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主和爹,好战妻,只想当咸鱼的他 > 第185章 忌恨

主和爹,好战妻,只想当咸鱼的他 第185章 忌恨

作者:黄家大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5 21:02:40 来源:小说旗

朝会散去,姜远跟着姜守业出了宫门,随后上官云冲与尉迟愚也出来了。

姜远上前一一行礼。

“小婿见过泰山大人。”

“侄儿见过尉迟叔父。”

上官云冲看着浑身脏兮兮的姜远,虎目灼灼:“盐业一事,自己把握分寸。积羽沉舟,群轻折轴,风云变幻难测,凡事留余,莫轻率趋近,方能稳身。”

姜远微微一滞,上官云冲这是在提点他,莫要与赵祈佑靠得太近,也莫与东宫斗得太死,他还不是人家的对手。

“小婿谨遵教诲。”姜远躬身答道。

“慎行如临渊,远见得久安!你切谨记。”

上官云冲扔下这么一句话,转身上了马车,自始至终都没看一旁的姜守业一眼。

姜守业也不搭理上官云冲,显然二人虽成了儿女亲家,但依然不对付。

“贤侄,上官老将军的话不无道理,你小子要记好了。”尉迟遇拍拍姜远的肩膀道:

“今明两日老夫家那小子就回京了,到时来老夫府上耍耍。”

“侄儿到时定前往叔父府上叨扰。”

尉迟愚数次为姜远出头,姜远自是心存感激,连声应道。

“好!那老夫就先回去了。”尉迟愚重拍了一下姜远的肩头,又对姜守业拱拱手:“姜相,告辞。”

“告辞!”姜守业也抱拳应了声。

待得上官云冲与尉迟愚先行走了,姜远才轻扶着姜守业的胳膊上了马车。

“远儿,这次去肃宁县很辛苦吧?”

马车上姜守业看着一身风尘,满脸憔悴的姜远,眼中闪过一丝心疼。

这个儿子仿佛一夜之间便长大了,能干事儿了。

以往姜远在燕安惹事生非闯祸不断,令姜守业头疼无比,再加上姜郑氏的宠溺,一日比一日的嚣张跋扈。

姜守业不知道多少个夜里,在祖宗牌位前自责,身为人父却教子无方。

但自从姜远去边关历经了一趟生死磨难后,居然痛改前非,变得沉稳内敛,行事也有了章法。

不但能设计出各种利国利民的新奇东西,又主导推进盐改利民生,引得朝堂侧目,丰邑县的百姓也多有称赞。

但随之而来的,或许就是急风劲浪,稍有不慎则会万劫不复。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姜守业一时之间竟有些恍惚起来,以前希望姜远能改过奋进有所作为。

如今这孩子的锋芒已露,反倒让他担心起来。

姜守业也不知道自己是希望姜远将来能顶天立地的好,还是碌碌无为平安顺遂的好。

“不算辛苦。”

姜远见老父的眼光定在自己身上,眼光中有疼爱也有担忧,便露了个笑脸,轻描淡写的答道。

“这次的盐价飞涨,是某些人对你们的警告。”姜守业缓声道。

“父亲大人都知道了?”姜远问道。

姜守业叹了口气,道:“上官老匹夫都能看明白的事,为父怎的猜不出来?”

姜远点点头,想了想,道:“泰山大人说的话也对。不过,孩儿现在也是骑虎难下。”

姜守业笑了笑:“这世间哪有什么不死不休的宿敌,不过是利之所驱罢了。强梁者不得其死,凡事取中庸之道,方可长久。”

姜远默默思索着姜守业的话,姜守业这是教导他这个做儿子的私话,也是在教他为官之道。

姜远回到梁国公府,姜郑氏见得顶着两个大黑眼圈,憔悴不堪的儿子,心疼的眼泪都掉了下来。

姜郑氏口中直呼吾儿吃苦了,吾儿受累了,心疼得不行。

又忙命丫鬟婆子烧热水的烧热水,做饭的做饭,使得佣人们团团转。

姜远这几日没吃好也没睡好,坐在饭桌前大口扒饭,又看得姜郑氏抹起眼泪来,连忙安慰:“娘,孩儿就是饿了点,多吃您一点饭,看把您心疼的!”

