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侠客红颜传 > 第314章 赈灾疑云

侠客红颜传 第314章 赈灾疑云

作者:用户45031907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4-16 03:13:06 来源:小说旗

腊月十七,开封府衙后堂的炭盆噼啪炸响。凌风指尖拂过血书褶皱处凝固的褐斑,突然将文书按在知州王延年的案头:\"二十三处指印深浅不一,最浅的这枚——\"他蘸了茶汤在朱砂印上轻抹,竟浮起半枚青玉扳指纹,\"王大人赈灾时还戴着祖传的翡翠扳指?\"

王延年广袖下的手腕微颤,茶盏\"当啷\"撞上青砖:\"定是刁民伪造!下官昨日刚开仓放粮……\"

\"放的是陈年霉米,还是裹着泥浆的砂石?\"林清芷玄色披风挟着寒气卷入堂内,甩出半袋黢黑颗粒。粮袋砸地裂开,爬出数十只红头米虫,\"昨夜西郊粥棚,三个孩童腹胀而亡。剖开肠胃——\"她将仵作格目掷向屏风,\"全是观音土!\"

惊堂木尚未拍响,衙外忽起喧哗。李策押着粮商赵四郎破门而入:\"大人!这奸商在兰阳码头偷运官粮,船舱夹层里藏着新鲜粳米!\"

\"冤枉啊!\"赵四郎膝行至公案前,\"草民运的是王大人特批的赈灾粮……\"话音戛然而止——凌风的剑尖已挑开他衣襟,露出内衬绣着的\"晋商常氏\"徽记。

\"常氏商行专营军粮。\"凌风剑锋掠过王延年颤抖的喉结,\"去年大同镇闹过一模一样的霉米案,当时经手人正是王大人的妻弟。\"

惊雷炸响雕花窗。林清芷突然掀开后堂帘幕,二十口贴着封条的官仓赫然在目。她指尖划过仓板缝隙:\"桐油味混着米香,这木板三日前刚被火烤过——\"金簪猛地刺入木纹,\"仓底铺的不是防潮石灰,是遇水即胀的蒙脱土!\"

王延年瘫坐在地,官帽滚进炭盆腾起青烟。凌风一脚踏住他欲抓令箭的手:\"去年黄河清淤银两,工部账目记着采买三百车石灰。\"剑鞘戳向仓底泛白的土层,\"开封府地界的蒙脱土矿,好像都记在王大人的田庄名下?\"

\"轰隆\"一声,东仓顶棚被狂风吹塌。暴雨倾泻而入,浸泡蒙脱土的仓板瞬间膨胀炸裂,金灿灿的稻谷混着泥沙喷涌而出。流民哭嚎自街巷漫来,不知谁喊了声\"狗官吃人\",千百只破碗砸向府衙匾额。

林清芷俯身拾起一枚带血的童鞋,鞋底还粘着观音土:\"王大人可知,昨日咽气的孩子临死前攥着什么?\"她展开染透的帕子,半块硬如石砾的麸皮馍静静躺着,\"他娘亲掰了三天才掰开的赈灾粮。\"

子时,凌风伫立溃堤处。火把照亮河床上新砌的\"糯米灰浆\",其下隐约露出成捆的芦苇杆——正是弘治年间导致开封城淹的豆腐渣工法。李策带人撬开石缝,二十具脖颈系着赈灾腰牌的尸骨惊现于世。

\"好个一石三鸟。\"凌风剑指对岸黑影幢幢的常氏货栈,\"贪墨修堤银两,倒卖赈灾粮,再让流民变成河工填了堤坝——王大人这手算盘,打得比黄河浪还响。\"

骤雨初歇时,八百里加急直入京师。都察院签押房里,沾着黄泥的血书与蒙脱土样本并陈案上。首辅严嵩摩挲着常氏商行的账册,突然冷笑:\"明日朝会,怕是要变天了。\"

晨钟撞破迷雾,乾清宫鎏金砖映出血色朝霞。凌风将童鞋置于龙案:\"臣请陛下听一曲《饥民谣》——'汴梁城外骨作堤,官仓老鼠穿锦衣'!\"

嘉靖帝指节捏得发白,突然扯下常氏进贡的东海明珠帘:\"传旨!开封府一应涉案官吏,就地问斩!常氏九族流放琼州!\"

