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星纹觉醒:从筑基丹快递开始 > 第63章

星纹觉醒:从筑基丹快递开始 第63章

作者:夜月日夜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6 00:45:45 来源:小说旗

1.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陈阳悠然自得地坐在面包房门外的藤椅上,双眼微闭,尽情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微风轻拂着他的脸庞,带来了阵阵刚出炉面包的香气,让他的心情愈发愉悦。

就在这时,一阵轻快的脚步声由远及近,紧接着一只手轻轻拍在了陈阳的肩膀上。陈阳缓缓睁开眼睛,看到了满脸兴奋的林鸢站在他面前。

“陈老板,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林鸢难掩激动之情,声音都有些发颤,“咱们村的麦田被评为‘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啦!”

陈阳闻言,嘴角不由得泛起一丝微笑:“这可真是个好消息啊!”

林鸢兴奋地继续说道:“这还不是最让人高兴的呢,还有企业要投资咱们村呢!他们说要帮我们打造一个‘生态观光麦田’!”

陈阳的兴趣一下子被勾了起来,他坐直身子,一脸正色地问道:“哦?是哪家企业这么有眼光啊?”

林鸢挠了挠头,回忆了一下,回答道:“听我叔说,好像是一家跨国食品公司,是孟氏集团旗下的一个新项目。”

陈阳的笑容渐渐僵住了。

---

2.

与此同时,孟氏集团的会议室里,气氛有些凝重。李怀山端坐在会议桌的主位上,他的身体微微前倾,双手自然地放在会议桌上,手指却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哒哒”声。他的目光并没有落在正在汇报工作的手下身上,而是落在了旁边投影的几张照片上。

照片中,是一家名为“陈阳面包坊”的招牌,招牌的背景是一片随风起伏的金黄色麦浪。那麦浪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耀眼,仿佛整个画面都被这金色所笼罩。

“所以,这就是他这几年在乡村做的事?”李怀山终于开口了,他的声音平静,没有丝毫波澜,但他的眼神中却藏着几分探究。

听到李怀山的问题,手下人赶紧回答道:“是的,李总。他用‘本地小麦 生态种植’的方式,成功地将地方特色小麦推广了出去。而且,他的面包不仅在国内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甚至在国际上都得过不少大奖呢。”

李怀山微微点头,似乎对这个答案并不感到意外。他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若有所思地说道:“嗯……把土地和农业结合起来,确实是个不错的想法。”的味道变成文化符号,还搭上了联合国粮农署的认证,倒是有点意思。\"

旁边的项目总监开口道:\"李总,我们团队已经和陈阳所在的乡村取得了联系,他们村长很希望能与我们开展生态农业合作,共同打造观光小麦田。\"

李怀山终于抬起头,意味深长地说道:\"好啊,那就由我们来帮他,把‘土地的味道’变成世界的语言。不过,记住了,一切的掌控权,必须在孟氏手里。\"

---

3.

陈阳得知孟氏主动联系村里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去找了李安定一起商量。

\"你说,孟氏集团为什么会对我们村感兴趣?\"陈阳问。

李安定皱着眉:\"据我所知,他们家最近正在尝试转型,从工业化生产中抽离一部分,主打‘天然食品’,尤其是‘健康面包’的品牌线。看来,他们是想通过咱们村子的故事,给品牌加分。\"

\"加分对他们来说就足够了吗?\"陈阳不无忧虑,\"他们要的不是情怀,而是流量。一旦我们村的‘金穗麦’成了他们的新招牌,以后村民的土地,可能都得看孟氏的脸色。\"

李安定愣了两秒,忽然一拍脑袋:\"要不......咱们主动邀请媒体,把村子的故事讲完整?到时候,就让消费者知道,‘金穗’是靠咱们辛苦种出来的,不是孟氏的什么噱头!\"

\"光靠媒体能守住多少?\"陈阳轻笑,\"要想守住土地的价值,咱们就得让村子变得更强大,让外面的资本只能为咱们服务,而不是反过来。\"

---

4.

不久之后,一场由陈阳和李志远联合组织的“小麦文化节”在村子里拉开帷幕。这是村里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活动,吸引了全国媒体和全球买手的关注。

开幕式上,陈阳站在田埂上,面对台下的观众,缓缓地说道:

\"金穗麦是我们村的骄傲,也是中国土地的宝藏。它不是流水线上的商品,而是土地的记忆,是农人双手的温度,是阳光和雨水灌溉出来的信仰。\"

\"我们不拒绝合作,但我们拒绝让资本吞噬土地的呼吸。这次文化节,是向全球展示中国土地的故事,而不是让土地故事沦为某个品牌的广告口号。\"

人群中爆发了热烈的掌声。

李安定站在一旁,看着陈阳在台上激昂地说着,忽然明白了,这才是陈阳坚持做农耕面包的真正意义。

---

5.

