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 > 第53章 新币代理商

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 第53章 新币代理商

作者:凉拌日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5 19:06:28 来源:小说旗

1739 年春,筹备数月的大清中央银行在京城盛大开业。

鎏金的匾额在晨光中闪耀,朱红色的大门缓缓推开,威风凛凛的石狮子镇守两旁,一场精心谋划的货币革新,就此拉开大幕。

开业没多久,一条消息如同野火般在京城大街小巷迅速蔓延——朝廷亏本发行新币,民众只要完成兑换就等于赚到。

起初,这条消息只在茶馆酒肆里,被人们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三两人凑在一起,压低声音议论。“听说了吗?这次朝廷铸新币,花的银子比换来的多得多,简直是亏本买卖!”

“真的假的?要是这样,那赶紧去换,不就白捡便宜了?”随着消息越传越广,民众的好奇心和贪欲被彻底勾了起来。

这一切皆出自弘历的谋划。新币推行之初,民众对其接受度不高,习惯使用旧币的百姓,对新事物难免心存疑虑。为了打破这一僵局,弘历决定再次采用 “饥饿营销” 的手段。

在弘历的暗中指示下,内务府选派了一批机敏的人手,乔装成普通百姓,穿梭于京城的各个角落,有目的地散布消息。

这些人混在人群中,绘声绘色地描述着新币发行背后的 “亏本真相”,言辞间信誓旦旦,仿佛亲眼所见。很快,街头巷尾都在热议此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新币兑换。

与此同时,中央银行内工作人员看似忙碌,实则有条不紊地限量兑换。

每日开放的兑换窗口有限,排队的长龙从大门蜿蜒而出,一眼望不到头。不少百姓为了能换到新币,天还没亮就赶来排队,生怕错过机会。

按照弘历的安排,户部尚书兼任大清中央银行第一任行长海望在京城各处张贴告示,告示上详细阐述了新币的制作工艺、防伪特征,以及发行新币对国家经济的深远意义。

为了进一步打消民众的顾虑,海望还在中央银行举办了多场公开答疑会,邀请社会各界代表参加。

答疑会上,一位老者忧心忡忡地问道:“尚书大人,听说朝廷亏本发行新币,这是真的吗?”

海望微笑着耐心解释:“老人家,朝廷推行新币,旨在规范市场,造福百姓。亏本只是暂时的,等到新币全面流通,市场繁荣起来,一切都会好起来。

大家尽早兑换,既能享受新币带来的便利,又能助力国家发展。”

就在众人将信将疑时,提前安排好的几位 “托” 站了出来。

小商贩王五激动地挥舞着手中的新币,大声说道:“我最近用新币交易,不仅方便快捷,还省了不少麻烦。

这么好的事,大家还犹豫什么?”在他们的带动下,现场气氛瞬间被点燃,原本观望的百姓纷纷加入兑换的队伍。

然而,就在京城百姓为新币热议不断、踊跃兑换时,民间商票行业却弥漫着一股质疑的气息。

京城最大的票号“万丰票号”内,檀木八仙桌旁,掌柜赵崇武面色凝重,指尖反复摩挲着中央银行发售的新币。

账房先生弓着身子,语气急切:“掌柜的,朝廷亏本发币这事,怎么想都透着蹊跷。

铸币耗费巨大,朝廷怎么可能平白做赔本买卖?背后说不定藏着大谋划,咱们做商票生意的,得小心应对。”

赵崇武重重敲了下桌面,沉声道:“没错,咱们票号向来与现银打交道,新币贸然入局,很可能打乱咱们的经营节奏。”

很快,万丰票号率先表态,通过旗下分号向往来商户传达对新币的疑虑,众多中小票号纷纷响应,一些民众也对新币推行的抵制情绪愈发浓烈。

消息迅速传到弘历耳中,他知道当前民间商票行业在经济活动中具有重要影响力,若不妥善解决,新币推广将举步维艰。于是,弘历紧急召见海望。

“海爱卿,如今商票行业对新币抵触情绪严重,长此以往,新币推广必将受阻。

当前铸币尚有五分利润,可让出一分,让民间商票代理发售新币,你速去安排,召集京城各大票号掌柜,举办一场沟通会,务必说服他们。此事干系重大,务必叮嘱他们严格保密!”弘历目光如炬,语气坚定。

