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 > 第17章 留学生计划

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 第17章 留学生计划

作者:凉拌日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5 19:06:28 来源:小说旗

弘历微微点头,神色稍缓,说道

“诸位爱卿平身。朝会至此,尚有各省民间其他事项需商议。

近来,朕听闻山东等地遭遇旱灾,百姓生活困苦。浙江部分地区则因丝绸贸易纠纷,商户间矛盾频发。各地情况不一,这些问题关系民生,诸位可有应对之策?”

户部尚书海望率先奏道:“陛下,山东旱灾,当务之急是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可从邻近省份调配粮食,尽快运往灾区。同时,组织百姓兴修水利,以防日后再有旱灾侵袭。”

刑部尚书张照补充道:“浙江丝绸贸易纠纷,应派专员前往调解,依据律法公正裁决。还可借此机会宣布朝廷司法改革消息。”

众大臣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热烈,为解决各省民间问题出谋划策。弘历认真倾听,不时给出指示,力求妥善处理各地事务。

朝会结束后,弘历传旨让礼部尚书杨名时前往乾清宫。

杨名时匆匆赶来,跪地行礼:“陛下召见,臣惶恐至极,不知陛下有何吩咐?”

弘历神色平静,目光温和地示意他起身,缓缓说道。

“杨卿,如今我大清与西洋诸国往来渐多,朕听闻他们在火器、造船、器械等方面有诸多独到之处。

朕想听听,你对这些事物有什么看法?”

杨名时微微欠身,稍作思考后说道。

“陛下,依臣之见,这些不过是西洋人的奇技淫巧罢了。

火器虽有一定威力,但太过依赖此物,会让我大清将士荒废骑射这一立国之本。

况且,火器制造繁琐,使用时也存在诸多不便,哪有我大清传统兵器那般得心应手。”

“至于造船,我大清内陆广阔,百姓以农耕为本,对海上之事需求有限。

西洋人虽擅长造船,但他们的船只是为了满足其四处掠夺、扩张的野心,与我大清以和为贵的理念相悖。

我大清的船只,虽在样式上或许不及西洋,但胜在实用,能满足日常所需。”

“至于器械,那些看似精巧的机械,实则破坏了我大清百姓勤劳朴实的传统。

百姓们祖祖辈辈靠双手劳作,生活安稳。若引入这些机械,会使百姓心生浮躁,追求那些不切实际的东西,扰乱社会风气。”

弘历原本平和的面容瞬间阴沉如墨,眼中的怒火“噌”地一下燃起,他猛地拍响御案,“砰”的一声巨响在殿内回荡,震得杨名时心头一颤。

弘历怒目圆睁,大声呵斥:“杨卿!你可知自己犯下何等大错?”

“抱住祖宗旧制不放,对世界的风云变幻视而不见!

如今西洋诸国靠着这些你眼中的‘奇技淫巧’,已然脱胎换骨。

先说火器,他们的火枪、火炮制作精良,射击速度快、精准且威力巨大。战场上,凭借这些火器,他们能远距离杀伤敌人。

反观我大清,在火器上远远落后,若有战事,将士们要冒着极大风险冲锋陷阵,伤亡惨重!”

“再看造船,西洋人的船只坚固且航行速度快,航海技术更是先进。

靠着这些优势,他们的商船穿梭于世界各地,掌控着海上贸易航线。

从我国采购丝绸、茶叶、瓷器,运往西方高价售卖。

又从西方运来香料、珠宝等奇珍异宝,大发横财。

巨额的财富源源不断流入他们国库,国家日益富强。

而我大清的商船在远洋航行上却困难重重,在海外贸易中处处受限,错失了多少发展机遇!”

“还有器械,西洋手表设计精妙、工艺细腻,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非凡的匠心,走时精准无误,在市场上大受追捧,利润极高。

可我们大清呢,这般精巧的西洋制表机械能造出来吗?”

“长此以往,我大清与西洋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人家兵强马壮、财大气粗,必定会对我大清虎视眈眈。

一旦他们起兵来犯,我大清拿什么抵挡?

你身为礼部尚书,本应辅助朕洞察天下局势,为国家发展出谋划策。

如今却这般冥顽不灵,因循守旧,置国家安危于不顾!今日朕便要问你个贻误国是之罪,你还有何话说?”

杨名时吓得脸色惨白如纸,双腿一软,“扑通”一声再度跪地,整个人瑟瑟发抖。

杨名时实在不明白,在自己认知里以天朝上国自居的大清,怎么就突然不如西洋诸国了,更无法理解弘历为何对西方的技术如此推崇,毕竟在康熙、雍正两朝,从未出现过这般情形。

杨名时哆哆嗦嗦地开口,声音带着哭腔。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啊!臣……臣实在愚昧,一直以为我大清乃天朝上国,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才是最好的,从未想过西洋那些蛮夷之地竟有如此厉害之处,臣实在罪该万死,罪该万死啊!”

杨名时顿了顿,努力让自己镇定些,接着说道。

“陛下圣明,见识远超臣下。

如今既已洞察西洋厉害,臣愿听候陛下差遣。

只是这变革之事,牵扯甚广,还望陛下明示,臣当竭尽全力,弥补之前的过错。”

他一边说着,一边不断磕头,额头与地面碰撞,发出沉闷的声响 ,心中满是懊悔与惶恐。

弘历神色稍缓,目光中却依旧透着不容置疑的坚毅,说道。

“杨名时,朕知你一片忠心,守旧不过是因循旧例。

如今既已知晓了不足,那便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朕决意派遣学子到西方诸国访问学习。

朕命你主理此事,在全国范围内选拔一批聪慧好学、品行端正的年轻才俊。

年龄限定在十四至十六岁之间,此年龄段的少年朝气蓬勃、思维敏捷,可塑性极强,正适合远渡重洋求学。

月底务必筛选出八百人。”弘历目光如炬,紧紧盯着杨名时。

杨名时听闻此言,忙不迭地叩首,应道:“陛下放心,臣定当殚精竭虑,办好此事。”

杨名时问道:“陛下,学子们远渡重洋之前,还需做诸多准备,尤其是语言与西方文化的学习,不知陛下有何指示?

弘历沉声道:“朕命你即刻招募那些精通西学的满汉学者和富有学识的传教士。

让他们在短时间内编写出一套系统的教材,涵盖西洋语言、天文历法、数理化知识以及西方风土人情等内容。

要确保教材通俗易懂、条理清晰,便于学子们快速掌握。”

“另外,在京城之内寻一片宽敞、静谧且安保周全之地,作为学子们的集中培训场所。

自十二月起,将挑选出的一千名学子汇聚于此,由传教士开展为期一个多月的封闭式集中培训。

培训期间,务必使学子们掌握基础的西方语言,深入了解西方文化,为远渡重洋后的求学生涯筑牢根基。”

“朕会派遣朝中得力大臣协同你监督培训进度与成效,若有传教士敷衍塞责、教学不力,或是学子们浑水摸鱼、消极怠学,你必须第一时间如实上报,不得隐瞒袒护。”

“臣遵旨!”杨名时领命退下,心中虽觉任务艰巨如泰山压顶,但皇命在身,不敢有丝毫懈怠。

杨名时回到府邸,便马不停蹄地安排人手,发布招募传教士的消息,同时着手在京城各处勘察选址,各项筹备工作在紧锣密鼓中全面展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