退朝时,林清芷望向太和殿外冉冉升起的日轮,袖中滑落半块麸皮馍。她将硬馍投入金水河,涟漪荡开处,隐约可见新砌的灰浆堤坝正在晨光中凝结。

暴雨冲刷过的开封城泛着土腥气,凌风踩着泥浆踏入西郊粥棚。三口薄棺横在草席上,妇人的呜咽声混着木勺刮锅底的刺响,听得人脊背发凉。他俯身掀开棺盖,孩童青紫的嘴角还粘着观音土,小手攥成拳头,指甲缝里嵌着半粒未咽下的麸皮。

\"昨日放粮的衙役何在?\"凌风剑鞘一挑,掀翻冒着热气的粥锅。黢黑的糊状物泼在青砖上,竟黏连成团,滚出几颗棱角分明的碎石。

林清芷拾起碎石在掌心掂了掂:\"黄河下游特有的火成岩,该在百里外的黑风峡。\"她突然将石块掷向仓房梁柱,簌簌落灰中露出崭新的斧凿痕,\"昨夜有人连夜运石磨粉,掺进陈米——王大人连孩童的牙缝都要算计?\"

跪在角落的粮仓主事突然抽搐,口吐白沫。李策箭步上前捏住其下颌,却扯出半截咬烂的毒囊:\"是漠北的鸩羽红!这厮根本不是中原人!\"

\"好一招死无对证。\"凌风冷笑,剑尖忽地刺入主事衣襟,挑开内衬,露出胸口的狼头刺青,\"鞑靼暗桩混入府衙,王大人这顶乌纱,怕是连关外的风都吹得动。\"

惊雷劈开乌云,一队铁骑踏破长街。河南巡抚周延儒滚鞍下马,官靴尚未沾地便厉喝:\"凌佥事越权办案,可有圣谕?\"

\"圣谕在此!\"林清芷广袖翻卷,明黄卷轴迎风展开。她指尖点过\"如朕亲临\"的朱印,突然将圣旨覆在孩童棺木上:\"周大人不妨摸摸这孩子的肚子,看看朝廷的法度能不能暖热一副冰肠!\"

周延儒连退三步,官袍后襟扫翻炭盆。火星飞溅间,凌风剑锋已抵其咽喉:\"去年黄河改道的奏折上,周大人说开封府仓廪充实——不知这二十万石新粮,怎么变成鞑靼人的毒囊了?\"

\"报——!\"马蹄声再起,驿卒背插三翎急闯而入:\"兰考急汛!新筑堤坝垮了三十丈!\"

林清芷闻言色变,抓起案头《河防通议》疾翻:\"半月前工部拨付十万两修堤银,所用当是糯米灰浆!\"她突然将书册砸向周延儒:\"敢问巡抚大人,糯米价贵,您用的是哪家商铺的货?\"

暴雨倾盆而至,溃堤处浊浪滔天。凌风拽住欲逃的周延儒跃上桅杆,指着浪涛中翻滚的芦苇捆:\"前朝亡国的豆腐渣工法,今日倒成了周大人的生财之道!\"剑光闪过,绳索应声而断,二十具系着赈灾腰牌的浮尸随浪涌出。

\"看清楚!\"凌风揪着周延儒的头发按向水面,\"这个手腕有胎记的,是你三姨太的胞弟吧?上月他还在赌坊豪掷千金,今日怎么成了'殉职河工'?\"

都察院的囚车碾过汴梁街头时,满城流民正在焚烧观音土。林清芷立在重开的官仓前,舀起一斗新米倒入老妇的破钵:\"从今往后,开封府的米,粒粒都要过青天。\"

暮色沉入金水河那日,八百里加急送入西苑。嘉靖帝拆开漆盒,血腥气扑面而来——盒中无奏本,只有半块硬馍、三粒带血碎石,并二十三枚按在黄绫上的指印。

司礼监掌印颤声念出附笺:\"饥民啮指,血书九重。君若不信,请食此馍。\"

紫檀案上玉镇纸砰然碎裂,惊起寒鸦掠过奉天殿。那一夜,开封城头的明月格外亮,照得新堤上\"民为邦本\"四个朱砂大字,殷红如初凝的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