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山外吹来的风 > 第180章 昔耕艰且辛,今用智能新。旧念难消处,凭心化俗尘 。

在时光长河的悄然流淌中,我缓缓坐进那张宛如未来产物的悬浮摇椅。摇椅周身散发着科技特有的幽光,仿佛将我引入一个与往昔截然不同的世界。随着摇椅的轻轻晃悠,往昔岁月如潮水般在我心头翻涌,心中的感慨恰似决堤的洪水,瞬间奔涌而出,一发不可收拾。

曾几何时,天刚蒙蒙亮,整个世界还沉浸在一片死寂之中,我便像被命运驱赶的陀螺,麻溜地从床上爬起。顺手操起那把被岁月打磨得锃亮的锄头,锄头的手柄处已被磨得光滑无比,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艰辛。我迈着沉重的步伐迈向田间,那时的田间劳作,全凭一双手和一把锄头。一锄头下去,土地硬邦邦的,如同顽石一般,震得我的手臂好似要脱离身体。但我犹如夸父逐日般执着,咬着牙,一下又一下地翻着地。一天下来,浑身酸痛,仿佛散了架一般,汗水湿透衣衫,可换来的收成却寥寥无几,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吃了上顿愁下顿。这种周而复始的生活,就像古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日复一日地推着巨石上山,永无尽头,却始终难以摆脱命运的枷锁。

可当我将目光拉回如今的茅山涡村,眼前的变化令人瞠目结舌!村里四处矗立的智能温室大棚,宛如作物们的 “梦幻城堡”。大棚内,温度、湿度、光照,全由一套极为精密的智能系统调控得恰到好处。作物们在这片科技的温床上,如同被仙女施了魔法一般,绿油油、水灵灵的,茁壮成长,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无人机在空中嗡嗡盘旋,宛如忠诚的卫士,按照预设好的路线,稳稳当当地巡检着农田。哪块地水分不足,哪片庄稼遭虫子侵袭,它那敏锐的 “眼睛” 一扫,便能迅速察觉,紧接着便自动开启喷洒农药、精准灌溉模式,其效率之高,令人叹为观止。等到收获的季节,自动化收割设备霸气登场,金黄的麦子、饱满的稻谷,眨眼间就被收割得干干净净,颗粒归仓。看着囤满粮食的仓库,我心中的喜悦如同春日盛开的繁花,这日子,富足得如同掉进了蜜罐,甜滋滋的。这般翻天覆地的变化,快得就跟科幻电影里的场景似的,可它又真真切切地摆在眼前,伸手一摸,实实在在,让人忍不住感叹科技的力量。

我经营的农家乐 “星际田园”,在村里可谓声名远扬,就像一颗耀眼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农家乐门口,挂着几盏智能感应灯笼,灯笼造型别致,古色古香中透着现代科技的韵味。客人刚走到门口,还没来得及抬手敲门,灯笼就像长了眼睛,自动感应到,瞬间亮起温暖而柔和的红光,一闪一闪的,仿佛在热情洋溢地招手欢迎。走进院子,智能语音系统立马启动,用清脆悦耳、充满热情的声音送上亲切问候:“欢迎光临,祝您心情愉快!” 同时,还贴心地引导客人前往最佳座位就座。再走进屋内,智能餐桌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它就像个善解人意的朋友,能根据用餐人数自动调整大小,不占一丝多余空间。而且,桌面上镶嵌的大屏幕轻轻一点,每一道菜的食材来源、烹饪过程便一目了然,食客们看着放心,吃得开心,纷纷对这独特的体验赞不绝口。就因为这些别出心裁的设计,“星际田园” 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众多游客,已然成为展示新农村风貌的一张亮丽名片,将茅山涡村的魅力传播得更远。

我这人,骨子里既有传统农民的那份质朴、善良与坚韧,又满是新时代女性的独立、聪慧与果敢。平日里没啥事儿的时候,我就喜欢悠闲地坐在院子里的智能摇椅上,和来访的客人唠唠家常、谈谈心。有一回,几位从大城市远道而来的游客,对乡村生活了解甚少,满是好奇,可又带着些因不了解而产生的误解。其中一个年轻人,穿着一身昂贵的运动装,脚蹬名牌运动鞋,满脸不屑地说:“这农村,再怎么变,能有啥好玩的,不就是一堆土房子和庄稼地嘛。” 我见了,也不恼,笑眯眯地招呼他们坐下,然后绘声绘色地讲起过去的艰苦岁月,讲如今日新月异的变化,从春耕秋收的传统农事到智能科技助力农业的新奇事儿,一桩桩、一件件,说得那叫一个生动。就像孟母三迁,为了孩子的成长不断努力改变环境,我们农民也在为了生活,努力适应时代的变迁。一位游客听得入神,忍不住感慨道:“李婶,您这儿可真是个好地方,和我们想象中的乡村太不一样了!” 我笑着回答:“可不是嘛,咱农村现在也跟上时代啦,日子越过越好,欢迎你们常来逛逛,多感受感受!” 我总是这样,不管面对谁,都能静下心来倾听,用一颗炽热的心去理解他人的所思所想。与此同时,我更是个敢于创新、勇于尝试新技术的人,我就像个神奇的魔术师,将科技巧妙地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让这片古老而厚重的土地重新焕发出耀眼的生机与活力。

