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主刚高中毕业,还没有工作。可虽然是城里头的人,碎嘴子的人还是有的,最近风言风语传得厉害。
也不知道是哪个心怀叵测、嫉妒心作祟的人在背后捣鬼,江思年一家平白无故地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江思年的父母都是双职工,虽然江母的工作给了大儿子。在城里的的工厂里工作,这在旁人眼里本是令人艳羡的家庭。大家都在悄悄议论,说他家既然有这样的条件,一个工作岗位肯定是要留给大儿子的,那另一个呢,按照常理,必然会为小儿子江思年日后的生活有所打算。
江思年本过着平静的日子,每日帮着父母做些家务,闲暇时便看看书,憧憬着未来的生活。可他万万没想到,命运的齿轮会因为他人的恶意而陡然转向。那个暗中使坏的人,心里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他深知自己肯定逃不过下乡的命运,于是,为了给自己找个心理平衡,竟丧心病狂地跑到知青办,毫不犹豫地给江思年报了名。
江父得知此事后,顿时气得火冒三丈,心急如焚地冲向知青办。他的脸涨得通红,额头上青筋暴起,一路上脚步匆匆,引得路人纷纷侧目。然而,当他赶到知青办,得到的却是冰冷的答复——填上去的名字已经不能更改了。江父的眼神里满是绝望和无助,他的身体微微颤抖着,双手无力地垂在两侧。他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自己的儿子会遭遇这样的无妄之灾。
江父失魂落魄地回到家,将这个噩耗告诉了江思年。江母在一旁听到这个消息时,整个人都愣住了,她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置信。过了好一会儿,她才缓过神来,泪水夺眶而出,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怎么可能,这是谁这么狠毒,要害我的儿子啊,我的小儿子这么乖巧懂事,怎么就要去乡下受苦了呢?这可怎么办啊……”江母的哭声在屋子里回荡着,让原本温馨的家瞬间被愁云笼罩,江思年站在一旁,脸色苍白,他的嘴唇微微颤抖着,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来安慰父母,只能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坚强地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
江思年听闻这个消息,先是一阵短暂的晕眩,仿佛整个世界都在眼前旋转起来。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惊恐与无措,但很快,那目光便被一种决然所取代。他深吸一口气,缓缓抬起头,看着悲痛欲绝的父母,轻声说道:“爸,妈,别太伤心了。既然事情已经这样,那我就去。下乡说不定也是一件好事。”尽管他的声音微微颤抖,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他知道,此刻自己不能再让父母更加忧心,唯有坦然接受,才能给这个濒临破碎的家一丝慰藉。
在江家,江父江母相对而坐,脸上满是忧虑与无奈。江父眉头紧锁,双手不停地搓着,重重地叹了口气后,率先打破了沉默:“孩他妈,事已至此,咱得去找大哥说说,有没有战友是Y市的,让他在那边照应着思年。”
江母红肿着眼睛,轻轻点了点头,嘴唇微微颤抖:“也只能这样了,得看有没有了。”
两人起身,脚步沉重地向江家大伯家走去。一路上,寒风瑟瑟,似也在为这离别添几分哀愁。江父的背微微佝偻着,江母则紧紧拽着衣角,眼神中满是不安。
不多时,便来到了大伯家门前。江父抬手,却在敲门的瞬间犹豫了,那手在空中停顿了一下,才缓缓落下。门“吱呀”一声开了,大伯出现在门口,看到江父江母这般模样,不禁一怔,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你们这是……”
江父迈进屋内,低着头,双手不安地搓着:“大哥,我们来是想跟您说个事儿。思年这孩子,您也知道,思年是个好孩子,可遭了暗算,不知是谁江思年的名字写到了下乡知青的名单里了,不去肯定是不行的,现在要去 Y 市的一个村子里。那边气候冷,我们实在放心不下。”
大伯微微皱眉,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与疑惑:“怎么会这样?思年这孩子一向乖巧,谁会嫉妒咱家思年?”
江母忍不住抽泣起来,用衣袖擦着眼泪:“大哥,可现在说啥都晚了,只希望您能帮帮他。您在部队里有战友在 Y 市,能不能托托关系,让他照顾一下思年?”
大伯的神色凝重起来,他缓缓走到椅子边坐下,沉默了片刻,想起一个也是受伤转业的老战友,然后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江父江母:“自家孩子,我肯定不能不管。你们放心,我这就写信给我那战友。”说着,大伯站起身,走向书桌,拿起笔,手微微颤抖着,却依然有力地写下一行行字。江父江母站在一旁,看着大伯写信,眼神中满是感激与期待。江父的嘴唇嗫嚅着,似乎想说些什么,却又被泪水哽住了喉咙。江母则紧紧握着江父的手,手心里全是冷汗。
信写完了,大伯将信纸仔细折好,放入信封,封好口。他转身递给江父:“这信你们拿着,到了 Y 市,让思年去找我战友。我在信里都交代清楚了,他会帮忙的。”
江父双手接过信,像捧着救命稻草一般,声音沙哑地说:“大哥,大恩不言谢。您这份情,我们记下了。”
大伯拍了拍江父的肩膀:“自家兄弟,说什么谢。思年这孩子去了那边,有什么事尽管跟我说,我能帮的一定帮。”
ps:宝子们,你们考试了没有,我再两天就要考试了,该咋办,我们的那个老师很严格,听往届的学姐学长说刮课相当高的。而且他也给我们说了,要是前几个人考的一般,就知道我们要挂几个了,唉,上课也听着呢,下课忘的一干二净,转头还给了老师。我现在不知道该复习啥,门门都难,整本书都是重点,我该咋办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