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主和爹,好战妻,只想当咸鱼的他 > 第292章 深夜黑影

主和爹,好战妻,只想当咸鱼的他 第292章 深夜黑影

作者:黄家大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5 21:02:40 来源:小说旗

老道无声无息的出现,将正在说着悄悄话的姜远与上官沅芷吓了一跳。

“道爷,你修成仙了?走路都没个声音!”姜远很是不爽。

老道嘿嘿笑着,伸出枯瘦的老手,就在竹篮里抓过一块糕点,狠狠咬了一口,道:

“道爷我还等你给我养老送终呢,成什么仙!”老道将手中的糕点两口吞下肚,也不管已经被噎得翻白眼,伸手又去抓起一块来,嘴里喊道:“徒儿媳妇,快给道爷我倒水!”

上官沅芷连忙倒了一碗水递过去,道:“道爷,您慢点,家中多的是糕点。”

姜远呸道:“道爷,你真乃野猪转世,谁与你抢吃的了么,你要噎死在这,正好把你当肥料!”

老道将一大碗水喝下,这才感觉能喘上气了,骂道:“你这孽徒,天天盼着我死!难为道爷我还想陪你去党西!”

姜远笑道:“得了吧,就你这老胳膊老腿的,能上高原么,别到时候还得我照看你。”

老道一瞪眼,道:“你小瞧我?想当年,我与你岳父打到格尔山下…”

姜远打断道:“我听说当年你行军延误时期,差点被我岳父砍了脑袋挂旗杆上?”

“胡说!”老道悖然大怒:“那能怪老夫么!行军打仗无定型,什么意外都有!”

上官沅芷瞪大了眼睛,老道曾在她爹手下任职,还差点被他爹给军法从事了,这事她从未听说过,难怪在回南关时,老道会莫名其妙的说‘我虽不喜你父…’等话,原来恩怨在这呢。

姜远见老道发怒,举起巴掌要扇过来,连忙笑道:“我不说了,不说就是了,您息怒。”

老道这才哼了一声,道:“若论党西高原的民风民情,道爷我可是很有研究的,就是上官云冲也不及我!”

姜远心念一动,问道:“道爷真要去?”

老道叹了口气,抬头看着西面,面上浮现出一丝惆怅之色来:“我这把老骨头了,在鹤留湾躺着也是混吃等死,去走走也好。”

“道爷,您别不是有什么别的目的吧?”姜远看老道这神色,不由得怀疑起来。

老道的惆怅之色一收,哼道:“道爷我还不是怕没人给我养老送终!”

老道拍拍屁股,转身走了:“记得出发时叫上我。”

上官沅芷看着老道离去的背影,道:“夫君,道爷似乎有心事。”

姜远不以为意:“他要去便去吧,反正他闲着也是闲着。”

“芷儿你坐着,我去把那点棉花种子种完。”姜远吃了块糕点,拿着锄头又下了田。

上官沅芷坐在田埂上静静看着劳作的姜远,心中万分思绪。

她想起那日在浊河边在芦苇丛中,曾问姜远以后有什么打算,姜远回答说:‘望父成龙,当个混吃等死的二世祖。’

当时这番话把上官沅芷气得吐血,暗恨姜远没出息没大志。

而如今姜远出息有大志了,伴随而来的又处处是风险,朝堂之中深似水,一不小心就会没了性命。

上官沅芷偶尔也会想,若是她与姜远就像现在这般,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远离朝堂,那他就不会得罪太子,也不会出使党西去犯险。

“唉…”上官沅芷轻叹一口气,现如今她能做的,就是守好鹤留湾的家,等着姜远归来,再不会像以前一般任性了。

天渐黑,在田间劳作的村民们开始陆续回家,有相熟的村民路过姜远劳作的那片试验田时,还会叫上一声:“侯爷、夫人,收工了!”

“哎!这就回!”

姜远笑着应了一声,将手中的最后一颗棉花种子种下,又唤了独臂老李来,交待道:“老李,你在此处搭个窝棚,让人日夜守着此处,不要让闲杂人等靠近,也不要让牲畜进到这片田中。”

独臂老李恭声应是,其实不必姜远吩咐,他也知道要怎么做,这片田中种有神种,还有姜远说的那什么棉花,也是极好之物,他自然不敢怠慢。

姜远除了让人日夜看守外,还从鹤留湾与清平庄请了经验最丰富的老农来打理,唯恐他不在的这几个月里出了差子。

“东家,您看我…”独臂老李期期艾艾的说着,站在原地不肯动。

姜远笑道:“老李,我知道你是什么想法,但庄子里也需要人守着,我与老文去就行了。”

独臂老李的白发在晚风中轻舞,叹了口气,道:“东家不让小的同去党西,那小的便守好侯府,守好鹤留湾。”

“有劳了。”姜远拍了拍独臂老李的肩头,道:“回去吧。”

随着时间的流逝,夜渐深,姜远与上官沅芷回府吃过晚饭后,便早早的安歇了。

自从上官沅芷知道姜远要出使党西之后,上官沅芷越发的柔情了,极尽缠绵。

夜色将整片大地笼罩在其中,夜渐深,燕安城的六道城门均已关闭。

城中七十二条巷子,三十六条街道都已没了行人,就连夜夜笙歌的青楼也开始打烊,只偶尔会有一两个醉鬼或乞丐,躺在街角酣睡。

巡城的禁军打着火把,按着以往既定路线巡逻,遇上不开眼的醉鬼,轻则踹上几脚,重则直接套了绳索拉回京兆府醒酒。

一个身穿黑衣,脸蒙黑巾的人影在燕安城的玄武大街上穿梭着。

这黑衣人似对巡夜禁军所走的路线极为熟悉,每次都能精准避开巡视的兵卒,径直朝齐王府摸去。

齐王府中,赵祈佑刚与两个舞姬玩完击掌游戏回到自己的房中。

赵祈佑自幼喜欢独睡,可能与他以前在宫中的经历有关,只要身边有人,他就会下意识的防备,整晚都不得入眠。

“砰…”

