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劈出来的皇长孙 > 第274章 推荐

大明:劈出来的皇长孙 第274章 推荐

作者:爱吃木耳芝麻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5 19:54:55 来源:小说旗

黄观见状,连忙抱拳,神色坚定地回答道:“陛下,如今吏治**的情况已经非常严重了,若不用重典,恐怕难以治理这混乱的局面啊!而以大诰来处理这些涉案官员,方能彰显陛下您整治吏治的决心,让那些官员们心生敬畏,从此不敢再犯啊!”

朱元璋听了黄观的话,微微点了点头,似乎有些心动,但他并没有立刻表态,而是陷入了沉思之中。过了一会儿,他才缓缓说道:“你们所言,都有一定的道理。然而,如今吏治之疾已然深入骨髓,若不用猛药,恐怕难以根治啊!也罢,就依黄观所言,按照大诰来处理这些涉案官员吧。”

刘三吾和方孝孺听了朱元璋的决定,虽然心中仍有些担忧,但见朱元璋心意已决,也不敢再出言劝阻了。

朱元璋接着说道:“诸位卿家,此事无需再议,朕心意已决!今日宣召诸位前来,实有另一要事相商!”

言罢,他环视一周,目光落在了黄观、刘三吾和方孝孺三人身上。三人见状,皆恭敬地看向朱元璋,静待下文。

朱元璋顿了一顿,继续说道:“如今,整个江西半数官员皆已身陷囹圄,江西之地急需贤能之士前去接管。诸位可有合适的人选推荐?”

话一出口,三人皆陷入了沉思。黄观因初入朝堂,时日尚浅,脑海中一时竟难以想出合适的人选。他不禁面露难色,低头沉思起来。

朱元璋将黄观的窘态尽收眼底,心中了然。毕竟黄观乃是他新近提拔之人,根基尚浅,身边确实缺少可信之人。

于是,朱元璋的目光缓缓地从众人身上扫过,最终停留在了刘三吾和方孝孺身上。刘三吾感受到了朱元璋的注视,他毫不犹豫地迎上了那道目光,然后拱手说道:“陛下,微臣有一人想要推荐,此人定能胜任按察使一职!”

朱元璋闻言,脸上露出了一丝兴趣,他轻声说道:“哦?刘卿不妨说来听听,此人究竟是何方神圣?”

刘三吾微微一笑,接着说道:“此人名为杨奎,现任大理寺少卿。这些年来,他为官清廉,政绩斐然,在大理寺中更是素有青天之名。更重要的是,他乃是江西本地人,对当地的情况颇为了解。若他能赴任江西按察使,想必对如今的江西局势会有不小的帮助。”

朱元璋听后,微微颔首,表示认可。他对杨奎也略有耳闻,知道此人确实是个不错的人选。不过,他并没有立刻做出决定,而是说道:“这个杨奎,朕也有所耳闻。暂且将他纳入考虑范围吧,还有其他合适的人选吗?”

这时,方孝孺站了出来,他恭敬地说道:“陛下,微臣认为布政使一职,可以从往年科举中的优秀人才中挑选。这些人经过科举的选拔,必定都是有真才实学之人,而且他们年轻有为,思想更为开明,或许能够为江西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微微眯起眼睛,脑海中开始回忆起这些年来科举考试的人选。他想起了那些文质彬彬、满口之乎者也的书生们,不禁摇了摇头,叹息道:“不行啊,这些人读书倒是可以,但要让他们担任一省布政这样重要的职位,实在是难以放心啊!”

众人听闻朱元璋的话,都沉默不语,似乎在思考着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就在这时,黄观突然眼前一亮,像是想到了什么重要的事情,他鼓起勇气,上前一步,躬身说道:“陛下,微臣想起了一个人,此人现在任山东左参政,名叫周明远,此人虽然未曾参加过科举,但他在基层任职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处理过诸多复杂事务,能力十分出众。”

朱元璋闻言,原本有些严肃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好奇,他饶有兴趣地问道:“哦?这周明远可有什么突出的政绩?说来听听。”

黄观见朱元璋对周明远产生了兴趣,心中一喜,连忙答道:“回陛下,周明远在任期间,非常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他亲自带领百姓兴修水利,使得当地的农田得到了充分的灌溉,粮食产量大幅提升,百姓们对他赞誉有加。”

朱元璋摸着胡须,思索片刻后说道:“既然如此,可先将此人情况详细查明。若属实,便让他去试试这江西布政使。此事就这么定了,诸位回去后,协助朕处理好江西官员贪腐一案。”

刘三吾、方孝孺和黄观点头领命,随后退出了乾清宫。

三人退出乾清宫后,各自怀着不同的心思,默默地走在回府的路上。

刘三吾心中暗自思忖,杨奎若能顺利赴任,那可真是皆大欢喜。如此一来,不仅杨奎能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自己也算是举荐有功。日后在朝堂之上,想必又能多一个得力的盟友,这对自己的仕途无疑是一大助力。

方孝孺则显得有些懊恼。他本以为自己举荐的科举人才定能得到皇帝的认可,却不想最终还是未能如愿。他不禁暗自发誓,一定要再寻觅一位更为合适的人选,以证明自己的眼光和能力。

黄观的心情颇为复杂。他一方面为周明远能有机会一展身手而感到欣喜,毕竟周明远是他所看好的人才;但另一方面,他又不禁担忧起来,万一周明远的情况有任何不实之处,恐怕自己也会受到牵连。

就在三人各怀心事的时候,锦衣卫已经迅速行动起来。他们马不停蹄地对周明远展开了详细的调查,务必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与此同时,另一队锦衣卫则快马加鞭,将朱元璋对江西这些官员按大诰处理的消息火速送到了江西这边。

当朱标得知这个消息时,他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惊讶。毕竟,他对自己的父皇洪武大帝朱元璋的性格再了解不过了。朱元璋向来以严厉着称,如果不狠狠地惩治这些官员,那他就不是那个令人生畏的朱元璋了!

朱标在书房里沉默地思考着,他的眉头微皱,似乎在为某个重要的问题而烦恼。过了一会儿,他终于下定决心,叫来身边的侍从,让他们去传唤李景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