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山外吹来的风 > 第41章 山乡谋富路,途阻意难舒。 地卖根将断,心坚待锦途。

这一下,人群跟被点了炮仗似的,瞬间炸开了锅。惊呼声、笑声、议论声,好似夏日里的蛙鸣,一阵高过一阵。老村长李大山,激动得满脸通红,手中的拐杖都拿捏不稳,哆哆嗦嗦,声音也不自觉地拔高:“娃儿们呐,你们咋突然回来了?在外面闯荡的日子,过得还好不?”

领头的年轻小伙赵强,抬手胡乱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露出一口被烟熏得有些发黄的牙齿,咧嘴笑道:“村长,我们在外面虽说挣了些钱,可这心里头啊,就像有根线,一头系着咱茅山涡村,一刻都没松过。这次听说村里要搞大发展,我们几个一合计,啥都没犹豫,直接把工作辞了,火急火燎地赶回来。您瞧瞧咱村这山水,简直就是老天爷赏饭吃,再加上大伙脑袋里那些金点子,还怕干不出一番大事业?”

众人正沉浸在喜悦之中,人群里猛地传出一声尖锐的冷哼:“哼,说得比唱得还好听,谁知道你们是不是跟那个一尘串通好的,回来就是想分一杯羹的!” 这话就像一颗突然投进平静湖面的石子,原本热闹欢快的场景瞬间冷了下来。赵强他们几个年轻人的笑容一下子僵在了脸上,眼神里满是委屈和无奈,气氛尴尬得仿佛能听到针掉在地上的声音。

赵强也不生气,挠了挠头,嬉皮笑脸地回怼道:“婶儿,您这话可就说得离谱了,我看您是村里的酸菜缸待久了,满脑子都是酸溜溜的想法。我们要是想分羹,早去城里那些大公司,跟着人家吃香喝辣了,谁还稀罕回咱这穷乡僻壤分什么‘土羹’?我们是真想着回来为家乡出份力,让咱村也跟着富起来!” 这一番话,半是玩笑半是认真,逗得周围的人忍不住笑出了声。

这时,村里出了名的 “杠精” 刘三炮跳了出来,双手抱在胸前,扯着嗓子喊道:“笑啥笑!别以为出去晃悠几年,就真有本事了。我看你们就是瞎折腾,搞发展哪有那么容易,到时候还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另一个年轻人孙阳憋不住了,上前一步,梗着脖子说道:“三炮叔,您可别把话说得太满。我们出去这几年,可不是去游山玩水的。学了技术,见了世面,就盼着能回来给村里带来些新变化。您要是不信,咱打个赌,要是搞不出成绩,我把家里那几亩地白送给您种一年,咋样?”

可还没等大家高兴个够,人群里突然冒出个尖嗓子,跟那破锣似的,阴阳怪气地说:“哼,说得比唱得还好听,谁知道你们是不是跟那一尘 一伙的,回来就是想分一杯羹的!” 这话一出口,就像一盆冷水,“哗啦” 一下泼在热闹的场景上,原本欢快的气氛瞬间就像被速冻了一样,降至冰点。阿强他们几个年轻人的笑容僵在脸上,眼里闪过委屈和无奈,场面尴尬得让人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再用土把自己埋得严严实实。

阿强一听,也不恼,笑嘻嘻地回怼:“哟,您这话说的,我看您是电视剧看多了吧?还分一杯羹,我看您是羹吃多了,咸得慌,净瞎操心!我们要是想分羹,早去城里那些大公司了,还稀罕咱这村里的‘土羹’?您这想象力,不去写小说都可惜了!” 这一幽默回应,让不少人忍不住笑出了声,紧张的气氛也稍稍缓和了些,就像冰面上裂开了一道缝,透进了一丝阳光。

这时,村里有名的 “倔老头” 王二柱站出来,板着脸,活像个铁面无私的包公:“笑啥笑!他们这些年轻人,出去几年,心都野了,能踏踏实实在村里搞发展?我看悬!” 他双手抱在胸前,脸上写满了怀疑,那表情,就好像在说阿强他们是来捣乱的。