与此同时,宋小麦正在自己的门店里主持一场特别的烘焙活动。

数十位年轻人坐在桌前,每个人的面前都放着一团刚刚揉好的面团。

\"这些面团,\"宋小麦站在前面,笑着说道,\"都是用你们自己的故事制作的。你们可以在这些面团里,揉入你们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

一个年轻人抬起头问道:\"宋老师,这面包能卖得出去吗?\"

宋小麦摇了摇头:\"这是给你们的面包,是你们人生中的第一块专属面包。你们不应该用它去换钱,而是用它记住,什么才是你们热爱生活的理由。\"

孩子们笑了,笑声中带着几分稚嫩的认真。

就在这时,人群中突然传来一阵躁动——是那个叫小楠的女学生,把一块刚刚烤好的面包撕碎,洒在大家的桌上。

\"宋老师,\"小楠红着眼圈说道,\"这块面包,我想送给离开我们村的养父。他说他最爱闻面包的香气,可我却没有机会给他做过任何一件事......\"

小楠的话还没说完,突然全场寂静了片刻。

陈阳的声音从广播里传来:\"有时候,面包不是为了填饱肚子,而是为了让心里多一点温度。\"

女孩轻轻闭上眼,吸了一口气,眼泪无声滴落在桌上。

---

6.

活动结束的那天晚上,陈阳回到村里的旧仓库前,突然发现孟氏的代表已经等候多时。

对方的脸上带着笑意:\"陈老板,看来这‘金穗’的名声是真的打出去了。我们是真心实意想与村子合作。\"

陈阳微微一笑,却反问:\"你们怎么定义‘合作’?\"

对方愣了一下,随即开始滔滔不绝:\"我们可以投入资金,帮助村里的麦田扩大生产;我们还可以用你们的金穗品牌,开拓更多高端超市渠道;甚至,我们还可以把‘陈阳面包’包装成孟氏旗下的一个子品牌,用你们的故事,帮我们赢得更多消费者。\"

陈阳沉默了半晌,然后直直地看着他:\"你们想拿我们的故事,换你们的资本。可一旦消费者记住的只是‘孟氏金穗’,而不是这片土地上长出的麦穗和人,村民们能得到什么?\"

对方的笑意忽然僵在脸上。

\"如果你们真想合作,\"陈阳继续说道,\"那就先从尊重这片土地的故事开始吧。\"

---

7.

面包文化的传播正在进入新阶段。

几个月后,亚洲、非洲、南美甚至法国的各个角落,都出现了和陈阳、宋小麦类似的理念。面包文化不再是某个地区的独享,而成为了连接世界的纽带。

陈阳收到了来自巴黎的一位同行寄来的信:

\"陈阳先生,我是艾兰。我现在已经不再经营面包店了,而是在法国推广‘地方文化面包’项目,帮助更多法国年轻人了解土地的味道。我很欣慰我们有一个共识——面包,不仅仅是食物,它更是一种信仰。\"

信的最后,艾兰还附上了一张照片,是法国一所小学的孩子,正在用法国本地的土壤小麦制作面包,笑容灿烂。

与此同时,宋小麦也在朋友圈分享了一段视频。视频里,是一个非洲男孩,举起陶土烤成的面包,对着镜头奶声奶气地用拼音说道:\"面包好香,土地真好。\"

---

8.

镜头缓缓升高,仿佛是一只翱翔天际的飞鸟,俯瞰着这片热闹非凡的场景。最后,画面定格在全球最大的面包文化节现场,这里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这个属于面包的节日。

在宽阔的广场上,人们围坐成一圈又一圈,每个人的面前都摆放着一块用本地小麦和传统发酵技艺制作而成的面包。这些面包形状各异,有的像花朵,有的像动物,还有的则是简单的圆形或方形,但它们都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

陈阳站在人群中央,他的身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高大。他突然举起一杯酒,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对着众人说道:“面包是什么?它是一颗种子的旅程,是阳光和雨露的礼物,是土地的呼吸和人的记忆。而今天,我们不仅是为了吃面包而来,更是为了告诉世界——土地,永远是我们最深的信仰。”

他的话语如同春风拂面,温暖而有力,深深地触动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灵。人们纷纷鼓掌,掌声如雷,经久不息,仿佛是对土地的敬意和对面包文化的热爱在这一刻得到了完美的释放。

随着掌声的渐渐平息,字幕缓缓升起,上面写着:“面包是一种语言,能跨越时间与空间,但它的意义,只属于那些用心倾听土地的故事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