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思年连声道谢,随后小心翼翼地爬上牛车,寻了一处平稳的位置坐下。
坐在牛车上,江思年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一些,随着牛车的颠簸起伏,他的思绪也飘散开去。遥想初来乍到这个村子时,自己孤身一人,对周遭的一切都感到陌生而迷茫,一切都需从零开始摸索。然而,村里的乡亲们淳朴热情,在他最无助的时候伸出援手,给予了他诸多帮助与支持,让他逐渐在这片土地上扎下根来,有了归属感。如今,尽管生活依旧简朴,甚至有些拮据,但心中却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日子也算有了奔头。江思年从衣兜里掏出三分钱,递向大爷,真诚地说:“大爷,这是车费,多谢您的帮忙。”大爷摆了摆手,推辞道:“哎呀,都是一个村子的,何必这么见外,要啥车费啊。”但江思年执意要给,大爷推辞不过,最终还是收下了。
不多时,牛车便抵达了村口。江思年再次向大爷表达了感激之情后,便朝着知青点的方向而去。
江思年一路往知青点走着,心里反复琢磨着搭炕的事儿。
他知道搭炕这门手艺绝非易事,不但要确保炕体通风顺畅,使柴火得以充分燃烧,释放出足够的热量,让整个屋子暖烘烘的,还得保证炕面平整光滑,这样才能在漫长的寒夜中睡得安稳、舒适。他心里清楚,这炕要是搭得不理想,冬日的时光可就难熬了,不但室内难以暖和起来,还可能遭遇倒烟的麻烦,到时候屋里烟雾弥漫,呛得人根本待不住。
回到知青点,江思年看着空荡荡的院子,心里犯起了愁。这儿既没有土坯,也没有干草,这可咋整?不过,他也没气馁,想着办法总是人想出来的。他决定去村里的老乡家问问,看能不能讨些材料来。
江思年来到一户人家门口,轻轻敲了敲门。不一会儿,门开了,一位面容和蔼的大娘探出头来。
江思年连忙笑着打招呼:“大娘,您好啊!我是知青点的江思年,有点事儿想麻烦您。”
大娘热情地把他让进屋里,说道:“小伙子,有啥事儿尽管说,别客气。”
江思年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道:“大娘,是这样的,我想搭个炕,但是知青点没有土坯和干草,您看我能不能从您家抽点干草用用?”
大娘爽快地笑了笑,说:“哎呀,这算啥事儿啊!不就是点干草嘛,你尽管拿去用,不够再来拿。”
江思年一听,脸上乐开了花,赶忙道谢:“太感谢您了,大娘!您真是好人。对了,大娘,您知道搭炕用哪儿的土最好吗?我还想把炕搭得结实些。”
大娘想了想,说道:“村东头那块地的土就不错,土质细腻,粘性也好,好多人搭炕都去那儿取土。不过,小伙子,你一个人行不行啊?搭炕可不容易,要不我让你大爷去帮帮你?”
江思年连忙摆手,感激地说:“不用了,大娘,您和大爷的好意我心领了。我先自己试试,要是实在弄不好,再找大爷帮忙。”
从大娘家里出来,江思年的心里暖乎乎的。他没想到老乡们这么热情淳朴,这让他对搭炕的事儿更有信心了。他径直朝着村东头走去,准备去挖些好土回来。
到了村东头,江思年找了个合适的地方,开始用铲子挖土。他一边挖,一边仔细观察着土的质地,心里想着一定要把炕搭得结结实实的,让知青点的伙伴们冬天都能睡个好觉。
挖了满满一袋子土后,江思年背着土,又去抱了大娘给的干草,回到了知青点。他把土和干草放在一旁,准备开始动手搭炕
江思年先把干草整理好,按照自己心里的想法,大致比划了一下炕的形状和大小。然后,他开始动手制作土坯。他把挖来的土加水搅拌均匀,揉成一个个合适大小的土坯,放在一旁晾干。
趁着土坯晾干的时间,江思年开始清理搭炕的地方,把地面平整好,确保炕搭起来稳稳当当的。
等土坯干得差不多了,江思年就开始正式搭炕。他先在地上铺了一层土坯,作为炕的基础,然后小心翼翼地往上砌土坯,每砌一层,就用黄泥仔细地涂抹缝隙,保证炕体的密封性。
不知不觉,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江思年点亮了一盏油灯,继续在昏黄的灯光下忙碌着。他的额头上挂满了汗珠,衣服也被汗水湿透了,但他的眼神却始终专注而坚定。
终于,炕体的搭建工作基本完成了,只剩下最后的烟道处理。江思年爬上屋顶,仔细地清理了烟道里的杂物,然后用一块石板盖住了烟道的出口,防止雨水倒灌。
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试烧环节了。江思年从院子里抱来一些柴火,放进炕洞里,点燃了火。他蹲在炕洞前,仔细地观察着火势的情况,看着火焰在炕洞里欢快地跳跃,他的心中充满了期待。
随着火势的逐渐变大,江思年感觉到了炕面开始慢慢发热,他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然而,就在他以为一切顺利的时候,问题出现了。屋子里开始弥漫起一股淡淡的烟味,江思年意识到可能是炕体的某个地方出现了漏烟的情况。他立刻起身,仔细地检查炕体的每一个角落,终于发现是炕面的一处缝隙没有涂抹好黄泥,导致有烟漏了出来。
江思年赶忙拿来黄泥,重新涂抹了缝隙,然后又继续试烧。
经过一番折腾,炕终于烧得旺了起来,屋子里也变得暖和起来,而且再也没有出现漏烟的情况。江思年满意地拍了拍手上的灰尘,脸上露出了疲惫但幸福的笑容。
炕还没有完全弄好,这还得通风好几天,江思年还得睡几天大通铺,再过几天才会搬进去。
ps:我考试考完了,我想玩两天再回老家,好好逛一逛,放松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