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主和爹,好战妻,只想当咸鱼的他 > 第36章 吟诗

主和爹,好战妻,只想当咸鱼的他 第36章 吟诗

作者:黄家大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5 21:02:40 来源:小说旗

姜远带着四个老兵登上回南关高约五六丈的城头,放眼望去,姜远被关外的景色震撼得目瞪口呆。

入眼的是一片广袤的草原,一直延伸到天边,一眼看望不到头。

此时天旱,草色如秋季般,显得有些枯黄,如同一张黄色的毛毯铺在大地之上,与湛蓝无云的天空形成明显的对比。

而回南关两侧的大山犹如巨龙盘延,横躺在草原上,形成一道天然屏障,尤如不可逾越的天堑。

这道天堑将草原与关内隔成两个世界,关内是烟火人间,关外是一片苍茫的草原。

难怪自古以来,无数书生都对回南关外心驰神往。

这等雄关与广袤的草原美景,只稍得往这城头一站,那诗词灵感还不得如泉水涌动捏都捏不住。

“虽是广袤壮丽,但也略显苍凉。”姜远极目远望,见这大草之上草色尽显枯萎之色,尤如即将死去却风韵犹存的妇人,不由得轻声感慨。

身后的独臂老李缓缓说道:“将军,您如今所看到的这片草地,在战事未起之前,这里商旅往来如织。前几年,北突人攻占了关外十余座城池,一路打到此处。自朝廷闭关死守之后,如今方圆十里不见人烟,便再也没有商旅行人,只余下一片寂寥喽。”

“是啊,如今北突人十万精兵就在前面五十里处扎营,再无人敢出关行商了。”王麻子接道:

“如今这城中商铺已不及往年的一成,城中百姓也开始往关中去了许多,如今居住在此的百姓大多是不愿离故土之人。”

“都是这该死的北突人,若不是他们南下攻我大周,我大周百姓安居乐业,何曾是这等景象。”白发苍苍的老徐握着拳头,看着关外的草原,低沉的说道。

“是啊,若不是北突人,我们哥几个在家守着妻儿老小过着太平日子,唉!”

独臂老李的声音很沉闷,那张满是皱纹的老脸上有愤怒也有悲伤。

姜远缓缓转身,目光落在独臂老李身上,眼神中透着一丝疑惑:“四位老哥,你们年事已高,按照大周律法,已然可以解甲归田回到家乡安享晚年了,为何不卸甲回乡?”

独臂老李微微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缓缓说道:“将军所言极是,依着大周律例,我等确实早就到了该卸甲的时候,只是……”

他顿了顿,眼中燃起一团火焰,“我等心中实在是不甘呐!”

“为何?”姜远问道。

王麻子眼中满是仇恨,狠狠地咬着牙,恨声道:“将军您有所不知啊!我们原本都在武威山下的村落里过着平静的日子,可那些该死的北突人杀了过来,所到之处鸡犬不留。我等的全家老小被杀了个干净,无一幸免!”

“家,早就没了,如今我们活着,就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报仇雪恨!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想法。”独立臂老低声嘶吼,紧紧握住手中的长矛,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难啊……”老兵文益收满脸沧桑,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眼中满是无奈与悲哀:“如今朝廷只是紧闭关门,一味地死守,毫无出兵之意。照这样下去,恐怕我们就算是在这儿守到老死,也报不了仇啊。”

独臂老李等几个老兵听了文益收的话,顿时都沉默了下来。

朝廷一日不出兵,他们的仇恨就一日不能得报。

他们已年迈,一旦重回战场,很可能就会死于北突人的刀下,即便就算是这样,也好过像现在这般,如同缩头乌龟般地活着。

气氛一时间沉闷下来,姜远看着远处的草原,又回头看看这些白发苍苍却依旧披甲渴望报仇的老兵。

微风拂动,将这几个白发老兵鬓角的白发,布满沟壑的脸庞,每一道痕迹都似乎藏着悲伤和仇恨,稍显浑浊的眼中尽显不甘之色。

一股酸涩之味突然涌上姜远的心头!

“回南关外风似刀,草原万里卷狂涛。”

姜远看着四个老兵,他们穿着破旧的衣甲,吃着最差的食物,为家仇为国恨守在这边关直至白发,是何等的悲壮!

姜远此时竟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心中的那股酸涩。

姜远不由得轻声吟出一句古诗来,似乎只有这只有这样,才能舒缓堵在胸口的酸涩。

“十里荒烟无人影,唯见营帐连弓刀。”

“兵临城下霜雪傲,白发老兵战甲牢!”

