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 > 第22章 出访英吉利

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 第22章 出访英吉利

作者:凉拌日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5 19:06:28 来源:小说旗

一周后,万事俱备。

庄亲王允禄率一众大臣、百名朝气蓬勃的学子以及二百名精通火器的士兵,齐聚通州港,通州港作为距离京城最近的港口,此刻一片繁忙景象。

港口处,一艘高大的船只静静停泊着,船身被海风轻轻摇晃,船帆猎猎作响,水兵们熟练地忙碌着,做着最后的出海准备。

庄亲王允禄身着华服,神色庄重地站在船头,六部官员、百名学子们、数位英吉利传教士以及二百名士兵有序登船。

随着一声嘹亮的号角响起,船只缓缓驶离港口。送行的人群中,百姓们纷纷挥手,为使团送上祝福。

弘历也特意派遣了官员前来送行,传达着皇帝对此次出使的殷切期望。

在航行途中,汤执中传教士充分发挥他的作用,为众人讲解英吉利的文化习俗、社会风貌以及外交礼仪。

大臣们认真聆听,不时提出问题,力求在抵达英国前对这个国家有更深入的了解。

学子们则围在汤执中身边,好奇地询问着关于英吉利的种种,他们渴望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探索新的知识。

随着一声令下,船只缓缓驶动,沿着京杭大运河南下。

运河两岸,风景如画,百姓们听闻使团出行,纷纷驻足观望,投来好奇与期待的目光。

经过数日航行,顺利抵达杭州,众人稍作停留,进行了必要的物资补充后,船队从继续杭州起锚,向着广州进发。

当庄亲王允禄率领的庞大出访使团即将抵达广州的消息传来,两广总督鄂弥达即刻紧锣密鼓地筹备迎接事宜。

鄂弥达早早便安排得力下属在码头附近严阵以待,密切留意使团船只的动向。

待使团船只一现身,迎接队伍迅速行动,举着醒目的标识,有条不紊地引导使团靠岸。

码头上,彩旗猎猎,士兵们整齐列队,尽显对使团的敬重之意。

使团顺利靠岸后,鄂弥达亲自上前迎接庄亲王允禄,恭敬行礼,满脸热忱地说道:“庄亲王,一路辛苦了,广州府已万事俱备,全力协助使团。”

庄亲王允禄微笑点头致谢:“有鄂总督鼎力相助,此次出使便添了几分底气,本王感激不尽。 ”

随后,鄂弥达精心为使团安排舒适的住所,还快速调配人力物力,补充各类物资。

在得知使团急需了解英吉利情况后,鄂弥达第一时间将目光投向十三行。

鄂弥达亲赴十三行,与行商们仔细商议,最终挑选出数位精通英语的汉人。

这些人里,有的是语言天赋出众的学者,也有曾多次前往英吉利经商,对当地的商业规则、风土人情、社会习俗都了如指掌的商人。

当这些被选中的人得知自己将跟随使团前往英吉利时,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迅速收拾行囊,迫不及待地与使团会合。

在与庄亲王等人会面时,这些有赴英经历的商人详细介绍了英吉利的商业环境、贸易规则以及当地风土人情。

庄亲王及随行大臣们全神贯注地聆听,不时就关键问题深入询问,现场讨论氛围热烈。

而在广州十三行商馆区常驻的外商们听闻大清即将派遣使团访问英吉利,顿时议论纷纷,满是好奇。

其中,来自英吉利的商人们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于是,几位颇具影响力的英吉利商人主动找到鄂弥达,表示愿意为使团带路,一同前往英吉利。

他们诚恳地说道:“总督大人,我们在广州经商多年,往返英吉利与大清之间数次,对航线极为熟悉。

我们愿为大清使团效劳,一同前往,确保行程顺利。”

