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歇了两天,孟冬青又开始了跟车赶集买买买的日子。
因为她们有台卡车,远距离同天办集的条件根本限制不了他们,孟冬青甚至带着俞明明和许小晴干起了倒卖倒买的活。
市郊大集上的鸡蛋比六十公里外岭北公社的鸡蛋贵两分钱,反正要练车,干脆顺路赚点油钱。
不止鸡蛋,还有别的农副产品,市郊都要更贵一点。
孟冬青他们提前跟岭北公社的社员说好收购要求,他们一早直接上门去收。
然后一车拉回市郊大集,卖完回家。
这点小倒买倒卖的活,骑自行车根本干不来,辛苦不说,拉不了多少货,根本赚不到多少钱,没人想到他们开大车的会愿意干这事。
当然,孟冬青她们这么干,其实是亏的,车的损耗,油费都是要算的,但这不是顺道么。
“可惜乡下不允许大量养殖,这要是一次能拉五千个鸡蛋,咱们一天岂不是保底就是一百块?”俞明明简直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光是鸡蛋就能赚这么多,更别提其他了。
许小晴就冷静得多,她毕竟是给顾南方管库房兼会计的人,见过世面。
就孟冬青他产这趟从京市拉回来的鸿运扇,出手就能赚一大笔。
“肯定有,就是咱们没碰上。”孟冬青觉得吧,这世上有像魏瓒他们这样天南地北搞倒卖的,自然也有悄悄在乡下搞养殖的。
就是没那个门路去认识人,人家肯定也有自己的销售渠道。
“能顺道收点货不错了,人要知足。”孟冬青不贪心,钱这东西,赚到够花就行了。
不然死的时候没花完,肯定要后悔的。
上辈子她死的时候兜里就还有点队长分给她的信用点,她现在都不能想,想到就会后悔,为什么抠抠搜搜不花掉。
“你老实点,你妈还要把你塞单位呢。”孟冬青算着日子,差不多她要生的时候,俞明明他们就该去考驾照了。
俞明明可惜地叹了口气,他觉得这样的生活可比循规蹈矩上班快乐多了。
他有跟父母家人提过,想一直跟着孟冬青混,他们这样倒卖,每个月赚的钱比上班多得多。
就是到时候得想办法把这台车弄到手,但这不是问题,这车本来就是淘汰下来的备用车,登记个报废也不费事。
但他家里不同意,一定要他去上班。
“知足吧你,有工作还嫌弃,我和陈正风,我们这些返城没工作的知青,做梦都想要个稳定的工作。”许小晴白了俞明明一眼。
要不是这位爷一人包了车和油费,得供着,她有时候真的想甩他白眼。
不是说俞明明人不好,撇开他的家世不谈,人其实还挺好的,但偶尔心里也会愤愤不平,凭什么呢?
感受到许小晴语气里的怨气,俞明明默默闭上了嘴。
好不容易到市集,看到有杀猪的,俞明明赶紧开过去把车停好,下车割肉。
孟冬青去京市这些天,他和许小晴不敢跑远,都只在近郊跑一跑,他家里还老问他怎么没下乡赶集呢,缺肉了。
等他以后上班,估计不止得缺肉,蛋啊鱼啊什么的,都要缺。
“小孩,你们要不要弄两头猪回去卖?”正割着肉,有人拍了拍孟冬青的肩膀,回头一看,是头回买猪肉的摊主,孟冬青记得集上的人喊他陈会计。
陈会计连蹲两个大集了,结果一次都没蹲到孟冬青几个。
本来他都要放弃了,以为他们就是偶然路过,但听人说他们在隔壁大队出现过,今天又早早来蹲守。
万幸让他给蹲到了。
孟冬青不动声色地看了眼四周,没人注意到他们,她看了眼旁边,“到空地那边去说。”
陈会计一听,放松了一点。
许小晴在旁边听着,没吭声,但孟冬青一走,她也跟着走着,就是寸步不离地守着。
哪怕她打不过人,但她总有嘴,真有什么事,她也能多帮着喊几声。
陈会计既然找上他们,就是做好了准备来的,知道他们三个一起,许小晴跟着也不介意。
“现在收购站收猪,百公斤九二块九毛九,你们要是能出到一百一十,我就能做主卖给你们。”一到空地站定,陈会计就开门见山。
谈生意,没必要弯弯绕绕,他要不是看孟冬青他们开大车,有那个经济实力,他也不会找上门来。
本来陈会计只打算问他们买不买两头猪回去。
但现在他们似乎有在乡下收货的举动,他心里已经开始盘算,要怎么留住人。
孟冬青挑了挑眉,“你能卖出来多少头?”
陈会计以为孟冬青会砍价,他留了点砍价的余地,没想到孟冬青更直接,二话不说就探底。
“你要多少!”陈会计看向孟冬青。
孟冬青底气足得很,她手上不止有魏瓒给的存折,还有爷爷奶奶给的,再说了,后面不还有个俞明明么,撇不开的。
正好俞明明有背景,能帮着扛事,拉他入股不亏,“有多少就能要多少,但你这个价格,不合适。”
陈会计一拍大腿,“价格好说,中午去家里吃饭,咱们好好合计。”
“不行,就在公社合营饭店吃,谈好了再谈其他。”孟冬青也提防着呢,哪能两句话就往人老巢跑的。
陈会计想了想,“这事我一个人做不了主,我再叫个人来。”
孟冬青没意见,约好十一点在公社饭店碰头,陈会计背着手匆匆去赶他的牛车回大队去了。
割了几十斤肉的俞明明,“……那我这买亏了啊!”
集上的猪肉不要票不限量,一公斤卖一块六,跟城里猪肉一个价,但城里定量,成年人一个月一斤,没有票就买不到。
岭北这边主要还是太偏远了,猪肉价贵的话根本没人买,这肉要是拉到城里的黑市去,肯定不是这个价,起码加价到二块八。
本来以为是占了便宜,没成想,还有更便宜的。
“亏什么亏,不都是吃到肚子里吗?”许小晴随口怼了一句,俞明明摸了摸鼻子,不吭声了。
不急着回去,孟冬青几个慢悠悠逛起了集。
孟冬青是看着点有意思的东西就想买,看到个大爷的竹编好看,明明家里有的,她也要买。
许小晴在旁边拦了,但根本不怎么拦得住。
最后只能随孟冬青去,反正这些东西也不贵,不如小人书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