另一个年轻人阿明忍不住了,上前一步,胸脯挺得高高的,像只斗志昂扬的小公鸡:“二柱叔,您可别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我们出去这几年,见了世面,学了本事,就盼着能回来给村里出份力。您要是不信,咱打个赌,要是干不出成绩,我把我家那老黄牛输给您!那老黄牛可宝贝着呢,我都舍不得骑,就怕累着它!” 阿明的语气坚定,眼神里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仿佛在向全世界宣告他的决心。

就在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不休的时候,村外突然传来一阵汽车的轰鸣声。一辆崭新的小轿车缓缓驶进村子,扬起一片尘土,就像电影里的主角登场一样。大家的目光都被吸引过去,不知道这车里坐的是谁,又会给这原本就不平静的村子带来怎样的变数。

车门缓缓打开,下来一个西装革履的年轻人,手里还拿着个平板电脑,他叫小张,是上面派来协助村子发展的顾问。小张清了清嗓子,那声音就像在舞台上表演似的,字正腔圆:“乡亲们,我是上面派来协助咱们村发展的顾问,我研究了一下,咱们村得搞高端民宿,把这些老房子都拆了重建,保证能吸引好多游客!到时候,咱们村就成了旅游胜地,数钱都数不过来!”

这话一出口,人群又炸了。“啥?拆老房子?那可都是祖宗传下来的,比我的命根子还重要!”“就是,这不是瞎搞嘛!你这是要把我们的根给刨了啊!” 村民们纷纷反对,情绪激动得就像要爆发的火山。老房子承载着他们的回忆和乡愁,是他们根之所在,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藏着他们童年的欢笑和成长的足迹。

老村长李大山皱着眉头,那眉头皱得都能夹死一只苍蝇了:“年轻人,这老房子可都是咱村的根,哪能说拆就拆啊。你这想法,就像在天上画大饼,看着好看,可吃不着啊!” 他的眼神里透着坚定,守护着村子的传统,就像一位忠诚的卫士,誓死扞卫着自己的家园。

那顾问却不以为然,双手在空中挥舞着,像个指挥家:“你们不懂,这是发展的趋势,只有这样才能赚大钱。你们想想,那些游客来了,看到的都是破破烂烂的老房子,谁还愿意来啊?咱们得跟上时代的步伐,别再守着这些老古董了!” 他振振有词,试图说服村民,可村民们根本不买账,一个个都气得吹胡子瞪眼。

就在两边僵持不下的时候,村头的王二牛站出来,大声说:“咱先不说这个,当务之急是给孩子们建学校。婉晴老师的话,那真是句句在理,咱心里头跟明镜似的,透亮得很。可话又说回来,咱们这黄土坷垃里,要掏出建学校的银子,那难度,不亚于从石头缝里抠出金疙瘩啊!就算咱们砸锅卖铁,把家里能卖的都卖了,东拼西凑给整出来了,可咋让那些有学问、有能耐的老师,心甘情愿地跑到咱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来呢?这不是比登天还难嘛!” 王二牛满脸愁容,为孩子们的教育问题忧心忡忡,那表情,就像天要塌下来了一样。

老村长李大山,颤巍巍地站起身子,他那被岁月压弯的脊背,此刻却挺得直直的,像一棵苍松。那双布满老茧的手扶着一棵小树,那树被他抓得微微颤抖,像是在回应他的力量。他眼神里闪烁着不屈的光芒,缓缓环视着四周,每一张熟悉的面孔,或沧桑、或稚嫩,都映在他的心里,那目光里,满是责任与担当:“乡亲们啊,咱们手头紧,这是明摆着的事儿。可钱嘛,不就是一分一厘地攒,一滴汗水换一滴辛苦钱嘛。咱们庄稼人,啥都不怕,就怕没了那股子干劲儿!说到老师,那可是咱们娃娃们的引路人。咱们得拿出真心实意来,用咱们地里刨食的热情,用咱们待人接物的诚恳,去请,去求。我相信,这天底下,总有那么些好心人,他们愿意为咱这穷乡僻壤,为咱这些娃娃的未来,点上一盏灯,照亮他们前行的路。咱们的心意,比啥都重,比啥都暖,只要咱们心齐,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老村长的话,如同洪钟般在村子上空回荡,给大家注入了一股力量,就像在黑暗中点燃了一盏明灯,让大家看到了希望。

