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医途大唐 > 第13章 入宫侍疾

医途大唐 第13章 入宫侍疾

作者:稻谷香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6 05:23:37 来源:小说旗

林羽踏入藏书阁,那厚重的檀木大门在身后缓缓合拢,将外界的喧嚣隔绝在外。阁内弥漫着陈旧纸张与岁月沉淀的气息,一排排高大书架上摆满了泛黄的医书,每一本都承载着先人的智慧。他的目光急切地扫过书脊,手指轻轻抚过那些古老的文字,终于找到了那堆梦寐以求的珍贵医书。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捧在怀中,仿佛捧着世间最珍贵的宝物,心中满是即将揭开医学奥秘的兴奋与期待。

回到太医院的药房密室,武眉早已等候多时。密室中,各类药材散发着独特的香气,烛光摇曳,映照出师徒二人坚毅的面庞。自那以后,他们便全身心投入到药方的研究中。武眉如同林羽的影子,日夜相伴。他们将药材逐一称重、研磨,石杵与石臼碰撞,发出沉闷而有节奏的声响,每一次研磨都倾注着他们对医术的执着与敬畏。调配时,二人专注地盯着药碗,眼神中透露出不容一丝差错的谨慎,那些粉末在他们手中逐渐融合,仿佛在孕育着生命的希望。无数个日夜过去,试验一次次失败又重来,终于,药方的研制有了曙光,那些原本枯燥的药材,仿佛被赋予了灵性,即将成为治病救人的良方。

然而,就在他们满心期待成果的时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密室的宁静。一名小太监慌慌张张地闯进来,声音颤抖地传达着宫中急报:李世民身患重病,卧床不起。太医院的太医们齐聚皇帝寝宫,各种名贵药材、珍稀药方纷纷用尽,可李世民的病情却毫无起色。太医们眉头紧锁,面面相觑,无奈之下,只能将希望寄托在林羽身上,紧急宣召他入宫。

林羽听闻这个消息,手中正在研磨的药材差点掉落。他心中猛地一沉,深知此事责任重大,稍有差池,不仅无法救皇帝性命,还可能招来杀身之祸。他迅速整理医箱,每一根银针都被他仔细擦拭,反射出清冷的光;每一包草药都被他打开,仔细确认药效。随后,他带着武眉快马加鞭朝着皇宫赶去。一路上,马蹄声急促而沉重,踏在石板路上溅起阵阵尘土。林羽的脑海中像走马灯一样,不断浮现出各种病症的症状和对应的治疗方法,他紧锁眉头,神情凝重,仿佛已经与病魔展开了一场无形的较量。武眉坐在他身旁,看着师父严肃的表情,心中也紧张不已,暗暗发誓一定要在关键时刻帮上忙,不能让师父失望。

踏入李世民的寝宫,一股压抑沉闷的气息扑面而来。空气中弥漫着浓郁得让人几乎窒息的药味,混合着病痛与绝望的气息。李世民面色苍白如纸,虚弱地靠在床头,眉头紧紧皱在一起,每一次呼吸都显得艰难而沉重,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疲惫与痛苦。太子李承乾满脸焦急地守在床边,来回踱步,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担忧和无助,看到林羽进来,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眼中瞬间燃起了希望的火花。

“苏逸,你可算来了,快救救父皇,看看他到底怎么了!”李承乾的声音中带着颤抖,那是一个儿子对父亲最纯粹的担忧。

林羽急忙跪地行礼,随后快步走到李世民床边,开始进行仔细的诊断。他小心翼翼地伸出手,轻轻搭在李世民的脉搏上,全神贯注地感受着脉象的细微变化。他的眉头随着脉象的起伏越皱越紧,心中暗自思忖:脉象洪数,重按有力,这明显是阳明热盛之象,看来陛下体内的热邪已经相当严重。

武眉见状,也迅速行动起来。她轻手轻脚地走到李世民身旁,仔细观察他的神态。只见陛下虽然虚弱不堪,但眼神中却透露出烦躁不安。武眉突然想起林羽曾经教导她的话:肝主情志,烦躁不安很可能与肝失疏泄有关。她又悄悄地向一旁侍奉的宫女打听陛下近日的饮食起居,得知李世民最近食欲不振,而且大便干结。武眉心中一动,心想:这或许与脾胃运化失常脱不了干系。

接着,林羽仔细查看了李世民的舌苔,只见舌苔厚腻且泛黄,还隐隐透着一层淡淡的黑色,这是典型的湿热内蕴、熏蒸于上的表现。林羽微微俯身,凑近李世民,仔细观察他的面色。只见李世民面色潮红,却又带着病态的苍白,嘴唇干裂,气息微弱,明显是阴虚火旺、气血失养的症状。再看他的形体,虽然躺在床榻上,却不时辗转反侧,可见体内气机阻滞,周身难受。

林羽一边诊断,一边向武眉使了个眼色。武眉心领神会,迅速从医箱中取出各种诊断工具,精准地递到林羽手中。她将自己观察到的李世民神态、饮食等情况告诉林羽:“师父,陛下神态烦躁,近日食欲不振、大便干结,会不会是肝脾出了问题?”林羽微微点头,对武眉的细心观察表示赞许。