姜远的声音由低到高,到得最后对着草原狂吼:

“回首半生征战处,残阳如血映征袍!”

姜远的嘶吼的声音极大,为这些老兵悲伤,也为他们的执着感动,也为发泄他心中那股突如其来的酸涩。

风渐大了,将城头的旗帜吹得猎猎作响,姜远对四个老兵行了一礼,没有其他含义,唯有敬重。

四个老兵连忙扶住姜远:“将军不可。”

姜远执意行了个军中之礼,这才起身紧握拳头:“四位大哥,终有一天我们会打回去的,你们的仇也必定能报!

百战黄沙穿金甲,不破北突终不还!”

四个老兵也知道是姜远在宽尉他们,但还是很感动:“我等一定等到那天的到来!”

“好霸气的诗!”一个声音传来:“百战黄沙穿金甲,不破北突终不还!好!好!霸气!”

姜远四个老兵闻声回头,一个穿着月白长袍,外罩淡青披风,腰悬文士剑头戴儒巾,年约二十七八的书生,一边鼓掌一边快步向姜远等人走来。

“在下江南余杭苏逸尘,见过将军。”书生走至姜远身前躬身行礼。

“不客气。”姜远见这书生上前行礼,也抱拳回礼,却是不知这书生为何要过来搭话,倒是听清了这书生自称从江南余杭而来。

苏逸尘道:“刚才听得将军吟的诗句,霸气无比,听得在下心潮澎湃,特过来与将军见礼。”

姜远不由得脸皮有点发烫,这哪是他做的诗,是他在蓝星学的古诗,今日气氛到这了,不自觉的改了一下吟出来了而已。

“哪里哪里,见笑见笑,只不过有感而发罢了。”姜远脸皮的确有些发烫,但嘴里说的又是另一套,此时不装一下洗清一下不学无术的荣誉称号,还更待何时。

苏逸尘见姜远说得谦虚,正色道:“将军为武将,又有如此文采,实是在下生平仅见,还未请教将军高姓大名。”

“姜远。”姜远答道。

“姜远?”苏逸尘愣了一下,这个名字他前些日子游历到燕安时听到过。

“苏兄认识我?”姜远见苏逸尘面露疑惑,心里也是一惊,他那燕安首席纨绔不学无术胸无点墨的名号不会传到江南了吧?

苏逸尘回过神来,上下仔细打量了一番姜远,见此人身披重甲气宇轩昂,又做得霸气无比的诗来,怎么也不会是京都燕安城里的那个纨绔头子。

“兴许是重名了。”苏逸尘心里暗想。

“将军见笑,刚才在下想起一个与将军同名的人来,所以怔了一会,望将军见谅。”苏逸尘道。

姜远心中悲叹一声:果然偌大的名头传去了江南。

“将军。”苏逸尘道:“刚才将军前一首诗写的老兵守边关的悲壮,实乃动人心弦!如此佳作,若能传去燕安和江南等地,必能激起我大周文人的热血。”

“苏兄实在过奖了,胡乱做的歪诗,哪里入得了燕安和江南文人的眼。”

苏逸尘大笑道:“如果将军刚才那首诗都入不得其他文人的眼,那就是天大的笑话了。将军可否将那首诗名告知在下?”

“额,随意写的诗,就叫《边关戍魂》吧。”姜远的脸皮又有点烫,好奇怪的感觉,是脸皮在增厚生长吗?

“好!在下回到客栈便收录此诗,广为传诵,让天下人知道,在这边关之地兵将的热血!”苏逸尘满意的点头,又问道:

“将军后面吟了两句,百战黄沙穿金甲,不破北突终不还,此只两句,将军可否补全?如此霸气之诗,当让天下人知,知我大周儿郎誓要大破北突之决心!”

姜远沉吟了一会,心里只得对蓝星的先贤说声对不住了:“此诗名为《从军行》,北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回南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北突终不还。”

苏逸尘听得姜远念完,低声念了几遍,猛的抬头,道:“好诗!绝世好诗!将军真乃大才!在下佩服!”

“不敢当不敢当。”姜远脸色肃然道:“虽然诗才平平,但我大周儿郎誓要破那北突之心却是真!”

“将军之志可撼天地!那北突人又算得了甚!”苏逸尘豪气干云,心中爽快之极:“今日结识将军,又得此诗,这回南关之行不虚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