在智能温室那光影交织、如梦如幻的环境下,我那张饱经岁月雕琢的脸庞显得格外坚毅而温柔。我手腕上戴着的智能手环,时不时闪烁着微光,我轻轻抬手,查看作物生长的各项实时数据,眼神深邃而专注,仿佛能穿透那些高科技农业设备散发的光泽,直直地看到心底那份对乡土深沉而炽热的眷恋。“是这片被无人机精准灌溉的土地,用它的丰饶滋养了我;是这些经过大数据分析优化的山水景致,点亮了我心中的希望之光。” 我在心底默默许下誓言,声音虽轻柔,却仿佛蕴含着千钧之力,坚定而不容置疑。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像我一样积极拥抱这科技带来的变革。村里的老张,就是个守旧的人。他总觉得那些高科技的玩意儿靠不住,还是喜欢自己那套老把式。有一次,村里来了一群科技公司的技术人员,他们带来了最新的农业智能设备,想要在村里推广。技术人员们在村里的广场上搭建了展示台,向村民们介绍这些设备的功能和优势。我听着他们的介绍,心中十分激动,觉得这是让茅山涡村更上一层楼的好机会。于是,我找到老张,好心劝他试试用智能设备管理农田,他却把眼一瞪,大声嚷嚷道:“我种了一辈子地,用的都是祖宗传下来的法子,那些个机器能懂啥?别到时候地没种好,还把人都给弄傻了!” 我耐心地跟他解释:“老张啊,时代变了,咱不能总守着老黄历过日子。这智能设备能帮咱们省多少力气,还能提高收成,多好啊。” 老张却哼了一声,扭过头去:“我不管,我就信我自己这双手。” 这就像刻舟求剑里的那个人,不懂得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就在大家对这些智能设备议论纷纷的时候,村里的老李站了出来。老李是村里的文化人,读过不少书。他说:“我知道大家对新事物都有顾虑,就像当年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但事实证明,正是这次改革,让赵国变得强大起来。我们不能因为害怕改变,就拒绝进步。” 老李的话,让一些村民陷入了沉思。可老张还是不为所动,他觉得种地是实实在在的事,不能靠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

为了让老张改变想法,我决定带他去我的智能温室看看。走进温室,老张看着那些自动调控的设备,一脸的不以为然。这时,我指着旁边的一块试验田说:“老张,你看这块地,我用传统方法种,那边那块,用智能设备种,咱们比比看。” 几个月后,到了收获的季节,用智能设备种植的那块地,产量比传统方法种植的高出了一大截。老张看着眼前的景象,沉默了许久。最终,他叹了口气说:“看来,我真的是落后了。”

经过这件事,老张开始慢慢接受新事物。他找到我,让我教他如何使用智能设备。在我的帮助下,老张逐渐掌握了这些设备的使用方法,他的农田也迎来了大丰收。

今儿个,我身着一件精心改良过的汉服,巧妙地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布料是手工纺织的棉麻,纹理清晰,质朴自然,摸上去糙糙的,却透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可再瞧瞧领口、袖口,镶着一圈能发光变色的智能纤维,白天的时候,它安安静静,和普通布料没啥两样,可一到晚上,走在路上,便一闪一闪的,五彩斑斓,时尚又吸睛,引得路人纷纷侧目。头上戴着的智能草帽更是一绝,宽大的帽檐遮阳效果那叫一个好,能把毒辣辣的阳光全都挡在外头。而且,帽子里头内置了微型传感器,就像个忠诚的小卫士,实时监测着土壤的湿度、温度,一旦数据出现异常,立马通过轻微的震动提醒我,这可是我在新时代务农的得力 “助手”,堪称新时代的 “农夫帽”。我的性格,就如同我这身装扮一样,既有身上那股怎么也抹不去的乡土气息,又对新事物充满好奇与探索欲 —— 坚韧而不失柔情,传统中蕴含着开放包容的胸怀。

“我要利用这后半生的每一刻,不光靠我这双饱经风霜、布满老茧的手,还要借助这些智能设备的强大力量,去精心守护这片土地的纯净与美丽。我要让这份来自大自然的慷慨馈赠,通过直播带货、智慧农业平台,传递给每一个渴望绿色生活的你我他,让幸福像这智能灌溉的水流一样,无孔不入,源源不断地滋养每个人的心田。” 我一边熟练地摆弄着手中的智能平板,查看农产品订单,一边眼神坚定地说道,那目光仿佛已经看到了茅山涡村更加灿烂辉煌的未来。可我也知道,前方的路并非一帆风顺,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观念的差异,还会带来更多的挑战。但我不会退缩,就像精卫填海一般,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我都要为这片土地,为我们的生活,开辟出一条崭新的道路。

在时代的浪潮中,茅山涡村正经历着破茧成蝶的蜕变。而我,愿做这蜕变过程中的推动者,用自己的行动,书写属于这片土地的传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