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成早死炮灰,反派大佬哄我嫁他 > 第242章 出车

穿成早死炮灰,反派大佬哄我嫁他 第242章 出车

作者:京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6 03:13:39 来源:小说旗

“你自己都说现在政策越来越松动,京市沪市那样的大城市都已经有个体私营了,以后怎么样谁知道,到时候还不知道谁巴结谁呢。”俞父俞母平时没少在家谈论政策,俞明明不上心但也听进去不少。

没办法,父母有时候讨论着会吵起来,他得两边灭火。

俞母叹了口气,“你这么能说,在单位怎么不多说一点?不好好在领导面前表现?”

要是俞明明争气一点,她也不用总跟孟冬青有牵扯。

她其实最讨厌的就是孟冬青这种不服管束的人的性格,相处起来很让她暴躁。

“有什么好表现的,都知道我靠我舅关系进去的。”俞明明无所谓地开口,起身去给自己倒水。

不是他不表现,是他在单位受排挤。

但他妈和他舅都觉得,是他不够努力的原因。

俞明明现在都懒得解释了,反正他就是靠关系进去的,解释再多别人也不信,他实在是没必要去证明自己多能干。

主要是证明也没人在意,外人看不到他的努力,家里人,其实也看不到。

外人看他是带实在原罪的,家里人又何尝不是。

只不过家里人是高高在上地看着他而已。

以前他很在意这些,现在破罐子破摔,随便了。

“妈,我能跟我师傅干吗?我觉得跟我师傅干,我能有出息。”这事俞明明琢磨了很久,一直没敢说这事。

俞母眼睛一瞪,“你疯了?你正经式的工作不作,跑去挂羊头卖狗血的私营里头去混?你单位管你一辈子,她能管你什么,管你懒散开心?还出息,我指望过你出息吗?”

絮絮叨叨又是一堆。

俞明明忙摆了摆手,“我就是这么一说,我不提了。”

赶紧跑回房间里头窝着,赶紧捧起维修书假装看书学习,赶紧停止战争,免得他爸回来,再因为他吵起来。

但即使俞明明避开,俞父回来后,夫妻俩还是大吵了一架。

俞母怪俞父,觉得俞明明性子里不好的地方,全是随了他,骂完俞明明又骂俞父自己不上进……

好在俞母骂完撒了气,真就没再插手孟冬青那边的事。

……

总经理那边等了几天没音讯,去拜访俞母,俞母也避而不见,后面实在没有办法了,只能再次上门。

这次谈,主动权就全到了孟冬青那边。

毕竟是有求于人嘛,条件按孟冬青的来,只要求孟冬青的车队跑全天,尽快帮运输队完成本季度的运输任务。

“早按我师傅的来不就行了,也不至于多耽误这好几天的时间,真不知道这些人怎么想的。”孟宇在后头嘀咕了一句。

话刚说完,许小晴就一巴掌拍他后脑勺上,“干活去。”

没看人总经理脸色都绿了吗!

他们开门做生意,客户犹豫反悔都很正常,说什么风凉话。

“孩子不懂事,我会教育他的。”孟冬青开好单子,收了定金。

总经理肉痛地给了钱,他打条子打习惯了,难得碰到先给定金的,明明掏的不是自己的钱,还是心疼。

“他说得也没错,是我耽误了时间,所以请孟厂长一定帮忙赶赶进度。”

孟冬青点头,“我们尽力。”

定金收了合同签了,孟冬青亲自带队出车。

醒醒这回还想要跟着,孟冬青不同意了,“煤厂全是灰,进去一趟出来,鼻孔里都是黑的,你想去?”

醒醒随魏瓒,特别爱干净,闻言立马摇头。

可她又实在想跟孟冬青一起出车,撅着嘴巴半天没放下来。

“你在家陪你几个老太,照顾好小花,能带你的时候妈妈再带你,好不好?”孟冬青跟她打商量。

孟冬青说话向来算话,在醒醒这里信用度满分。

闻言醒醒虽然还有点小委屈,但还是点头应了。

四台车,孟冬青、季煦、许小晴各开一台,孟宇和于红兵两个人开一台。

“你俩一人一趟慢点来,安全第一。”孟冬青额外交代他们两个。

至于季煦和许小晴,则是跟在孟冬青身后,开足马力地跑,他们按趟拿钱的,多跑多得。

累肯定是累的,但一天跑完现结钱,每个人都很有动力。

运输公司的师傅们不知内情,还劝他们不用这样拼命,干多干少,每个月就拿那点固定工资,没什么意思。

他们这种小运输公司,也就市里的货物中转中转,往乡下运运煤什么的,外水有限,不必拼命。

孟冬青他们没法说,只能闷头干。

他们越是勤奋肯干,越是趁着运输公司的师傅们懒散,总经理拉着公司干部搞了两次动员会,也没拉起大家的激情。

现在孟冬青这边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人,人全出来了,修理厂都没人管。

孟冬青又在两个大队招了三个年轻学徒,两女一男,分别跟她们三个的车。

两个女徒弟都是于家湾的,大概是经常在路上看到孟冬青和许小晴开大车,她们自然就有了女同志也能开大车的概念。

孟家大队那边就还是要保守一点,根本没有女孩子报名。

这次报名,于家湾报了六个女孩子,落选的那几个主要是差在了学历和力气上。

别看孟冬青这队杂牌军,招工的要求还挺高,得高中毕业,市里一些厂招车间工,都没这么高的要求。

这年头不重视教育嘛,读书的孩子本来就不多,读到高中的就更少,这其中女孩子占的比例,更是少之又少。

农村地方,大多数都是把女孩子送去读两年小学,认认字就辍学了。

读上高中的特别少。

于家湾这边没那么重男轻女,但在教育问题上,男女孩一样忽视。

念上高中的这两个,基本都是家里有长辈招工进厂,晓得读书重要性,愿意花钱供的。

孟冬青两次招工,有一个小小的影响,于家湾这边上学的孩子开始多了起来,路上背书包的女孩子更是不少。

有一就有二,谁不想家里出来手抓方向盘的司机师傅。

没听说过吗?

方向盘一转,给个县长都不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