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1年十一月底,京城沉浸在道路改造的火热氛围中,施工现场一片忙碌。
然而,紫禁城太和殿内气氛却异常凝重。
“陛下,臣有本启奏!”广东省巡抚杨永斌神色忧虑,快步出列,声音在大殿内回荡。
弘历微微颔首,示意他继续。
杨永斌深吸一口气,开始详述:“陛下,此前我朝虽有少量生鸦片进口,且多数用于药物,治疗咳嗽、痢疾等疾病,一直相安无事。
但近年来,英吉利商人将鸦片制成方便吸食的熟鸦片,并与我朝不良商人勾结,大肆倾销鸦片。
这些商人故意夸大鸦片功效,声称它不仅能治病,还能提神醒脑、舒缓压力 ,诱导民众购买享用。
如今广州府街头巷尾开设了不少专门供人吸食的鸦片馆,不少百姓受虚假宣传蛊惑,怀着好奇或寻求放松的心态踏入鸦片馆。
起初,他们只是将其当作缓解疲劳的妙方,可很快就成瘾,身体每况愈下,精神萎靡不振,原本勤劳的青壮年变得慵懒懈怠,家庭矛盾冲突不断,社会秩序也受之影响。”
说到此处,杨永斌顿了顿,拱手道:“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是限制英吉利鸦片进口,同时大幅提高鸦片进口关税,抬高英吉利商人成本,使其无利可图,减少鸦片流入,并加强海关查验,对违规者重罚,如此或能遏制住鸦片泛滥的势头 。”
弘历听着,脸色愈发阴沉,想到后世鸦片对国人的毒害,心中一阵颤栗,那一幅幅骨瘦如柴、眼神空洞的国人画面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
弘历本以为,依照历史的发展脉络,鸦片要到本世纪末才会大量涌入,却没料到,自己推行的开放贸易之举,竟让鸦片提前半个世纪如潮水般大量流入。
弘历脸色阴沉,沉声道,“诸位爱卿,有何看法?”
一时间,大殿内议论纷纷。
户部侍郎于敏中站出来,恭敬拱手:“陛下,这鸦片本是朝廷许可入药之物,虽说当下民间存在滥用情形,不过是百姓使用不当罢了,加强教化引导,规范使用途径,想来便能解决问题,实在不必大费周章限制进口,徒增管理成本与贸易争端。”
另一位礼部官员也随声附和:“是啊陛下,英吉利商人固然可恶,可这鸦片本身并非洪水猛兽,只要规范使用,也能造福百姓,贸然限制,恐怕会引发诸多麻烦。”
军机大臣鄂尔泰站出来,神色凝重:“陛下,杨巡抚所言有理,民间鸦片滥用情况严峻,确实需采取措施。
不过臣以为,可先从内部管控入手,即刻颁布政令,除正规医馆经严格审批可使用鸦片入药外,民间一律禁止私自持有与吸食。各地官府加大巡查力度,对违反者施以重刑,以儆效尤。”
怡亲王允祥紧接着进言:“陛下,英吉利商人此举欺人太甚。依臣看,不如直接断绝与英吉利的贸易往来,断其财路,从根源上杜绝鸦片流入。”
户部尚书海望却眉头紧皱,上前说道:“陛下,断绝贸易虽能震慑英吉利,但此举不仅会严重影响我朝对外贸易大局,还会冲击我朝与英吉利正在进行的造船业合作。
近年来,我朝造船技艺在英吉利人帮助下显着提升,若贸然断绝往来,造船业的发展恐怕会陷入停滞,这对我朝水师的壮大、海运的拓展都将产生不利影响。
臣赞同杨巡抚限制进口之策,再配合加强海关查验,确保每一批进口鸦片都在严格监管之下。”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不休。
弘历坐在龙椅上,稍作思忖后,弘历扫视众人,沉声道:“鸦片危害极大,百姓一旦沾染便会上瘾,精神萎靡,无法劳作。
且大量白银因鸦片流入英吉利人之手,长此以往国库空虚,国将不国!”
弘历顿了顿,语气严肃说道:“朕决定,自今日起,禁止任何形式鸦片进口。
海关总署即刻成立鸦片稽查队,专门打击鸦片走私,但凡发现,不管是英吉利商人还是国内不法商贩,一律严惩不贷!”
弘历的声音在太和殿内久久回荡,诸位大臣面面相觑,满是惊讶之色。
谁都未曾料到,一向大力倡导对外开放贸易的陛下,面对鸦片问题时,态度竟如此强硬果决。
待朝会众人的议论声稍稍平息,弘历又继续说道:“传朕旨意,着各省巡抚,今日起开展鸦片专项整治工作。
严禁民间吸食鸦片,一经发现,依吸食轻重,分别予以惩处,轻度上瘾者,入狱三年,强制戒除并接受教化。
重度上瘾者发配边疆,服徭役十年,以劳改促戒除,各地务必加大巡查力度,将鸦片之害彻底肃清。
不论达官显贵还是市井商贾,但凡涉及鸦片贸易,一经查获,鸦片一概没收。初犯者,予以严厉警告,禁止其再涉足鸦片相关交易。再犯者,斩首示众,绝不姑息。”
“陛下圣明!”殿下一众大臣纷纷高呼。
许久后,弘历将目光投向广东省巡抚杨永斌,语气中满是期许与信任。
“杨永斌听旨,自鸦片祸起,你能洞察其害,详实奏报,忠心可鉴。
朕特任你为禁毒总理大臣,统筹广东省、福州府、宁波府、上海府的鸦片查禁事务。
这关乎国家兴衰、百姓安危,朕将重任托付于你。若能不负所望,扫尽鸦片之祸,朕必厚赏。
若办事不力、敷衍塞责,国法无情,定斩不饶!望你尽心竭力,早日奏捷。”
杨永斌心中一凛,连忙跪地叩首:“臣领旨!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重托!”
“诸位爱卿,”弘历目光缓缓扫过殿内群臣,神色凝重,“鸦片之害,关乎我大清国运。
广东省乃禁毒首站,各地亦不可懈怠,朕会密切关注,若有懈怠者、阳奉阴违者,严惩不贷!”
“臣等遵旨!”群臣齐呼,声音在太和殿内久久回荡。
朝会结束后,官员们三两成群,低声议论着鱼贯而出。
翰林院学士周翰与杨永斌乃是同年进士,望着杨永斌大步离去的背影,不禁微微一叹,眼中满是欣羡。
周翰快走几步,靠近身旁的户部侍郎于敏中,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于大人,陛下委杨永斌以禁毒总理大臣的重任,足见对他青睐有加。
此次禁烟,若能大功告成,那可真是不世之功,他日后的仕途必定一片坦途啊!”
于敏中闻言,脸色瞬间一沉,嘴角扯出一抹嘲讽的弧度,撇了撇嘴道:“哼,这禁烟谈何容易?牵扯多方利益,盘根错节,说不定就是个烫手山芋。
到时候一旦出了差错,看他如何向陛下交代!”话虽强硬,可于敏中的目光却不受控制,紧紧锁住杨永斌渐行渐远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