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山外吹来的风 > 第56章 齐心圆旅梦,汗水润村途。叵测邻村妒,同将美誉扶。

我静静地坐在老槐树下,听着乡亲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嘀咕,一声不吭,就像那些习惯了岁月变迁的老人,眯着眼,把每一句话都往心里头琢磨。脸上的皱纹,像是岁月亲手刻下的印记,每一道都藏着往昔的故事,一看就知道我是个能沉得住气,也懂人心思的人。我听得入神,耳朵竖得老高,生怕错过哪怕一个字,心里头不停地琢磨,怎么才能解开大家心头的疙瘩,让我琢磨许久的好想法,能像冬日里的炉火一样,暖到每个人的心窝子里去。

“乡亲们啊,我心里明白你们的顾虑,那比啥都重。” 我微微抬起头,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接着深吸一口气,眼神里透着不容动摇的坚定,“但你们信我一回,我有法子让旅游和咱们的绿水青山携手共进。咱们得立个规矩,就像给孙猴子戴上紧箍咒一样,游客太多的时候,该限流就得限流,一定得保护好咱们这片土地的生态,让它跟以前一样山清水秀。再说了,旅游挣来的钱,咱可不能乱花,得用在刀刃上,修修路,把那些坑洼不平的小道修成平坦的水泥路,让大家出行更方便;整整房,把村里破旧的屋子修缮一新,让咱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让大伙儿心里也亮堂堂的,不好吗?”

“话是这么说没错,可万一啊,这地里的庄稼不争气,风不调雨不顺,咱这心血不就白费了?咱庄稼人,哪经得起这大风大浪的折腾,万一栽了跟头,日子可就更难捱喽。” 老倔头边说边一个劲儿地摇头,他那双手,因为长年累月握着锄头、干着粗活,布满了老茧,此刻正紧握着旱烟袋,吧嗒吧嗒猛吸几口,眼神里既有对未知的恐惧,也有对家族未来的深深忧虑,烟雾在他眼前缭绕,更添了几分凝重。

“风险嘛,那是肯定有的,可咱们也得瞅瞅那明晃晃的机遇啊。” 我挺直了腰杆,眼神愈发坚毅,“这风险,我扛了!家里那点老底儿,全拿出来当敲门砖。” 我顿了顿,看大家都有些惊讶地看着我,又接着说,“嘿,您还别说,前些日子我跑断了腿,四处打听、联络,几家远近闻名的旅游公司,都点头答应了,要给咱技术支持,帮咱们打开市场。只要咱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天大的坎儿,也能给它填平了!”

那一宿,我们围坐在火塘边,火塘里的火苗噼里啪啦地跳着,映红了大家的脸。话匣子一打开,就收不住了。起初,乡亲们心里还犯嘀咕,一双双眼睛直勾勾地瞅着我,那眼神仿佛在说:“这娃子,能行吗?” 可没想到,我跟大家掏心窝子地聊,把这些年在外头的见识、学到的本事,还有对村子未来的规划,都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一句句实诚话,就像冬日里的暖阳,慢慢驱散了大家心头的疑虑,暖得大伙心里热乎乎的。

咱们听着听着,心头的冰疙瘩慢慢就化了。看着我那双布满泥土却坚定的眼睛,乡亲们知道,这小子是真心实意想为咱村子谋出路。那决心,比地里的大石头还硬气。

天亮了,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屋里,大伙儿的心情也跟着亮堂了。从最初的半信半疑,到后来心领神会,再到如今的全心全意支持,这一路变化,就像地里的庄稼,一夜之间就绿了一片。大伙儿心里头那个美啊,就像看到了秋天金黄的稻穗,知道好日子就在不远处等着咱们呢。

“我这心里头,比那乱麻还乱呢。看着你,就像看着自家孩子一样,心疼你,也信你。” 张婶眼眶微红,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那手劲儿里既有慈爱也有鼓励,“你说得没错,咱这片土地,养活了咱们祖祖辈辈,可咱不能光守着它穷过活啊。婶子我,年轻时也做过梦,想着能有一天,咱村能换个样儿,孩子们能有更好的出路。可那时候,唉,力不从心,也就慢慢把那份念想给藏心里头了。”

我听着张婶的话,心里头涌上一股暖流,眼眶也不自觉地湿润了。我转过身,紧紧握住张婶的手,感受着她手上因长年劳作而布满的厚茧,此刻,这双手却传递着无比坚定的力量。“张婶,谢谢您。有您这句话,我就更有底气了。咱们一起努力,不光是为了改变村子,更是为了咱们心中的那份梦想和期待。我相信,只要咱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总有一天,茅山涡会成为一个让所有人都羡慕的地方。”

两人的目光交汇,仿佛在这一刻,所有的质疑、所有的困难都烟消云散了。只剩下那份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坚定信念,在夜空中熠熠生辉。

“是啊,咱们得把心放宽些,信得过咱这些后生仔。这孩子,心里有谱儿,眼里有光,我看他能领着咱们蹚出一条新道儿来。” 王大爷边说边点头,那皱纹里藏着的故事,仿佛都在这一刻活了过来,透着股子对后辈的信赖和期待。他平日里话不多,但一说起来,句句都像是从心窝子里掏出来的,暖人又实在。

