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主和爹,好战妻,只想当咸鱼的他 > 第179章 齐王作揖

主和爹,好战妻,只想当咸鱼的他 第179章 齐王作揖

作者:黄家大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5 21:02:40 来源:小说旗

下午未时,姜远与赵祈佑赶到了肃宁县,县令郁正勤带着衙役早早在城门口等候。

天色已不早,二人也不与郁正勤过多废话,直奔盐矿所在地而去。

两座盐矿一座位于河泽乡,一座位于源头乡,皆靠大泽河而生,相距倒不是很远。

一行几十人马先行来到源头乡的盐村,首先映入姜远眼帘的是这盐村中那些破旧的茅草屋,歪歪斜斜的草屋破烂不堪,看起来比鹤留湾的民房还要破烂。

可能是有拉盐的车马经常碾压的缘故,村中主干道的道路稀烂不堪。

混合了积雪融化后的水,能将马车轮子陷进去小半个,任凭拉车的那两匹马怎么使劲都拖不出来。

胖四骂骂咧咧的下得马来,与二十几个齐王府侍卫连推带拽,才将赵祈佑与姜远乘坐的马车弄出来。

盐村中几乎见不到成年男子,一些穿着破烂的老弱妇孺神情麻木的站在村道旁,看着这一队鲜衣怒马的队伍。

姜远眉头微皱,坐于车厢里沉默不语,从眼前这些衣不蔽体,瘦弱不堪的老弱妇孺来看,这盐村村民的生活过得实是凄惨。

按理来说,盐在大周是人人所需的必需品,村中有矿,应该相对来说比较富裕才对,为何是这般样子。

赵祈佑也紧皱了眉头,怒道:“这泥路实是太差,盐铁监是干什么吃的!”

赵祈佑倒不是看到那些瘦弱的老弱妇孺而怒,却是对这烂泥路大为恼火,车厢帘子上甩满了稀泥,弄脏了他的马车。

费了好大儿劲,终于出了村道,到了河边的盐场。

盐场规模甚大,靠着河岸边的山壁上有两个巨大的矿洞,穿着破衣烂衫的开矿盐工们背着藤筐进进出出,将棕褐色的石盐旷从洞道中背出,倒于露天存料场。

露天矿料场有上百个矿工拿着铁锤,将大块的石盐矿捣碎成粉沫状备用。

存料场旁边有一个由上百根原木作为支撑搭建的草棚,草棚中架着数十口大锅。

捣碎的石盐粉沫会被倒入这些大锅之中煎煮,简单过滤一下泥沙,熬干水份,一锅棕褐色的粗盐就成了。

再把粗盐碾碎,这便是大周现在所谓的上等盐。

下等盐更粗暴,将矿渣扔进大锅中加水煮了,烧干水便可,有泥沙也好,有石子也罢,拉出盐场就能卖。

上等盐还好,虽然也未经严格的过滤,但熬出来的卤水还算干净,虽然没有脱毒工序,但毒素却是较少了。

下等盐全是杂质,别说脱毒,连过滤都没有。

姜远与赵祈佑在盐场中转悠,一个穿着浅黑袍服的中年人,谦卑的弯着腰,脸上带着谄媚的笑,跟在一旁侍候着。

“明渊兄,你看这盐场如何?够大吧!”赵祈佑抬手指着忙碌的盐场,很是得意。

姜远茫然的看向赵祈佑,道:“盐场是挺大的,但就这些?”

赵祈佑一愣,问道:“这还不够么?”

姜远捂了捂额头,道:“我让你准备建的厂房呢?过滤的工具呢?木炭呢?”

赵祈佑闻言笑道:“明渊兄不要这么一惊一乍的,我办事你还不放心?你跟我来。”

赵祈佑说着,带着姜远向盐场外的一处民房走去,道:“厂房什么的正准备建,不过时间太赶了,建好得一个月以后了。你要的其他那些事物,我早就准备好了。”

二人来到民房前,几个穿着齐王府侍卫服饰的汉子守在门外,见得赵祈佑与姜远过来,连忙行礼。

“把门打开。”赵祈佑淡声道。

侍卫掏了钥匙将那把巨大的锁开了,赵祈佑与姜远推门而入。

那穿着浅黑袍服的中年汉子也想跟着进去,却被门口的侍卫一把拦住。

“明渊兄,你看,你要的东西都在此处。我怕有闪失,令人日夜守住这间屋子,敢有靠近者…”赵祈佑比了个割脖子的手势。

“不需如此吧?”姜远叹了一声,就是一些木炭,粗、细麻布和漏斗而已,用得着这么严防死守么。

赵祈佑见姜远有些不以为意,正色道:“这盐乃是本王的大事,小心谨慎一些不为过。”

姜远闻言,也能理解赵祈佑的心思,他在这盐一事上下了重注,而这盐改一事又牵扯甚多,以赵祈佑的心性,自然会万分小心。

两人查看清点了一番,见无甚遗漏之物,这才出了屋子。

“你是这处盐场的管事?官居何职?”姜远对那站在屋外等候的黑袍汉子问道。

“小的钟武,是这盐场的场监官,从九品。”钟武点头哈腰的应道。

“那这盐场一岁产盐多少?盐工月工钱是多少?将账目拿来我看看!”

