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 > 第70章 抵制与镇压

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 第70章 抵制与镇压

作者:凉拌日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5 19:06:28 来源:小说旗

就在民间围绕西洋文化争得热火朝天时,国子监改制为北京大学,留洋学子在其任教的消息,在士绅阶层激起千层浪,引发不少大儒与地方势力的强烈抵制。

京城之中,金台书院率先发难,书院山长顾镇紧急召集一众硕儒,议事厅里烛火摇曳,众人面色凝重。

“国子监承载着华夏千年文脉,是孔孟之道的传承圣地,”顾镇痛心疾首,手中折扇重重拍在案几上。

“如今竟为几个留洋回来的毛头小子改制,让西洋那些旁门左道登堂入室,这是对祖宗的大不敬!”众人纷纷附和,义愤填膺。

顾镇连夜奋笔疾书,在其他大儒的协助下,一份由金台书院牵头起草的《谏国子监改制书》诞生,罗列了西洋文化的“十大危害”,不仅认为其冲击传统伦理纲常,还会扰乱科举取士的根基,次日便递到了礼部。

街头巷尾的百姓们也开始议论纷纷,茶馆里,一位老茶客摇头叹息:“这国子监说改就改,那些洋学问能教出什么好子弟?咱们老祖宗的学问,才是正途。”

与此同时,江南各地的抵制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在苏州府,地方士绅们联合起来,组织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焚烧西洋书籍行动。

宽阔的广场上,堆积如山的西洋书籍被付之一炬,滚滚浓烟直冲天际。

士绅们站在一旁,义愤填膺地痛斥西洋书籍是“毒害人心的邪物”。

人群中,一位姓孔的老士绅扯着嗓子喊道:“这些洋书宣扬的都是离经叛道的思想,会坏了我大清的风气!”围观的百姓纷纷点头赞同。

一位卖菜的大叔挠挠头说:“虽说不懂洋书里写啥,但老祖宗的东西肯定错不了,烧了也好。”

一些激进者还四处搜寻西洋传教士的踪迹,将他们从住所中驱赶出来,威胁他们不许再踏入大清半步。

在苏州府,士绅们带领民众包围了教堂,要求传教士限期离开,传教士们在屋内惶恐不安,不知所措。

士绅们一边叫骂,一边向教堂投掷石块,玻璃破碎声、叫骂声交织在一起,现场一片混乱。

地方官府畏惧士绅的势力,对这些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使得抵制行动愈发猖獗。

附近的居民有的被裹挟在人群中跟着起哄,有的则躲在自家门后,不敢出声。

一位妇人担忧地对丈夫说:“这闹下去,会不会出人命啊?”丈夫无奈地叹口气:“咱们平头百姓,管不了这些,躲着点吧

随着部分抵制新政的官员暗中推波助澜,抗议活动愈演愈烈,从抵制书籍、驱逐传教士,逐渐演变成针对留洋学子与支持改制人士的暴力威胁。

江南多地爆发罢课、罢考事件,一些激进者甚至公开喊出“处死留洋学子,回归正统”的口号。

在扬州府,梅花书院的学子们罢课后走上街头,将事先准备好的檄文张贴在城墙、店铺、茶馆等显眼位置。

檄文用犀利的言辞抨击西洋学说,将留洋学子比作“数典忘祖的叛徒”,引得路人纷纷驻足围观。

一些民众受其影响,对留洋学子和西洋文化产生了抵触情绪,街头巷尾时常能听到对国子监改制和留洋学子的非议。

集市上,一位卖布的小贩义愤填膺地说:“留洋学子都被洋鬼子洗脑了,要是让他们得势,咱们大清还不得变了天!”

在广州府,青云书院联合当地多家书院,组织了大规模的游行活动,队伍从书院出发,沿着主干道浩浩荡荡前行,学子们高举横幅,呼喊口号,引得众多市民加入。

游行队伍路过洋商时,人群情绪激动,有人向洋商投掷石块,现场秩序一度失控。

地方官府出动警察维持秩序,但面对汹涌的人潮,显得力不从心。一位洋商伙计躲在门后,吓得瑟瑟发抖:“这些大清人太疯狂了,再这样下去,洋商可没法做生意了。”

而参与游行的一位年轻学子却满脸兴奋:“我们这是在扞卫祖宗的学问,让那些洋鬼子知道我们的厉害!”