此刻,我望着大伙,心中满是豪情壮志,暗暗发誓,一定要带着乡亲们闯出一片新天地。接下来,就得撸起袖子加油干了,先把与旅游公司们的合作细节敲定,再组织乡亲们一起学习旅游服务知识,还要规划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 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只要我们携手共进,茅山涡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咱们老一辈啊,吃了不少苦,也盼了不少年头。” 王大爷吧嗒了一口旱烟袋,吐出一团烟雾,缓缓开口说道,那被岁月刻满皱纹的脸上,满是感慨,“现在,是时候让年轻人去闯闯了。我瞧着咱村这娃子,也就是那个我,敢想敢干,又有咱们大伙儿在后面撑着,这路啊,指定是越走越宽敞!” 王大爷微微抬起头,眼神里闪烁着光芒,那是对未来的希望,也是对我深深的信任和支持。他的话语,简单却有力,就像冬日里的热乎炕头,字字句句都戳进了人的心窝子里,让人听了心里头热乎乎的。

“俺也豁出去了,算俺一个!” 小闯一下子从人群中站了出来,他那脸蛋红扑扑的,洋溢着满满的朝气,就像是春天里刚冒尖的嫩芽,透着股子不服输的劲儿和满腔的热情。他把胸膛一挺,双手握拳,在空中挥了一下,大声嚷道:“咱村儿的明儿个,俺得出一份力,跟大伙儿一块儿拼出个样儿来!” 那双眼睛,亮堂堂的,像是能照进人心里去,让人一看就知道,这小子,是个实心实意为村里好的主儿。话一出口,那股子年轻人的闯劲儿和干劲儿,就直愣愣地撞进了每个人的心房,暖洋洋的,也沉甸甸的。

在乡亲们的齐心合力下,我心里谋划的那盘棋算是彻底活了起来。咱村儿里头的旅游开发小组,就像那春天里播下的肥沃种子,一天一个样儿地茁壮成长。大伙儿肩并肩,手挽手,每天天不亮就扛着锄头、铁锹出了门,愣是把那规划图上的线条,一锄头一锄头地挖进了土里,变成了实打实的路。

清早儿,天刚擦亮,晨曦的微光还带着丝丝凉意,就能看到大伙儿拿着扫帚、簸箕,陆陆续续地朝着景区走去。山里的晨雾还未完全散去,像一层轻纱笼罩着,大伙却丝毫不含糊,干劲十足地跟那晨雾较着劲儿,硬是把景区里的垃圾收拾得干干净净,比自家院子还利索。那游客步道,一砖一瓦,都是咱们用汗水泡出来的,大伙齐心协力,有人搬砖,有人和泥,有人铺砌,忙得热火朝天。等到路修好了,大伙走在上头试试,脚底生风,心里头那个美呀,脸上的笑容比那初升的太阳还灿烂。

说到设计旅游线路,咱们村的老少爷们儿也是不含糊。平日里种地是把好手,现在动起脑筋来,那也是一点不含糊。大家围坐在祠堂里,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为了设计出最吸引人的线路,争得面红耳赤。有人提议沿着溪边走,能欣赏潺潺流水,又凉快;有人说要穿过那片果林,游客能顺手摘个果子尝尝鲜。最后综合大伙的意见,线路图画得那叫一个精彩,比镇上的规划师还接地气。

连宣传材料,都是咱们自个儿编的顺口溜,土得掉渣,可字字句句都透着咱村的味儿,能戳到人心窝子里去。那天,大伙聚在一块儿,你一句我一句地凑着词儿。李大爷戴着老花镜,拿着毛笔,在纸上一笔一划地写着,写错了就用舌头舔舔笔尖,修改过来;张婶一边嗑着瓜子,一边出着主意,什么词儿押韵,什么词儿能突出村里特色,她最在行。最后成稿的时候,大伙围在一起,念着念着,都笑开了花。

“茅山涡里风光好,绿水青山绕村跑。

晨起云雾似仙飘,夜来星辰伴月皎。

古道悠悠诉古谣,新景处处展新貌。

农家小院乐陶陶,待客热情如火烧。

游客步道走一遭,步步生风步步高。

春赏花来夏避暑,秋收硕果冬观雪。

美食香飘十里遥,土鸡野菜味道妙。

来了就不想走掉,心中留下美好照。

游客步道穿林间,石板路上笑语喧。

小桥流水映红颜,古色古香情绵绵。

农家菜肴香四溢,土窑烤鸡味胜仙。

一壶清茶话桑田,醉卧乡野不思还。

茅山涡里故事多,老少皆能唱新歌。

齐心协力奔小康,幸福生活像蜜糖。

诚邀四方宾客至,共赏此间好风光。

欢声笑语满山响,留下美好永难忘。”

如今,咱村的旅游事业算是初见成效,游客越来越多,村里的收入也逐渐增加。但我心里清楚,这只是个开头,还有好多事儿等着我们去做。接下来,得琢磨着怎么提升游客的住宿体验,是改造一批特色民宿,还是引进一些现代化的度假设施;还要想着怎么培养村里的导游人才,把咱村的故事讲得更生动、更吸引人…… 未来的路还长,不过只要咱们继续齐心协力,茅山涡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璀璨夺目。

可就在大家沉浸在喜悦之中时,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隔壁村子看到我们村旅游发展得好,心生嫉妒,居然想出了恶意竞争的歪点子。他们开始在网络上发布一些关于我们村的不实负面消息,说我们村的旅游设施不安全,卫生条件差。这消息一传出,不少原本打算来我们村旅游的游客都打了退堂鼓,我们村的旅游生意一下子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乡亲们又开始慌了神,大家再次聚集在一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间没了主意。这时候,我站了出来,我该如何带领乡亲们应对这场危机,挽回茅山涡的旅游声誉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