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主和爹,好战妻,只想当咸鱼的他 > 第162章 侯爷杀猪

主和爹,好战妻,只想当咸鱼的他 第162章 侯爷杀猪

作者:黄家大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5 21:02:40 来源:小说旗

年关将至,鹤留湾工地上的砖厂已打上了地基,待得过完年后便可修建窑身了。

万启明在工部任员外郎,由于他的品级不高,上朝堂议事大多时候也只是站在角落里旁听,发表不了任何意见。

且像他这种在京都的小官多如牛毛,每逢初一十五的大朝会,才有资格上朝,其他时间大多在工部呆着,无甚公务要办。

万启明每日去工部点了卯,便直奔鹤留湾工地,彻底成了鹤留湾建设的总工程师。

在万启明的监督下,年前许多预计的工程进度有条不紊的进行,水泥窑基本上已完工,只待过完年后,招募民夫去往状元山下开采出石灰石与黏土,便可点火开窑了。

万启明很期待那一天的到来,想到他将要见证那名为水泥的神物诞生,就有些激动。

腊月二十三,姜远宣布鹤留湾工地暂时停工,准备过年事宜。

工地上的上千民夫在这一天早早的来到了鹤留湾村口,不是来干活,而是来领猪肉。

姜侯爷买了三十头大肥猪,在鹤留湾村口前的空地上宰杀,所有做工的民夫都能领到一斤猪肉,与一个五文钱的小红包。

这是天大的喜讯,丰邑县的百姓们还从未听说过服谣役除了有工钱,过年还发猪肉与红包的。

不仅那些在鹤留湾登记在册的民夫们早早来了,就连一些看稀奇的丰邑县百姓也跑过来围观,要看看这到底是不是真的。

鹤留湾村口男女老少比肩接踵,人山人海,如同赶庙会一般。

有那些机灵的贩夫走卒也推着板车拉着货物赶来,在鹤留湾村口前的空地上摆起了摊,卖点年货什么的。

在鹤留湾干活的民工们手上都有钱,这回领了过年肉和红包,不得再顺手买点年货回去么?

鹤留湾的村民见得如此,也有样学样,把从山里采来的干蘑菇干笋啥的,也摆在村口叫卖,居然销量还不错。

如此这般,硬生生的将鹤留湾村口这块不毛之地,变成了集市。

这时一队由几十骑与一辆豪华马车组成的队伍,从官道上过来。

队伍中间最豪华的那驾马车之中,一个身着华服,神色威严的老者,正闭目养神,听得路旁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不由得睁开眼来,撩了车厢帘子观看。

“江有,这是到哪了?”老者缓声问道。

“禀…宏爷,刚入丰邑县地界,这里是鹤留湾。”名为江有的青秀少年跪坐在车厢中答道,声音尖细。

“鹤留湾?”老者默念了一声,似是想起来了。

“你去外边看看发生何事,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怎的会和集市一般,聚集了如此之多的百姓。”老者缓声道。

“是,奴婢这就去。”江有行了个礼,跪着倒退出了车厢。

不多时,江有回来了,道:“宏爷,丰邑侯在鹤留湾杀年猪,听说要给谣役民夫发猪肉。”

“哦?”华服老者一怔,道:“丰邑侯?杀猪?”

“有点意思。”华服老者笑了笑,道:“朕…老夫下去看看。”

“宏爷…此处百姓杂多,怕有不妥…”江有轻声劝道。

“老夫出来就是来看百姓的,何惧百姓人多!”华服老者缓声说着,一股贵不可言的气势自然而然的流露。

江有被老者威严的目光一扫,顿时跪伏在车厢中:“是,奴婢这就安排。”

“去吧,不要惊扰了百姓!”

江有下得马车来,与马车边上的骑士耳语了一番。

那骑士点点头,手一挥,几十个劲装骑士翻身下马,其中十来人迅速隐入人群之中,另有二十个汉子隐入周边的草木林地之中。

华服老者在江有的搀扶下下了马车,缓步向鹤留湾的村口走去。

鹤留湾村口前的空地上,摆摊叫卖的、买东西的、看热闹的,以及嬉笑打闹的孩童肆意的奔跑,充满了人间烟火气。

江有扶着华服老者缓步穿梭在人群之中,左边看看右边瞧瞧,显得颇有兴趣。

“老爷,买点干蘑菇吧。”一个穿着破烂衣衫,挎着一个装满蘑菇的篮子的老头,笑呵呵的拦住江有与华服老者。

江有眉头一皱,正要将卖干蘑菇的老头赶开,华服老者摆摆手,示意江有不得造次。

“老人家,你这蘑菇怎么卖?”华服老者拿起一朵干蘑菇笑问道。

“老爷,小的就知道您是识货的!”卖干蘑菇的老头见有戏,连忙推销起来:“这蘑菇是小老儿去状元山采的。这是羊肚菌,人吃了可少生病消除疲累。只要五文钱一斤。”

华服老者点点头,这种蘑菇他是知道的,便让江有买上一些。

卖蘑菇的老头见得售卖成功,顿时喜笑颜开,一边给包蘑菇一边唠叨:“这位老爷,算您运气好。这蘑菇啊,往年您有钱也买不着的,都是自家留着活命用的,赶着今年托咱们侯爷的福,小老儿才会拿这蘑菇出来卖。”

华服老者一愣,问道:“老人家,为何如此说。”

卖蘑菇的老头笑着解释:“往年啊,咱们这鹤留湾,每年的收成交了租后,就只够半年吃的。其他时候就靠挖野菜采蘑菇什么的过活,若是大荒灾年,就得啃树皮。”

