,更是我的 “主战场”,每一道端上桌的农家菜,都是我用多年积累的厨艺经验、对食材的精准把控,以及对家乡味道的执着坚守烹制而成,那地道醇厚的乡村风味,瞬间就能勾起人们儿时的味蕾记忆,让人回味无穷。游客们身处此地,品尝的不仅仅是美味佳肴,更是沉浸在那份久违的宁静悠然与暖心温情之中。

“妈,这事儿能成不?咱俩这在高科技时代都快跟不上趟的老农民,真能玩转这乡村旅游的新花样?” 小展站在一旁,戴着副圆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睛里满是担忧,眉头紧紧皱成一个 “川” 字,一脸书生气中透着几分年轻人面对未知时的忐忑不安。

我一身干练的运动装,衬得我愈发精神抖擞,短发微微卷曲,眼角那几道笑纹像是岁月与勤劳共同勾勒出的最美线条。我伸出手,有力地拍了拍小展那略显单薄的肩膀,眼神里闪烁着如同夜空中最亮星辰般、不输年轻人的光芒:“儿子,不迈出这第一步,咱咋知道咱茅山涡村的绿水青山,还有那满桌的地道美味,能不能在互联网的汹涌浪潮里激起个漂亮的浪花来?咱们村,有这得天独厚的好条件,有料得很!就像那毛遂自荐,咱不主动试试,谁知道自己有多大能耐?”

为了把农家乐经营得有声有色,我简直成了个 “科技 乡土” 的跨界奇才。房间里,智能扫地机器人按照预设路线穿梭忙碌,所到之处一尘不染,将每一个角落都打理得井井有条,我只需偶尔用手机查看一下清扫进度即可。我还跟着网络教程,一点点摸索学习无人机航拍技术,当无人机翱翔在茅山涡村上空,那俯瞰而下拍摄出的乡村美景,如同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迅速在网络上吸引了大量目光。厨房里,智能烹饪设备一应俱全,我一边哼着小曲儿,一边用它们烹饪出传统风味与现代创新完美融合的当地特色菜肴,既保留了儿时记忆中的味道,又满足了游客们追求新奇的口感需求。

不仅如此,我还涉足当下最热门的直播带货领域。采购土特产时,我把直播间直接设在田间地头,背后是一片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田野,身前堆满了新鲜采摘、散发着泥土芬芳的蔬果。我操着那口亲切又略带幽默的乡音,对着镜头热情介绍:“大伙瞅瞅,咱这刚从地里刨出来的红薯,软糯香甜,咬一口,那滋味,保准让您想起小时候在灶火边烤红薯的美好时光!” 那独特的直播风格,瞬间在网络上圈粉无数。小展呢,则成了我的得力臂膀,在一旁忙着处理如雪片般飞来的订单,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还不忘抽空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我们的乡村创业故事,图文并茂,引人入胜。母子俩这一唱一和,就像是现代版的 “农夫与程序员”,配合得天衣无缝。

随着口碑如同潮水般汹涌而来,游客们纷至沓来,他们不仅沉醉于这里的美景美食,更被我和小展母子俩对家乡那份炽热的热爱与执着的坚持深深打动。村里的老老少少看到这番景象,也都像被点燃的火把,纷纷行动起来。有的戴着老花镜,捧着电商知识手册,逐字逐句地研读学习;有的重拾祖辈传下来的手艺,精心制作手工艺品,准备推向市场。整个茅山涡村仿佛一夜之间被注入了强大的活力,脱胎换骨,成为了一个既完好保留传统韵味,又大步紧跟时代步伐的新农村典范。

然而,发展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一天,村里的李婶气冲冲地找到我,双手叉腰,脸涨得通红:“我说你这农家乐办得是红火了,可你看看,现在村里车来车往,尘土飞扬,我们家那几亩菜地都快被糟蹋了!” 我心里一紧,连忙拉着李婶坐下,给她倒了杯茶:“李婶,您先消消气,这事儿是我考虑不周。您说,咱们该咋解决?” 李婶喝了口茶,语气稍微缓和了些:“我也不是不讲理的人,你能不能想个办法,别让那些车往我们菜地那边开?” 我点点头,沉思片刻:“李婶,这样行不行?我们划出专门的游客通道,再在菜地周围种上些花花草草,既能美化环境,又能拦住车辆。另外,我想请您和叔来农家乐帮忙,负责照看院子里的花草,工钱肯定不会少。” 李婶听了,眼睛一亮:“这主意倒不错,行,就这么办!”

小展望着眼前这番热火朝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心中起初的担忧早已如同清晨的薄雾,消散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自豪与期待。他深知,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只要心中怀揣着炽热的梦想,脚下稳稳地踏着前行的道路,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追逐幸福的脚步。

农家乐的生意愈发红火,我心里却越发清醒,我深知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看着村里那些闲散劳动力,有的因为上了年纪,外出找工作四处碰壁;有的被家庭琐事牵绊,只能困守家中,生活过得紧巴巴的,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一天晚上,繁星点点,我把小展叫到院子里,坐在那熟悉的木质长椅上,轻轻开口:“儿啊,咱这农家乐能有今天,多亏了乡亲们平日里的帮衬,现在生意好了,咱不能忘本。村里那些有难处的叔伯婶子们,咱得拉一把。” 小展推了推眼镜,目光坚定地点点头:“妈,我也正这么想呢,咱得让大伙都过上好日子。”

这时,隔壁的王大爷走了过来,叹了口气说:“唉,我这把老骨头,想去帮忙都怕自己不中用喽,年轻时候在城里打工落下的病根,现在干啥都不利索。” 我拉过王大爷的手,说道:“大爷,您可别这么说,您不是会编竹筐嘛,那可是咱村的老手艺,现在游客就稀罕这些。您就负责编,我帮您卖,保准能行。就像那将相和,咱村的人团结起来,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我微微仰头,望着星空,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脑海里已经开始盘算着如何利用村里现有的资源,结合更多高科技手段,为这些乡亲们创造就业机会…… 未来的茅山涡村,又将在我们的努力下,书写出怎样的精彩篇章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在时代的浪潮中,茅山涡村的故事,不过是万千乡村变迁的一个缩影。它见证着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融合,也展现着人性的光辉与温暖。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我们或许会遇到重重困难,但只要心怀梦想,携手共进,就一定能跨越艰难险阻,迎来属于自己的曙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