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劈出来的皇长孙 > 第31章 面见(下)

大明:劈出来的皇长孙 第31章 面见(下)

作者:爱吃木耳芝麻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5 19:54:55 来源:小说旗

众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紧紧跟随着吴鸟用小心翼翼地踏入了殿内。一进入殿门,眼前的景象让他们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只见满地都是凌乱不堪的物品和破碎的器皿,仿佛经历了一场激烈的争斗,令人心生不忍与恐惧。

几个人战战兢兢地走上前去,目光最终落在了端坐在龙椅之上的朱元璋身上。此刻的朱元璋,尽管内心的怒气已经不像之前那般汹涌澎湃,但他的脸上依旧笼罩着一层厚厚的怒容,让人望而生畏。

看到皇帝这般模样,几个人连忙整齐划一地双膝跪地,齐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这呼喊声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着,带着几分敬畏和惶恐。

片刻之后,朱元璋那充满威严的声音缓缓传来:“起来吧!”这简短的三个字如同圣旨一般,几人如蒙大赦般赶紧站起身来,垂手而立,等待着皇帝接下来的旨意。

朱元璋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如炬地看着眼前一同前来的众人,缓缓开口问道:“你们怎会如此凑巧一起过来?究竟所为何事?”

站在一旁的蓝玉张了张嘴,似乎想要抢先发言,但就在这时,李景隆眼疾手快地伸出一只手,牢牢地拦住了他,并一个箭步向前跨出,率先恭敬地向朱元璋施礼后开口说道:“圣上,微臣等几人今日特意前来面圣,乃是要向陛下禀报一件重要之事。”

李景隆心中暗自思忖着,可千万不能让蓝玉先开口说话呀,谁知道这个莽撞的家伙会不会一不小心说错话呢?尤其是在如今朱元璋正处在盛怒之中的时候,稍有差池恐怕后果不堪设想。

听到李景隆所言,朱元璋原本因被朱标气得七窍生烟而阴沉的脸色略微缓和了一些,饶有兴致地追问道:“哦?竟有好事?快快说来给咱听听。”显然,朱元璋那原本糟糕透顶的心情因为听闻有好事即将到来而瞬间产生了些许变化。

李景隆见朱元璋果然对自己所说的事情产生了兴趣,赶忙趁热打铁继续说道:“回圣上,前些时日,城中竟然出现了一伙穷凶极恶的倭寇。这些可恶的贼人光天化日之下竟敢公然当街欺辱我大明的无辜百姓!”

朱元璋听完怒火中烧,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指着李景隆破口大骂道:“混账东西!你他娘的竟敢将此事称为好事?那些狗娘养的倭寇竟然胆敢跑到我大明的土地上来肆意羞辱我大明的子民,难道当真以为咱们大明朝好欺负不成?”

李景隆赶忙拱手作揖,神色惶恐地说道:“圣上息怒,请听微臣把话说完。”朱元璋眉头微皱,但还是强压着怒火道:“哼!那你就快些讲来!”得到应允后的李景隆稍稍松了口气,接着说道:“当时情况万分危急,眼看我大明百姓就要遭受那伙凶残倭寇的毒手。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忽然间从人群之中走出了一名身姿挺拔、气宇轩昂的少年。只见那少年面无惧色,手持一根长棍,孤身冲入敌阵。其身形如鬼魅般飘忽不定,棍法更是凌厉无比,只听得阵阵惨叫之声不绝于耳,那些平日里嚣张跋扈的倭寇竟然毫无还手之力。没过多久,那伙倭寇便被这名少年杀得丢盔弃甲、落荒而逃。”

听到此处,朱元璋不禁拍案而起,大声叫好:“好!好一个少年英雄,真乃我大明之幸啊!如此英勇无畏之人,当真是我大明的好儿郎!”然而,话音未落,朱元璋心中却忽地涌起一丝疑惑。虽说此事的确令人振奋,但似乎也不至于要让三位国公一同前来向自己禀报吧?想到这里,朱元璋的脸色渐渐变得凝重起来,目光犀利地看向面前的几人。

朱元璋微微眯起双眼,目光如炬地盯着眼前的三人,缓缓开口说道:“这件事情似乎并不需要你们三位国公一同前来处理吧?朕倒是有些好奇其中缘由。”

站在一旁的李景隆心中暗喜,因为他早已料到朱元璋会有此一问,并且提前精心准备了一番说辞。

只见他不慌不忙地上前一步,恭恭敬敬地向朱元璋行了一礼,而后镇定自若地回答道:“启禀圣上,此事说来也巧。当时微臣与几位同僚恰好路过事发之地,看到一群倭寇正在围攻这位英勇的少年。”

“微臣担心这些凶残的倭寇会对这位少年不利,便果断出手将其救下,并带回了臣下的府邸暂作安置。至于凉国公和开国公二位大人,则是听闻了这位少年的壮举后,特地赶来为其请功的呀!”

说完这番话,李景隆偷偷抬眼观察着朱元璋的表情变化。只见朱元璋面沉似水,若有所思地用手轻轻抚摸着自己的下巴,沉默片刻之后,转头看向蓝玉和常升二人,语气平静却又带着一丝威严地问道:“果真如此么?”

蓝玉和常升对视一眼,连忙齐声应道:“回圣上,确实如同曹国公所言,我等皆是为此位少年英雄而来,请圣上明察!”

李景隆拱手作揖,恭恭敬敬地接着说道:“圣上,依微臣之见,此位少年英雄实乃功不可没,理当予以厚赏。近年来,那些可恶的倭寇频繁出没于沿海一带,肆意侵扰我大明百姓,致使民生苦不堪言。而今,他们竟然胆敢闯入京城胡作非为,简直胆大包天!而这位少年挺身而出,英勇无畏,狠狠地打击了倭寇的嚣张气焰,着实为我大明出了一口恶气呀!”

说到此处,李景隆稍稍停顿了一下,似乎想起了什么重要之事,然后继续言道:“再者,微臣觉得这些倭寇的来头恐怕并不单纯。那日过后,微臣特意前往鸿胪寺打探了一番消息。据了解,近日确有一伙来自倭国的使团抵达大明朝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