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鹏爽朗地笑了起来:“好着呢!我在机关单位上班,今天正好休假,没想到就赶上你来了,这可真是巧。倒是你,下乡还习惯吗?”
“顺利的,叔。多亏了您的调谐。”江思年感激地说道。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寒暄着,回忆起往昔的点点滴滴。正说着,小虎蹦蹦跳跳地跑了进来。“爷爷,你们在说什么呢这么开心?”
孙鹏笑着把小虎拉到身边:“小虎,这是你江叔叔,爷爷好友的侄儿。”
小虎眨着大眼睛,好奇地看着江思年:“江叔叔,你从哪里来呀?”
江思年摸了摸小虎的头:“叔叔从很远的地方来,是这个县上的知青。
小虎开心地笑了起来。这时,孙鹏的妻子李婶从厨房走了出来:“哎呀,小江知青呀,中午就在这儿吃饭,婶子给你做顿好的。”
江思年连忙推辞:“婶子,太麻烦您了,我……”江思年有些不好意思,有些无措。觉得哪哪都不自在。
“不麻烦不麻烦!”李婶热情地打断他,“难得你来,必须在家吃。”
江思年拗不过,只好答应。中午,一大家子围坐在饭桌前,饭菜飘香,欢声笑语不断。孙鹏和江思年继续聊着这些年的经历,李婶不时往江思年碗里夹菜,小虎则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插上几句嘴,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夕阳的余晖如一层薄纱,轻柔地洒落在孙鹏家的小院,给一切都镀上了一层暖融融的金辉。江思年抬手看了看表,知道自己不得不告别孙鹏一家了。
孙鹏、李婶和小虎,三代人一路相伴,将江思年送到了大门外面。晚霞映照着他们的脸庞,孙鹏眼中满是不舍,皱纹里都藏着眷恋,他紧紧握着江思年的手,说道:“小江,以后常回来看看。”那声音微微颤抖,饱含着长辈对晚辈的牵挂 。
“叔,婶子,你们放心,我一定常回来。”江思年用力地点点头,眼眶微微泛红,又扭头看向小虎,温柔叮嘱道,“小虎,要听爷爷奶奶的话。”
小虎紧紧拉着江思年的手,怎么也不肯松开,小脸上写满了难过,眼巴巴地问道:“江叔叔,你下次什么时候再来呀?”在这短暂的相处时光里,小虎早已对江思年产生了深厚的依赖。
江思年闻言,缓缓蹲下身子,张开双臂,给了小虎一个大大的、充满爱意的拥抱。他轻轻抚摸着小虎的后背,语气温柔而坚定:“叔叔很快就会再来的。等下次来,给小虎带好多有趣的礼物。小虎要乖乖的,在学校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争取考个好成绩,好不好?”
小虎把脸埋在江思年的肩头,抽噎着用力点头:“好,我一定乖乖的,江叔叔你可一定要来。”
江思年松开小虎,站起身再次和孙鹏夫妇告别,他一步三回头,看着站在门口的一家人,心中满是眷恋。车子缓缓启动,江思年透过车窗,望着他们在余晖中伫立的身影,暗暗发誓,一定会常回来,因为这里有着割舍不下的温暖与牵挂。
—————————————————
回到知青点,江思年望着那被冷风吹得吱呀作响的门,搓了搓冻得通红的手,心中明白,得赶紧为过冬做准备了,不然这个冬天可有的受。
“这冬天,简直比我小时候写作业还磨人 。”江思年一边嘟囔着,一边扛起扁担,准备去山上捡干柴。这上山的路可不好走,脚下的枯枝败叶像是故意和他作对,走一步滑半步,好几次江思年都差点摔个狗啃泥。“嘿,你们这些小家伙,别以为我治不了你们。”江思年对着脚下的落叶“宣战”,小心翼翼地继续前进。好不容易到了山上,放眼望去,干柴倒是不少,可捡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有的干柴被树根紧紧缠住,仿佛在说:“想带走我,没那么容易!”江思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它们“解救”出来。
收获满满一担干柴后,江思年哼着小曲往回走。路过一处陷阱时,他随意地瞥了一眼,没想到竟有意外之喜——一只肥嘟嘟的兔子正被困在里面,扑腾着小短腿,一脸无辜地看着他。“哟呵,小家伙,你这是主动送上门来给我加菜的吧?”江思年兴奋地把兔子捞了出来,兔子在他怀里挣扎着,像是在抗议。“别闹,到了冬天,你就是我的‘救命稻草’,可珍贵着呢。”江思年笑着对兔子说。
回到知青点,江思年便着手处理这只兔子,准备将其制成美味的风干兔肉。他先把兔子仔细清洗,去除血水和杂质,沥干水分后,用刀在兔肉上划了几刀,方便入味。接着,他找来盐100克、花椒20克、八角15克、桂皮10克、香叶5克、丁香3克 ,放入锅中干炒。小火下,香料的浓郁香味逐渐散发出来,盐也微微发黄。江思年将炒好的香料均匀涂抹在兔肉表面,尤其是划开的刀口处,确保每个部位都能腌到。随后,他把兔肉放入容器,密封后放进冰箱冷藏室腌制。这期间,他每天都会翻动一次兔肉,保证腌制均匀。
两天后,腌制好的兔肉被取出,江思年用绳子穿过兔腿,将其悬挂在阳台通风处。接下来的一周,兔肉在良好的通风环境中风干。当用手按压兔肉,没有明显弹性时,风干兔肉就大功告成了。
江思年幻想着烹饪时的场景:食用前,先将风干兔肉用温水浸泡2-3小时,泡软后清洗,去除表面盐分和杂质,再用红烧的方式烹饪,锅里咕噜咕噜冒着香气四溢的泡泡,兔肉变得色泽红亮。在这艰苦的知青岁月里,这小小的收获,就像冬日里的暖阳,给江思年带来了温暖和希望,让他有勇气去面对即将到来的寒冬 。在原世界中,他也算是吃货一枚,自从穿到这里,自己的嘴里都淡出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