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神龙剑影 > 第26章 更夫目击证凶时

神龙剑影 第26章 更夫目击证凶时

作者:用户45031907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4-16 03:12:52 来源:小说旗

暮色如墨,临安城西瓦砾巷的青石板泛着湿漉漉的寒光。林川贴墙而立,蓑衣上的竹叶沾满雨水,顺着剑鞘蜿蜒成溪。三日前城南当铺那本抵押账簿的十七处墨渍,此刻在他脑中映出血色——子时三刻,李府后门的车辙,该是碾过林家祖产的最后一道印痕。

\"梆!梆!梆!\"

沙哑的更声刺破雨幕,老更夫佝偻的身影被灯笼拉得忽长忽短。林川眯起眼,见那人竹梆敲击的节奏比《更漏令》快了半拍,腰间酒葫芦随步伐摆动,在青石板上洒下深褐水渍。他指腹摩挲剑鞘暗纹,三枚开元通宝已滑入掌心。

\"天干物燥——\"

老更夫的尾音突兀地哽在喉头。林川看着他弯腰捡梆子的动作,后颈衣领下闪过一线寒光。酒葫芦撞上墙砖的刹那,林川鼻翼翕动——十年竹叶青混着鹤顶红的腥甜,这味道与三日前在杏林堂翻到的《南疆毒经》残页记载如出一辙。

剑鞘横拍的破空声惊起檐下宿鸦。蒙面人袖中短剑\"叮\"地撞上乌木鞘身,火星溅在蓑衣的桐油布面,腾起缕缕青烟。林川左手扣住对方腕脉,指腹触到虎口未褪的茧皮:\"练剑不过三月,装什么打更人?\"

黑衣人拧腰后翻,三枚透骨钉自袖底激射而出。林川旋身避让,斗笠被劲风掀起,雨水顺着眉骨滑落,在下颌凝成水线。剑未出鞘,鞘尾点中章门穴的刹那,黑衣人突然咬破后槽牙,七窍涌出的黑血溅上斑驳砖墙,竟将青苔蚀出点点白斑。

\"北疆狼毒。\"林川以剑尖挑开尸身衣襟,胸口饿狼噬月纹在雨水中泛着靛青,\"十五年前雁门关血战后,这种茜草染的纹身就该绝迹了...\"

巡夜兵丁的脚步声自百步外传来,瓦檐忽有碎响。剑鞘破空掷出,檐上滚下个抱紧梆子的真更夫,裤脚粘着慈幼局墙根特有的苍耳子。老人浑身发抖如筛糠,怀中跌出半块硬如石砾的黍米饼。

\"好汉饶命!\"更夫浑浊的眼珠盯着林川掌心的金瓜子,\"上月廿三子时,小老儿瞧见三辆黑篷马车...\"他干裂的嘴唇突然剧烈颤抖,袖口抖落的药渣带着百部草苦味——与林川在林府旧宅墙根发现的药渣如出一辙。

犬吠撕破雨幕,林川挟着更夫跃上屋脊。五辆黑篷马车正碾过慈幼局门前的青石板,车辕处李府家徽被雨水冲刷得发亮。二十余名壮汉抬着柏木箱入院,箱缝渗出的暗红液体在石板上蜿蜒如蛇,混着雨水漫过林川藏身的滴水瓦当。

\"造孽啊...\"更夫突然瞪大双眼,半截毒针自后颈透出。林川反手甩出铜钱击落檐上黑影,尸体栽进积水时,掌心三个血字在闪电下触目惊心——慈幼局。

火把光逼近巷口的刹那,林川已翻进慈幼局后院。霉湿的稻草堆里传来细弱呜咽,他拨开草垛,五岁女童正攥着半块生绿毛的炊饼,颈间银锁刻着林家旁支才有的缠枝莲纹。指尖搭上腕脉,三道青线如毒蛇盘踞——西域奇毒\"百日枯\",他在老翁的《万毒谱》上见过此症:中毒者需每日饮人血续命,百日而亡。