姜郑氏闻言,破涕一笑,佯怒道:“吾儿尽说怪话,娘是心疼你瘦了。那齐王也是,拉你去做什么生意!他差那点钱么,看把吾儿累的。”

姜远也无法与姜郑氏详说这里面的门道,随便找了个借口糊弄了一番,匆匆扒完饭,便洗漱回房睡觉。

回到房中也不见上官沅芷,小茹与冬梅也不见人影,不禁有些奇怪,便找来一个小丫环问了问。

“禀少爷,少夫人带着小茹姐姐、冬梅姐姐去鹤留湾了。”

姜远这才想起,今日是正月初十,鹤留湾今日要招民夫。

鹤留湾有几十个老兵在,小茹熟悉鹤留湾事务,上官沅芷作为主母去安排招工事宜,想来不会出什么问题。

这般想着,姜远倒在床上沉沉睡去。

东宫之中,太子正拿着本《六韬》之中的《文韬》摇头晃脑的读着,心中却是烦躁不已。

自毒丹一事之后,赵弘安被鸿帝严厉训斥,若非几个老臣拼死求情力保,定然得被定个谋逆之罪,不死也得被贬为庶人赶出燕安。

鸿帝念在父子之情的份上,又有钱皇后为其开脱,数位老臣求情,这才保住太子之位,被勒令闭门思过。

鸿帝又拜早已不问世事的前朝老臣,年逾八十的大儒伍禹铭为太子之师,悉心教导太子。

伍禹铭来头甚大,比颜其文这个太子少傅地位还高出一大截,在朝为官几十载,从国子祭酒监一步步升到三公之一,辅佐三朝君王。

其学识渊博,精通经史子集,于治国理政、军事韬略无所不知,故而威望极高,满朝文武皆对其敬重有加。

伍禹铭不问世事多年,虽已从三公之位退隐,但仍保有三公之名。

此番被鸿帝重请出山拜为太子之师,也从侧面说明,对赵弘安还是抱有希望的。

“太子殿下,老夫问你:‘同天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此为何意?”

老态龙钟的伍禹铭,眼睛却并未因岁月老去而浑浊,反而透着柔和又深邃的光。

赵弘安闻言,轻放下书本,双手放在膝间,用沉稳温和的声音答道:

“先生,孤自是明白,是告诫为君者当与民共享福祉。要以江山社稷、黎民苍生为重,不可以私利而不顾天下。”

伍禹铭满意的点点头,枯瘦的老手轻抚胡须,暗道太子有此番体悟,倒也没负了他这些时日的苦心教导。

伍禹铭还想考较一番,有太监来报:“太子殿下,颜老大人来了。”

赵弘安心中一喜,刚拿起的书本又放了回去,迫不及待的说道:“快请!”

刚刚燃起兴致的伍禹铭见得赵弘安脸上的喜悦之色,也就不便再问,当下便要告辞。

“那本宫改日再向先生请教。”赵弘安连忙起身相送,唯恐这老家伙不走。

赵弘安本就烦极这个老头,每日里不是除了逼他读书,就是考较问题,啰啰嗦嗦没完没了,像只苍蝇一般。

但赵弘安又不得不学,只得装出一副虚心好学的态度来。

赵弘安深知伍禹铭虽然不问朝堂之事,但若只要是他说出来的话,分量都极重。

伍禹铭不但是鸿帝未登基之前的老师,就连如今在朝堂上搞风搞雨的姜守业、上官云冲等老家伙,年轻之时都曾拜于他门下,与之有师徒之谊。

伍禹铭见赵弘安言语上说得客气,脸上的表情却是急于赶他走,心中微微一叹,刚升起的那点好感也随之消失。

伍禹铭在随身服侍的护卫搀扶之下,慢慢朝东宫外走去,在大门处刚好遇到进来的颜其文。

颜其文上前一步见礼,伍禹铭也只是点点头算是招呼过了,自顾自的去了。

颜其文也不在意,伍禹铭还未退隐之时便与他不睦,在政见上的分歧很大,如今见面也只是按礼数行事罢了。

“颜师!”