钟武面露难色,道:“殿下,侯爷,账本在一个月以前,账房失火,烧没了。”

姜远剑眉一竖,疑声问道:“烧了?”

钟武低弯着腰不敢与姜远的目光接触,道:“是,账房失火,烧掉了!”

姜远疑心顿起,一个月前账房起火烧了,这就巧了,那不是赵祈佑前来收矿的那段时期么。

早不烧晚不烧,赵祈佑来收矿了,账房就失火了,这还真是巧了。

“账目烧了就烧了吧。你且说说盐场每年大约产多少盐,盐工工钱是多少,这些你总记得吧?”姜远放缓了语气,问道。

钟武低头答道:“盐场大约每岁产盐一千二百石左右,这得根据盐脉走向与产量多寡算定,每年有些差别。盐工每月工钱为500文。”

“你且去把最近一个月的账目取来。”姜远目光灼灼的看着钟武:“这个月的账目不会也烧了吧?”

“那倒没有。下官这就去取来。”钟武慌忙应身,弯着腰就向账房跑去,边跑还边擦着额头的冷汗。

待钟武走得远了,姜远对赵祈佑道:“靖轩兄,我估计着,河泽乡盐场的账房估计也早就失火了。”

赵祈佑一愣,道:“明渊兄,你的意思是?”

“靖轩兄,当初你来接收盐矿时,没想过要账本一事?”

“我要那个干嘛?以前的账本有什么用?咱们这不是要重头开始么,查以前的账那是盐铁监侍郎的活,与我等何干?”

赵祈佑双手一摊,一脸的无所谓。

姜远叹了口气,无奈的说道:“靖轩兄,莫小看这账本,其中门道大了去了。”

姜远指着盐场道:“这么大个盐场,岁产才一千二百石盐,你信吗?反正我是不信的。还有那些盐工,哼哼,每月五百文工钱?咱们进盐村时,那些茅草棚你也看见了,那些衣不蔽身的妇孺你也看到了,月收五百文的盐工会过得这么惨?”

“你是说,盐场以前漏报产量,克扣工钱?”赵祈佑经姜远这么一点,有些回过味来。

“你想想,漏报的那些盐去了哪里?克扣的工钱又进了谁的口袋?”姜远冷笑道:

“盐铁乱象丛生,所以他们才会烧了账本。这个经不起查,一查下去,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少爷。”

在盐场晃悠了一圈的胖四走了过来,道:“打听出一些门道,但那些盐工有监工看着,也不敢多说,只问了些皮毛。”

“你且说说。”姜远道。

“小的按您的吩咐,找了几个盐工打听了,这些盐工盐匠都是世袭的,就像官匠铺的官籍匠人,不得随意脱籍,终身都得干这采盐的活…每个月到手的钱不到两百文。”

“盐场管事还各种克扣,什么工具损耗钱,人头钱,油灯钱,杂七杂八的扣下来,到手也就没几个子儿了。且每天还需干七到八个时辰的活。”

胖四连说带比划,啧啧有声:“这里的监工也是狠人,盐工干得稍慢一点的还要挨鞭子。与您以前在燕安打人时不相上下!”

姜远抬腿一脚踹在胖四的屁股上,骂道:“我以前有那么凶残吗!”

胖四摸着屁股闪到一旁,满脸横肉的脸上带着讪笑,心中却是腹诽不已,凶残不凶残你自己不知道吗?

赵祈佑的脸色阴沉无比,道:“这盐铁监的官员沆瀣一气,欺上瞒下,岂有此理,本王定要向父皇奏请严查!”

姜远笑道:“这事肯定要上奏圣上的,但不是现在。咱们现在拿下了三座矿,先把盐制出来,稳定住局面再说。”

“以此三座矿为起始,有了成绩才好说话,否则就算你现在去上奏,也起不到作用。反倒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赵祈佑点点头,也知姜远说得有道理,此时的确不宜去弹劾盐铁监,只有盐业总司做出成效来,他才有在朝堂、在鸿帝面前说话的底气。

“明渊兄,那依你之见,这三座盐矿如何操持。”赵祈佑一介皇子,哪懂企业管理之道。

姜远看着盐场,缓声道:“靖轩兄,天下之大,若是区区几个盐场就难倒你了,不如咱们还是回闻香楼喝酒去吧。”