前院传来箱笼落地声,二十余具孩童尸首被倾倒在院中,最小的不过襁褓。黑衣人首领甩出袋纹银:\"主上交代,这把火要烧足三个时辰。\"银锭上的\"嘉泰通宝\"字样刺痛林川双目——这正是林家被夺的窖藏官银。

剑鞘在掌中捏出裂响,林川弹指击灭檐下灯笼。最后两个搬柴汉子喉间绽开血线时,他竟伸手扶住将倾的柴堆。火舌窜起的刹那,他故意用北疆口音暴喝:\"狼主要活口!\"

黑衣人拔刀的手僵在半空,林川的剑尖已抵住他喉结:\"李平山把林家孩童卖往北疆?说!\"剑锋入肉半分,血珠顺着蛇纹剑镡滚落,黑衣人却露出森然笑意:\"你永远找不到...\"七窍涌出的黑血与先前刺客如出一辙,后心赫然插着雕有毒蛇信子的乌木箭——箭尾纹章与七皇子玉佩上的螭纹暗合。

\"接着!\"

浸水的棉被凌空飞来,青衣女子抱着陶瓮冲进火海。林川呼吸骤滞——苏婉清发间的梅枝玉簪,正是他十二岁那年用祖传羊脂玉雕的定情信物。三年前悬崖诀别时,这簪子本该随她坠入怒江。

\"带孩子们从西角门走!\"苏婉清肩头被火星灼得焦黑也浑然不觉,背起两个孩童就往浓烟里冲。最后一刻,林川瞥见她后颈淡红的梅花烙——那是林家暗卫才有的黥印,用茜草汁混着鸽血刺就,遇热则显。

地窖铁门轰然倒塌,三十多个昏迷的孩童蜷在草席上,最小的腕间还系着端午辟邪的五色丝。林川挥剑劈开燃烧的房梁,热浪灼焦了他半边衣袖。怀中小女孩突然抽搐着吐出口黑血,在他衣襟画出一道刺目的红。

\"百日枯的毒引是曼陀罗花粉。\"苏婉清突然扯住他衣袖,指尖银针在女童百会穴轻颤,\"我在杏林堂见过类似病例,需用七叶重楼混着晨露...\"她话音戛然而止,袖中滑落的染血帕子上,并蒂莲的绣纹与三年前塞进林川行囊的一模一样。

官兵的呼喝声混着救火钟声逼近,林川背起最后三个孩子跃出火海。苏婉清立在断墙残垣间,火光将她手中染血的《千金方》残页照得透亮——那页边批注的簪花小楷,正是林川赴考前三日教她习字时留下的墨迹。

雨势渐歇,东方泛起鱼肚白。林川将神龙剑归鞘时,剑柄龙睛在晨光中闪过血色——三年前寒江畔,老翁将剑交予他时曾说:\"此剑饮够百家泪,方显真龙相。\"

晨雾裹着焦糊味漫过街巷,林川背靠断墙喘息,怀中女童的呼吸细若游丝。苏婉清撕开染血的袖摆,露出腕间三寸长的旧疤——正是当年为试药留下的痕迹。她将银针浸入随身酒囊,针尖在女童指尖连刺七下,乌血顺着井穴滴入青瓷瓶。

\"百日枯需用七步蛇毒对冲。\"她咬破自己舌尖,混着药粉的血珠滴入瓶口,\"川哥哥按住她膻中穴,莫让毒血逆冲心脉!\"

巷外突然传来铁甲铮鸣,十二名金吾卫持戟逼近。林川剑鞘横扫,挑起地面积水化作雨幕。水雾中寒光乍现,三支弩箭穿透蓑衣钉入砖墙,箭尾缚着的绢帛赫然写着:\"午时三刻,西市旗亭\"。

\"带孩子们去普济堂。\"林川扯下半幅衣襟裹住女童,血迹在麻布上洇出北斗状斑纹,\"找陈大夫,就说梧桐巷故人求诊。\"