鄂弥达听后大喜,他本就在为如何让使团在航行中更加顺利而谋划,这几位英吉利商人的提议正中下怀。

经过一番积极沟通与协调,他成功促成使团与这些英吉利商人一同踏上返程之旅。

在使团停留广州期间,鄂弥达还组织当地官员与使团交流,分享广州与西方贸易往来的经验。

他安排专人协助水手检修船只,确保航行安全。

一切准备就绪后,在鄂弥达的精心安排下,广州水师派出精锐力量为使团护航。

使团与英吉利商人的船队一同扬帆起航,鄂弥达站在岸边,挥手送别:“庄亲王,愿此次出使一帆风顺,满载而归。”

庄亲王允禄站在船头,回以感谢的手势,带着鄂弥达的祝福与期待,向着遥远的英吉利进发。

使团的船队在英吉利商人领航与广州水师护航下驶离广州港,开启漫长旅程。

起初海面平静,可没过多久,风浪渐起。海浪拍打着船身,船体剧烈摇晃,发出嘎吱声响。

庄亲王紧抓船舷,身旁的大臣们也是一脸紧张。

庄亲王眉头紧皱,开口道:“这海上风浪如此之大,着实惊险,不知何时才能平稳些。”

礼部侍郎励廷仪忧心忡忡地回应:“是啊,王爷,这才刚出发不久,后面的路还长,真让人担忧。”

随行传教士汤执中轻声安慰道:“庄亲王莫要忧心,主会庇佑我们平安度过。

海上航行虽有风险,但也并非不可战胜。”

英吉利商队首领汤普森一边指挥着调整船帆,一边大声说:“各位别慌!根据风向和浪型调整船帆角度,船就能稳些。”

水手们迅速行动,在他们的协作下,船渐渐平稳。

庄亲王看着这一幕,不禁赞叹:“汤普森船长,你们经验真是丰富,佩服佩服!这在海上航行,你们都是如何判断方向和应对风浪的?”

汤普森笑着回答:“庄亲王,我们常年在海上跑,通过观察星星、太阳的位置,还有使用罗盘来确定方向。

应对风浪嘛,就得熟悉各种天气变化,提前做好准备。

对了,接下来我们会在马六甲补给,那里是我们重要的贸易据点。”

到达马六甲,庄亲王等人看到港口商船穿梭,一片繁忙。

港口的火炮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庄亲王走上前,仔细打量后问汤普森:“这火炮看着与我们大清的很不一样,似乎更先进,不知威力如何?”

汤普森介绍道:“像这种常见的火炮,发射的是四五公斤重的铸铁实心铁球,威力巨大,能轻松击穿木质舰船的船体,摧毁普通防御工事。

射程方面,24磅炮实际最多能打出约5公里,一般舰炮射程在1 - 3公里左右 。”

庄亲王听闻,神色一凛,转头看向身旁的兵部侍郎,问道:“咱们大清火炮的射程如何?”

兵部侍郎魏廷珍面露尴尬,低声说道:“王爷,咱们大清的火炮射程大概在1 - 2公里。”

庄亲王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结,沉默不语,心中暗自思量着大清军事装备的现状与未来。

在印度东部加尔各答补给时,庄亲王看到汤普森手下的护卫手持火枪巡逻,好奇地问:“你们的火枪又有什么特别之处?”

汤普森来了兴致,拿起一把火枪展示:“这火枪是我们英军常用的布朗贝斯滑膛枪,射程大概能达到100 - 200米 ,射速方面,训练有素的士兵每分钟能射击3 - 4发。”

庄亲王身旁的将领暗暗咋舌,心中对比着大清火枪的性能。

航行至好望角,风浪愈发凶猛。

汤普森提前告知大家应对方法,汤执中也在一旁祈祷着平安。

好在数小时航行后,众人有惊无险地通过了这片海域。

经过长达三个多月的漫长航行,船队终于抵达伦敦港口。

庄亲王等人站在船头,望着眼前的景象,内心的震撼难以言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