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山外吹来的风 > 第218章 涡村月色幽,众议护传留。商洽寻良策,齐心解困忧 。

“我们可以坐下来,详细讨论这个问题。” 我适时抛出建议,目光如炬,扫过每一位村民和李总一行人,声音掷地有声,“我们需要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既能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又能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说话间,我手指旁边的空地,示意大家落座。

村民们纷纷点头,有的从家里搬来小板凳,有的索性直接坐在草地上。众人围坐一圈,一场关乎茅山涡未来走向、传承与发展的对话,在这月光笼罩下的老槐树下拉开帷幕。月光斑驳地洒在地上,老槐树的影子被拉得长长的,枝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宛如古老的史官,默默记录着这场意义非凡的讨论。

“我觉得咱们得先明确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不能让开发影响到这些珍贵的遗迹。” 老张率先发言,脸上写满认真,眼神中透露出对文化遗产深沉的重视。我瞧着老张,想起村里老一辈人常念叨的事,他们自小就听着茅山涡的传说长大,对这片土地上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有着旁人难以理解的深厚情感。就像杞县人对 “杞人忧天传说” 的执着,为了将这一传说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文化工作者历经多年努力,反复修改申报材料,才让这一古老传说在国家级非遗名录中占据一席之地。老张对文化遗产的坚守,又何尝不是如此?

李总微微点头,回应道:“这一点我们肯定会重视,我们公司有专业的文物保护团队,会制定详细的保护方案。” 李总说着,眼神诚恳地看着大家,试图让众人安心。可我心里清楚,在如今这个利益至上的时代,不少打着保护旗号的开发项目,最终都沦为对文化遗产的破坏。就拿西安兴教寺事件来说,当地政府以 “丝绸之路联合申遗的需要” 为由,计划对兴教寺进行大规模拆迁,背后实则是商业运作在作祟。曲江系公司妄图借申遗之名,打造旅游文化综合体,获取巨额利益,全然不顾兴教寺作为千年古刹的历史价值和宗教意义。想到这儿,我不禁暗暗握紧拳头,决心一定要为茅山涡的文化遗产把好关。

“那经济发展方面呢?到底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好处?” 王婶急切地问道,双手不安地搓着衣角,眼神中满是期待。王婶一家的情况我再清楚不过,丈夫身体不好,孩子又在上学,家庭经济负担沉重,她太渴望能有个机会改善生活了。

“我们计划开发一些特色旅游项目,比如民俗体验、文化展览等,这些项目不仅能吸引游客,还能让更多人了解茅山涡的文化。同时,我们也会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比如导游、民宿服务等。” 李总的助手连忙解释,一边说,一边拿出资料指给大家看。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讨论愈发激烈。有人提出疑问,有人给出建议,每个人都在为茅山涡的未来绞尽脑汁。夜色渐深,月光洒在大家脸上,映照出专注的神情。就在这时,年轻气盛的小刘突然站起身来,大声说道:“我觉得李总他们的方案不靠谱!这些年,多少打着开发旗号的项目,最后都把好好的地方弄得乌烟瘴气。我们凭什么相信他们?” 小刘的话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

李总皱了皱眉头,耐心解释道:“年轻人,你先别着急。我们公司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之前也成功运作过多个项目。这次来到茅山涡,我们是真心想和大家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互利共赢?说得好听!” 小刘冷哼一声,“万一开发过程中出了问题,你们拍拍屁股走人,留下我们收拾烂摊子怎么办?” 小刘的质疑,道出了不少村民的心声,现场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我见状,赶忙站起身来,试图缓和气氛:“小刘,李总他们既然来了,就说明有合作的诚意。咱们有问题可以好好商量,一味地争吵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我转过头,看着李总,接着说,“李总,小刘的担心也不无道理。毕竟文化遗产是我们的根,一旦遭到破坏,就再也无法挽回。我们希望在开发过程中,能有一套严格的监督机制,确保文化遗产得到妥善保护。”

李总沉思片刻,点头道:“你说得没错。这样吧,我们成立一个专门的委员会,由村民代表和我们公司的专业人员组成,负责监督开发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大家觉得怎么样?”

众人听了,纷纷交头接耳,讨论起来。过了一会儿,张大叔缓缓站起身来,他眉头紧锁,神色凝重:“这个办法听起来不错,但我还是有些担心。就怕到时候委员会形同虚设,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张大叔的话让大家陷入了沉默,我也陷入了沉思。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监督机制往往因为各种利益关系而无法发挥实效,导致项目偏离初衷。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赵婶轻轻叹了口气,说道:“我想起以前村里修路的事。当时也说成立监督小组,可最后还不是有人偷工减料,路修得坑坑洼洼。希望这次别再出现这样的情况。” 赵婶的话,如同一记警钟,敲在每个人的心头。

为了打破僵局,我讲起了中国海油福建天然气管网为商周古迹改道的故事:“大家知道吗?中国海油福建天然气管网二期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发现了茅山古文化遗址。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他们不惜增加成本,让管线绕道而行。这才是真正对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我们这次的开发项目,也应该借鉴这种精神。”

听了我的话,大家若有所思。李总接着说道:“我向大家保证,我们一定会像中国海油一样,重视茅山涡的文化遗产。在开发过程中,我们会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接受大家的监督。如果有任何违反承诺的行为,我们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

经过一夜的激烈讨论与协商,村民们与开发公司终于达成了初步共识。我们决定成立专门的委员会,负责监督开发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确保文化遗产得到妥善保护,同时推动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天清晨,阳光洒在村庄里,村民们的脸上虽带着疲惫,但眼神中充满希望。大家开始为新的目标而努力,有的去整理资料,有的去联系相关部门,整个村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我看着这一切,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我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挑战与机遇并存,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守护好茅山涡这片土地,让它的美丽与富饶世代相传,在传承与发展的天平上,找到属于我们的平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