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实验室的意外 > 第101章 地域调研的开始

实验室的意外 第101章 地域调研的开始

作者:无所谓的少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6 03:13:03 来源:小说旗

清晨,太医院议事厅内,气氛热烈。院使神色凝重,指着墙上的大幅地图说道:“近来收到各地反馈,不同地区百姓对医学知识的需求差异极大。咱们的科普不能一概而论,必须深入调研,做到因地制宜。” 话音刚落,张逸和赵宇对视一眼,起身主动请缨。张逸目光坚定,说道:“院使,我愿前往江南调研,定不负所托。” 赵宇也拱手道:“我去北方边塞,定详细了解当地百姓的需求。” 院使微微点头,眼中流露出欣慰与期许:“此去任务艰巨,你们务必小心行事,将各地实情带回。”

张逸:江南水乡的调研之行

数日后,张逸抵达江南水乡。连绵的细雨如丝般飘洒,雾气弥漫,将整个水乡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张逸身着蓑衣,漫步在狭窄的石板路上,观察着当地百姓的生活。石板路在雨水的冲刷下泛着青灰色的光,路旁的河渠水流潺潺,偶尔有乌篷船缓缓划过,船桨划破水面,泛起层层涟漪。

他发现,许多百姓关节疼痛,行动不便。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佝偻着背,艰难地行走在雨中。张逸赶忙上前搀扶,关切地问道:“老人家,您这是怎么了?” 老妇人叹了口气,说道:“这鬼天气,又潮又湿,老毛病又犯了,关节疼得厉害。” 张逸心中一动,决定从风湿疾病入手展开调研。

为了深入了解情况,张逸来到当地的医馆。医馆内弥漫着浓浓的草药味,郎中们忙碌地为患者诊治。张逸向一位资深郎中请教,郎中一边抓药,一边说道:“这江南之地,气候潮湿,风湿疾病极为常见。可百姓们大多不懂如何预防和治疗,病情往往一拖再拖。” 张逸认真记录下郎中的话,又询问了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和草药使用情况。

在持续的调研进程中,张逸听闻邻村有不少村民因湿气重,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疾病。一个细雨停歇的午后,他怀揣着记录册,沿着蜿蜒泥泞的乡间小路,前往这个村庄。踏入村子,张逸看到一位中年男子正坐在屋檐下,双手紧捂着膝盖,脸上满是痛苦的神情。张逸快步上前,蹲下身子,轻声问道:“大哥,您这膝盖是不是又疼了?我是从太医院来的,专门了解大家的健康情况,说不定能帮上忙。” 男子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与期待,犹豫着说:“太医院?真能帮我减轻这折磨人的疼痛?这湿冷的天气,我的膝盖就像被千万根针扎着,连走路都困难。”

张逸一边安抚男子的情绪,一边细致地询问他的日常起居。男子无奈地说:“我们靠水吃水,每天都要下湖捕鱼,衣服湿了干、干了湿,根本顾不上换。而且家里条件不好,只能吃些生冷的食物,时间长了,身体就成了这副模样。” 张逸听后,深感百姓生活的不易,他认真地记录下男子的话,然后耐心地解释道:“大哥,您这关节疼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长期接触湿气,又吃生冷食物,导致湿气在体内堆积。以后尽量在劳作后及时换上干衣服,多吃些温热、祛湿的食物,比如薏仁、红豆。”

这时,周围聚集了不少村民,他们纷纷诉说着自己的困扰。一位老奶奶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过来,叹息道:“大夫,我这老寒腿,一到阴雨天,就疼得睡不着觉,有没有什么办法缓解?” 张逸扶着老奶奶坐下,仔细查看她的腿部,温和地说:“奶奶,您可以试试用艾草熏蒸,艾草有温经散寒、祛湿止痛的功效。将艾草点燃,放在膝盖下方适当的距离,让热气熏蒸膝盖,能减轻疼痛。” 老奶奶半信半疑地问:“真有这么管用?” 张逸笑着说:“奶奶,您不妨试试,很多人用这个方法,效果都不错。另外,晚上睡觉前,用热水泡泡脚,水里加点姜片,既能祛湿,又能促进血液循环,让您睡得更安稳。”

为了让村民们更直观地了解祛湿养生知识,张逸现场演示了一些简单的按摩手法。他拉过一位年轻人的手,一边示范,一边讲解:“这是足三里穴位,经常按摩这个穴位,能调理脾胃,增强身体的祛湿能力。每天按摩 10 到 15 分钟,坚持一段时间,身体会有明显改善。” 村民们围在一旁,认真地学习,不时提出问题。

交流过程中,有个年轻村民好奇地问:“大夫,我们听说过喝薏仁粥能祛湿,这粥具体该怎么做?” 张逸详细地介绍了薏仁粥的制作方法:“将薏仁提前浸泡几个小时,再和大米一起煮,煮的时候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点红枣、桂圆,既能增加营养,又能改善口感。”

