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 > 第15章 法治的开端

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 第15章 法治的开端

作者:凉拌日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5 19:06:28 来源:小说旗

判决结果出来,百姓代表们纷纷鼓掌。大门重新打开,外面等候的百姓们迫不及待地围上来询问结果。

得知王二获刑,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判得好啊!这才是公正的审判!

那位憨厚朴实的中年车夫率先站出来,挠了挠头,脸上带着质朴的笑容说道。

“大伙都听我说!以前咱老百姓打官司,心里头可没底了,就怕遇到糊涂官。

今天在这大堂里,我算是开了眼。

打官司有律师帮忙,把事儿说得头头是道。

原告律师拿出的证据,从邻居瞧见有人翻墙进李大爷家,到在王二家里搜出棉衣,还有赌场里他突然有钱的事儿,一样样都清楚得很。

就算王二也请了律师,可咱这边证据过硬,谁也没法颠倒黑白。

咱这些代表能看着、听着,还能给法官提想法,这才叫公平断案!

以后咱老百姓再有啥事儿,也不怕没地儿说理啦!”

精明能干的小商贩眼睛一亮,也跟着大声说道。

“没错!我做买卖这么多年,就怕遇到那些个不讲理的人坑我。

今天看这场审判,我可算明白了,打官司就是要讲证据。

原告律师把证据摆出来,一条一条的,严丝合缝。

王二的律师虽然也在辩解,但拿不出啥有力的证据,根本站不住脚。

以后做生意,要是有人想坑我,我就把证据收集好,法律肯定会给咱撑腰!那些想使坏的人,可得小心咯!”

两位勤劳朴实的农妇相互看了一眼,其中一位微微红着脸说道。

“以前总觉得打官司是很遥远又很可怕的事,今天进去一看,才知道法官是真的会认真听大家说话。

原告律师讲的那些证据,一环扣一环的,让人信服。

那棉衣在王二家里找到,和李大爷说的完全一样,这就是铁证。

赌场的事儿也能证明王二有问题。就算被告请了律师,也没法把黑的说成白的。

以后咱庄稼人要是遇到不公平的事儿,也能勇敢地来打官司啦!”

饱读诗书的私塾先生清了清嗓子,神情庄重地说道。

“此次审判,意义非凡呐!双方律师在庭上的表现充分展现了证据的重要性。

希望往后这样的审判能越来越多,让大清的法治之光,照亮每一个角落。”

百姓们听了代表们的发言,纷纷点头称赞。人群中不时传出“说得好”“以后就该这样”的声音。

今天审判结束后,关于审判方式变革的消息,像野火一般在京城迅速蔓延开来,瞬间成为街头巷尾、各行各业热议的焦点。

集市里,人来人往,喧嚣热闹。

肉铺老板一边熟练地切着肉,一边和旁边的菜贩聊得火热。

“你听说没?刑部那场审判可神了,双方都有律师帮着说话,全靠证据定输赢。”

菜贩眼睛瞪得老大,满脸好奇。

“真的假的?还有这好事儿?那以后咱老百姓要是有个纠纷,是不是也能找律师,让自个儿的理说得更明白些?”

旁边路过的一位年轻伙计,停下脚步,羡慕地插了一句:“要是我打官司也能有个懂法律的人帮我,那心里可就踏实多了。”

不远处的茶馆里,高谈阔论之声此起彼伏。一位身着长衫的读书人,端起茶杯,轻抿一口后,摇头晃脑地说道。

“这新式审判,引入律师辩护,实乃我大清司法之进步。以证据为基石,让真相大白于天下,公平公正,令人赞叹。”

同桌一位富商附和道。

“确实如此,以后生意场上签契约、谈买卖,就算出了纠纷,也有了公正解决的盼头。”

这时,角落里一位满脸络腮胡的大汉,却撇了撇嘴,满脸不屑:“哼,说得好听,不就是多了些弯弯绕绕的程序,还不是那些有钱有势的人更占便宜。”

这话一出,周围的人纷纷投去异样的目光,有人小声反驳:“话可不能这么说,证据面前,人人平等,这次审判不就是最好的证明?”

在深宅大院中,几位富家太太围坐在一起喝茶聊天。

其中一位折扇轻摇,眉飞色舞地说:“听说那被告和原告都有律师帮忙,在堂上唇枪舌剑,好不精彩。”

另一位太太眼中满是羡慕:“要是咱家里遇到个事儿,也能请个律师,那可就省心多了,也显得咱有面子。”

而一旁一位年长的太太却神色淡然,轻声说道:“不管有没有律师,只要能公正断案就好,就怕这新东西只是一时新鲜,中看不中用。”

学堂里,教书先生也在给学生们讲述这场轰动全城的审判。

“学子们,此次审判意义重大,律师依据法律和证据,为当事人据理力争,这便是司法公正的体现。”

台下的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憧憬的光芒。一个学生举手问道:“先生,那我们以后也能当律师吗?”

先生微笑着点头:“当然,只要你们努力学习律法,将来便能成为维护公平正义的使者。”

这股热议浪潮席卷了京城的每一寸土地,不管是好奇者的追问、羡慕者的期待,还是不屑者的质疑,都反映出人们对司法改革的高度关注。

紫禁城中。

弘历正坐在养心殿中,手中拿着第二期报纸初稿细细审阅。

只见报纸第一版上刊登着“华人行为准则”六个大字。

紧接着可以看到。

“对食物、**、金钱等方面的**保持适度和节制,避免过度放纵,以免陷入罪恶。

不可骄傲自满、自夸,应感恩并以谦卑的态度生活。

当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不可贪恋人的房屋、妻子、仆婢、牛驴及他一切所有的。

以善良和尊重对待他人,如同希望他人对待自己那样,即“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

尊重他人及其信仰,无论他人的信仰或背景如何,都给予尊重,倾听观点,保持开放心态,接纳不同的人。

不要轻易对他人进行评判,应看到他人的优点,即便他人犯错,也给予宽容和理解。

在能力范围内,帮助弱者、照顾病人、关心穷人等有需要的人,通过实际行动展现关爱。

同胞有难,应主动帮扶,携手共渡难关,凝聚华人力量。”

第二版简要阐述了朝廷关于司法改革的消息,字里行间彰显着革新司法、追求公正的决心。

第三版罗列了过去一个月各省报纸的销量。

第四版聚焦农业种植方法技巧,从种子的挑选到田间的管理,为广大农户提供了实用的指导。

就在弘历专注审阅报纸内容时,御前太监匆匆走进殿内,将民间对刑部新式审判看法进行汇报。

弘历听完,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轻轻放下报纸,说道。

“此次刑部的新式审判,效果显着,百姓反响热烈,可见司法改革已初见成效。”

说罢,弘历立刻吩咐身后等候多时的鄂尔奇。

“鄂尔奇,你将此次审判作为典型案例,写入报纸第四版。

这不仅能让百姓更直观地了解大清最新的司法改革成果,也能让他们明白法律的公正与威严。

审判过程中的证据呈现、律师的辩论,这些都要详细记录,让百姓知晓打官司靠的是证据,是法律。

为后续司法改革全国落地提前打好舆论基础。”

鄂尔奇连忙领命:“臣定当仔细梳理,将此次审判案例清晰准确地呈现于报纸之上,让更多百姓了解司法改革的益处。”

弘历微微点头,强调道:“报纸是传播朝廷政令、宣扬法治的重要工具,务必要确保内容真实、准确、易懂。通过这次案例,引导百姓知法、守法、用法,推动大清的法治建设。”

鄂尔奇郑重承诺:“臣明白此事重大,定会全力以赴,不辜负皇上的期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