还未等得颜其文进得后院,赵弘安已先一步迎了出来。

“老臣见过殿下。”颜其文行了一礼。

“颜师勿需客气。”

赵弘安托着颜其文的胳膊,以学生的姿态相扶,将其迎进书房之中。

“颜师,听闻父皇要严查盐行涨价引起民怨之事?”

二人刚落座,赵弘安便迫切的问道。

颜其文看了一眼赵弘安,暗道自己一下朝就赶了过来,哪料赵弘安已先一步知晓了,倒也省去了很多要说的话。

“陛下先前确有此意,不过那姜远递了两本奏章后,陛下似乎又不提此事了,只令大理寺与京兆府压下盐价。”颜其文道。

“姜远递了两本奏章?父皇又改主意了?”赵弘安站起身来转了两圈,道:“按父皇的脾气,不应该啊!”

颜其文深深看了一眼赵弘安:“殿下,陛下按下不查恐有深意,你要做好万全之策。”

“颜师的意思是?父皇明面上按下此事,暗地里会让暗夜使出手?”赵弘安脸色一白。

颜其文点点头,道:“有这个可能。姜远递上的那两本奏章中,称有一个是账本,是他与齐王这三日制盐的账本!”

“姜远称三日内制盐五百石,已运回燕安,民怨已经平息,殿下可知此事?”

赵弘安烦躁的说道:“本宫自然知道,今日城门刚开,盐业总司的盐便进了城,如今各大盐行的盐都已卖不出去了。

本宫原以为,他们要产出盐来,怎么的也得十天半个月,却没想到会如此快!本宫小瞧二弟与姜远了!”

颜其文叹了口气道:“如今齐王与姜远已稳定了局面,再在此事上挣扎已无用处。”

“不是本宫想挣扎!”赵弘安恼火的说道:“二弟这回弄的盐改实是牵扯甚大,本宫要亏大量银钱,他却能在父皇面前邀个好,真气煞本宫!”

颜其文道:“一局败,算不得大事。但是,有些尾巴殿下要处理掉,免得将来成祸患。”

“颜师是指,那些煽动百姓之人?”赵弘安阴声道:“放心,尾巴处理得很干净,我已让人去做了,任谁也不会查到本宫。”

颜其文点点头,提醒道:“齐王与姜远三日产盐五百石,陛下明面上按下了此事不提,但我们却不得不防。

盐铁监那边若与殿下有关的事物,比如账本,或者人之类的,也尽早处理。老臣估计,查旧账之事会马上在暗中开始,漏报产盐量,这回会死很多人。”

赵弘安脸色冷如寒冰,道:“没想到二弟与姜远做得这么狠!定教他们好看。”

赵弘安转了几圈,道:“不行!本宫不好过,岂能让他们好过!盐业总司必要收拾!”

颜其文摇头道:“殿下不可冲动。一局成败难论英雄。老臣观这事不简单,恐怕这盐业总司你动不得。”

颜其文伸出一根手指了指了天。

赵弘安猛呼一口凉气,惊颤道:“颜师,您是说…”

颜其文点点头道:“所以殿下,这口气暂时忍了吧,从长计议。”

赵弘安冷静下来,眼珠转了几圈,道:“颜师,按照大周律,二弟被封为齐王,应该有封地吧?”

颜其文抬起头来,老眼中射出精光:“按大周律,皇子封王会有封地。陛下虽封二皇子为齐王,封地却还没给,老臣找个机会为齐王讨来。”

赵弘安阴笑道:“本宫觉得,巴蜀之地山清水秀,正好讨来作为二弟的封地。”

按照大周律,皇子封王后会有封地,封了地,便要前去就藩,岂能总是留在京都之地。

“还有那姜远!”赵弘安恨声道:“不识抬举的东西!不是要通商路么,颜师,想办法说服父皇,让姜远出使党西或北突!本宫不信弄不死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