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 > 第43章 财政收入增长

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 第43章 财政收入增长

作者:凉拌日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5 19:06:28 来源:小说旗

1738年正月末,紫禁城太和殿内。

弘历高坐于雕龙金漆宝座之上,目光如炬,威严的视线缓缓扫过殿下。

此时,户部尚书海望迈着沉稳步伐,快步出列,撩袍跪地,声音洪亮且恭敬:“启奏陛下!过去一年,我朝财政各项目成绩斐然。

田税收入2500万两,商税1500万两,关税900万两,盐税达800万两,另有杂项收入200万两。

兵部组织的大型商队远赴海外,不仅盈利300万两,还运回粮食900万石,极大充实了我朝储备。经核算,诸项收入共计6200万两,相较去年提高了一成有余 。”

弘历听闻,龙颜之上浮现出一抹欣慰之色,微微颔首,目光中流露出对过往一年成果的认可。

殿下群臣听闻这骄人的财政佳绩,纷纷交头接耳,惊叹之声此起彼伏。

此前推行的商业改革、对外开放与海外贸易策略,在此次奏报中彰显出显着成效,为国家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着实令人振奋。

待朝堂议论声稍歇,弘历目光如电,直视海望,开口问道:“海爱卿,既知晓收入情况,那过去一年,我朝的各项支出又是如何?”

海望听闻,身躯微微一凛,再次恭敬叩首,有条不紊地回禀:“启奏陛下,过去一年,我朝军费支出共计3300万两。

其中,出兵东北耗费500万两。官员俸禄一项,支出2200万两。”

他顿了顿,清了清嗓子,接着说:“此外,兴修水利投入400万两,用于疏通河道、加固堤坝,保障农业灌溉与百姓安危。

赈灾济民拨出100万两,帮助受灾地区百姓渡过难关,恢复生产生活。如此算来,总支出达6500万两,相较收入,超支300万两。”

高达3300万两的军费已然让朝廷财政倍感压力,而这其中还未包括采购新式火枪的费用。

过去一年,内务府共计采购了足够装备6个师的火枪,花费了两百多万两白银,还好之前抄家收获不少,否则弘历也难以推进火枪换装。

弘历看向殿下低头不语的大臣,和声安慰道:“诸位爱卿也不必过于忧心,去年商业改革与海外贸易已初显成效,朕相信,随着各地新政稳步推行,今年财政收入必定大幅提升。”

话锋一转,弘历继续说道:“如今军费里包含了警察局、反贪局等机构官员的俸禄。

警察局维持社会治安,反贪局肃清官场风气,二者职责与军事活动大相径庭,将其俸禄归入军费,不仅混淆了军费开支的性质,还会让军费统计失准,难以精准保障军事所需。

依朕之见,应将这部分俸禄从军费中剥离,归入官员俸禄类目下。”

海望听闻,心中暗暗叹服皇上的敏锐洞察,立刻伏地应道:“陛下圣明!此提议精准且必要,将警察局、反贪局俸禄归入官员俸禄,既能厘清军费构成,让军事开支一目了然,又能让各部门经费归属更加明晰,极大提升财政管理的效率与精准度。

臣定当尽快协同兵部、吏部等相关部门,妥善落实此项调整。”

“陛下圣明!”

就在众人齐声附和之时,兵部尚书傅鼐上前一步,撩袍跪地,神色凝重地禀奏道。

“陛下,臣有要事启奏。在我朝商队前往南洋诸国开展贸易期间,安南国阮氏不仅限制我国商品的贸易量,还课以高额关税。

致使我朝商队货物积压,盈利大打折扣,长此以往,不仅会影响我朝的海外贸易收益,还可能对南洋海域的商贸秩序产生不利影响。”

傅鼐话音落下,太和殿内一片寂静,气氛凝重得近乎窒息。

弘历脸色瞬间阴沉,满是不悦:“安南国身为我朝藩属国,承蒙天恩,如今竟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

限制贸易、课以重税,这是公然挑战我大清的威严与权威!”