赵祈佑闻言浑身一震,姜远这话怕不只是在说这盐场了。

“请明渊兄教我!”赵祈佑正了正身,又抖了抖袍服,双手抱拳向姜远一揖而下,神态严肃无比。

“哎呀,靖轩兄你别搞这套,我受不起。”姜远连忙往边上一闪,避开赵祈佑的大礼。

赵祈佑不管不顾,姜远往哪个方向跳,他就往哪边作揖。

胖四看得心惊胆战,转身就往一边跑,他怕赵祈佑东南西北的乱作揖,给他来一揖就惨了。

姜远被赵祈佑弄得无法,这货比他还不要脸,只得扶住赵祈佑:“靖轩兄,你若是这般,莫怪兄弟跑路了。”

“明渊兄,本王只是让你教我这盐场管理之法。”赵祈佑被姜远扶了起来,一脸得逞后的奸笑。

“算我怕了你了!”姜远叹了口气,从袖袍里拿出一叠管理方案来,道:“说好的,只是这盐场管理之法。”

“那自然是!明渊兄难倒还有其他之法?”赵祈佑像看美女一般,盯着姜远。

姜远被他看得寒毛直竖,暗骂自己嘴欠,说盐场就说盐场,说什么天下二字,这不是给自己招灾么!

“靖轩兄,你开府这么久了,不要跟我说你没请幕僚。”姜远将那一叠纸塞进赵祈佑的手里:“这些东西,你让府上幕僚帮你操持即可。制盐之法,我也已写在上面了。”

“多谢明渊兄帮我。”赵祈佑笑嘻嘻的将那叠纸贴身收好。

“我可不是帮你,这盐业还有我半成利!”姜远连忙纠正。

赵祈佑哈哈笑道:“那可不还有你的半成利么。”

“明渊兄,眼下如何做?”赵祈佑收了收笑意,问道。

姜远想也没想,便答道:“将这三座盐场中的盐铁监的官员全部清退掉,无论是管事,还是监工、账房,全部赶走!盐工甄别后,选取老实本份的盐匠学习提炼精盐之法。”

“最重要的是提炼之法的保密,要严格控制,至少五年内不能泄露!”

“还有其他诸多事项,比如盐工的月钱,每日干多少时辰的活,以及多少人护卫盐场,进出盐场的盐工有什么身份识别等,我都一一写在那些纸上了,你只需要让手下人严格照办便行!”

姜远说得很郑重,赵祈佑也听得很认真,这盐业一事关乎赵祈佑崭露头角的一战,自然不能出任何差池。

赵祈佑唤过几个侍卫,让他们立即返回燕安,将府中的几个幕僚接来,并将在燕安招幕的账房与掌柜等人一并叫来。

原本是打算立即试产出一些精盐的,但此时盐场诸多繁杂之事,要开始试产,恐怕还得等上几天了。

“待得我烧出水泥来,便将那村道修一修。”

姜远想起盐村那条烂泥道来,以后要频繁运盐,路不行终归是个问题。

赵祈佑也很有办事效率,掌灯时分便有几个幕僚、与数名账房先生、掌柜,以及数百禁军赶了过来,彻底将盐场接收,将盐铁监派来的官员、账房监工等赶了出去。

本以为还能在盐场混饭吃的钟武哭丧着脸,带着账房监工出了盐场。

钟武在盐场干了十来年,虽是芝麻绿豆都不如的小官,但油水却是吃得饱饱的,不但娶了四房小妾,还在肃南府城买了一个大宅子。

如今被赵祈佑赶出了源头乡盐场,一脸的苦楚。

盐场的盐官是个肥差,钟武丢了源头村盐场的差事,只能回盐铁监候职,以等待空缺。

但这一等谁知道要等得猴年马月去,家中四个小妾花钱如流水,一天捞不到油水就得花老本,这如何受得了。

钟武咬咬牙,转头就向肃南白府而去,白家不也有盐矿么,大不了这小官儿不干了,在白府盐矿谋个管事,还不是一样捞银子。

第二日,赵祈佑与姜远又赶往大泽河的下游,将河泽乡的盐场如法炮制,彻底接收了。

从燕安赶来的齐王府幕僚也来不及休息,紧急加入工作中。

就在赵祈佑与姜远在肃宁县忙忙碌碌的鼓捣时,肃南府下辖五个县的盐行商号宣布,由于产量不足,开始涨价,而且一涨就是五倍。

上等盐从原来的六十文一斗,涨至三百文一斗,下等盐,从三十文一斗涨到一百五十文。

与此同时,燕安的一部分盐行也开始涨价。

不知道从哪传出来的谣言,说是齐王与丰邑侯接管了盐矿,但却产不出盐来。

因为盐少,以后可能还会涨。

一时间民间百姓恐慌起来,饭可以少吃,但没盐怎么活?

燕安城中那些没涨价的盐行,遭到了哄抢,买盐的百姓乱作一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