经过一番详细的诊断,林羽心中有了初步的判断。他恭敬地对李承乾说道:“太子殿下,陛下这是由于长期劳神过度,损耗了大量气血,再加上近日外感风寒,风寒之邪入里化热,导致阳明热盛,湿热内蕴。进而气机阻滞,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养,引发了高热、头痛、胸闷等症状,而且还伴有阴虚火旺的迹象。武眉刚刚提到陛下的神态和饮食情况,也进一步证实了肝脾不和的问题。臣会立刻开方,先用针灸之法,选取阳明经、厥阴经的穴位,以清泻热邪、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缓解症状。然后再辅以清热泻火、祛湿化痰、滋阴养血、调理脏腑的草药,遵循君臣佐使的原则,循序渐进地进行治疗,陛下的病情应该会逐渐好转。”

李承乾微微点头,眼中满是期待:“苏太医,全靠你了,一定要全力救治父皇。若能治好,本太子必有重谢。”

林羽领命,立刻着手准备针灸。武眉在一旁协助他仔细消毒银针,有条不紊地摆放好各种用具。在针灸过程中,林羽手法娴熟,每一针都精准地刺入穴位,手法轻重恰到好处。武眉则在一旁紧张地注视着李世民的反应,密切关注他面色、呼吸的变化,随时向林羽汇报。

治疗过程中,李承乾始终在一旁焦急地踱步,眼睛一刻也没有离开过林羽和李世民。当看到李世民的面色稍有缓和,他紧皱的眉头才微微舒展了一些。

随着那细长而锋利的银针精准地刺入穴位之中,一股神奇的力量仿佛在李世民体内缓缓流淌开来。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他原本滚烫如火焰般的高热竟然渐渐地消退下去,就如同被一场清凉的细雨所浇灭。一直紧紧皱着的眉头,此刻也像是得到了解脱一般,慢慢地舒展开来。那张因为病痛折磨而显得苍白憔悴的面容,此时终于有了一丝血色,恢复了些许往日的威严与神采。

站在一旁全神贯注施针的林羽,始终紧盯着李世民的每一个细微变化。当看到他的状况逐渐稳定下来时,林羽那颗悬在半空的心总算是稍稍落定了一些。然而,他心里非常清楚,眼前的好转仅仅只是这场艰苦治疗的开端而已。接下来的日子里,仍需对李世民的病情进行持续不断的观察,任何一点细微的变化都不能放过。而且,根据病人身体的实际反应,他还必须要精心地去调整所用的药方,增减药材的剂量、更换某些药味等等。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整个治疗方案能够发挥出最大的功效,真正帮助李世民战胜这场来势汹汹的病魔。可以说,这场与病魔之间惊心动魄的激烈斗争,至此方才正式揭开帷幕。

经过林羽和武眉多日悉心的治疗与调养,李世民的病情逐渐好转。起初,他的高热彻底退去,原本干裂起皮的嘴唇变得滋润,呼吸也不再急促沉重,变得平稳而有力。

又过了些时日,李世民的面色彻底恢复了红润,不再是那副病态的苍白。他的眼神重新焕发出往日的锐利与威严,整个人的精神状态焕然一新。曾经因病痛而虚弱无力的身体,如今也渐渐有了力气,他能够在太监的搀扶下,缓慢地在寝宫内踱步。

食欲也明显恢复,从前看到御膳房精心准备的美食都毫无胃口,如今开始主动要求进食,并且食量逐渐增加。原本因长期卧床而变得僵硬的肢体,也慢慢恢复了灵活性,活动起来不再吃力。

这天,李世民端坐在龙椅之上,神色庄重,声音洪亮地处理着政务。朝堂之上,大臣们纷纷上奏近期事务,李世民认真聆听,不时点头回应。

谏议大夫魏征上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大病初愈,实乃我大唐之幸。但近期民间有传闻,说赋税之事让百姓略有怨言,望陛下定夺。” 李世民沉思片刻,目光坚定地说道:“朕既已康复,定会将民生之事放在首位。赋税之事,需重新核查,务必让百姓安居乐业。魏爱卿所言极是,日后朝中事务,还望诸位爱卿多多直言。” 众大臣纷纷应和。

随后,房玄龄出列,呈上一份关于边疆军事部署的奏章。李世民仔细翻阅后,与大臣们展开了深入讨论,他条理清晰地分析着局势,提出自己的见解,展现出往日的英明神武。讨论结束后,李世民感慨道:“此次生病,朕深感身体之重要,更明白诸位爱卿在朝中的不可或缺。朕不在的这段时日,多亏了你们尽心辅佐,朕在此谢过。” 大臣们纷纷跪地,高呼:“陛下万岁,此乃臣等分内之事。”

朝中大臣们看到陛下恢复如初,心中都暗自松了一口气。而林羽和武眉,看着皇帝的康复,心中满是欣慰,他们在这场与病魔的战斗中,成功守护了生命的希望,也在宫廷之中,留下了一段关于医术与仁心的佳话 。而武眉与李承乾之间那微妙的情愫,也在这平静的表象下,继续悄然生长着。

在这入宫侍疾的过程中,武眉与太子李承乾之间的互动也越来越频繁。李承乾不时向武眉询问治疗的进展,武眉则认真作答。两人的眼神交汇间,那一丝若有若无的情愫似乎在这紧张的氛围中悄然滋生,为这压抑的皇宫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每次李承乾靠近,武眉的心都会不受控制地加速跳动,而李承乾看到武眉专注认真的模样,也会莫名地感到安心。他们的交流虽然大多围绕着李世民的病情,但在这不经意间,彼此的心中都种下了一颗名为爱情的种子,只是在这风云变幻的宫廷之中,这颗种子能否开花结果,还是未知之数。不知你是否希望我在后续情节中加入更多波折,比如其他太医的刁难,或者宫廷势力的暗中阻碍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