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主和爹,好战妻,只想当咸鱼的他 > 第187章 万启明的怨气

第二日一早,神清气爽的姜远早早起床洗漱,接了小茹递过来的柳条,沾了些许盐,在嘴里乱捣一阵,刷牙这个必要的程序就算完事了。

“看来,还得做几把牙刷。”

姜远吐了口血沫子,这柳条用起来实是不顺手。

“公子,今日您要去鹤留湾工地么?”小茹在一旁问道。

“要去看看。”姜远点头道。

鹤留湾的工地已经开工了,做为封地之主,这等事不上心可不行。

小茹掏出一个账本来,道:“公子,这是最近工地的开销账目,您看看。”

小茹最近一直在忙活工地的事,一介女子跑来跑去辛苦无比,晚上回家还要记账,总是忙活到深夜。

姜郑氏看在眼里,在府内给小茹另安排了一处清静的住所,并派了小丫环侍候着。

小茹虽然名义上还是侍女身份,但其地位却是截然不同。

“不用看了,你说给我听就行。”姜远一边抹着脸,一边说道。

小茹点点头,道:“工地采买砖石,一共支出二百两,木料五百二十三两,民夫工钱与餐食钱,二千八百一十五两…”

一串串数字从小茹嘴里蹦了出来,皱着眉头道:“公子,咱们带回来的那一万两银子,只剩得一半了。”

“无妨。”姜远咧嘴一笑,他还有家底,鸿帝前后两次的赏赐就有二百两黄金,还从苟来喜那抄来一大车的破烂,目前绝对是够用的。

等到红砖厂产砖,便不需再买价格贵的青砖了,可以省下不少。

“还有,那些回家探亲的老兄弟们,也陆续带着家眷赶来了。”小茹道:“破庙已安置不下了,奴婢自做主张,在村里租了些民房。”

“些许小事,你安排就好。”姜远看着小茹那张好不容易养成婴儿肥的小脸,如今又显得清瘦下来,不由得一阵心疼。

她也不过才十六岁而已,每日却要操心这么多事。

“小茹,最近辛苦你了。该休息就休息,白白胖胖才可爱。”姜远揉了揉小茹的脑袋。

小茹听得姜远心疼的话语,心中如灌蜜一般,大大的眼睛眯成一条缝。

能得到公子的心疼,再累也值了。

上官沅芷还赖在床上不肯起来,自从嫁给姜远后,似乎传染了姜远赖床的毛病。

好在姜郑氏这个婆婆比较开明,并非像其他高门妇人一般,日日清晨都要儿媳请安敬茶。

姜远也不喊她,知上官沅芷的生活习惯已慢慢改变了,每日睡到三竿才起是基本的,然后会练半个时辰的长枪,下午偶尔会跟着姜郑氏出去参与一下贵妇们的聚会,生活简单充实。

姜远带着小茹出了府门,先去飞凤大街的盐业总司转了转,今日排队买盐的人依然有不少,但相较昨日,却是没了那种人山人海抢购的阵仗。

姜远估算着,约莫两日,盐业总司的直营店门口,便会门可罗雀,这才是一个正常现象。

盐虽必不可少,但却是不能当饭吃,四口之家,只做菜的话,每月用不到一斤盐,八两便已是足够。

姜远进得店内转了一圈,沈有三不在,只有几个掌柜伙计在忙活。

几个掌柜告知姜远,沈有三去周边各县处理盐业总司直营店一事去了,十日内都不得返。

姜远点点头,前几天燕安周边诸县的盐行,都在疯狂涨价,沈有三在收得赵祈佑的命令后,全力铺开盐业直营店,这段时间有得忙。

姜远又到盐业总司的库房看了看,一辆辆马车有装盐的也有卸盐的。

装上车的是刚刚取得代理资格的小盐商们在取货,缷的盐则是刚从盐场运来的精盐,正在记账入库。

盐业总司井然有序的运行着,便放下心来,转身回府,让胖四套了马车往鹤留湾而去。

初十日刚刚又增招了七百民夫,现在在鹤留湾干活的民夫已近二千人,工地上热闹非凡,人声鼎沸。

“有点意思。”姜远笑了笑,看到这场景,想起某些熟悉的画面来。

最让姜远惊讶的是,鹤留湾村口的那块空地上,已然形成了一个小集市,卖啥的都有,连卖猪肉的都在这支起了摊子。

甚至还有卖大牲口的,什么牛、驴的都拴了几头,拉得满地都是屎尿。

在鹤留湾干活收入不低,民夫们手中有钱了,自然会舍得花,每日下了工都会买东西回去,已是丰邑县人尽皆知的事情。

“这块地方要规划一下,乱七八糟的。”姜远皱了皱眉头自语。

这里自然形成了集市,有好有坏,好的是可以带动周边的商品流通,增加附近百姓的收入。

坏的是,因为没有规划,摆摊的小商贩们有的直接摆在村口的主干道上,时不时将运送材料的车马挡住。

而且随地乱拉的牲畜粪便、随手乱扔的垃圾到处都是,等得过些时日,天气一热,定然蝇虫乱飞。

姜远信步走向工地,就远远见得穿着便服的万启明捧着一大叠纸张,正与几个筑房的工匠在比比划划,那砖场的烟囱已然修了两丈来高了。

“侯爷!”万启明偶然抬头,看到姜远居然来了,连忙将手中的图纸一放,奔了过来。

“侯爷!您可来了!你得给我加人!下官顶不住了!”万启明袍摆之上泥迹点点,跑过来的第一句话,就是问姜远要人。

“嗯?昨天不是刚给你招了七百个民夫么!”姜远愣了愣。

万启明一拍大腿,道:“哎呦我的侯爷啊,您招的那些是干粗活的民夫!下官要的是工匠!”