弘历知晓到国子监改制这一举措,必将引发各方激烈反应,早在消息正式公布前,弘历便秘密降旨,令国安局、反贪局与警察局抽调精锐人手,潜入民间收集各方违法乱纪证据。

从士绅阶层关起门来的私下集会,到市井街巷里百姓们的日常闲谈,再到各地大儒间的学术探讨、往来书信,事无巨细,均详细记录,以最快速度上报。

见时机成熟,弘历任命反贪局新一任局长田文镜为钦差大臣,即刻南下查处地方违法乱纪官员,同时,钦点驻守京师的第一集团军第2师师长兆惠作为副手,协同反贪局、警察局,针对肆意煽动抵制行动,妄图扰乱朝纲的不法之徒,展开一场规模浩大的全面抓捕行动 。

田文镜和兆惠率领大军即将抵达江南的消息迅速在坊间传开。

然而,地方士绅阶层和部分激进学子并未收敛,反倒觉得朝廷不过虚张声势,不敢轻易惩处他们。

苏州的豪绅们在深宅大院里摆下宴席,酒过三巡后,一位肥头大耳的士绅满脸不屑,将酒杯重重一放,叫嚷道:“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咱们在地方经营多年,人脉盘根错节,朝廷投鼠忌器,怎敢拿我们开刀?”众人纷纷点头,笑声在屋内回荡。

扬州的士绅们则加紧串联,暗中集结力量,甚至派人在城中散布谣言,蛊惑百姓,试图造成更大的混乱,给朝廷施压,他们笃定,朝廷面对复杂的局势,必然会有所顾虑,最终不了了之。

广州府青云书院中,带头罢课的学子们听闻消息,不但没有丝毫畏惧,反而聚在一起商议新一轮的抗议计划。

书院廊下,一位年轻学子挥舞着拳头,激昂地喊道:“咱们打着扞卫祖宗学问的旗号,响应者众多,朝廷要是动我们,定会激起民愤,量他们没这个胆量!”周围学子热血沸腾,群情激昂。

然而,田文镜与兆惠丝毫不为地方势力的虚张声势所动,大军刚抵达江南,二人便迅速整合地方力量,以雷霆之势兵分多路,展开了一场震撼江南的抓捕行动。

扬州的行动格外迅速,士绅们还在暗中集结力量,妄图给朝廷一个“下马威”,兆惠早已掌握他们的行动轨迹,指挥军队迅速出击一网打尽。

苏州这边,田文镜带领执法人员直扑涉嫌参与抵制活动的官员府邸,当场搜出大量与士绅勾结的信件和账目,面对如山铁证,被捕官员无言以对,乖乖束手就擒。

在广州府,第二师的先头部队趁着夜色悄然包围了挑头闹事的豪绅宅邸。

随着兆惠一声令下,士兵们破窗而入。屋内,豪绅们还在做着朝廷不敢动他们的美梦,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瘫倒在地,“怎么回事……”肥头大耳的豪绅声音颤抖,眼神中满是惊恐。

与此同时,青云书院的学子们正在策划新的抗议活动,兆惠率领部队将书院团团围住,士兵们手持新式火枪,整齐列阵,威慑力十足,在强大的压力下,学子们纷纷放下手中的标语,走出书院投降。

经过一个多月紧锣密鼓的抓捕,涉案的地方官员、士绅和激进学子被全部缉拿归案。

一时间江南民间噤若寒蝉,顿时安分不少,一些原本准备参与抗议的学子,看到昔日带头者的下场,纷纷打消念头,乖乖回到学堂。

那些企图暗中搅局的官员,也吓得停止了一切行动,生怕稍有不慎便引火烧身。

乾清宫内。

弘历眉头紧蹙,审视着江南抓捕行动的详尽密奏,得知涉案地方官员多达三百多名,挑头闹事的地方士绅有八百多户,学子一千多名。

刹那间,乾清宫里的气氛凝重得让人窒息,跪在地上的一众大臣连大气都不敢出。

随即,一道圣旨迅速传遍朝野,所有涉案官员革职查办,挑头的地方士绅抄家,参与闹事的学子开除学籍,并将他们全部发配边疆。

旨意一下,京城内外一片哗然。街头巷尾,人们议论纷纷。

茶馆中,一位老者将茶碗重重一放,感慨道:“本以为朝廷会大事化小,没想到这次动了真格,看来改制的决心,比咱们想得都要坚定!”

不久后,一支规模庞大的押送队伍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寒风凛冽,涉案人员戴着枷锁,在士兵的押送下艰难前行。

不少曾经风光无限的官员,此刻蓬头垢面,满心懊悔,地方士绅们望着被抄没的家产,欲哭无泪,年轻学子们也耷拉着脑袋,为自己的冲动追悔莫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