海望领命后,迅速筹备沟通会。沟通会上,海望并未急于解释,而是坦诚分享了新币发行的初衷、规划以及面临的挑战:“诸位掌柜,朝廷发行新币,旨在营造稳定的金融环境,促进商贸繁荣。

新币统一规范,能降低交易成本,减少假币风险,对商票行业长远发展益处多多。当下朝廷确实在前期投入较多,但这是为了给大家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

然而,赵崇武双手抱胸,冷哼一声:“尚书大人,道理我们都懂,但做生意讲究实实在在的利益。新币究竟能不能带来好处,我们还得观望。”其他票号掌柜纷纷点头,现场气氛剑拔弩张。

海望不慌不忙,微笑着抛出重磅方案:“为打消大家的顾虑,陛下特意下旨,允许民间商票代理发售新币,朝廷愿让出一分,诸位可凭借自身实力获取新币发售配额,从中盈利。此外,朝廷还会出台配套扶持政策,助力票号与新币体系无缝对接。但此事机密,还望各位务必严守,不得外传。”

此言一出,会场顿时议论纷纷。赵崇武眼中闪过一丝犹豫,开口道:“尚书大人,这确实是个新思路,但我们仍需时间商议。”

海望趁热打铁,详细阐述了票号获取新币发售配额的流程、销售规范和保障措施,并安排票号掌柜实地参观中央银行的运营管理。

经过多轮沟通与协商,部分票号掌柜态度逐渐松动。赵崇武权衡再三,率先表态:“尚书大人,看得出朝廷的诚意,我们万丰票号愿意尝试代理发售新币。”其他票号见状,也纷纷响应。

随着万丰票号带头响应,其他票号纷纷跟进,民间商票行业正式投身新币推广浪潮。这一转变,如同一剂强效催化剂,让新币发行进程骤然加速。

票号借助自身广泛的商业网络,将新币迅速推向各个商贸领域。

在京城最大的绸缎庄内,掌柜正与客户洽谈生意,账房先生适时展示新币。

“如今使用新币结算,不仅便捷,而且我们票号代理发售新币,为您带来诸多实惠。”客户一番权衡,决定尝试使用新币。类似场景,在京城的粮行、药铺、瓷器店等各类商铺不断上演。

为配合新币推广,票号推出一系列配套服务。他们简化新币汇兑流程,降低手续费率,还为大额交易客户提供上门服务。

一些票号甚至联合商户,推出使用新币消费的折扣活动,吸引百姓踊跃使用新币。在票号的带动下,京城商业活动愈发活跃,新币的流通速度显着提升。

随着新币在市场上逐渐站稳脚跟,其优势愈发凸显。交易结算变得更加便捷高效,假币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商业纠纷大幅减少。京城的经济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店铺生意兴隆,街道车水马龙。

1739年六月底。

海望在向弘历汇报工作时,难掩喜悦:“陛下,在民间商票行业的协助下,新币发行取得显着成效,市场对新币的接受度越来越高。

自中央银行开业两个多月以来,中央银行新币发售量约800万银元,其中民间商票行业代理发售量约300万银元。

目前,工部正对回收的铜钱、银钱开展重铸工作,重铸环节所产生的利润,将陆续充实到国库之中 。”

弘历听后,龙颜大悦:“这次新币发行,革新货币规制,使四海交易便捷,百业兴旺。朝堂与民间商票协同共进,让经济繁荣、国库日盈,实乃社稷之幸!”

言罢,弘历目光如炬,当即下令:“海爱卿,速传朕旨,各地督抚全力配合,尽快在全国各地开设中央银行分行,把成功经验推广开来,稳固我朝经济根基!”

海望闻言,立刻撩起官袍跪地,声音洪亮且坚定:“陛下圣谕英明!微臣定当领命,星夜传达圣意,督促各地督抚迅速落实,绝不让陛下失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