“所以农闲的时候,庄里的村民就会上山采些蘑菇、竹笋一类的山货,到了冬天,这些东西就是救命的啊。”

卖蘑菇的老头说道:“往年一到冬天,村里包管有人冻死。但今年不一样,姜侯爷来了,不但开了状元山让我们伐柴,还招了村民给候爷做工,每天给二十文工钱,每三个月还发新鞋。”

卖蘑菇的老头自顾自的说着,伸出二根粗黑的指头在华服老者面前比划:“二十文哪!小老儿活了六十岁,头回见给官家干谣役还给钱的!我家两个小子都在侯爷工地上干活,一天就是四十文,还管两餐饭食。”

“哦?真有此事?”华服老者有些不可置信。

“小老儿怎会骗您。”卖蘑菇的老头拍着胸口道:“您若不信哪,尽管去村中打听,若小老儿吹牛,这筐蘑菇就全送于您!”

“您是不知道啊!自从这片地归了咱家侯爷,咱村里就没冻死过人了。”卖蘑菇的老头道:

“村里谁家若是吃不上饭,只管去跟管家小姐说一声,就能借出粮来。”

华服老者有些难以相信,姜家那小子他还是有些熟悉的,去边关前还是个无恶不作的家伙。

若不是姜家小子与上官家的闺女,为退北突人在武威山烧粮草,而后生死不明。

为此上官云冲与姜守业要撸袖子要与北突人死磕,为安抚这两人,这才封了姜远一个爵位。

但人性这种东西,岂是说变就能变的?

卖蘑菇的老头见华服老者还有些不信,便指着前面村口处,道:“您还别不信。今儿咱家侯爷要杀猪分肉,还给红包哩,只要是在咱们这做工的,每个人都有。”

二人正聊着,就听得三声鼓响,卖蘑菇的老头喜道:“侯爷要杀猪了!”

卖蘑菇的老头也不叫卖了,向前挤去,他有两个儿子在工地上干活,能分到两斤猪肉哩。

华服老者与江有也跟着人群向前走去,侯爷亲自杀猪,他还没见过,不由得好奇心起。

三十头猪被拉了出来绑在高凳上,一群膀大腰圆的汉子将猪给按住了。

按照大周的传统习俗,杀年猪时,男家主要先动第一刀,当家主妇要抱了木盆接猪血,这叫有红。

姜远夫妻身份尊贵,但要杀年猪也得按习俗来,必竟这鹤留湾是他夫妻二人将来的根基,必要图个好彩头。

姜远其实不愿整这些花活,让老兵们把猪杀了,把肉分了就完事了,哪有那么多神神鬼鬼的。

这话一出,便被姜守业喝斥了一顿,到鹤留湾又被躺在床上,半死不活的老道骂了一顿,无奈之下,只得照办。

姜远与上官沅芷带着小茹、胖四等人,在一排肥猪前设了香案,点起大香,烧了纸钱,先敬皇天,再拜后土,又拜豕官神,祈佑来年六畜兴旺。

仪式走完,姜远脱了侯爷袍服,接过文益收递过来的杀猪刀,上官沅芷抱着一个接猪血的大木盆候着。

姜远走到最前方那头最大的黑毛猪前,念叨道:“猪兄,今日就对不住了。死在我刀下,包你来世投个好胎。”

上官沅芷听得想笑,哪有人与猪说这个的,而且手里还提着刀,这话说得不违心么。

上官沅芷硬生生的将笑憋了回去,这么多人在围观,不能失了仪态。

那猪似乎也觉察到了杀气,拼命挣扎起来,但姜远眼疾手快,杀猪刀一捅而入。

姜远将刀一抽,猪血喷涌而出,上官沅芷连忙在木盆中撒了一巴盐,将木盆往前一递后,便往后跳开。

姜远与上官沅芷都是从尸山血海里闯出来的,杀个猪而已,自然不会紧张。

但一旁的小茹就不一样了,害怕的捂紧了双眼不敢看。

侯爷与乡主亲手杀猪,恐怕在大周都找不出第二对这样的夫妻来。

姜远一扔杀猪刀,接过胖四递过来的布巾擦擦手,这就算完事了,后边的那几十头猪自然不需要姜远亲自动手了,自有老兵们代劳。

彼时间,猪的嚎叫声四起,老兵们手脚麻利,将另外二十九头猪纷纷放倒。

一桶桶的热水往已毙命的猪身上淋去,褪毛的臊气冲天而起,老兵们拿着菜刀上下翻飞,乐呵呵的给猪刮毛。

文益收已搬来了木秤,小茹也拿着民夫的花名册候着了,只待整理好猪肉,便开始分发。

上官沅芷拿着布帕给姜远擦着溅在额头的血迹,尽显温婉。

“呵呵,这上官家的丫头,听说性子泼辣,以前尤其与姜家小子不对付。”华服老者笑道:“如今这二人成了婚,这丫头倒显得温婉了。”

属于姜远与上官沅芷的活干完了,姜远拉着上官沅芷便准备回破庙去,这里的臊气实在是太重了。

一会发肉与红包,自有小茹与胖四安排,用不着他夫妻二人操心。

两人正欲走,姜远无意中看到在人群中的老者,吓了一大跳。

姜远捏了一下上官沅芷的手,朝人群中呶呶嘴,上官沅芷顺着姜远的目光看去,顿时也是一呆。

夫妻二人连忙朝那华服老者走去,到得跟前便要行大礼。

华服老者一摆手,笑道:“老夫今日微服出来走走,不用行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