弘历眉头紧蹙,目光如隼,看向悬挂在殿内的舆图,沉思片刻后,语气愈发冷峻。

“国安局密探此前传来消息,如今安南国内部局势错综复杂,郑氏家族把控北圻军政大权,对我朝向来恭顺,一直维系着藩属之礼。阮氏则割据南圻,不断扩张势力。”

弘历双手扶着雕龙金漆扶手,身子微微前倾,声如洪钟:“傅鼐,你速速挑选机敏干练使臣,日夜兼程赶赴北圻,面见郑氏掌权者。

郑重告诫他们,阮氏的贸易禁令,不仅严重损害我大清的利益,破坏南洋地区的贸易秩序,长此以往,必将威胁整个安南国的稳定与安宁。”

弘历目光如电,扫视大殿,加重语气道:“朕命郑氏以辅政之名,对阮氏施加压力,责令其立即废除不合理的贸易限制,恢复公平、自由的贸易往来。

若阮氏拒不遵从,我大清水师将与郑氏协同作战,采取雷霆手段,严惩阮氏,维护我朝在南洋的贸易权益与宗主国威严!”

傅鼐伏地叩首,额头触地,声音坚定有力:“臣遵旨!臣定当谨慎遴选使臣,将陛下旨意精准无误地传达给郑氏。

同时,提前与南海水师沟通协调,做好万全准备。一旦谈判无果,便按陛下指令,与郑氏联手行动,扞卫我大清的无上尊严!”

工部尚书鄂尔奇思索片刻,出声建言:“陛下,除派遣使臣外,不妨同步调整贸易策略。

一方面,鼓励商队开拓新航线,与南洋其他国家深化贸易合作,降低对安南国的依赖。

另一方面,组织工匠改良商船,提升运载量与航行速度,降低贸易成本,增强我朝商品的竞争力。”

弘历微微点头,目光扫视众人:“鄂爱卿所言有理。诸位爱卿,务必协同合作,既要妥善解决安南国贸易争端,又要持续推动海外贸易拓展,绝不能让此次阻碍影响我朝的发展大计。”

众臣纷纷跪地,齐声道:“臣等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圣恩!”

傅鼐领命后,经多方打听选定了曾出使过安南国礼部郎中苏文焕,苏文焕领命后,带领使团快马加鞭赶赴安南国。

郑杠得知大清使团到来,不敢有丝毫怠慢,亲自率一众官员出城相迎。

城门外,郑杠身着华丽的朝服静静等候。待苏文焕的马车缓缓驶来,郑杠快步上前,双手抱拳,行礼道:“不知天使远道而来,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苏文焕急忙下车,还礼道:“郑公客气了。”

郑杠满脸笑意,将苏文焕迎入城中。一路上,街道两旁站满了手持兵器的士兵,彰显出郑杠对大清使团的重视。

进入王府后,郑杠大摆宴席,珍馐美馔摆满了桌案,乐师们奏响欢快的乐曲,舞女们跳起婀娜多姿的舞蹈。

宴会上,郑杠频频举杯,表达对大清的敬意:“我北圻能有今日的太平,全仰仗大清的庇佑。苏大人此番交代的事,我定当全力配合。”

苏文焕端起酒杯,微笑道:“郑公深明大义,与我朝的开展贸易,不仅对我大清有利,对整个安南国的繁荣稳定,也大有裨益。”

郑杠连连点头:“苏大人所言极是,我这就修书给阮福澍,再次晓以利害。”

然而,阮氏首领阮福澍收到书信后,只是轻蔑一笑,将书信随意丢在一旁,在他看来,大清远在千里之外,未必会为了贸易争端大动干戈。

而北圻的郑氏政权,一直以来都被自己压制,不足为惧。阮福澍不仅没有理会郑杠的警告,还下令加强沿海防御,继续推行贸易限制政策。

消息传回升龙府,郑杠满脸无奈,对苏文焕道:“阮福澍冥顽不灵,看来只能靠武力解决了。我北圻军队已整装待发,随时听候苏大人和大清水师调遣。”

苏文焕向郑杠拱手致谢:“有郑公的支持,此次行动定能成功。待击退阮氏,恢复贸易,我朝定会铭记郑公的功劳。”随后,苏文焕将情况派人告知傅鼐,为接下来的军事行动做最后的准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