然而,并非所有村民都对张逸的科普持接受态度。一位中年妇女双手抱胸,冷冷地说:“说得轻巧,我们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哪有时间搞这些。再说了,这些方法真能管用?别是糊弄我们吧。” 张逸并不生气,耐心地解释道:“大嫂,这些方法都是经过验证的,操作也不复杂。就拿泡脚来说,每天晚上睡觉前花上十几分钟,既能缓解疲劳,又能改善身体状况。您不妨试试,要是没效果,我再来向您赔不是。” 在张逸的耐心劝说下,中年妇女的态度有所缓和。

不知不觉,天色渐暗。张逸看着村民们渴望知识的眼神,心中满是感慨。他知道,这次调研不仅要收集资料,更要将实用的医学知识传递给每一位百姓。离开村子时,村民们纷纷向他道谢,眼中充满了信任与感激。张逸带着满满的收获和责任,继续踏上调研之路,决心为江南百姓的健康贡献更多力量。

赵宇:北方边塞的实地探寻

与此同时,赵宇也抵达了北方边塞。寒风如刀割般呼啸而过,边塞一片银装素裹。赵宇裹紧厚实的棉衣,穿梭在各个村落之间。村庄里,房屋大多是用土坯和木头搭建而成,在寒风中显得格外简陋。烟囱里冒出的袅袅炊烟,在冷空气中迅速消散。

他看到不少百姓因冻伤而痛苦不堪,询问后得知,当地冬季寒冷,冻伤防治和御寒保暖知识十分匮乏。在一个村落里,赵宇遇到一位冻伤严重的孩子,孩子的手脚红肿,有些地方甚至已经溃烂。赵宇心疼不已,立即为孩子进行了简单的处理,并向孩子的父母了解情况。孩子的父亲无奈地说:“这大冷天的,家里穷,孩子穿不暖,一不小心就冻伤了。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为了帮助百姓解决冻伤问题,赵宇决定先从普及冻伤防治知识入手。他在村里的空地上支起帐篷,设立了临时医疗点,为百姓们免费诊治冻伤,并讲解冻伤的预防和治疗方法。起初,百姓们对赵宇的医疗点持怀疑态度,前来就诊的人寥寥无几。赵宇并没有气馁,他主动上门为行动不便的百姓诊治,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百姓们的信任。

随着前来就诊的百姓越来越多,赵宇发现,除了冻伤,当地百姓还面临着其他健康问题。由于冬季蔬菜短缺,百姓们的饮食结构单一,缺乏维生素,导致口腔溃疡、皮肤干燥等问题频发。而且,边塞地区医疗资源匮乏,百姓们生病后往往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当地百姓的健康需求,赵宇深入到各个村落,与百姓们同吃同住。在与百姓们的相处中,他了解到当地一些独特的御寒方式,如在房屋内铺设火炕、穿戴羊皮袄等。同时,赵宇也发现,百姓们对一些传统的保暖方法存在误解,如认为喝酒可以御寒,实际上喝酒后身体散热更快,更容易冻伤。

一天,赵宇在走访过程中,遇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猎人。老猎人告诉赵宇,在深山里,有一种草药对治疗冻伤有奇效。赵宇听后,兴奋不已,在老猎人的带领下,前往深山寻找这种草药。山路崎岖,积雪深厚,赵宇和老猎人艰难地前行。途中,赵宇不小心滑倒,差点摔下悬崖,幸好老猎人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了他。经过几个小时的跋涉,他们终于找到了这种草药。赵宇仔细观察草药的形态,记录下生长环境,准备带回去进行研究。

在调研过程中,赵宇也面临着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物资短缺的问题。冬季的边塞,气温极低,赵宇的手脚经常被冻伤。而且,由于交通不便,医疗物资供应困难,他只能省着使用有限的药品。但赵宇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他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坚持完成调研工作。

一次,赵宇所在的村落突然爆发了一场小型的风寒疫情,不少百姓都出现了咳嗽、发热等症状。赵宇迅速组织百姓们做好隔离措施,利用有限的药材为患者进行治疗。他还向百姓们普及了风寒预防知识,如注意保暖、保持室内通风等。在赵宇的努力下,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随着时间的推移,赵宇收集到了丰富的关于北方边塞地区冻伤防治、御寒保暖和常见疾病防治的资料。他深知,这些资料对于改善当地百姓的健康状况至关重要。赵宇将资料整理成册,心中期待着能尽快将这些知识传播出去,让更多的百姓受益。

张逸和赵宇在各自的调研地忙碌着,他们深知,这次调研不仅关系到太医院科普工作的开展,更关系到各地百姓的健康福祉。他们带着使命与责任,在不同的地域书写着医学科普调研的篇章,为太医院制定因地制宜的科普策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