赵祈佑刚要脱衣睡下,桌上的茶壶突然爆裂开来,发出清脆的响声。

“何人?!”赵祈佑轻喝一声,正要将门外的护卫唤进来,却见得茶壶碎裂之处,有一封包着石头的信笺。

赵祈佑硬生生的止住了唤护卫的冲动,满脸凝重的捡起桌上的信封。

赵祈佑看着手中的信封有些恼怒,他这齐王府像是不设防一般,这些送信的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真是嚣张至极。

上次暗夜使悄无声息的将信放他床头,将他吓得半死,这次不知道又是谁,又把信扔在他的桌子上。

堂堂齐王府,在这些人面前,就像菜市场一般,怎的不让赵祈佑发怒。

赵祈佑强忍着怒火,将信封中的信笺抽了出来,展开一看,顿时脸色大变,手都不由自主的颤抖起来。

信笺之上画着一条龙尾,这条龙尾的旁边只有六个字:离山、石碑、陵令。

赵祈佑脸色阴沉的可怕,将胸前的琉龙残玉取下,放在信笺上画的龙尾旁。

若是在这残玉与信笺上龙尾中间画上一段龙身,便能形成一条完整的四爪金龙。

赵祈佑看着眼前的残玉与信笺上的龙尾,呼吸渐渐变得沉重起来。

当年他娘将琉龙玉佩一分为三,赵祈佑得龙首,其弟得龙身,其妹得龙尾。

在他的记忆中,幼妹刚生下来未满月,便被钱皇后抢了去,以除妖邪之名,将他的幼妹送出宫去,命人找地方溺死。

事隔十七年后,这个龙尾却突然出现,难道…

赵祈佑忍不住激动起来,有可能他的幼妹还活着!

或者这送信之人便是知情之人!

赵祈佑的双手紧握,轻轻的击打在桌子上,尽量让自己冷静下来。

“难道…这是个圈套?”赵祈佑渐渐平静下来,他那幼妹活没活下来,仅凭这个龙尾图样,实是不敢确定。

这送信之人神神秘秘,赵祈佑一时也不清楚突然送来这封信笺的人是敌是友。

若是真有人知晓十七年前那桩旧案的真相之人,为何这十几年从没有露过面?

又或者,这是钱皇后又或太子在试探于自己?

“离山、石碑、陵令…”赵祈佑低声念着这六个字。

“离山是皇陵之所在,那这碑…”

赵祈佑低声自语,瞳孔猛的收缩起来,他娘就是因一块刻有“牝鸡司晨”的石碑,而被鸿帝打入冷宫的!

“陵令?”赵祈佑眼神冰冷起来。

这是一个官职,任这个官职的人是专门负责守陵的,有护卫与祭祀皇陵之责。

“十七年前…陵令…石碑…”赵祈佑一字一顿的自语着,似乎抓住了某些关键所在。

赵祈佑将残玉收好,又将那张信笺用烛火点了,嘴角露出一丝冷笑来。

“谢了。”赵祈佑对着空无一人的房间,拱了拱手。

赵祈佑虽不知道这突然来送信的是何人,但从直觉上判断,这送信之人应该是对十七年前那桩旧案知情的,且这人应该对他无敌意,也不是钱皇后与太子派来试探他的。

如果是试探,只需画一个龙尾就行,而那信笺之上,却还写了六个字,并且点明了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陵令’这个官职。

只要明日赵祈佑去吏部一查,便知当年的陵令是何许人,如果是试探的话不会把他往这上面引。

赵祈佑房间的屋顶上,黑衣人轻轻的将瓦片盖了回去,像只夜猫一般悄无声息出了齐王府。

梁国公府中,姜守业正在书房中的太师椅上闭目养神,面前的桌子上用炭火煮着一壶茶,似在等人一般。

“咔咔…”

书房的窗户上传来一阵轻响,一道黑影窜了进来。

闭着双目的姜守业睁开眼来,拿起桌上茶壶往杯子中倒了一杯茶,推到那黑衣人面前:“辛苦了,喝杯热茶暖暖身子。”

黑衣人也不客气,摘了面巾,拿起桌上的茶喝了一口,道:“这茶太淡了。”

“将就着喝吧。”姜守业笑道:“一把年纪了,能喝茶就喝茶,少喝点酒能长命。”

黑衣人不以为意,道:“不喝酒才要命,若是醉死了,也是美事一件。”

姜守业笑了笑,也不在这话题上多聊,问道:“信送到了?”

“送到了!”黑衣人又喝了口茶,咂着嘴道:“先前不是说好的,这事要从长计议么?你怎的这般急了?”

姜守业闻言,冷笑一声:“老夫不出手,他们当我姜家好欺!哼,他们举荐远儿去党西,已然起了杀心!是时候收拾他们了!”

黑衣人沉默了一会,叹道:“老夫一家二百口人命,皆因此事而失,老夫能做的也都做了,接下来就看你的了。”

姜守业微眯了眯眼点点头,突然换了个话题问道:“你执意要去党西?为了她?”

黑衣人闻言一怔,苦笑一声:“当年各为其主身不由己,是我负了她,趁此机会,便去见上一见吧。”

姜守业点点头:“那你此去顺便照顾一下远儿,拜托你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