万启明呲开了嘴数着手指头,道:

“这砖场、水泥窑就将十个工匠用完了,那不还缺给你建侯府的、老兄弟们的住宅区的,还有那什么学院的,这不都要人手么!这些都要下官负责,你干脆直接要了下官的命吧,使驴子呢!”

姜远没想到万启明的怨气已这般大,连忙送高帽子:“万兄,你现在可是陛下钦点而来的监工官,陛下这是多欣赏于你,才让你来此处。能者多劳嘛。”

“陛下只让我监工砖厂和水泥窑,可没让我帮你建侯府、建家属区,建书院!侯爷,你别糊弄我,再给我三十个工匠!否则说啥都不好使了!”

姜远见万启明还耍起了赖,只得道:“万兄,我又不像你人脉那么广大,我上哪给你找工匠去!这么着吧,我放权给你,你去找工匠,多少花销尽管报来。”

万启明等的就是这一句话,立即喜笑颜开:“交给下官吧!”

鹤留湾正在大肆建设,万启明虽然每日忙碌不堪,但日子过得充满了乐趣。

以往他在工部呆着,一年到头也干不成几件事,只能看些格物论之类的书来打发时间,划水摸鱼。

如今姜远给了他一片工地,万启明正好借着这个机会,一边学习,一边验证书上所述的理论和设想。

对于一个痴迷于格物之道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比一件事物从无到有的在自己手中诞生,更能让人激动了。

更莫说,万启明要亲自主导一个新村的建设,再想想姜远给他的鹤留湾规划草图,万启明甚至不敢想,等得鹤留湾建成,将是一个多么美妙的所在。

万启明晚上做梦时,偶尔都会笑醒,这里将是他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对了,万兄。村口那片空地你也给规划一下,建个集市。”

“还有,除了砖场、水泥窑,要优先建家属安置区!我的那群老兄弟还住在破庙中呢!”

“还有,村中的主干道也给我整一整…”

“还有…”

万启明见得姜远的嘴巴不停的启合,他的脑子里全是还有、再有、应该有等等词。

“打住!”万启明连忙制止姜远再说下去,否则脑袋就要炸了:“侯爷,虽说下官天生牛马命,但您能不能也怜惜下官一小会?您这的那的,下官会变身术么?”

“能者多劳嘛!你行的,本侯看好你哟。”

万启明从姜远这里要了三十个工匠的名额,姜远也不肯吃亏,一副资本家的嘴脸。

姜远背着手施施然的带着掩嘴而笑的小茹,以及胖四向村中破庙而去。

他怕走得慢点,万启明会跳起来骂他,到时候姜远能怎么办?

这里就万启明一个宝贝疙瘩,姜远还不能骂回去。

“人才啊,我现在最缺的就是人才。”姜远心中暗叹一声,只得委屈万启明了。

到得破庙,庙外的树枝上挂满了浆洗好的衣衫,一群孩童在庙门外戏耍玩闹。

原本一览无遗的破庙大殿,此时已挂满了布帘子,隔出一个个小空间来,一些妇人正在缝缝补补,闲聊家常。

“东家,您来了?”扛着一把柴火的三喜,见得姜远进来,连忙把柴扔了,欢喜的过来行礼。

“三喜,这是?”姜远指了指破庙内的那些妇嬬。

“这些都是咱们那些兄弟的家眷。”三喜答道。

“兄弟们都回来了?”姜远问道。

“回得差不多了,就差几人了。”三喜道。

“那他们人呢?”

“文大哥带着一些兄弟进山伐木去了,这不要盖房么,弄房梁去了。还有一些兄弟出去巡查去了。”

姜远点点头,便想退出破庙,里边全是妇嬬,他一个男子不便入内。

谁想三喜却高喊一声:“快过来见过东家!”

庙中的老弱妇孺听得三喜的喊声,全都抬眼朝庙门处看来。

“老身见过东家。”一个颤颤巍巍的老妇人朝姜远盈盈行礼。

其他妇人也跟着拜,口称东家。

“得蒙东家照应,小儿才得从边关回来。东家又好心收留我等,是我等之恩人呐。”

姜远连忙扶住老妪,道:“切莫如此。我与众兄弟在边关同生共死相互扶持,皆是袍泽,恩人之言从何说起。”

“东家心善。我等虽为妇人,也知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日后若有差遣吾儿之处,东家尽可使唤。”

老妪被姜远扶住,拜不下去,只得做罢,但她身后的那群妇人拉着各自的孩童,结结实实的拜了姜远一拜。

姜远只得受了,又宽慰一众老弱妇孺,先暂居破庙,待得半月后家属新村落成,便有了居处。

姜远离了破庙,还得去看望老道,那头万启明又派人匆匆赶来,说是下午要去水泥窑主持点火仪式。

姜远只觉得头都大了,这才知道领导也不好当,事情没完没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