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劈出来的皇长孙 > 第187章 人选(上)

大明:劈出来的皇长孙 第187章 人选(上)

作者:爱吃木耳芝麻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5 19:54:55 来源:小说旗

事实上,朱元璋对于自己这位长子朱标,可以说是相当满意的。朱标不仅为人宽厚仁慈,而且聪慧过人,处理政务也是井井有条。然而,唯有一点让朱元璋心中略有不满,那便是他总觉得朱标受朝中那帮迂腐儒生的影响太深,以至于有些想法和行为显得过于保守和僵化。

朱标依言站起身来,微微躬身向朱元璋问道:“父皇,不知您这般急切地召见儿臣前来,究竟所为何事啊?”

朱元璋凝视着朱标,关切地问道:“先别忙着问这些,标儿啊,你今日感觉身体如何?可有什么不适之处?”

朱标连忙回答道:“多谢父皇关怀,儿臣的身体并无大碍,只是近日操劳过度,稍感些许疲惫罢了。”

听到朱标的回答,朱元璋放心地点了点头,说道:“那就好,这段时日你可得好生调养身子。昨日咱不是说要想办法吗,如今咱已有主意啦!”

朱标听闻此言,不禁面露惊讶之色。说实话,对于昨日朱元璋所说的那些话,朱标当时并未太过放在心上,甚至连一丝期待都未曾抱有。

在他看来,当前面临的困境若想要得到妥善解决,除非重新设立中书省,但此事牵扯众多,绝非易事。因此,此刻突然听说朱元璋已有应对之法,着实令他感到意外。

朱标满脸惊愕地开口道:“父皇,难道您打算重新建立中书省吗?这可真是出乎儿臣的意料啊!”朱元璋闻言,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神秘的笑容,缓缓回应道:“哈哈,谁说朕要重建中书省啦?咱自然有更为精妙的法子应对当前局势。”

朱标一脸狐疑地紧盯着朱元璋,心中暗自思忖着,除了重建中书省这个传统的做法之外,究竟还能有何种良策呢?他苦思冥想许久,却始终未能想出个所以然来。

此时,朱元璋将目光投向朱标,看到儿子那副百思不得其解的模样,不禁轻笑出声。他清了清嗓子,接着说道:“今儿个朕外出时偶遇一人,此人与朕相谈甚欢,并向朕提及了一套全新的制度,依朕之见,这套制度定能妥善解决咱们当下所面临的难题!”

朱标听闻此言,顿时好奇心大起,迫不及待地追问道:“到底是什么样的制度啊,父皇快快说来让儿臣听听!”朱元璋微微一笑,轻声吐出两个字——“内阁!”紧接着,朱元璋便开始详细地向朱标讲述起朱英向他阐述的内阁制度的具体内容,没有丝毫保留。

朱标聚精会神地聆听着,随着朱元璋讲解的深入,他原本平静如水的眼眸之中逐渐泛起了层层惊喜之色,到最后更是充满了毫不掩饰的赞叹之意。

待朱元璋话音落下,朱标已然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之情,连忙开口道:“父皇,此制度简直精妙绝伦啊!儿臣实在难以想象究竟是谁能够想出如此绝妙的主意来?

父皇您应当对此人重重有赏才对啊!倘若让此人入朝为官,以他这般惊世之才,定然能够大有作为,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

然而此时的朱元璋却并不想让朱标知晓朱英之事,故而略作沉吟之后,缓缓开口说道:“此人并无心涉足朝堂之事,对于赏赐之类也是毫无兴趣。”

听闻此言,朱标不禁惋惜地连连摇头叹息道:“唉,当真是太可惜了啊!若能得此贤才相助,那可真乃是我大明王朝之大幸事啊!”

说罢,朱标的脸上依旧难掩失落和遗憾之色。

朱元璋微微眯起双眼,若有所思地看向朱标,缓声道:“好了,标儿,如今咱们得好好商议一番,究竟该由哪些人进入内阁辅佐政事才最为妥当!”

朱标恭恭敬敬地回应道:“一切全凭父皇定夺!”

朱元璋眉头微皱,轻斥道:“什么叫做全凭咱做主?咱跟你讲句实在话,咱这身子骨还能撑得了几年呐?说不定哪一日你便登上那龙椅成为新帝了,对于选人的事情,还是应当听听你的想法才行!”

朱标神色一惊,赶忙说道:“父皇,万万不可如此说呀!您的身体向来硬朗,怎会有这般念头!”

朱元璋闻言却是哈哈一笑,摆了摆手说道:“咱不过就是随口打个比方罢了,再者说了,难道你真希望咱一直干到龙御归天吗?你早些继承大统,咱也能早日卸下这千斤重担,去安享几年清闲日子,这皇帝之位,咱真是一天都不愿再坐下去啦!”

朱标面露无奈之色,心中暗自嘀咕,同样的话语,朱元璋已然不知重复过多少次了。别人家的皇帝对太子都是严防死守,犹如防贼一般,生怕太子篡权夺位。然而轮到他们父子这里,朱元璋却巴不得今日就能将皇位传给自己。

朱标稍稍沉思片刻后,缓缓开口道:“父皇,关于首次进入内阁的成员人数问题,儿臣也仔细思量过一番。您觉得多少人为宜呢?”朱元璋微微眯起双眼,手抚下巴,稍作思索后回应道:“依朕之见,初次入阁之人不可太多,否则难以管理协调。朕认为,三人足矣!如此既能确保工作的高效开展,又能避免因人员众多而导致意见纷杂、决策迟缓。”

朱标听闻此言,忙不迭地点头应和:“父皇所言极是,儿臣对此亦是深表赞同。毕竟此次设立内阁乃是一项全新的尝试,经验尚浅,人数还是精简一些更为妥当。”

朱元璋满意地看了一眼朱标,接着问道:“既然标儿与朕想法一致,那么对于这首批入阁的三人,标儿心中可有合适人选?”

朱标略作思忖,随即答道:“父皇,儿臣认为这第一人应当选拔一位德高望重之士方才稳妥。经过深思熟虑,儿臣觉得中书舍人刘三吾实乃不二之选。此人不仅学识渊博、品行高洁,更是天下文人士子所敬仰的楷模以及他们的精神领袖。因此,若论这第一人的位置,儿臣坚信非他莫属!”

朱元璋闻听朱标的举荐,微微颔首表示认可:“嗯,刘三吾其人的确颇为出色,其才学与人品皆无可挑剔。那么除他之外,其余两人又该如何抉择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