苏婉清背起孩童转身刹那,袖中滑落的药瓶被林川接住。琉璃瓶身映出她脖颈新添的灼伤,与三年前诗会那日替他挡下热茶的旧痕重叠。林川忽从怀中掏出梅枝玉簪,簪尾暗格弹出一粒赤丸:\"吞了它,能阻百日枯三日。\"

辰时的西市旗亭酒幌低垂,林川扮作货郎蹲在石狮旁。旗杆上悬着的七盏灯笼忽明忽暗,他数到第三声更响时,东南角灯笼的竹骨显出刀刻的\"漕\"字——正是三年前追查盐船失踪案时,在运河堤坝见过的暗记。

二楼雅间飘来《阳关三叠》的琴音,弹到第七叠时变了调式。林川指尖轻叩剑柄,和着节拍踏上木梯。第三阶发出空响,他靴尖轻点榫卯,机括声戛然而止。

珠帘后伸出的手涂着凤仙花汁,却在虎口处结着剑茧。\"风影大侠果然准时。\"女子掀开帷帽,眉间朱砂痣红得妖异,\"李公子托我问句话:慈幼局的火,可烘得暖林家的冤魂?\"

林川剑鞘压住她欲翻动的琴谱,谱上《胡笳十八拍》的\"拍\"字皆被朱笔圈画。他忽想起老翁说过,北疆谍报惯用曲谱记数,十八拍即十八处暗桩。

\"告诉李平山,\"林川挑断第七根琴弦,\"他藏在漕运船底的漠北战马,昨夜吃了掺巴豆的草料。\"琴身暗格弹开的瞬间,他袖中铜钱击碎窗棂,惊起满街信鸽。

未时二刻,普济堂后院的药香混着血腥气。陈大夫持柳叶刀划开女童脚踝,乌血涌进铜盆竟泛起油花。\"这是...石脂水?\"苏婉清蘸血嗅闻,忽将银簪插入炭盆,簪头腾起的青烟结成狼头状。

林川剑尖挑起血滴,在宣纸上晕出北疆地图:\"狼毒混入西域火油,李平山是要造人烛!\"他猛然扯开女童衣襟,心口处针尖大的红点随呼吸明灭——正是《武经总要》记载的\"火种\"烙印。

暮色将至,义庄停尸房阴气森森。林川掀开第七具棺木,死者掌心焦黑如炭。苏婉清将药酒淋在尸身,皮肉下浮现靛青纹路——与慈幼局刺客的饿狼噬月纹同源,却多出北斗七星。

\"天枢位在幽州,摇光指江南...\"她突然掀翻油灯,火光映出屋顶气窗外的黑影。林川剑鞘击飞三枚毒蒺藜,尸体腹中突然炸开,飞溅的尸块上钉着青铜虎符——正是三年前父亲殉职时丢失的调兵信物!

更鼓骤响,林川踏着屋脊疾奔。怀中的虎符沾满尸毒,却在月光下显出新铸的\"泰安二年\"字样。他想起老翁临终所言:\"神龙饮尽忠良血,方见九重真龙颜。\"

子夜时分,林府旧宅的枯井泛起血泡。林川剑劈青砖,井下铁箱内整齐码着三百枚火种烙印,箱底压着泛黄的婚书——女方姓名赫然是苏婉清,而男方竟是七皇子!

瓦当忽响,苏婉清的声音从月门传来:\"川哥哥可找到了?\"她提着灯笼走近,火光将婚书上的玺印照得清晰:正是当朝宰相私印,印泥掺着西域特有的孔雀石粉。

林川剑穗上的玉环突然炸裂,碎片划破苏婉清袖口。她腕间露出的守宫砂猩红如血,却混着朱砂与雄黄的气息——正是《千金方》记载的药制假砂。

\"三年前你坠江时,\"林川剑尖挑起她颈间红绳,末端系着半枚虎符,\"江底捞起的尸首,右手第六指骨有旧伤。\"他忽然劈碎灯笼,火光中苏婉清的影子竟长出獠牙——人皮面具在高温下卷边,露出底下男子的喉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