村医赵婶,那双手温暖而灵巧,平日里不知给多少村民解除过病痛。她接过话头,声音温柔得像春日里的微风,轻轻拂过心田,带着抚慰人心的力量:“是啊,咱们这旮旯地儿,医疗资源就跟那山泉水似的,稀缺得很。村里人有个头疼脑热的,都得咬着牙,爬过一道又一道梁子,到镇上去求医问药。我这心里头啊,就跟针扎似的,疼啊!我常想,要是能在咱村里头,搭起那么一间小诊所,不求啥高大上的设备,但求能给乡亲们看个头疼脑热,减轻些病痛折磨。这样一来,大伙儿夜里睡觉也能安稳些,不用再为看个病提心吊胆的。这啊,不仅是帮了大家的忙,更是积了一份大德,让咱村子多了份人情味,暖了心窝子。” 赵婶的话语里满是对乡亲们的关怀,让人心里暖暖的,就像冬日里的一杯热茶,驱散了寒意。

老木匠刘叔,拍着自个儿那结实的胸膛,跟大伙儿保证道:“建学校、盖诊所,这些个大事儿,你们就放心交给我吧!别看我刘叔这把老骨头了,可手上的活儿,那是一点不含糊。我保证,用咱祖传的手艺,给你们整得结结实实的,每一根木头,都得是精挑细选的好料子,结实耐用,就像咱们茅山涡人的心一样,实诚又靠谱。到时候啊,你们看那房子,一块块木板,都像是会说话似的,讲着咱们茅山涡的故事,承载着咱们对未来的希望。咱们这地方,虽然偏远,但人心齐,劲儿往一处使,啥难关都能闯过去!” 刘叔的脸上洋溢着自信,仿佛已经看到了学校和诊所建成的样子,那笑容,比阳光还灿烂。

会场里头,静得能听见针掉地的响儿,时间就像被谁给摁住了似的,不走了。大伙儿心里头那个翻江倒海啊,啥滋味都有。就在这当口儿,李婶,那位平日里和蔼可亲的大娘,颤颤巍巍地从板凳上站了起来。她那双布满岁月痕迹的手,紧紧攥着衣角,指关节都因为用力而泛白,眼神里头既有泪光闪烁,又透着股子不屈不挠的劲儿:“大伙都别愁眉苦脸的啦,咱虽然穷,可咱有的是力气,有的是对这片土地的爱。我家那口子走得早,留下我和娃,多亏了乡亲们帮衬,才把日子过下来。现在村里要发展,我不能拖后腿。我那几头老母猪,虽说不值几个钱,可卖了也能凑点,给学校、诊所添块砖加片瓦。还有,我听说现在外头流行啥‘众筹’,咱能不能也试试?把咱村的难处、咱的想法,跟外面的人说一说,说不定有好心人愿意帮咱呢。” 李婶的声音不大,却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村民们开始交头接耳,讨论着众筹的可能性,那场面,就像一群小麻雀在叽叽喳喳地商量着大事。

大伙一听,眼睛亮了亮,纷纷交头接耳起来。可就在这时,村头的广播突然响了起来:“各位村民请注意,各位村民请注意!刚刚接到通知,通往咱们村的唯一一条公路,因为暴雨冲刷,出现了多处塌方,车辆暂时无法通行,物资运输也受阻了……”

这消息像一记闷棍,打得大伙措手不及。路不通,意味着建学校、盖诊所所需的材料运不进来,外面的帮扶也难以进来,村子的发展之路,再次被重重困难拦住。村民们望着被冲毁的道路,一脸茫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就像一群迷失在黑暗中的羔羊,找不到方向。

然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第二天清晨,当村民们还在为道路发愁时,村里突然来了一群不速之客,他们自称是某开发公司的,想要以极低的价格收购村里的土地,说是要开发一个大型采石场。这一消息再次在村里掀起了轩然大波,一边是看似诱人的资金,有了这笔钱,或许能解决眼前建学校和诊所的资金难题;一边是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土地没了,根也就没了。村民们陷入了两难的抉择,茅山涡村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是为了眼前利益舍弃土地,还是坚守土地,寻找其他发展道路?这个问题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村民的心头。

就在村民们争论不休的时候,阿强突然站了出来,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决绝:“等等!大家先别吵,听我说!”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他到底会说出什么惊人之语?而那开发公司的人,又会如何应对村民们的质疑?茅山涡村的命运,是否将在这一刻发生改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